專利名稱:發動機曲軸平衡軸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發動機曲軸平衡軸機構,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側置在缸體的發動機曲軸平衡軸機構。
背景技術:
發動機振動、噪音直接影響整車的舒適性以及發動機本身的結構強度,振動過大將導致相關零件的使用壽命和性能。一般來說奇數氣缸的發動機曲柄連桿機構的往復慣性力難以得到平衡,通常需要增加平衡軸來平衡,如3缸、5缸發動機;為了發動機更平穩的工作和保證乘車人員的舒適性,有時偶數氣缸的發動機也增加平衡軸。
一般所見到發動機曲軸平衡軸機構是布置在發動機下部,油底殼中,包含平衡軸殼體、平衡軸、配重、驅動鏈條、齒輪等零件,其工作原理通常為曲軸帶動鏈條,以此來驅動平衡軸系統,有時候一個平衡軸還不能滿足要求,需要增加兩個、甚至三個平衡軸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這種情況可以看出,平衡軸系統本身結構復雜,零件繁多、成本高、制造和裝配工藝繁瑣;而且,由于平衡軸布置在發動機下部的油底殼中,一方面增加了整個發動機的高度,使發動機的結構不夠緊湊;另一方面,由于發動機高度的增加,使遠離發動機中心的零件振幅加大,增加了零件破壞的可能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平衡軸系統振幅大、結構不夠緊湊的技術問題及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緊湊、造價低、安裝方便,而且能降低整機高度的車用發動機上的曲軸平衡軸機構。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發動機曲軸平衡軸機構,包括安裝有成180度相對方向布置的平衡軸后配重及平衡軸前配重的平衡軸、驅動軸、一對嚙合的平衡軸齒輪、平衡軸罩蓋;平衡軸前端安裝一平衡軸齒輪,嚙合驅動軸上另一平衡軸齒輪;其特征在于平衡軸安裝在缸體的側面;正時皮帶驅動軸,并通過其上的嚙合的平衡軸齒輪驅動平衡軸。
所述的平衡軸上中間打油孔,然后把一端堵住,缸體上適配油孔位置增加相應的潤滑油槽。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為正時皮帶驅動平衡軸驅動軸,驅動軸與平衡軸齒輪捏合,配重安裝在平衡軸前、后兩端,并且成180度相對方向布置,產生力矩以達到平衡往復慣性力的作用。
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是1、機構布置在缸體的側面,可以達到降低發動機高度,結構緊湊;2、該機構由正時皮帶直接驅動,可以降低現有的由鏈輪驅動所帶來的噪聲,并且能簡化對鏈輪的張緊機構;3、缸體上做特殊設計,并增加相應的油槽;平衡軸中間打油孔,然后用鋼球把一端堵住,以滿足平衡機構的安裝、和軸承處的潤滑要求。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剖視立體構造示意圖。
圖中1.平衡軸后配重、2.平衡軸、3.缸體、4.平衡軸齒輪、5.平衡軸齒輪、6.軸、7.平衡軸前配重、8.曲軸、9.皮帶齒輪、10.曲軸正時齒輪、11.皮帶張緊器、12.水泵齒輪、13.惰輪、14.惰輪、15.正時皮帶、16.缸蓋、17.凸輪軸正時齒輪。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在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一種發動機曲軸平衡軸機構,包括安裝有成180度相對方向布置的平衡軸后配重1及平衡軸前配重7的平衡軸2、驅動軸6、齒輪4、5、平衡軸罩蓋;平衡軸2前端安裝平衡軸齒輪4,平衡軸齒輪4嚙合驅動軸6上平衡軸齒輪5;平衡軸2安裝在缸體3的側面;正時皮帶15驅動軸6,并通過嚙合的平衡軸齒輪4、5驅動平衡軸2。
如圖1所示,在缸蓋16內,安裝在曲軸8上曲軸正時齒輪10上的正時皮帶15依次通過皮帶張緊器11、皮帶齒輪9、惰輪13、凸輪軸正時齒輪17、惰輪14、水泵齒輪12形成皮帶傳動鏈。
所述的平衡軸上中間還可打油孔,然后把一端堵住,缸體上適配油孔位置增加相應的潤滑油槽。以滿足平衡機構的安裝、和軸承處的潤滑要求。
權利要求
1.一種發動機曲軸平衡軸機構,包括安裝有成180度相對方向布置的平衡軸后配重(1)及平衡軸前配重(7)的平衡軸(2)、驅動軸(6)、平衡軸齒輪(4)、平衡軸齒輪(5)、平衡軸罩蓋;平衡軸(2)前端安裝平衡軸齒輪(4),平衡軸齒輪(4)嚙合驅動軸(6)上平衡軸齒輪(5);其特征在于平衡軸(2)安裝在缸體(3)的側面;正時皮帶(15)驅動軸(6),并通過嚙合的平衡軸齒輪(4、5)驅動平衡軸(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曲軸平衡軸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衡軸(2)中間打油孔,然后把一端堵住,缸體(3)上適配油孔位置增加相應的潤滑油槽。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發動機曲軸平衡軸機構,包括安裝有成180度相對方向布置的平衡軸后配重及平衡軸前配重的平衡軸、驅動軸、一對嚙合的平衡軸齒輪、平衡軸罩蓋;平衡軸前端安裝一平衡軸齒輪,嚙合驅動軸上另一平衡軸齒輪;其特征在于平衡軸安裝在缸體的側面;正時皮帶驅動軸,并通過其上的嚙合的平衡軸齒輪驅動平衡軸。由于平衡軸機構布置在缸體的側面,可以達到降低發動機高度,結構緊湊;由正時皮帶直接驅動,可以降低現有的由鏈輪驅動所帶來的噪聲,并且能簡化對鏈輪的張緊機構。適用于各種發動機。
文檔編號F16F15/26GK1924394SQ200510094169
公開日2007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29日
發明者朱小平 申請人:奇瑞汽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