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行駛車輛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插秧機和拖拉機等的行駛車輛。
背景技術:
現在,如專利文獻1所示,有這樣的技術,即加速踏板用兩根上下操作桿連接加速操作轉動臂和設于定位軸的搖臂,隨著托變速桿從空檔位向前進最高速位置或者后退最高速位置操作,由搖臂的轉動按壓上操作桿或下操作桿,向一方向或另一方向轉動加速操作轉動臂,拉操作鋼繩,使加速操作機構向全開方向動作而提高發動機轉數。
特開2003-333907號公報(圖9)。
在上述現有技術中,在前進高速區和后退高速區都使發動機的變速轉速向高速側聯動的結構復雜,因此,存在變速操作精度正確性差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課題是解決上述現有問題,變速操作聯動結構簡單化,從而實現提高變速操作精度。
本發明采取了可解決上述課題的如下技術手段。
即,本發明的第一方面設置改變發動機(E)的轉動動力并傳給行駛車輪(2,3)的前進后退變速裝置(18);間隔空檔區從前進變速區側到后退變速區側,使該前進后退變速裝置(18)的輸出轉動變速的變速臂(26);設于該變速臂(26)的按壓部件(28);具有朝向互不相同的前進側凸輪面(31F)和后退側凸輪面(31R)、擺動自如的聯動臂(30);由上述按壓部件(28)、前進側凸輪面(31F)和后退側凸輪面(31R)形成,使上述變速臂(26)從空檔區向前進變速區側和后退變速區側任何方向動作,都使上述聯動臂(30)向相同方向擺動的凸輪機構(28、31F、31R);連接上述聯動臂(30)的自由端側和發動機(E)的節流臂(32)的連接部件(33)。
隨著向一方向轉動操作變速臂,行駛速度從前進后退空擋區向前進高速區變速,隨著向另一方向轉動操作變速臂,行駛速度從前進后退中區向后退高速區變速。
通過向一方向或另一方向轉動操作變速臂,接觸凸輪直接使聯動臂動作,向高速側變速操作發動機的節流臂。
于是,向發動機的聯動結構不需要現在這樣復雜的結構,以簡單的結構就完全可以,而且,該連動結構由凸輪機構構成,所以動作正確并且穩定。
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是在第一方面中,構成通過對聯動臂(30)進行彈壓的彈壓機構(34)向前進后退空擋區彈壓變速臂(26)的結構。
驅動連動臂的驅動機構兼用作變速臂的前進后退空擋保持機構,這樣能減少零件數量,實現降低成本。
發明的效果以上,根據第一方面發明,使前進高速區和后退高速區發動機的節流臂向高速側聯動的結構都簡單,而且,能夠實現變速操作精度正確和穩定。
另外,根據第二方面發明,在發揮第一方面發明的效果的同時,連動臂的驅動機構能夠兼用作變速臂的保持前進后退空擋的機構,因而,不需要變速臂的驅動機構可低價格實施。
圖1是插秧機的側視圖;圖2是插秧機的平面圖;圖3是插秧機的主要部分平面圖;圖4是表示HST的操作聯動結構的側面圖;圖5是HST的操作聯動結構的平面圖;圖6是HST的操作聯動結構的主要部分立體圖;圖7是控制方塊圖;圖8是流程圖;
圖9是控制方塊圖;圖10是流程圖;圖11是表示HST桿位置和HST耳軸臂開度以及加速器開度的關系的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照
本發明的實施例。
圖1和圖2是表示行駛車輛的一例乘用插秧機,在車體1前后安裝行駛車輪、即左右一對前輪2、2和后輪3、3。在車體上前部設置具有上面帶操作盤4a的操作箱4和方向盤5等的操縱裝置,另外,在車體后部安裝能升降的插秧部6。在操縱裝置后側設駕駛席9,在駕駛席的下側設置向插秧機各部傳遞動力的發動機E。
插秧部6安裝在車體后部通過升降連桿機構7可升降,形成由升降油壓缸8的伸縮動作升降的結構。在升降連桿機構7設置檢測插秧部6的升降位置的升降連桿檢測器14。
另外,在該插秧部6具有左右往復運動的裝苗箱11;具有切取一株秧苗并種入土中的插秧桿的插秧裝置12、12......;滑行著平整插秧地面的側浮板13S和中央浮板13C等。在中央浮板13C設檢測該浮板的迎角的浮板迎角檢測器,從該檢測器發出的信號輸入控制部。
發動機E的轉動動力,從發動機輸出軸16由皮帶17傳送到油壓式無極變速裝置(HST)18的輸入軸19,從HST18的輸出軸傳送給變速箱10的變速箱輸入軸。
另外,向上述插秧部6的動力傳遞通過從上述變速箱10內的變速裝置抽出的操作機用抽出傳動軸37傳送給設于車體后部的插秧離合器箱38內,從此,經由插秧傳動軸39傳遞給插秧部6。
在方向盤5附近配置變速桿(HST桿)20,形成由隔著該變速桿20的“空擋”位置前后方向的操作驅動HST18,進行機體的前進和后退控制的結構。即,用變速桿檢測器(HST桿檢測器)21檢測變速桿20的操作位置,對應該操作位置,由HST電機22通過小齒輪23、減速扇形齒輪24、動作桿25轉動操作變速臂(耳軸臂)26,改變HST18的斜板角度,調節速度。變速桿20位于“空擋”位置時速度為零;操作變速桿在前進操作區內成為對應離開空擋位置的速度的前進速度;操作變速桿在后退操作區內成為對應離開空擋位置的速度的后退速度。另外,在上述變速臂(耳軸臂)26部設檢測該臂位置的電位計,作為耳軸臂檢測器27。直接用檢測器27檢測變速臂位置,這樣能夠實現提高空擋位置精度。另外,如果把HST電機22配置在罩15內,能防止濺上泥和水,能夠容易保證質量。
變速臂26構成和耳軸26a一起轉動的結構,在該變速臂26凸設接觸凸輪28,形成由接觸凸輪28使加速聯動臂30動作的聯動結構。該加速聯動臂30設置成以一端的支軸Q為支點擺動的樞軸支承,在聯動臂30的另一端和連接發動機E的節流臂32的加速鋼繩33聯動連接。另外,在該聯動臂30上,在上述接觸凸輪28接觸側以空擋位置N為起點形成前進凸輪31F和后退凸輪31R,而且,在該前進側和后退側凸輪形狀不同,對應它們能夠適當地進行連動變速。另外,作為驅動聯動臂30的機構,通過在上述節流臂32上設力矩彈簧34形成向前進后退空擋區驅動上述變速臂26的結構。
當把變速桿20從前進后退空擋區操作到前進高速位置時,由HST電機22轉動變速臂26,隨著該變速臂26的轉動前進速度變速到高速區。而且,同時,和變速臂26的轉動動作聯動,接觸凸輪28按壓加速聯動臂30,使該聯動臂圍著支軸Q轉動,拉加速鋼繩33,使節流臂32向全開方向動作,把發動機E的轉動提升為高速側。
另一方面,當把變速桿20從前進后退空擋區操作到后退高速位置時,由HST電機22的動作使變速臂26轉動,隨著該變速臂26的轉動后退速度變速到高速區。與此同時,與變速臂26的轉動動作聯動,接觸凸輪28按壓加速用聯動臂30,使該聯動臂圍著支軸Q轉動,拉加速鋼繩33,使節流臂32向全開方向動作,把發動機E的轉動提升為高速側。
如圖6所示,在車體罩40的臺階部,把對應HST18上方的部分開放,設開口部41。該開口部41由臺階上的蓋板(面板)42覆蓋,并且構成把蓋板的一部分由蓋板開閉部42a自由開閉的結構。而且,構成若打開蓋板開閉部42a則通過開放的開口41能夠從運轉位置用腳操作變速臂26或加速聯動臂30等的結構。為了便于該腳操作,例如,如果向上高突接觸凸輪28或對于加速聯動臂30的加速鋼繩33的連接銷43等,能夠容易進行腳操作,便于應對電系統等的故障。而且,從該開口部也容易進行HST的維修。
另外,在上述操作箱4的下方部位還具有分檔變速操作的主變速桿46,設使機體路上行駛的“移動”位置、同時切斷機體行駛和插秧部動力傳動的中“空擋”位置、在通常插秧操作中同時驅動機體行駛和插秧部的“插秧”位置等,切換變速箱內的主變速部的傳動。而且,在該主變速桿上設檢測其操作位置的主變速桿檢測器47,從該檢測器向控制部輸入檢測信號。
另外,還在車體后部設置檢測行駛車體的前后方向的傾斜角的斜度檢測器48,從該檢測器向控制部輸入檢測信號。
以下,說明圖7和圖8所示的實施例。
在控制部44的輸入側連接檢測HST桿(變速桿)20的操作位置的HST桿檢測器(變速桿檢測器)21、檢測變速臂(耳軸臂)位置的耳軸臂檢測器27、檢測中央浮板13C的迎角的浮板迎角檢測器45、檢測插秧部6的升降位置的升降聯桿檢測器14、檢測主變速桿46的操作位置的主變速桿檢測器47,基于各種檢測信號控制設在控制部44輸出側的HST電機22動作。
基于浮板迎角檢測器45的檢測,中央浮板下垂狀態(插秧部浮在地上的狀態)時,判斷為路上行駛,與HST桿的急速操作無關由電機22使耳軸臂以慢速度動作,這樣,能夠防止在路上操作桿時,急停、急進。另外,基于升降聯桿檢測器14的檢測,在高位升降控制插秧部6時,判斷為耕具深耕作,和上述同樣使耳軸臂以慢速動作,這樣,防止急聚增減速,防止變速時車輪2、3打滑行駛。另外,基于主要變速桿檢測器47的檢測,操作主變速桿46在高速的路上行駛速度(移動速度)的位置時,和上述同樣使耳軸臂以慢速動作,這樣,防止急聚增減速,不給操作員不舒適感。而且,在上述情況之外,即,在中央浮板觸地狀態并且低位升降控制插秧部6且主變速桿46是路上行駛速度以外(插秧速)時,判斷為在插秧等的農場內的通常狀態的行駛,與HST桿操作一致使耳軸臂快動作,這樣,提高對變速操作的變速動作的隨動性,能夠防止在插秧時田埂的瞬時停止和跨在田埂上。
進而,說明圖9和圖10所示的實施例。在控制部44的輸入側連接檢測HST桿20的操作位置的HST桿檢測器21、檢測行駛車體的前后傾斜的俯仰檢測器48,基于該各種檢測信號,控制設在控制部44輸出側的HST電機22動作。即,由HST20的操作,HST桿檢測器21檢測操作位置,HST電機22對應于該檢測值轉動,變速控制行駛速度。在此,當機體的前后方向的前升傾斜角以大于規定值傾斜時,基于斜度檢測器48檢測的傾斜角檢測結果,HST電機22動作,控制成對應由HST桿檢測器值規定量減速側的耳軸檢測值。另外,在機體前升傾斜沒達到規定角以上時,控制HST電機,使成為對應HST檢測值的耳軸臂檢測值。如上所述,當在濕田中本機以超過規定的前升傾斜狀態行駛時,HST自動減速,因而,能夠克服發動機的輸出不足,行駛性能穩定。另外,還可以防止由于農場的坑洼不平使本機暫時傾斜造成減速、因反復頻繁地增減速使駕駛員感到不舒適,形成只在超過規定時間連續檢測出本機的前升傾斜狀態時減速的結構,可以在深田和濕田行駛負荷大時適當地減速。另外,如果形成在本機的前升傾斜狀態只使變速裝置18減速而不使發動機E的轉動減速的結構,能夠平穩地克服發動機輸出不足。
另外,在上述加速器和HST連動的結構中,設定如圖11的(a)、(b)所示HST耳軸臂的開度和加速器開度分別與HST桿的操作位置的關系。即,由控制部44把桿的操作位置和變速比(HST耳軸臂的開度桿的操作位置)的關系設定為如圖11的(a)的曲線形,上述桿的操作位置低速區時相對該桿的變化上述變速比的變化小,上述桿的操作位置高速區時相對該桿的變化上述變速比的變化大。另外,通過適當設定連動臂30的凸輪形狀,把桿的操作位置和加速器開度(節流臂32的操作位置)的關系設定為如圖11(b)的曲線形,上述桿的操作位置低速區時相對該桿的變化上述加速器開度的變化大,上述桿的操作位置高速區時相對該桿的上述加速器開度的變化小,防止在低速區發動機的輸出不足。這樣,通過從發動機E經變速裝置18向車輪2、3的傳動,桿的操作位置和本機的車速的關系成為由前述(a)與前述(b)相加得到的圖11的(c)所示的比例關系,駕駛員用操縱桿能夠容易操作為理想的車速,提高車速的操作性。
權利要求
1.一種行駛車輛,其特征在于,設置改變發動機(E)的轉動動力并傳給行駛車輪(2,3)的前進后退變速裝置(18);間隔空檔區從前進變速區側到后退變速區側,使該前進后退變速裝置(18)的輸出轉動變速的變速臂(26);設于該變速臂(26)的按壓部件(28);具有朝向互不相同的前進側凸輪面(31F)和后退側凸輪面(31R)、擺動自如的聯動臂(30);由上述按壓部件(28)、前進側凸輪面(31F)和后退側凸輪面(31R)形成,使上述變速臂(26)從空檔區向前進變速區側和后退變速區側任何方向動作,都使上述聯動臂(30)向相同方向擺動的凸輪機構(28、31F、31R);連接上述聯動臂(30)的自由端側和發動機(E)的節流臂(32)的連接部件(33)。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駛車輛,其特征在于,構成通過對聯動臂(30)進行彈壓的彈壓機構(34)向前進后退空擋區彈壓變速臂(26)的結構。
全文摘要
一種行駛車輛,其設置改變發動機(E)的轉動動力并傳給行駛車輪(2,3)的前進后退變速裝置(18);間隔空檔區從前進變速區側到后退變速區側,使該前進后退變速裝置(18)的輸出轉動變速的變速臂(26);設于該變速臂(26)的按壓部件(28);具有朝向互不相同的前進側凸輪面(31F)和后退側凸輪面(31R)、擺動自如的聯動臂(30);由上述按壓部件(28)、前進側凸輪面(31F)和后退側凸輪面(31R)形成,使上述變速臂(26)從空檔區向前進變速區側和后退變速區側任何方向動作,都使上述聯動臂(30)向相同方向擺動的凸輪機構(28、31F、31R);連接上述聯動臂(30)的自由端側和發動機(E)的節流臂(32)的連接部件(33)。
文檔編號F16H63/02GK1712759SQ20051007906
公開日2005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22日 優先權日2004年6月22日
發明者神谷壽, 加藤哲 申請人:井關農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