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軸承組件及具有軸承組件的旋轉驅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旋轉地支承軸的軸承組件及具有該軸承組件的旋轉驅動裝置。
背景技術:
軸承組件是可旋轉地支承軸的軸承組件,該軸承組件設置在例如盤片裝置的馬達中。
這種構造的軸承組件的軸的形狀為I字型(也稱為直線型),并使用潤滑油可轉動地被支承著。(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和專利文獻2)。
特開2002-27703號公報(第1頁,圖1、圖2)[專利文獻2]特開平8-335366號公報(第1頁,圖1、圖2)發明內容如專利文獻2的圖2所示,搭載在專利文獻2的馬達上的軸承組件的特征在于,馬達的搭載有轉子部的一側的動壓發生槽的寬度B1比非轉子部搭載側的動壓發生槽的寬度B2大。
目的在于通過增大轉子部一側的動壓發生槽的寬度B1,來提高轉子旋轉時的剛性,但是也能得到其他的效果。
其他的效果如下所述。在軸(該情況下為固定軸,不旋轉)和動壓軸承相對地旋轉,動壓發生槽產生動壓的情況下,軸從靜壓高的一側向低的一側移動。換言之,軸從動壓低的一側向高的一側移動,所以,在馬達的情況下,軸從寬度小的動壓發生能力低的動壓發生槽向寬度大的動壓發生能力高的動壓發生槽的方向移動。即,軸通過與動壓軸承的相對的旋轉,被推壓到推力軸承上,從而剛性增加。
在專利文獻2的馬達中,為得到轉子旋轉時的剛性,圖1(b)所示的軸承組件也是轉子部一側的動壓發生槽的寬度B1比非轉子部一側的動壓發生槽的寬度B2寬地構成。
但是,在該馬達的情況下,如果軸旋轉,就會如前述的那樣,軸從動壓低的一側移動到高的一側,從而造成軸在旋轉的同時上浮。
動壓的力大,會較高地提升轉子部,所以,在例如HDD(硬盤驅動器)用的馬達中,不能維持安裝在馬達上的盤片和記錄頭的機械精度。因此,產生不能進行正常的記錄再生的故障。而且,在風扇馬達等中,還存在引起風扇與周圍的零件的接觸的危險性。
專利文獻2的圖1和圖2所示的軸承組件在使動壓發生槽的寬度相對地變化、以謀求馬達剛性的提高方面是優良的,但盡管在軸固定的情況下沒有問題,而在軸旋轉型的情況下,就有轉子部和軸一起上浮的缺點。即,軸從動壓軸承露出的一側的動壓必須始終是低的。
專利文獻1的動壓軸承裝置的特征在于,軸露出側的動壓發生槽為人字形形狀,而且露出側一半的槽深比非露出側的槽深大。并且,記載有下述優點,即,通過將槽的變化設置在一個動壓發生槽中,來將潤滑油吸引到軸承組件內部,從而防止潤滑油的泄漏。如前所述,軸從動壓低的一側向高的一側移動,換言之,使軸向內部方向移動,所以專利文獻1在軸的吸引方面也發揮了效果。
但是在專利文獻1的情況下,必須用滾軋成形方式或轉印方式、蝕刻、放電加工等來對加工的動壓發生槽的槽深進行高精度的管理,實際上是困難的,如果實施則存在成本增高的缺點。
于是,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軸承組件及具有軸承組件的旋轉驅動裝置,該軸承組件解決了上述問題,不會發生潤滑油的泄漏,可靠性優良,并且可以可靠地而且低成本地解決由一對動壓發生槽的不平衡產生的轉子旋轉時的軸上浮問題。
本發明是一種軸承組件,其可旋轉地支承軸,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露出端部、設置在前述露出端部的相反一側的外徑尺寸小的內端部、在前述露出端部和前述內端部之間的位置上形成的外徑尺寸小的中間臺階狀變形部的軸;使前述軸的前述露出端部穿過前述空隙露出到外部并具有無縫構造的保持部件;配置在前述保持部件的內部,并在與前述軸相對面的內周面上形成有前述露出端部側的第1動壓發生槽和前述內端部側的第2動壓發生槽,并且在徑向上可轉動地支承前述軸的軸承;形成在前述保持部件的內部,并且在推力方向上可轉動地支承前述軸的前述內端部的推力軸承;在前述保持部件內,填充在前述軸和前述徑向軸承、前述推力軸承之間的潤滑油,前述軸的前述內端部的軸向長度m比從前述保持部件的外表面到前述軸的包含中間臺階狀變形部的部分的軸向長度n小。
在本發明中,軸具有露出端部、內端部及中間臺階狀變形部。內端部是設置在露出端部的相反一側的外徑尺寸小的部分。中間臺階狀變形部是位于露出端部和內端部之間的外徑尺寸小的部分。
保持部件使軸的露出端部穿過空隙露出到外部并具有無縫構造。
軸承具有第1動壓軸承和第2動壓軸承,在徑向上可旋轉地支承軸。
推力軸承形成在保持部件的內部。該推力軸承在推力方向上可轉動地支承軸的內端部。
潤滑油在保持部件內,填充在軸和徑向軸承、推力軸承之間。
軸的內端部的軸向長度m比從保持部件的外表面到軸的包含中間臺階狀變形部的部分之間的軸向長度n小。
由此,非軸露出側的軸的內端部的動壓可以設定為,比軸露出側的露出端部的動壓大。由此,軸可以容易地作成,并且軸會被吸引到保持部件的內部,從而可以可靠地而且低成本地解決軸上浮的問題。
而且,將潤滑油也始終引入保持部件的內部,并且,保持部件是無縫構造,所以,可以可靠地而且低成本地提供不會發生潤滑油的泄漏問題的優良的軸承組件。
又,本發明在上述的軸承組件中,前述內端部是前端細的錐形部或者外形尺寸小的臺階狀變形部。
在本發明中,內端部是前端細的錐形部或者外形尺寸小的臺階狀變形部。
又,本發明在上述的軸承組件中,前述內端部的外形尺寸D比前述中間臺階狀變形部的外形尺寸的d大。
在本發明中,內端部的外徑尺寸D比中間臺階狀變形部的外徑尺寸d大。
由此,可以使非軸露出側的動壓比軸露出側的動壓大,所以,可以進一步解決軸的上浮問題和潤滑油的泄漏問題。
又,本發明在上述軸承組件中,前述中間臺階狀變形部是使與前述第1動壓發生槽相對面的前述軸的外周部以前述露出端部側變小的方式形成的臺階狀變形部。
又,本發明在上述的軸承組件中,前述第1動壓發生槽和前述第2動壓發生槽為人字形槽,前述第1動壓發生槽的流入角度α比前述第2動壓發生槽的流入角度β大。
在本發明中,第1動壓發生槽的流入角度α比第2動壓發生槽的流入角度β大,所以,可以使非軸露出側的動壓發生槽的動壓比軸露出側的動壓大。
又,本發明是一種具有軸承組件的旋轉驅動裝置,具有可旋轉地支承軸的軸承組件的旋轉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露出端部、設置在前述露出端部的相反一側的外徑尺寸小的內端部、在前述露出端部和前述內端部之間的位置上形成的外徑尺寸小的中間臺階狀變形部的軸;使前述軸的前述露出端部穿過前述空隙露出到外部并具有無縫構造的保持部件;配置在前述保持部件的內部,在與前述軸相對面的內周面上形成有前述露出端部側的第1動壓發生槽和前述內端部側的第2動壓發生槽,并且在徑向上可轉動地支承前述軸的軸承;形成在前述保持部件的內部,并且在推力方向上可轉動地支承前述軸的前述內端部的推力軸承;在前述保持部件內,填充在前述軸和前述徑向軸承、前述推力軸承之間的潤滑油,前述軸的前述內端部的軸向長度m比從前述保持部件的外表面到前述軸的中間臺階狀變形部的軸向長度n小。
在本發明中,軸具有露出端部和內端部及中間臺階狀變形部。內端部是設置在露出端部的相反一側的外徑尺寸小的部分。中間臺階狀變形部是位于露出端部和內端部之間的外徑尺寸小的部分。
保持部件使軸的露出端部穿過空隙露出到外部并具有無縫構造。
軸承具有第1動壓軸承和第2動壓軸承,在徑向上可旋轉地支承軸。
推力軸承形成在保持部件的內部。該推力軸承在推力方向上可轉動地支承軸的內端部。
潤滑油在保持部件內,填充在軸和徑向軸承、推力軸承之間。
軸的內端部的軸向長度m比從保持部件的外表面到軸的包含中間臺階狀變形部的部分的軸向長度n小。
由此,非軸露出側的軸的內端部的動壓可以設定為,比軸露出側的露出端部的動壓大。由此,軸可以容易地作成,并且軸會被吸引到保持部件的內部,從而可以可靠地而且低成本地解決軸上浮的問題。
而且,將潤滑油也始終引入保持部件的內部,并且,保持部件是無縫構造,所以,可以可靠地而且低成本地提供具有不會發生潤滑油的泄漏問題的優良的軸承組件的旋轉驅動裝置。
圖1為表示具有本發明的軸承組件的電子機器的一例的立體圖。
圖2為圖1中所使用的風扇馬達的剖視圖。
圖3為圖2所示的風扇馬達的立體圖。
圖4為詳細地表示風扇馬達的剖視圖。
圖5為放大表示軸承組件的剖視圖。
圖6為表示軸承組件的第1動壓發生槽和第2動壓發生槽的形狀例的圖。
圖7為放大表示圖5的A部分圖。
圖8為表示根據動壓發生槽中的流入角度而產生的動壓的例子的圖。
圖9為第1動壓發生槽的圖和表示第2動壓發生槽的動壓力的例子的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基于附圖詳細地說明本發明的合適的實施方式。
又,因為以下所述的實施方式為本發明的合適的具體例,所以在技術上附加了優選的種種限定,但是,只要在以下的說明中沒有限制本發明的主旨的記載,本發明的范圍就不限于這些方式。
圖1示出了手提電腦1作為應用了具有本發明的軸承組件的馬達的電子機器的一例。
電腦1具有顯示部2、本體3,顯示部2通過連結部4相對于本體3可轉動地連結著。本體3具有鍵盤5和筐體12。筐體12中設置有散熱裝置10。
圖2表示了圖1的筐體12的E-E截面構造例。圖3為表示設置在圖2所示的筐體12內的散熱裝置10的構造例的立體圖。
在圖2中,筐體12中收納有散熱裝置10。該散熱裝置10具有圖3所示那樣的構造。散熱裝置10也稱為冷卻裝置,具有金屬制的底座20、馬達30、作為旋轉對象物的風扇34、風扇殼36、散熱片38。
底座20的一個面(相當于下表面)21具有安裝面50、安裝面52、安裝面54。安裝面50、安裝面52及安裝面54形成為例如大致L字型,在安裝面50的一個面21上,使用傳熱密封件44固定有發熱元件40。該發熱元件40為例如CPU(中央處理器),在通過通電而工作時發熱。
在安裝面52上固定有風扇殼36和馬達30。在風扇殼36的內部收納有風扇34和馬達30。風扇殼36具有圓形孔48。如圖2所示,該圓形孔48形成在與筐體12的下表面的孔60相對面的位置上。風扇殼36在作為供給冷卻風的冷卻對象物的散熱片38一側具有孔37。
在安裝面54上固定有散熱片38。該散熱片38為例如波紋狀或鰭狀的散熱片,是用散熱性優良的金屬,例如鋁制作的。底座20和風扇殼36可以用散熱性優良的金屬鋁或鐵制作。
在底座20的必要的部位上設置有安裝用的孔70,穿過這些安裝用的孔70,相對于筐體12的內表面一側,底座20經由圖2的凸起部72通過螺釘固定著。
圖2及圖3中所示的散熱片38位于與筐體12的側面的孔76相對應的位置上。由此,通過馬達30工作而使風扇34在R方向上連續旋轉,從而使筐體12內部的空氣從孔60和孔48經過箭頭D1,D2,D3,從側面的孔76排出到外部。
此時,發熱元件40產生的熱通過底座20的安裝面50,52傳導至安裝面54,所以,發熱元件40的熱被傳導至散熱片38。通過風扇34旋轉而產生的空氣的氣流沿箭頭D1,D2,D3流動,由此,傳至散熱片38的熱可以穿過筐體的側面的孔76放出到外部。
圖4表示圖3的馬達30的截面構造例。該馬達30具有轉子80和定子84。
在風扇殼36中收納有馬達30和風扇34,定子84一體地設置在風扇殼36的上表面部36A側。定子84具有定子軛(ステ一タヨ一ク)88和軸承組件90、線圈164及磁芯160。
定子軛88可以是與風扇殼36的上表面部36A一體的物體,也可以是分別形成的物體,是用例如鐵或不銹鋼制作的。軸承組件90的殼體120通過壓入或粘接或通過這兩種方法固定在定子軛88的保持架92中。保持架92為圓筒狀的部分。
圖4所示的軸承組件90大致具備軸100、徑向軸承110、推力軸承130、保持部件(也稱為殼體)120及潤滑油150。
圖5更加詳細地表示了圖4所示的軸承組件90的構造。參照圖5,對軸承組件90的構造進行更加詳細的說明。
軸100是所謂的I字型(也稱為直線型)的軸。該軸100是由例如不銹鋼制作的。
軸100具有露出端部160、軸外周部161、內端部162、中間臺階狀變形部170、錐形部100A。
露出端部160和軸外周部161的各外徑尺寸可作成相同尺寸。
錐形部100A是位于露出端部160和軸外周部161之間的錐形的部分。該錐形部100A從軸外周部161向著露出端部160,前端變細。露出端部160從保持部件120的空隙S露出到外部,錐形部100A形成于與該空隙S對應的位置上。
軸100的內端部162相對于保持部件120的推力軸承130可轉動地支承在推力方向上。該內端部162的形狀,可以是如圖5所示那樣的臺階狀變形部的形狀,當然也可以是錐形的。在錐形的情況下,內端部162是前端細的錐形。內端部162的直徑用D表示,軸向的長度用m表示。
如圖5所示,在軸100的中間部分上,形成有中間臺階狀變形部170。該中間臺階狀變形部170的直徑用d表示。中間臺階狀變形部170優選地由階部171、外周部179和上述錐形部100A的一部分形成。
內端部162的直徑D設定為,比外周部179的直徑d大。而且,內端部162的軸向長度m設定為,比從保持部件120的端面121至包含中間臺階狀變形部170的部分的位置的軸向長度n小。
這樣,外徑尺寸D設定為,比外徑尺寸d大(D>d)。而且,優選地,內端部162的軸向長度m設定為,比中間臺階狀變形部170的軸向長度小。
其次,對圖5所示的徑向軸承110進行說明。
徑向軸承110是圓筒狀的部件,將軸100的軸外周部161可轉動地支承在徑向上。作為一例,在徑向軸承110的內周面上,隔開間隔地形成有第1動壓發生槽201和第2動壓發生槽202。優選地,第1動壓發生槽201以重疊在中間臺階狀變形部170的附近的方式形成。第2動壓發生槽202形成在內端部162一側。第1動壓發生槽201可以稱為軸露出側的動壓發生槽,第2動壓發生槽202可以稱為非軸露出側的動壓發生槽。
徑向軸承110可以用黃銅或不銹鋼等金屬,或者燒結金屬制作。在使用燒結金屬或金屬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滾軋成形、轉印、放電、蝕刻處理等方法來形成人字形槽那樣的動壓發生槽。
圖6(A)表示第1動壓發生槽201的形狀例,圖6(B)表示第2動壓發生槽202的形狀例。優選地,第1動壓發生槽201的槽的潤滑油的流入角度α設定為,比第2動壓發生槽202的潤滑油的流入角度β大。
圖5所示的保持部件120是具有空隙S的無縫構造的部件。保持部件120不是將多個部件組合而形成的,而是相對于徑向軸承110,通過對特氟隆(注冊商標)、聚酰亞胺、聚酰胺、LCP(液晶聚合物)、PC(聚碳酸酯)等高分子材料或燒結金屬進行外嵌成形(アウトサ一ト)而形成的。
保持部件120如上所述地設置有微小的空隙S,但是其周圍是無縫構造。保持部件120為收納有徑向軸承110和軸100的軸外周部161的構造。潤滑油150填充在軸外周部161、徑向軸承110和保持部件120之間。
由于微小的空隙S的截面形狀為錐形,所以會產生壓力梯度,來形成用于將潤滑油引入軸承組件內部的表面張力密封。
又,如圖6(A)所示,第1動壓發生槽201的軸向寬度W設定為,比圖6(B)所示的第2動壓發生槽202的軸向寬度W1大。但是并不限于此,當然也可以將寬度W設定為比寬度W1小。
這里,對在上述的各部位尺寸中設置大小關系的優點進行說明。
在軸100相對地旋轉的情況下所產生的動壓Pd,與潤滑油的流速u的平方成正比,為Pd∝u2。
流速u與軸100的相對速度U成正比,與軸100和徑向軸承110的空隙量h成反比,所以,u∝U/h。其中,U=rω,r軸半徑,ω軸轉速。
即,動壓Pd大致與軸半徑r的平方成正比,與軸和軸承間的空隙量c的平方成反比,所以,Pd∝(r/c)2。
結果,軸的外徑尺寸細的,動壓的產生抑制得低。
如圖5所示,在本發明的圖5的軸承組件90中,非軸露出側的內端部162的臺階狀變形部分與軸露出側的中間臺階狀變形部170相比,軸的長度小(m<n),而且,軸徑大(D>d),所以,軸露出側的動壓始終較低。
軸100從動壓低的一側向動壓高的一側移動,所以,軸100被引入保持部件120內部的推力軸承130一側,不會上浮。
進而,為阻止圖5的軸100的上浮,在軸100上與第1動壓發生槽201對置的部分上設置有中間臺階狀變形部170,以使非軸露出側的第2動壓發生槽202的動壓大于軸露出側的第1動壓發生槽201的動壓。
又,不僅可以通過設置中間臺階狀變形部170,使軸露出側的第1動壓發生槽201的動壓與非軸露出側的第2動壓發生槽202相比小,而且通過利用軸露出側的第1動壓發生槽201本身,也可以形成始終軸露出側動壓較小的狀態,因此,可以更加可靠而且低成本地阻止軸100的上浮。即,軸的內端部162和中間臺階狀變形部170可以簡單地作成。
如前所述,在以往技術中,是通過變化動壓發生槽的深度,來使軸露出側的動壓減小,從而達到將油引入內部的目的的。但是,在本發明的軸承組件中,因為是通過使軸11的外徑變化來得到動壓的變化的,所以可以特別簡單而且低成本地作成,并可靠地得到同樣效果。
對上述效果進行整理,在比較軸露出側的動壓和非軸露出側的動壓時,若根據軸100的形狀,軸露出側較低,若根據動壓發生發生槽,也是軸露處側較低。這樣,都是設定為軸露出側較低,所以可以可靠地防止軸的上浮。換言之,軸承組件90是可以將潤滑油可靠地引入軸承組件的內部并保持的,高可靠性的低成本軸承組件。
這里,進一步對設置圖5所示的作為非軸露出側的內端部162的臺階狀變形的必要性進行說明。
以往,是用多個部件將周圍包圍來防止潤滑油的泄漏的,但是,要完全地密閉連接部并不容易,需要涂填環氧樹脂等密封材料,因而,成本增高,并且缺乏可靠性。
在本發明的軸承組件90中,包圍周圍的保持部件120通過對LCP等高分子材料進行外嵌成形,除空隙S部的表面張力密封部以外,完全地采用了作成無縫的方式,因此成本低而且可靠性優良。
但是,如圖7所示,保持部件120在例如100℃~250℃的高溫下對樹脂進行外嵌成形以后,回到常溫。此時,由于由燒結金屬等構成的徑向軸承110和由高分子材料構成的保持部件120的收縮率不同,所以保持部件120的邊緣部E會在徑向軸承110的內周側產生稍許突起。為防止邊緣E和軸100的接觸,需要軸100的內端部162的臺階狀變形部或錐形等接觸防止機構。
即,在為完美地防止潤滑油泄漏而使用無縫的高分子材料制的保持部件120的情況下,需要內端部162那樣的臺階狀變形部等接觸防止機構,結果,需要對根據軸形狀產生的動壓的發生量進行調節,因此,需要本發明那樣的構造。
但是,本發明的軸承組件90的構造是以防止軸的上浮為目的的,所以保持部件的結構根本不受限制。
如圖6所示,為使軸露出側的動壓與非軸露出側的動壓相比相對地降低,而將動壓發生槽201,202作成人字形,進而,也可以在人字形的流入角度α、β上想辦法。
圖8為人字形槽的流入角度分別為20°、30°、40°的情況下的動壓的計算結果。在橫軸上,是軸100和徑向軸承110之間的空隙量c與空隙量c和人字形的槽深h之和的比,(h+c)/c。縱軸表示產生的動壓力。
與流入角度為20°的情況相比,流入角度為30°、40°變大的動壓變小,所以,如果使軸露出側的第1動壓發生槽201的流入角度α比非軸露出側的第2動壓發生槽202的流入角度β大,就可以更可靠地防止軸100的上浮。
使用圖9對具體的設計方法例進行進一步敘述。
圖9在橫軸上表示空隙量c與空隙量c和人字形的槽深h之和的比,(c+h)/c,縱軸上表示動壓力。空隙量c和槽深h示于圖9(B)中。
數據之一表示軸露出側的第1動壓發生槽201的動壓,另一數據表示非軸露出側的第2動壓發生槽202的動壓。
其中,即使空隙量c、槽深h的機械尺寸發生離散,非軸露出側的動壓也必須超過軸露出側的動壓。
例如,如果設定空隙量c=1~2μm、槽深h=2~3μm,則(c+h)/c最小值為(2+2)/2=2、最大值為(1+3)/1=4,在圖9的曲線中在斜線內的使用范圍中,非軸露出側的第2動壓發生槽202的動壓始終保持為比第1動壓發生槽201的動壓大,因而不會出現由機械精度的離散而導致的軸的上浮問題。
這樣,為使非軸露出側的動壓始終大于軸露出側的動壓,可以實施前述各種辦法。
如以上說明的那樣,本發明的軸承組件具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的軸承組件90設定為,非軸露出側的動壓比軸露出側的動壓大。即,在與軸露出側的第1動壓發生槽201對置的軸上設置中間臺階狀變形部170,或者改變流入角度α、β,由此,非軸露出側的第2動壓發生槽202的動壓設定為,比軸露出側的第1動壓發生槽201的動壓大。
即使對于軸露出側的動壓發生槽本身的動壓分布,也設定為,非軸露出側的動壓大于軸露出側的動壓,因此,非軸露出側的動壓變得比軸露出側的動壓大。
其結果,圖5的軸100被引向保持部件100的內部,所以不會產生軸100的上浮問題。潤滑油150也始終被引向內部,而且由無縫的保持部件120包圍,所以,可以提供不會產生潤滑油的泄漏問題的可靠性優良的低成本的軸承組件。
又,如圖1至圖3所示,本發明的軸承組件被作為所謂的風扇馬達的軸承組件使用。風扇馬達是旋轉驅動裝置的一種。當然,本發明的軸承組件也可以作為旋轉驅動裝置的其他例子的泵裝置或盤片驅動裝置,例如硬盤驅動裝置或光盤裝置或者光磁盤裝置的軸承來使用。
如以上說明的那樣,根據本發明,不會發生潤滑油的泄漏,可靠性優良,并且可以可靠地而且低成本地解決由一對動壓發生槽的不平衡產生的轉子旋轉時的軸故障問題。
權利要求
1.一種軸承組件,是可旋轉地支承軸的軸承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露出端部、設置在前述露出端部的相反一側的外徑尺寸小的內端部、在前述露出端部和前述內端部之間的位置上形成的外徑尺寸小的中間臺階狀變形部的軸;使前述軸的前述露出端部穿過前述空隙露出到外部并具有無縫構造的保持部件;配置在前述保持部件的內部,并在與前述軸相對面的內周面上形成有前述露出端部側的第1動壓發生槽和前述內端部側的第2動壓發生槽,并且在徑向上可轉動地支承前述軸的軸承;形成在前述保持部件的內部,并且在推力方向上可轉動地支承前述軸的前述內端部的推力軸承;在前述保持部件內,填充在前述軸和前述徑向軸承、前述推力軸承之間的潤滑油,前述軸的前述內端部的軸向長度(m)比從前述保持部件的外表面到前述軸的包含中間臺階狀變形部的部分的軸向長度(n)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承組件,前述內端部為前端細的錐形部或者外形尺寸小的臺階狀變形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軸承組件,前述內端部的外形尺寸D比前述中間臺階狀變形部的外形尺寸d大。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軸承組件,前述中間臺階狀變形部是使與前述第1動壓發生槽相對面的前述軸的外周部以前述露出端部側變小的方式形成的臺階狀變形部。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承組件,前述第1動壓發生槽和前述第2動壓發生槽為人字形槽,前述第1動壓發生槽的流入角度(α)比前述第2動壓發生槽的流入角度(β)大。
6.一種具有軸承組件的旋轉驅動裝置,是具有可旋轉地支承軸的軸承組件的旋轉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露出端部、設置在前述露出端部的相反一側的外徑尺寸小的內端部、在前述露出端部和前述內端部之間的位置上形成的外徑尺寸小的中間臺階狀變形部的軸;使前述軸的前述露出端部穿過前述空隙露出到外部并具有無縫構造的保持部件;配置在前述保持部件的內部,并在與前述軸相對面的內周面上形成有前述露出端部側的第1動壓發生槽和前述內端部側的第2動壓發生槽,并且在徑向上可轉動地支承前述軸的軸承;形成在前述保持部件的內部,并且在推力方向上可轉動地支承前述軸的前述內端部的推力軸承;在前述保持部件內,填充在前述軸和前述徑向軸承、前述推力軸承之間的潤滑油,前述軸的前述內端部的軸向長度(m)比從前述保持部件的外表面到前述軸的中間臺階狀變形部的軸向長度(n)小。
全文摘要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軸承組件及具有軸承組件的旋轉驅動裝置,該軸承組件不會發生潤滑油泄漏,可靠性優良,并且可以可靠地而且低成本地解決由一對動壓發生槽的不平衡產生的轉子旋轉時的軸上浮問題。為此,包括具有露出端部(160)、設置在露出端部(160)的相反一側的外徑尺寸小的內端部(162)、在露出端部(160)和前述內端部(162)之間的位置上形成的外徑尺寸小的中間臺階狀變形部(170)的軸(100);在推力方向上可轉動地支承軸(100)的內端部(162)的推力軸承(130);在保持部件(120)內,填充在軸(100)和徑向軸承(110)、推力軸承(130)之間的潤滑油(150),并且,軸(100)的內端部(162)的軸向長度(m)比從保持部件(120)的外表面到包含軸(100)的中間臺階狀變形部(170)的部分的軸向長度(n)小。
文檔編號F16C35/02GK1697935SQ200480000088
公開日2005年11月16日 申請日期2004年1月9日 優先權日2003年1月10日
發明者宍戶祐司, 矢澤健一郎, 高田清幸, 橋本壽雄 申請人:索尼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