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液力變矩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力液壓傳動結構,特別涉及一種履帶式推土機動力輸出裝置與液力變矩器二合一的結構。
背景技術:
國內推土機的動力傳遞鏈的形式基本上都是發動機→動力輸出裝置→液力變矩器→萬向節→變速箱,通過動力輸出裝置把發動機的輸出動力引出來,包括工作泵、變速泵、轉向泵在內的各種泵都直接安裝在動力輸出裝置上。液力變矩器的基本結構是由殼體、接盤、泵輪座、泵輪、渦輪、渦輪座、導輪、導輪座構成。從發動機傳遞過來的動力經過動力輸出裝置傳遞到接盤上,在變矩器內的動力傳遞路徑為接盤→泵輪驅動罩殼→泵輪→渦輪→渦輪座,其中導輪座固定在殼體上,導輪通過導輪座固定。這樣,需要一動力輸出裝置,使得傳動結構變得復雜,動力傳輸的效率也變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在接盤和泵輪罩殼之間設置一個動力傳遞分路,自接盤傳遞過來的動力在帶動泵輪罩殼轉動的同時帶動一個動力齒輪系,通過這個齒輪系形成動力分流,用以分別作為各個系統用泵的動力源。這個齒輪系通過軸承等零件固定在變矩器殼體上。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液力變矩器,它還包括一與接盤相聯的齒輪系,所述動力齒輪系與推土機的各種工作泵相聯。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液力變矩器,能夠把發動機傳遞過來的動力引出作為推土機各個系統用泵的動力源,省去了動力輸出裝置,也可以視為動力輸出裝置和液力變矩器合合二為一。這種實用新型減少了動力輸出裝置環節,同時簡化了整個液力式推土機傳動結構,縮短了傳動鏈,提高了傳動效率。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子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縱向結構構造圖。
圖2是
圖1的A向視圖。
圖3是
圖1的B向視圖。
圖4是圖2的M-M剖視圖。
圖5是圖2的N-N剖視圖。
圖6是圖2的X-X剖視圖。
圖中,1--接盤、2-花鍵軸、3-動力齒輪、4-分動齒輪、5-泵輪驅動罩殼、6-渦輪、7-殼體、8-泵輪、9-導輪、10-渦輪座、11-導輪座、12-工作泵齒輪泵、13-動力泵齒輪軸。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
圖1到圖6,由推土機發動機傳出的動力分兩路傳遞,一路用于機器行走用,一路用于各系統泵用,動力傳遞過程如下圖所示1.行走動力動力源→接盤1→花鍵軸2→泵輪驅動罩殼5→泵輪8→渦輪6→渦輪座10→變速裝置2.齒輪泵動力動力源→接盤1→花鍵軸2→ 行走動力支路與現有的推土機相似,推土機發動機傳出的動力傳到接盤1,再傳送到花鍵軸2,經泵輪驅動罩殼5傳送到泵輪8,然后泵輪8帶動渦輪6,渦輪6帶動渦輪座10,最后帶動推土機運動的變速裝置,從而帶動推土機的輪盤或履帶行走。
另外,該液力變矩器還引出一條齒輪系支路,它包括動力齒輪3和分動齒輪4,動力齒輪3和泵輪驅動罩殼5一樣,通過螺栓同時固定在花鍵軸2上,隨花鍵軸2同步旋轉。動力齒輪3的旋轉運動分別帶動分動齒輪4和底盤潤滑泵齒輪軸(未示出),分動齒輪4的旋轉運動帶動工作泵齒輪軸12、底盤動力泵齒輪軸13,工作泵齒輪軸12和底盤動力泵齒輪軸13都可以作為動力源用于驅動各種泵或其它裝置。分動齒輪4、工作泵齒輪軸12、底盤泵齒輪軸13和底盤潤滑泵齒輪軸可通過軸承定位在變矩器殼體上并可以轉動。動力齒輪3與分動齒輪4組成的齒輪系結構與常用的齒輪傳動系結構相似,其速比、具體結構根據工作泵的工作要求設定。
本實用新型也可以由分動齒輪4帶動底盤潤滑泵齒輪軸轉動,這樣,整個泵用動力全由分動齒輪4傳動。
當然,本實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仍可對本實施例作多種變化,因此,凡是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相似結構及其相似變化,均應列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液力變矩器,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一與接盤相聯的齒輪系,所述動力齒輪系與推土機的各種工作泵相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變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系、包括動力齒輪和分動齒輪,動力齒輪和通過螺栓固定在花鍵軸上,隨花鍵軸同步旋轉。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變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齒輪的旋轉運動分別帶動分動齒輪和底盤潤滑泵齒輪軸,分動齒輪的旋轉運動帶動工作泵齒輪軸、底盤動力泵齒輪軸,工作泵齒輪軸和底盤動力泵齒輪軸都可以作為動力源用于驅動各種泵或其它裝置,分動齒輪、工作泵齒輪軸、底盤泵齒輪軸和底盤潤滑泵齒輪軸可通過軸承定位在變矩器殼體上并可以轉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液力變矩器,它包括一與接盤相聯的齒輪系,所述動力齒輪系與推土機的各種工作泵相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液力變矩器,能夠把發動機傳遞過來的動力引出作為推土機各個系統用泵的動力源,省去了動力輸出裝置,也可以視為動力輸出裝置和液力變矩器合合二為一。這種實用新型減少了動力輸出裝置環節,同時簡化了整個液力式推土機傳動結構。縮短了傳動鏈,提高了傳動效率。
文檔編號F16H47/00GK2777287SQ20042008216
公開日2006年5月3日 申請日期2004年8月24日 優先權日2004年8月24日
發明者吳士剛, 陳寶明, 陳文杰 申請人:上海彭浦巨力工程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