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毛細管同側布置的導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熱泵型空調中改變制冷劑的流向,實現制冷和制熱模式轉換的電磁四通換向閥的導閥結構,尤其涉及導閥上各毛細管的位置布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一種導閥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套管2.6、封頭部件2.1、導閥座2.4、封蓋2.7、以及毛細管d、e、s、c,其中毛細管d被焊在封蓋上,其余三個毛細管e、s、c被焊在導閥座上;導閥的內部有復位彈簧2.2、可左右移動的芯鐵部件2.3及隨芯鐵部件一起移動的滑碗2.5,其中芯鐵部件2.3可左右移動,其左端止于導閥座2.4,右端則止于封頭部件2.1。
上述導閥結構的四個毛細管分二處引出,裝配時須在該兩處分別焊接,焊點多,泄漏的可能性增大,降低了產品的使用可靠性;同時其結構不夠緊湊,影響使用時的安裝。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和提出的技術任務是要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種毛細管同側布置的導閥結構,減少焊點,提高產品的使用可靠性;同時使結構變得緊湊。為此,本實用新型采取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毛細管同側布置的導閥結構包括套管、固定于套管內的導閥座、以及若干毛細管,其特征是所有毛細管都從套管的同一側引出,并分別與導閥座上相應的通孔相連通。
所述的毛細管插裝焊接在導閥座上與其分別相應的通孔內。所述的與各毛細管對應的通孔為變徑孔,并錯位布置于所述的導閥座上。所述的錯位是指各毛細管不在同一直線上,尤其是可由滑碗連通的毛細管不在同一直線上,以便滑碗滑動較短的距離即可改變毛細管間的連通關系。
本實用新型減少了現有技術中的封蓋的技術特征,并將連于所述封蓋上的毛細管與其它毛細管一起連于導閥座上,裝配時可以減少一個焊接部位,減少泄漏點;同時使其結構更加緊湊,便于安裝。
附圖1為現有方案電磁四通換向閥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電磁四通換向閥的結構示意圖;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導閥座的俯視圖(相對于圖2中的位置);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導閥座的仰視圖(相對于圖2中的位置)。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所示的導閥結構,包括套管2.6、固定于套管內的導閥座2.4、以及若干毛細管d、e、s、c,毛細管都從套管2.6的同一側引出,并分別與導閥座上相應的通孔相連通。具體就是將所有毛細管2.7一起穿過連接架2.8的開孔和套管2.6圓表面上的開孔,插裝在導閥座2.4的4個孔中,然后焊接固定,將所有毛細管都從套管一側引出,從而減少了焊接點,提高了產品的使用可靠性。
導閥的內部有復位彈簧2.2、可左右移動的芯鐵部件2.3及隨芯鐵部件一起移動的滑碗2.5,其中芯鐵部件2.3可左右移動,其左端止于導閥座2.4,右端則止于封頭部件2.1。
如圖3、4所示,各毛細管對應的通孔為臺階狀變徑孔,并錯位布置于所述的導閥座2.4,其上端口直徑較小以與滑碗配合,下端口內插裝毛細管,使毛細管的布置更加緊湊,便于安裝。
將本實用新型方案應用到電磁四通換向閥上的結構原理與現有方案相一致,故不再贅述。
權利要求1.一種毛細管同側布置的導閥結構,包括套管(2.6)、固定于套管內的導閥座(2.4)、以及若干毛細管(d、e、s、c),其特征是所有毛細管都從套管(2.6)的同一側引出,并分別與導閥座上相應的通孔相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毛細管同側布置的導閥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毛細管(2.7)插裝焊接在導閥座(2.4)上與其分別相應的通孔內。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毛細管同側布置的導閥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與各毛細管對應的通孔為變徑孔,并錯位布置于所述的導閥座(2.4)上。
專利摘要一種毛細管同側布置的導閥結構,涉及用于熱泵型空調中改變制冷劑的流向,實現制冷和制熱轉換模式的電磁四通換向閥,現有導閥上的毛細管分二處引出,焊點多,泄漏的可能性增大。它包括套管、固定于套管內的導閥座、以及若干毛細管,其特征是所有毛細管都從套管的同一側引出,并分別與導閥座上相應的通孔相連通,從而減少了泄漏的可能性,提高了產品的使用可靠性;同時使其結構更加緊湊,便于安裝。
文檔編號F16K11/065GK2755377SQ20042008211
公開日2006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04年8月19日 優先權日2004年8月19日
發明者黃松炎, 尹斌, 張宏斌, 宋紅敏, 陳玉富 申請人:浙江三花制冷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