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消除齒輪副側隙功能的齒輪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適用于小負載齒輪副傳動和手動齒輪傳動調整機構中的齒輪,具體說是涉及一種具有消除齒輪副側隙功能的齒輪。
背景技術:
在齒輪傳動機構中,每一對相互嚙合的齒輪之間均存在一定的齒輪副側隙。由于此側隙的存在,在實際傳動過程中,特別是在頻繁正反轉運轉的齒輪副之間極易出現曠位現象,其結果不僅會導致噪聲和振動量增大,還會影響到齒輪傳動調整機構的精度。為解決上述問題,現有技術多是從提高齒輪的制造精度來達到減小側隙的目的,但這一做法也直接增加了齒輪的制造成本。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而提供一種結構科學合理、制造成本較低、且可自動保持齒輪副零側隙運轉的具有消除齒輪副側隙功能的齒輪。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本實用新型的具有消除齒輪副側隙功能的齒輪包括相互扣合的主齒輪和副齒輪,由主、副齒輪扣合面上分別加工出的環槽構成的環形空腔內設置有扭力彈簧,所述扭力彈簧的兩端分別與主、副齒輪相結合。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扭力彈簧為開口環形結構,開口環的兩端分別通過設置在其端部的對稱向兩側延伸的延伸段構成的掛銷與主、副齒輪側壁上加工出的連接孔相結合。當然所述扭力彈簧也可采用其它任意公知的結構形式來實現如螺旋式扭簧等。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裝配方式及工作原理如下
裝配時將扭力彈簧置于有主、副齒輪扣合面上分別加工出的環槽構成的環形空腔內,通過設置在扭力彈簧兩端的掛銷與主、副齒輪側壁上加工出的連接孔相結合,并使主、副齒輪相互扣合,再將副齒輪順著扭力彈簧力的方向旋轉若干個齒,之后將由主、副齒輪扣合后形成的齒輪體與另一齒輪組合即可。本實用新型的齒輪在扭力彈簧預緊力的作用下,可使其齒面與和其相嚙合的齒輪的齒面間始終處于無側隙運轉嚙合狀態,這也就從根本上解決了齒輪副傳動中的側隙問題,使齒輪副的零側隙傳動成為現實。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組合使用狀態圖。
圖中件1是主齒輪,件2是扭力彈簧,件3是副齒輪(件1、2、3共同構成主動齒輪),件4是被動齒輪。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以下將結合實施例(附圖)作進一步描述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具有消除齒輪副側隙功能的齒輪包括相互扣合的主齒輪1和副齒輪3,由主、副齒輪扣合面上分別加工出的環槽構成的環形空腔內設置有扭力彈簧2,所述扭力彈簧2為開口環形結構,開口環的兩端分別通過設置在其端部的對稱向兩側延伸的延伸段構成的掛銷與主、副齒輪側壁上加工出的連接孔相結合。本實用新型的齒輪主要作為主動齒輪使用,也可作為過輪使用。圖1、2僅給出了作為主動齒輪使用時的狀態圖,即由主齒輪1、扭力彈簧2、副齒輪3共同構成主動齒輪與被動齒輪4相嚙合時的狀態圖。
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消除齒輪副側隙功能的齒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相互扣合的主齒輪(1)和副齒輪(3),由主、副齒輪扣合面上分別加工出的環槽構成的環形空腔內設置有扭力彈簧(2),所述扭力彈簧(2)的兩端分別與主、副齒輪相結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消除齒輪副側隙功能的齒輪,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彈簧(2)為開口環形結構,開口環的兩端分別通過設置在其端部的對稱向兩側延伸的延伸段構成的掛銷與主、副齒輪側壁上加工出的連接孔相結合。
專利摘要一種具有消除齒輪副側隙功能的齒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相互扣合的主齒輪(1)和副齒輪(3),由主、副齒輪扣合面上分別加工出的環槽構成的環形空腔內設置有扭力彈簧(2),所述扭力彈簧(2)的兩端分別與主、副齒輪相結合。本實用新型的齒輪在扭力彈簧預緊力的作用下,可使其齒面與和其相嚙合的齒輪的齒面間始終處于無側隙運轉嚙合狀態,這也就從根本上解決了齒輪副傳動中的側隙問題,使齒輪副的零側隙傳動成為現實。
文檔編號F16H57/00GK2729432SQ20042007466
公開日2005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2004年9月12日 優先權日2004年9月12日
發明者吳澤華, 張格昌, 李倩 申請人:鄭州華縈化纖科技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