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改進的定量潤滑脫壓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或動力設備的潤滑系統,特別是涉及一種使潤滑油脫壓排出的定量潤滑機構。
背景技術:
動力系統或傳動系統,因常處于旋轉狀態,為避免其過度磨耗而損及機械零件,一般皆有潤滑裝置,且各機械動力設備或傳動系統因所需潤滑程度不同,其潤滑裝置的供油方式包括有二種,其一為連續式供油,另一為間斷式供油。其中,該連續式供油是由馬達泵浦將潤滑油直接且連續地送達機械動力系統或傳動系統中的各個供油點,因其需求量及速度穩定,故馬達泵浦僅需不斷地運轉供應即可;而該間斷式供油則因機械動力設備或傳動系統潤滑程度不同,而必須定時或定量供應,并為求得管路中的潤滑油對于各供油點能有定壓及定量的效果,一般在管路上皆裝設有預定數目的分配器,其動作原理是當馬達泵浦將潤滑油自主配管送達分配器后,由于管內的油量不斷流入,致使分配器內的壓力繼續上升,進而迫使分配器內的活塞閥后退移動并壓縮一彈簧。同時分配器內的空間亦開始計量蓄壓,當達到預定飽和點后,潤滑泵停止運轉,潤滑泵油箱內的一脫壓機構促使主配管內的壓力迅速下降,亦即主管內的油液開始回流,而流路方向恰使分配器內的一止逆閥張開堵住回流口,同時分配器空間蓄存的油液,便因該活塞閥受彈簧復原力作用而自出油口吐出,送達至機械各供油點,且于每隔一時段后,再重復上述動作,進而達成間斷式的供油方式。即,該脫壓機構的作用在于使泵浦至分配器間的管路油液脫壓,如此才能使分配器內的液壓大于管路內的備壓,進而促使分配器內的止逆閥張開堵住回流口,并經分配器的活塞閥壓縮而送達各注油點。但是,由于脫壓閥設置在油箱中,且為防止油管內的液壓過高而損及油壓零件,一般都串接調壓閥使用。因此,造成管路串接過多且復雜,不僅制造組裝不易,而且造成材料浪費而增加成本,并易使管路中的油液因摩擦過久而溫度過高,損壞潤滑油的品質;另外,當欲調整調壓閥的壓力值時,必須將雙手置于油箱中調整,致使雙手易沾到油脂而油膩,非常麻煩。
臺灣專利公告第361588號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潤滑給油機油路系統結構改良”的技術方案,主要是在油箱中組設一油泵本體,該油泵本體并可配合一電動馬達驅動而運轉,其中油泵本體內開設有軸道,該軸道端部成型有油壓幫浦,供電動馬達之傳動軸可穿設于軸向通道中,且底端組裝一泵油齒輪于油壓幫浦,而油泵本體內并開設潤滑油道,其一端與油壓泵相通,另端與出油口相通;另外,該油泵本體于潤滑油道上分別設有脫壓裝置與泄壓裝置,可當供油壓力過載時適當調節,以保持穩定的供油壓力。但其中油泵本體內的油路設計與傳統潤滑給油機的配管相較,并無太大之變化,且其油泵本體的體積極大,不但造成材料成本增加,而且過重的組件增加驅動源的負荷,形成能源浪費。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避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出一種可達到方便使潤滑油完全脫壓排出,且主管內又保持一定油壓且降低成本的改進的定量潤滑脫壓機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所述技術問題可以通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設計、使用一種改進的定量潤滑脫壓機構,包括油泵座,其內設有出油針閥、泄油針閥、出油孔與二泄油孔,于其中央設有軸孔,另于其一側穿設有出油接頭;上底座,設于該油泵座下方,其中央系穿設有軸孔,并于軸孔周圍穿設有出油孔、二泄油孔與若干定位孔,其中,該出油針閥與泄油針閥內部分別設有若干個彈性組件,且泄油針閥內彈性組件的彈性系數比出油針閥內控制出油的彈性組件的彈性系數大,而出油針閥內控制脫壓的彈性組件的油壓系數比主油管內脫壓時的油壓系數大;中座,系設于該上底座下方,其上系穿設有二軸孔,并于軸孔周圍穿設有出油孔、泄油孔、吸油孔與若干定位孔;下底座,系設于該中座下方,其上設有二軸孔座,并于軸孔座周圍穿設有吸油孔、二泄油孔與若干定位孔;主動油泵齒輪,設于該中座與下底座之間,其軸部可穿過上述之各軸孔;被動油泵齒輪,設于該中座與下底座之間且與該主動油泵齒輪嚙合。
同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于能方便使潤滑油完全脫壓排出但主管內又能保持一定油壓,且降低了成本。
圖1是潤滑給油機的外觀示意圖;圖2是潤滑給油機的結構分解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豎直剖面示意圖;圖5、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流程示意圖;圖號對照說明1........潤滑給油機 11........油箱12........馬達13.......油泵 130.......油泵座 1301......出油孔1302.....泄油孔 1303......油道1304......出油接頭1305.....軸孔 1306......泄油孔 131.......出油針閥1311.....彈性組件 132.......泄油針閥1321......彈性組件1322.....泄油孔 133.......上底座 1331......出油孔1332.....泄油孔 1333......定位孔 1334......軸孔1335.....泄油孔 134.......中座1341......出油孔1342.....泄油孔 1343......吸油孔 1344......定位孔1345.....軸孔 1346......軸孔1347......泄油孔135......下底座 1351......吸油孔 1352......泄油孔1353.....軸座孔 1354......軸座孔 1355......定位孔1356.....支撐柱 1357......泄油孔 136.......吸油接頭1361.....彈性組件 137.......主動油泵齒輪1371......軸部138......被動油泵齒輪 1381......軸部139.......固定組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所示之最佳實施例作進一步詳述。
圖1和圖2分別是潤滑給油機的外觀示意圖以及結構分解圖,如圖1、圖2所示,潤滑給油機1是由油箱11、馬達12與油泵13所組成,本實用新型脫壓機定量潤滑裝置設置于該油泵13的內部。
如圖3、圖4所示,脫壓機定量潤滑包括油泵座130,其內設有出油針閥131、泄油針閥132、出油孔1301與兩個泄油孔1302、1306,在其中央設有軸孔1305,一側穿設有出油接頭1304,其中,所述出油針閥131與泄油針閥132內部分別設有彈性組件1311、1361、1321,且泄油針閥132內彈性組件1321的彈性系數比出油針閥131內控制出油的彈性組件1311的彈性系數大,而出油針閥內的控制脫壓的彈性組件1361的系數比主油管內脫壓時的油壓系數大;上底座133,設置于該油泵座130下方,其中央穿設有軸孔1334,并于軸孔1334周圍穿設有出油孔1331、兩個泄油孔1332、1335與若干定位孔1333;中座134,設置于該上底座133下方,其上穿設有兩個軸孔1345、1346,并于兩個軸孔1345、1346周圍穿設有出油孔1341、兩個泄油孔1342、1347、吸油孔1343與若干定位孔1344;下底座135,設置于該中座134下方,其上設有兩個軸座孔1353、1354,并于兩個軸座孔1353、1354周圍穿設有吸油孔1351、兩個泄油孔1352、1357與若干定位孔1355;主動油泵齒輪137,設置于該中座134與下底座135之間,且嵌入于軸座孔1353內,其軸部1371可穿過上述之各軸孔1305、1334、1345,并與連軸器相連接;被動油泵齒輪138,設置于該中座134與下底座135之間且嵌入于軸座孔1354內,并與該主動油泵齒輪137嚙合,其軸部1381可對應穿出于該中座134的軸孔1346。其中,該泄油針閥132的一面設有泄油孔1322,可將潤滑油經其流入該油泵130的泄油孔1302內;所述下底座135下方可對應其吸油孔1351設有吸油接頭136,將油箱中的潤滑油導入油泵13內,該各定位孔1333、1344、1355系可用若干固定組件139穿設其中,已將各組件穩固結合為一體,且該中座134與下底座135之間可設有若干支撐柱1356,以增加整體結構的穩固性。
如圖3、圖5和圖6所示,當馬達12起動而帶動主動油泵齒輪137與被動油泵齒輪138轉動時,可將油箱內的潤滑油吸起,經由吸油接頭136、各吸油孔1351、1343、各出油孔1341、1331、1301而流出,由于泄油針閥132內彈性組件1321的彈性系數比出油針閥131內彈性組件1311的彈性系數大,故油道1303會將潤滑油導入出油針閥131內,借由潤滑油出油壓力將第一針閥131內的彈性組件1311壓縮而使潤滑油得以流至出油接頭1304,完成蓄壓的目的。
當馬達持續運轉使潤滑油不斷供油時,供油壓力量會大于機械設備所需之潤滑油量,故會使潤滑油回流,并經油道1303壓迫泄油針閥132內的彈性組件1321,使彈性組件1321壓縮后將潤滑油經過各泄油孔1322、1302、1332、1342、1352回流至油箱之中,當馬達12停止后,在與接合出油接頭1304的主油管的油壓,迅速往油孔座130逆流經過出油針閥131時,會受內部的彈性組件1311抑止,抑止至主油管內部壓力迅速降到一定壓力時,彈性組件1361系數大于逆流的潤滑油油壓后,即關閉該出油針閥131通路,讓主油管內部保持有潤滑油及固定壓力狀態下,不致將油完全排出,造成下次供油時間上的延長,而最后經過出油針閥131后的潤滑油將經過泄油孔1306、1335、1347、1357回流至油箱之中,完成此一次潤滑油脫壓流程。
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的定量潤滑脫壓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泵座(130),其內設有出油針閥(131)、泄油針閥(132)、出油孔(1301)與兩泄油孔(1302、1306),該兩泄油孔中央設有軸孔(1305),并于其一側穿設有出油管(1304),其中,所述出油針閥(131)與泄油針閥(132)內部分別設有彈性組件,且泄油針閥(132)內的彈性組件的彈性系數比出油針閥(131)內控制出油的彈性組件的彈性系數大;而出油針閥(131)內控制脫壓的彈性組件的油壓系數比主油管內的脫壓時的油壓系數大;上底座(133),設置于所述油泵座(130)下方,其中央穿設有軸孔(1334),并于軸孔周圍穿設有出油孔(1331)、兩泄油孔(1332、1335)與定位孔(1333);中座(134),設置于所述上底座(133)下方,其上穿設有兩軸孔(1345、1346),并于軸孔周圍穿設有出油孔(1341)、兩泄油孔(1342、1347)、吸油孔(1343)與定位孔(1344);下底座(135),設置于所述中座(134)的下方,其上設有兩軸孔座(1353、1354),并于該軸孔座周圍穿設有吸油孔(1351)、兩泄油孔(1352、1354)與定位孔(1355);主動油泵齒輪(137),設置于所述中座(134)與下底座(135)之間,其軸部(1371)可穿過上述各軸孔;被動油泵齒輪(138),設置于所述中座(134)與下底座(135)之間且與所述主動油泵齒輪(137)嚙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定量潤滑脫壓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座(130)內部設有油道。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定量潤滑脫壓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油針閥(132)上設有泄油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定量潤滑脫壓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座(134)與下底座(135)之間設有支撐柱。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定量潤滑脫壓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座(135)下方可對應其吸油孔設有吸油管。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定量潤滑脫壓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定位孔(1355)有固定組件穿設其中。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定量潤滑脫壓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油針閥(132)的一面設有泄油孔。
專利摘要一種改進的定量潤滑脫壓機構,包括油泵座(130),其內設有出油針閥(131)、泄油針閥(132)、出油孔(1301)與兩泄油孔(1302、1306);上底座(133),設置于所述油泵座(130)下方;中座(134),設置于所述上底座(133)下方;下底座(135),設置于所述中座(134)的下方;主動油泵齒輪(137),設置于所述中座(134)與下底座(135)之間;被動油泵齒輪(138),設置于所述中座(134)與下底座(135)之間且與所述主動油泵齒輪(137)嚙合。同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于能方便使潤滑油完全脫壓排出但主管內又能保持一定油壓,且降低了成本。
文檔編號F16N25/00GK2685694SQ20042004459
公開日2005年3月16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5日 優先權日2004年4月5日
發明者蔡茂林 申請人:蔡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