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摩托車滑行離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離合器,尤其涉及一種能延長踏板摩托車滑行距離的摩托車滑行離合器。
技術背景現有的踏板摩托車在調速時,其傳動方式不是通過齒輪換檔,而是用手動調節油門大小來控制發動機轉速、再由發動機輸出軸通過皮帶將動力傳遞給離合器總成,通過離合器外套帶動摩托車驅動軸來實現的。這種傳動方式調速緩慢,發動機輸出軸的轉動與車輪的轉動總是相關聯的,因此在全松油門滑行時,車輪轉動的阻力比較大,慣性力的作用會被迅速減弱,滑行的距離較短,耗費燃料多。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摩托車滑行離合器,裝設這種離合器的踏板摩托車在滑行時,離合器內部阻力很小,滑行的距離較長,單位距離油耗較少。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摩托車滑行離合器,動力輸入軸一端裝設有軸承,軸承外圈套裝副分離裝置,動力輸入軸中部固裝摩擦傳遞機構,軸承靠近摩擦傳遞機構一側裝設有防摩彈簧蓋,防摩彈簧蓋與摩擦傳遞機構之間設置有防摩彈簧,在摩擦傳遞機構另一側軸上裝設軸承,該軸承外圈裝設有主分離機構,該軸承與摩擦傳遞機構之間設置有防摩墊圈,所述主分離機構與副分離裝置之間設置有同步定位裝置。
所述主分離機構包括套在軸承外圈上的主分離基板,主分離基板上開設有至少三個圓孔,圓孔中分別穿設一根分離栓,分離栓末端固接主分離板,主分離板與主分離基板之間的分離栓上套有彈簧,彈簧的彈力大于防摩彈簧的彈力,分離栓另一末端伸出主分離基板并裝設有分離壓板,主分離基板邊沿開設有卡槽。
所述副分離裝置包括套裝在軸承外圈上的副分離基板,副分離基板與摩擦傳遞機構對應的端面設置有副分離板,所述同步定位裝置為副分離基板的邊沿伸向主分離基板并與其上的卡槽相對應的卡塊。
為了提高摩擦傳遞機構的強度,所述摩擦傳遞機構由一層鋼板和兩側的兩片通過鉚釘與鋼板鉚接的摩擦片組成,鋼板套裝在動力輸入軸向外設置的花鍵凸臺上。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發動機動力由動力輸入軸帶動摩擦傳遞機構轉動,摩托車行駛時,主分離機構與摩擦傳遞機構和副分離裝置貼在一起,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主分離機構和副分離裝置一起帶動車輪轉動,由于在副分離裝置與摩擦傳遞機構之間設置有防摩彈簧,主分離機構與摩擦傳遞機構之間設置有防摩墊圈,因此當本離合器處于分離狀態時,車輪和主分離機構及副分離裝置一起轉動,不會與發動機動力輸入軸之間的運動產生干涉,這樣摩托車可以滑行較長的距離,單位距離油耗也會降低。
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半剖主視圖;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右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的本實用新型摩托車滑行離合器主視圖中,動力輸人軸11右端裝設有軸承10,軸承10外圈套裝副分離基板18,副分離基板18靠轉軸11中部一側的端面上焊接有副分離板8,副分離基板18的邊沿設置有3塊伸向主分離基板3的卡塊20,如圖3所示,副分離板8通過螺釘固接在輪箍上。動力輸入軸11中部向外設置有花鍵凸臺19,花鍵凸臺19上套裝摩擦傳遞機構,摩擦傳遞機構由套裝在花鍵凸臺19上的一層鋼板15和其兩側的兩片摩擦片14和摩擦片16組成,摩擦片14和摩擦片16通過鉚釘6與鋼板15鉚接成一體。軸承10靠近摩擦傳遞機構一側的內圈端面套裝有防摩彈簧蓋9,防摩彈簧蓋9與摩擦傳遞機構一側的摩擦片16之間設置有防摩彈簧7。在摩擦傳遞機構另一側摩擦片14一端的動力輸入軸11上裝設軸承2,該軸承2外圈裝設有主分離機構,該軸承2內圈與摩擦片14之間設置有防摩墊圈5。所述主分離機構包括套在軸承2外圈上的主分離基板3,主分離基板3的邊沿開設有3個卡槽17,分別卡在由副分離基板18的邊沿伸來的3塊卡塊20上;主分離基板3上開設有三個圓孔,圓孔中分別穿設一根分離栓12,分離栓12末端固接主分離板4,主分離板4與主分離基板3之間的分離栓12上套有彈簧13,彈簧13的彈力大于防摩彈簧7的彈力,分離栓12另一末端伸出主分離基板3并裝設有分離壓板1,分離壓板1可以貼著主分離基板3做小范圍的翹動,如圖2所示。
將上段所述的摩托車滑行離合器從副分離基板18一端插入摩托車驅動輪的輪箍內,用螺釘將副分離板8緊固在驅動輪的輪箍上。然后,將發動機動力輸出轉軸末端花鍵頭插入動力輸入軸的花鍵槽內,離合器控制推力軸承21卡在主分離機構的分離壓板1的卡槽內。
本摩托車滑行離合器的工作原理是在踏板摩托車行駛過程中,想要滑行時,要踩住離合器踏板(也可將離合器的控制設計成手抓式),這時離合器控制拉繩將卡在主分離機構的分離壓板1的卡槽內的推力軸承21向滑行離合器的主分離機構方向拉動,推力軸承21推動分離壓板1使分離栓12在主分離基板3的圓孔中向推力軸承21方向移動一定距離,此時分離栓12上套裝的彈簧13為壓緊狀態,主分離板4與摩擦傳遞機構一側的摩擦片14相互分離;在防摩彈簧7的彈力作用下,摩擦傳遞機構一側的摩擦片16與副分離板8相互分離,防摩彈簧7為自由狀態。此時,在慣性力的作用下,由于主分離基板3的邊沿開設有3個卡槽17,分別卡在由副分離基板18的邊沿伸來的3塊卡塊20上形成同步定位裝置,這樣驅動輪帶動副分離基板18和副分離板8以及主分離機構繼續轉動。由于軸承10靠摩擦傳遞機構一側的內圈端面套裝有防摩彈簧蓋9,防摩彈簧蓋9與摩擦片16之間設置有防摩彈簧7,軸承2內圈與摩擦片14之間設置有防摩墊圈5,這樣,驅動輪帶動副分離基板18和副分離板8以及主分離機構繼續轉動,不會與摩擦傳遞機構和發動機輸入軸11之間的轉動產生相互干涉,從而主分離機構和副分離基板18以及與副分離板8固接在一起的摩托車驅動輪可以在慣性力的作用下繼續轉動較長的時間,摩托車也就可以滑行較長的距離。慢慢抬起離合器踏板,在彈簧13的彈力作用下,主分離板4向摩擦片14靠近并相貼,繼續抬起離合器踏板,因為彈簧13的彈力大于防摩彈簧7的彈力,所以主分離板4與摩擦傳遞機構一起向副分離板8靠近,最終摩擦片16與副分離板8相貼,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發動機的動力就由動力輸入軸11經由摩擦傳遞裝置傳遞到主分離機構和副分離裝置上,由于副分離板8與摩托車驅動輪固接在一起,這樣發動機就繼續提供動力帶動驅動輪轉動。
權利要求1.一種摩托車滑行離合器,其特征是動力輸入軸(11)一端裝設有軸承(10),軸承(10)外圈套裝副分離裝置,動力輸入軸(11)中部固裝摩擦傳遞機構,軸承(10)靠近摩擦傳遞機構一側裝設有防摩彈簧蓋(9),防摩彈簧蓋(9)與摩擦傳遞機構之間設置有防摩彈簧(7),在摩擦傳遞機構另一側軸上裝設軸承(2),該軸承(2)外圈裝設有主分離機構,該軸承(2)與摩擦傳遞機構之間設置有防摩墊圈(5),所述主分離機構與副分離裝置之間設置有同步定位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滑行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分離機構包括套在軸承(2)外圈上的主分離基板(3),主分離基板(3)上開設有至少三個圓孔,圓孔中分別穿設一根分離栓(12),分離栓(12)末端固接主分離板(4),主分離板(4)與主分離基板(3)之間的分離栓(12)上套有彈簧(13),彈簧(13)的彈力大于防摩彈簧(7)的彈力,分離栓(12)另一末端伸出主分離基板(3)并裝設有分離壓板(1),主分離基板(3)邊沿開設有卡槽(17)。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滑行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分離裝置包括套裝在軸承(10)外圈上的副分離基板(18),副分離基板(18)與摩擦傳遞機構對應的端面設置有副分離板(8),所述同步定位裝置為副分離基板(18)的邊沿伸向主分離基板(3)并與其上的卡槽(17)相對應的卡塊(20)。
4.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摩托車滑行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傳遞機構由一層鋼板(15)和兩側的兩片通過鉚釘(6)與鋼板(15)鉚接的摩擦片(14、16)組成,鋼板(15)套裝在動力輸入軸(11)向外設置的花鍵凸臺(19)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摩托車滑行離合器,動力輸入軸一端裝設有軸承,軸承外圈套裝副分離裝置,動力輸入軸中部固裝摩擦傳遞機構,軸承靠近摩擦傳遞機構一側裝設有防摩彈簧蓋,防摩彈簧蓋與摩擦傳遞機構之間設置有防摩彈簧,在摩擦傳遞機構另一側軸上裝設軸承,該軸承外圈裝設有主分離機構,該軸承與摩擦傳遞機構之間設置有防摩墊圈,所述主分離機構與副分離裝置之間設置有同步定位裝置。當本離合器處于分離狀態時,車輪和主分離機構及副分離裝置一起轉動,不會與發動機動力輸入軸之間的運動產生干涉,這樣踏板摩托車可以滑行較長的距離,單位距離油耗也會降低。
文檔編號F16D41/24GK2620792SQ0324579
公開日2004年6月16日 申請日期2003年5月13日 優先權日2003年5月13日
發明者馬占平 申請人:馬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