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鏈式線跡縫紉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適合于防止因潤滑油泄漏對縫制物的污染的鏈式線跡縫紉機。
這樣的以往的鏈式線跡縫紉機的滑動部位,眾所周知,隨著縫紉機的高速運轉,會因滑動部位的磨損產生磨削粉末、及在滑動部位產生滑動阻力(摩擦阻力)并發熱,因這種發熱的原因而產生燒熔損傷。
因此,為了防止在滑動部位的因磨損而產生磨削粉末和燒溶損傷,在以往的鏈式線跡縫紉機上,在縫紉機機架的下部設有油盤,以此儲存例如流動粘度為5~35cSt左右的低粘度潤滑油,并使用由縫紉機主軸的驅動力驅動的油泵向滑動部位強制供給儲存的潤滑油,或者把潤滑油浸在油芯上并向滑動部位供油,在滑動面上形成為防止發生因磨損而產生磨削粉末和燒溶損傷的潤滑油膜。
但是,在上述的以往的鏈式線跡縫紉機上,用于形成潤滑油膜所必需的潤滑油的供給量因滑動部位而異,如不能正確地控制對每個部位的潤滑油供給量,并增加潤滑油供給量,則會出現從特別是進行直線運動的針桿部、上旋梭部、主送布搖動桿和付送布搖動桿等的送布部產生潤滑油的泄漏,污染布料等的縫制物,并使操作者的工作環境惡化的問題。
另一方面,若減少潤滑油的供給量則會產生燒溶損傷,要使防止潤滑油的泄漏和縫紉機的耐久性兩全是很困難的。
鑒于這一點,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既可防止污染縫制物的潤滑油泄漏有具有縫紉機的耐久性兩全的縫紉機。
本發明之2所述的發明,是根據本發明之1所述的鏈式線跡縫紉機,其特征在于在縫紉機機架上設有收納至少把縫紉機主軸的驅動力傳遞給機針驅動軸、送布驅動軸、上旋梭驅動軸的連接機構的連接機構收納部,并把上述連接機構收納部密封,用潤滑油對設置于其內部的連接機構進行油潤滑,并且使浸有油脂的油脂傳遞部件與設置于上述機針機構收納部、上述送布機構收納部以及上述上旋梭機構收納部內部的機構的運動部位接觸而進行油脂潤滑。
本發明之3所述的發明,是根據本發明之1或2所述的鏈式線跡縫紉機,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各收納部中設有填充了油脂的油脂貯存部,并且上述油脂傳遞部件,被配置為一端側與上述運動部位接觸,同時另一端被浸漬在上述油脂貯存部的油脂中。
本發明之4所述的發明,是根據本發明之1或2所述的鏈式線跡縫紉機,其特征在于用浸透了油脂的油脂傳遞部件進行油脂潤滑的上述機針機構收納部,沿上下方向配置上述油脂傳遞部件,且其上端側與針桿軸套接觸,并在其下端側配置有油脂坑。
本發明之5所述的發明,是根據本發明之1或2所述的鏈式線跡縫紉機,其特征在于用浸透了油脂的油脂傳遞部件進行油脂潤滑的上述上旋梭機構收納部,沿收納部外周或上下配置上述油脂傳遞部件,且其上端側與上旋梭拱座接觸,而在其下端側配置有油脂坑。
本發明之6所述的發明,是根據本發明之5所述的鏈式線跡縫紉機,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上旋梭拱座下降時,上旋梭拱座與上旋梭銷的滑動部與上述油脂坑接觸。
本發明之7所述的發明,是根據本發明之5所述的鏈式線跡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把圍在上述上旋梭拱座的圍巾狀的油脂傳遞部件朝上旋梭導套配置。
本發明之8所述的發明,是根據本發明之7所述的鏈式線跡縫紉機,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上旋梭導套或上述縫紉機機架上配置有油脂坑,并能從該油脂坑向上述圍巾狀的油脂傳遞部件供給油脂。
本發明之9所述的發明,是根據本發明之1或2所述的鏈式線跡縫紉機,其特征在于用浸透了油脂的油脂傳遞部件進行油脂潤滑的上述送布機構收納部,其上述油脂傳遞部件,是由貯存了油脂的第1油脂傳遞部件和一端側與上述第1油脂傳遞部件接觸、而另一端側與運動部位接觸的第2油脂傳遞部件構成。
圖2是本實施例的縫紉機機架及其附近的主要部位的分解立體圖。
圖3是簡化本實施例的縫紉機機架的左側視圖。
圖4是圖3的沿X-X線剖視圖。
圖5是圖3的沿Y-Y線剖視圖。
圖6是圖3的仰視圖。
圖7是本實施例縫紉機的縫紉機主軸及送布驅動軸附近的仰視圖。
圖8是本實施例縫紉機的縫紉機主軸構造的主視圖。
圖9是本實施例縫紉機的主視圖。
圖10是本實施例縫紉機的送布機構收納部構造的俯視圖。
圖11是圖10的A向視圖。
圖12是圖10的B向視圖。
圖13是本實施例縫紉機的上旋梭機構收納部構造的主視圖。
圖14是圖13的C向視圖。
圖15是本實施例縫紉機的機針機構收納部構造的左側視圖。
圖中2-縫紉機機架,16-連接機構收納部,17-送布機構收納部,18-機針機構收納部,21-上旋梭機構收納部,31-縫紉機主軸,46-上旋梭驅動軸,48-切刀驅動軸,50-機針驅動軸,59、69、82-油脂坑,61-送布驅動軸,65、70、70a、70b、83、83’-無紡布,76-上旋梭臂,77-上旋梭拱座銷,78-上旋梭拱座,79-上旋梭拱座導套,130A-針桿上軸套。
如圖1所示,作為本實施例的鏈式線跡縫紉機的包縫縫紉機(overlock sewing machine)1,在縫紉機機架2的下部設有上方開口的油盤3。在該油盤3的內部貯存了用于對滑動部位進行油潤滑的、例如流動粘度5~35cSt左右的低粘度潤滑油。并且在圖上分別表示為FS是操作者所在位置的正面側、RS是位于與正面側FS相反側的背面側、TS是從正面側FS看的左側的前端側、BS是從正面側FS看的右側的基端側。并且,該包縫縫紉機1,至少能進行雙重鏈式線跡或包邊縫紉。
參照圖2~圖6說明縫紉機機架2的結構。
縫紉機機架2,由鑄件等整體成形,并由被配置于基端側BS的基部2A、從基部2A的左側下部向前端側TS延伸的布臺承受部2B、從上述基部2A的左側上部向與布臺承受部2B平行且向前端側TS延伸的頭部2C構成。并且,縫紉機機架2,具有配置于正面側FS的正面壁2FW、配置于基部2A與布臺承受部2B分界部分的中間壁2MW。
在基部2A的上面上,設有如圖1所示的機架上蓋4,以便蓋住基部2A的上部開口。并且,在布臺承受部2B的左端部上設有布承受臺罩22,并在該布承受臺罩22及縫紉機機架2的布臺承受部2B的上面,設有進行縫制動作時的承載布料等縫制物的布料承載板24。
布臺承受部2B的內部空間2Ba,被隔板13分割為與上述基部2A的基部內部空間2Aa連通的第1布臺承受部內部空間2Baa和第2布臺承受部內部空間2Bab。第2布臺承受部內部空間2Baa,被隔板14與油盤3的內部空間隔開。用這些基部內部空間2Aa及第1布臺承受部內部空間2Baa,構成本實施例的連接機構收納部16,并用第2布臺承受部內部空間2Bab,構成本實施例的送布機構收納部17。
在中間壁2MW的左側面的上部,向前端側TS延伸地形成有用于形成頭部2C的頭部用框狀壁2CW,并由以該頭部用框狀壁2CW圍成的頭部內部空間2Ca構成本實施例的機針機構收納部18。并且,在頭部2C上,設有圖1所示的頭部蓋19,以便用其蓋住頭部用框狀壁2CW的開口部。
在正面壁2FW的外面的左右方向大致中央部分的下部,形成有向正面側FS延伸的大致呈框狀的上旋梭用凸出壁2FPW,該上旋梭用凸出壁2FPW的開口部,被旋梭蓋板20a的右側部分所覆蓋。然后,用以上旋梭用凸出壁2FPW圍成的空間構成本實施例的上旋梭機構收納部21。并且,在旋梭蓋板20a的前側配置了旋梭蓋20b,形成可以向左右方向移動并開閉的結構。
另外,在上旋梭機構收納部21的左側形成下旋梭·雙鏈機構收納部23。
下面,根據圖5、8、9說明本實施例的包縫縫紉機1的連接機構收納部16內的結構。在本實施例包縫縫紉機1的縫紉機機架2的下部內的正面側FS,設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縫紉機主軸31。該縫紉機主軸31被可靈活旋轉地支承在保持于縫紉機機架2上的主軸用軸承33A~33D上。并且,在本實施例中作為第1主軸用軸承33A、第2主軸用軸承33B及第4主軸用軸承33D,使用的是滾動軸承,而第3主軸用軸承33C使用的是軸套(滑動軸承)。該軸套一般地被稱為C軸套。
在裝有縫紉機主軸31的第2主軸用軸承33B的第2軸承安裝部36B與裝有第3主軸用軸承33C的第3軸承安裝部36C之間,是配置了4個鼓狀曲柄銷37A~37D的曲軸,按從基端側BS的順序,分別在曲柄銷37A上安裝著上旋梭驅動用連接桿41,在曲柄銷37B上安裝著切刀驅動用連接桿42,在曲柄銷37C上安裝著機針驅動用連接桿43,在曲柄銷37D上安裝著下旋梭驅動用連接桿44的各個基端部。然后,在上旋梭驅動用連接桿41前端部上,連接著一端與上旋梭驅動軸46(圖13所示)連接的上旋梭驅動用連桿47的另一端。另外,在切刀驅動用連接桿42前端部上,連接著一端與切刀驅動軸48連接的切刀驅動用連桿49的另一端。并且,在機針驅動用連接桿43前端部上,連接著一端與機針驅動軸50連接的機針驅動用連桿51的另一端。并且,在下旋梭驅動用連接桿44前端部上,連接著一端與下旋梭驅動軸52(安裝在圖4的支持孔132B上)連接的機針驅動用連桿53的另一端。
在安裝了縫紉機主軸31的第1主軸用軸承33A的第1軸承安裝部36A與安裝了第2主軸用軸承33B的第2軸承安裝部36B之間,設置了具有送布驅動用連接桿73的送布凸輪機構60。送布驅動用連接桿73的前端部,可靈活轉動地被支承在固定于送布驅動軸61上的雙叉曲柄75上。該送布凸輪機構60,連接縫紉機主軸31和送布驅動軸61,并且用于調節相對于縫紉機主軸31的送布驅動軸61的驅動量。
在縫紉機主軸31上固定著蝸桿85。在蝸桿85上噛合著蝸輪86。該蝸輪86,被固定在設于基部2A內部的油泵80內的油泵驅動軸87的上端部,并驅動油泵80并把貯存于油盤3低處的潤滑油通過供給口80a吸起。用該油泵80吸起的潤滑油,由與排油口80b連接的供油管81向形成于第3主軸用軸承33C上的供油孔33Ca供油。
在縫紉機主軸31的內部的右端部與第3主軸用軸承33C之間,形成能流動潤滑油的潤滑油供給油路88。該潤滑油供給油路88,在第3軸承安裝部36C的中央部形成用于潤滑油供給的潤滑油供油口88a,并在4個曲柄銷37A~37D及送布凸輪機構60的配置部的中央部分總計5處配設了用于向滑動部位供給潤滑油的潤滑油排油口88b。
從油泵80向第3主軸用軸承33C的供油孔33Ca供給的潤滑油,通過潤滑油供油口88a被供給到潤滑油供給油路88內。潤滑油供給油路88內的潤滑油如箭頭O所示,被從各潤滑油排油口88b排出,并可以對各滑動部位,詳細的是相對于縫紉機主軸31的上旋梭驅動用連接桿41、切刀驅動用連接桿42、機針驅動用連接桿43、下旋梭驅動用連接桿44以及送布凸輪機構60的滑動部位進行油潤滑。
這樣,在本實施例的包縫縫紉機1上,在縫紉機機架2的連接機構收納部16的內部收納有把縫紉機主軸31的驅動力傳遞給上旋梭驅動軸46、切刀驅動軸48、機針驅動軸50、送布驅動軸61以及上旋梭驅動軸46的連接機構,詳細的是,上旋梭驅動用連接桿41、切刀驅動用連接桿42、機針驅動用連接桿43、下旋梭驅動用連接桿44以及送布凸輪機構60。
下面,參照圖7、10、12說明送布機構收納部17內的結構。
縫紉機主軸31,以第3主軸用軸承33C為分界被分為被配置于縫紉機機架2的連接機構收納部16的部位和被配置于送布機構收納部17的部位。在被配置于送布機構收納部17的部位上,安裝著雙鏈凸輪91及送布上下滑塊95。在雙鏈凸輪91上通過滾針軸承92連接著雙鏈驅動用連桿94。并且,在送布上下滑塊95上連接著主送布搖桿98和付送布搖桿99,且縫紉機主軸31一轉動則主送布搖桿98和付送布搖桿99就進行搖動。
送布驅動軸61,由可靈活轉動地被安裝于縫紉機機架2上的第1送布軸用軸承102A、第2送布軸用軸承102B、第3送布軸用軸承102C所支承,并以第2送布軸用軸承102B為界被分為配置于縫紉機機架2上的連接機構收納部16的部位和配置于送布機構收納部17的部位。
在送布驅動軸61上連接著構成送布機構一部分的主送布臂(無圖示)和付送布臂107的基端部。在主送布臂的前端上,通過主送布臂銷111,連接著主送布連桿108的一端。該主送布連桿108的另一端通過銷106與主送布搖桿98連接。
付送布臂107的前端部,通過付送布銷滑塊109與付送布搖桿99連接。根據這樣的結構,主送布搖桿98和付送布搖桿99一邊相互滑動一邊搖動。
另外,在送布驅動軸61的與各個主送布臂和付送布臂107的基端部連接的部位之間,連接著一端與雙鏈驅動用連桿94的前端部連接的無圖示的雙鏈前后臂。主送布搖桿98、付送布搖桿99的前端側與搖桿支持塊112嵌合并被支承。
在該送布機構收納部17中,以高速進行滑動運動的是主送布搖桿98與付送布搖桿99、送布上下滑塊95與主送布搖桿98和付送布搖桿99、縫紉機主軸31與送布上下滑塊95、主送布連桿108與主送布臂銷111、主送布連桿108與銷106、付送布銷滑塊109與付送布臂107、主送布搖桿98和付送布搖桿99與搖桿支持滑塊112。
在主送布連桿108上,設有與主送布臂銷111的滑動部相通的小孔108a和與主送布搖桿98及銷106的滑動部相通的小孔108b。
在本實施例中,在送布機構收納部17內的下方設有油脂坑69,并且,設有下端側與該油脂坑69相接的油脂傳遞部件、例如毛氈等的無紡布70,用無圖示的板金作成的毛氈壓板將其支持在縫紉機機架上。該無紡布70,是由充分貯存了油脂的無紡布70a、及一端與上述無紡布70a接觸而另一端與上述油脂坑69接觸的無紡布70b構成。另外,該無紡布70a、70b可以是分別獨立的無紡布,也可以是一整片無紡布。
無紡布70b的上端側,被設置在位于主送布搖桿98與付送布搖桿99、主送布連桿108的兩個小孔108a,108b、付送布銷滑塊109與付送布臂107的滑動部、主送布搖桿98和付送布搖桿99與搖桿支持滑塊112的各個滑動部及滾針軸承92的上方,且在縫紉機運轉時各個機構零件因擺動而上升時與各滑動部位接觸的位置上。因此,可以向這些各個滑動部位(運動部位)直接供給油脂,或通過主送布連桿108的小孔108a,108b供油。另外,從無紡布70b也能向送布上下滑塊95與主送布搖桿98和付送布搖桿99之間的滑動部提供油脂。
無紡布70b,設有與縫紉機主軸31大致相同直徑的圓孔68,并使縫紉機主軸31穿過該圓孔,以此向縫紉機主軸31與送布上下滑塊95之間的滑動部供給油脂。
該無紡布70,在預先被浸透油脂以后被配置在送布機構收納部17內。從而,即使從無紡布70的上端連續地向各個滑動部供給油脂中的油分,也會因毛細現象管從油脂坑69總能把油脂吸向無紡布70的上端。因此,可以可靠地向送布機構收納部17內的滑動部位(運動部位)供給油脂,并防止燒損。
以下,參照圖6、13、14說明上旋梭機構收納部21內的結構。
圖13所示的上旋梭驅動軸46,可靈活轉動地被保持在分別配置于沿與縫紉機主軸31的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同軸貫穿縫紉機機架2所形成的上旋梭軸支承孔121A、121B上的軸承(無圖示)上。位于該上旋梭驅動軸46的正面側FS的前端部,凸出于形成在正面壁2FW外側的上旋梭機構收納部21內。
在上旋梭機構收納部21內,在上旋梭驅動軸46的前端部上固定著上旋梭臂76的一端。上旋梭臂76的另一端,通過上旋梭拱座銷77與上旋梭拱座78連接。在上旋梭拱座78上,設有通往與上旋梭拱座銷77的滑動部的小孔78a。上旋梭拱座78,其前端支持著無圖示的上旋梭,并可靈活滑動地被上旋梭拱座導套79所支承。上旋梭拱座導套79受上旋梭拱座導套支架72的支承,可以繞該中心向圖示的箭頭方向靈活地轉動。
在上旋梭機構收納部21內,以高速進行滑動運動的是上旋梭拱座78與上旋梭拱座導套79、上旋梭拱座導套79與上旋梭拱座導套支架72、以及上旋梭拱座銷77與上旋梭拱座78。
在本實施例中,在上旋梭機構收納部21內的下方設有油脂坑82。該油脂坑82,利用形成于上旋梭機構收納部21內下方的縫紉機機架2上的槽部89,來增加油脂的貯存量。另外,把下端側與油脂坑82相接的無紡布(例如毛氈)83用沿上旋梭機構收納部21的外周配置的毛氈壓板84支持在縫紉機機架2上。
該無紡布83,被預先浸透油脂以后配置在上旋梭機構收納部21內,且其上端靠近上旋梭拱座78的下端附近。從而,隨著上旋梭拱座78的上下運動,通過毛細管現象向上旋梭拱座78與上旋梭拱座導套79之間的滑動部供給油脂的油分。并且,這樣向上旋梭拱座78與上旋梭拱座導套79之間供給油分的一部分,也浸入上旋梭拱座導套79與上旋梭拱座導套支架72之間的滑動部。
并且,當上旋梭驅動軸46旋轉時,上旋梭臂76與上旋梭拱座78的連接部就進行沿箭頭方向的搖動運動,并在向下方移動時,被浸在油脂坑82內,通過上旋梭拱座78的小孔78a向上旋梭拱座銷77與上旋梭拱座78之間的滑動部位(運動部位)供給油脂。另外,在該滑動部位上也從無紡布83的上端通過上旋梭拱座78、小孔78a供給油脂。
在上旋梭拱座導套79上配置有包圍在上旋梭拱座78周圍的圍巾狀的毛氈140并在前后方向(圖14的左右方向)形成有4個小孔141。并且,在上旋梭拱座導套支架72上形成朝左右方向(圖13的左右方向)的孔142。在該孔142上設有蓋子143。并且,在縫紉機機架2上形成與小孔141連通的槽部144。該小孔141、孔142及槽部144,分別貯存油脂并作為油脂坑。由于預先在毛氈140上浸透了油脂,所以隨著上旋梭拱座78的滑動,因毛細管現象向上旋梭拱座78與上旋梭拱座導套79之間的滑動部供給油脂的油分。并且即使預先浸透的油脂被消耗掉了也會因毛細管現象補充小孔141內的油脂,且槽部144內的油脂也會通過小孔141被供給到毛氈140上,所以能長期地供給油脂。
這樣,可以向送布機構收納部17內的各滑動部位供給油脂,并防止燒損。另外,由于毛氈140包圍在上旋梭拱座78的周圍,所以能防止來自上方的灰塵等的異物經過上旋梭拱座78與上旋梭拱座導套79的間隙而侵入上旋梭機構收納部21內。
另外,也可以把如圖的假設線所示的無紡布83’的下端部與油脂坑82相接觸,并把其上端部與所希望的上旋梭拱座78的下端部相接觸地沿上下方向配置,從而取代把無紡布83沿上旋梭機構收納部21的外周配置。
下面,參照圖4及圖15說明機針機構收納部18的結構。
機針驅動軸50,在基部2A的上方可靈活旋轉地被支承于配置在縫紉機機架2的孔127A、127B內的軸承(未圖示)上。該機針驅動軸50的前端部,凸出于縫紉機機架2的機針機構收納部18內,并固定著機針驅動臂55的一端。機針驅動臂55的另一端,通過第1機針驅動連桿銷56與機針驅動連桿57連接,且機針驅動連桿57通過第2機針驅動連桿銷58與針桿129連接。針桿129,可往復運動地被設置于縫紉機機架2的頭部2C上的上下一對軸承的針桿上軸套130A及針桿下軸套130B所支承。根據該機針機構,安裝于針桿129下端的機針57(圖1)進行上下運動。
在該機針機構收納部18中,以高速進行滑動運動的是針桿129與上軸套130A及針桿下軸套130B、機針驅動連桿57與第1和第2機針驅動連桿銷56、58。
在機針機構收納部18內的下方設有油脂坑59,并且用毛氈壓板66把下端接觸油脂坑59的無紡布(例如毛氈)65沿上下方向配置地支持在縫紉機機架2上。該無紡布65,被預先浸透油脂以后配置在機針機構收納部18內,且上端與靠近針桿上軸套130A的滑動部位的針桿129接觸。并且,在機針驅動連桿57上設有通往第1及第2機針驅動連桿銷56、58的滑動部的小孔57a、57b。
因此,與針桿129的上下運動的同時,從無紡布65向針桿129與針桿上軸套130A的滑動部位供給油脂,并且油脂被傳給針桿129并向與針桿下軸套130B的滑動部位供給。另外,在擺動的機針驅動臂55的前端上升時與無紡布65碰撞并使油脂向周圍飛濺。該飛濺的油脂通過機針驅動連桿57的小孔57a、57b被供給到機針驅動連桿57與第1及第2機針驅動連桿銷56、58之間的滑動部位。這樣,由于能向機針機構收納部18內的各滑動部位(各運動部位)供給油脂,所以能防止燒損。
另外,在圖4、6中,132A、132B是裝入可靈活旋轉地支承下旋梭驅動軸的軸承的支承孔,并沿與縫紉機主軸31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同軸貫穿于縫紉機機架2而形成。另外,135A、135B是裝入可靈活旋轉地支承雙鏈驅動軸(無圖示)的軸承的支承孔,并沿與縫紉機主軸31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同軸貫穿于縫紉機機架2而形成。
在縫紉機機架2的連接機構收納部16與和該連接機構收納部16鄰接的機針機構收納部18、送布機構收納部17、上旋梭機構收納部21和下旋梭·雙鏈機構收納部23的分界部分,設有防止潤滑油泄漏的無圖示的泄漏防止機構。
即,在圖4~7上的設于縫紉機機架2的連接機構收納部16與機針機構收納部18的分界部分的孔127B(機針驅動軸50的軸承配置孔)上,設有防止潤滑油向機針機構收納部18泄漏的泄漏防止機構。并且,分別在設于連接機構收納部16與送布機構收納部17的分界部分的第3主軸用軸承33C、第2送布軸用軸承102B的設置部的支承孔32C、101B及設于下旋梭驅動軸和雙鏈驅動軸配置部的支承孔132B、135B上,設有防止潤滑油向送布機構收納部17泄漏的泄漏防止機構。
并且,在設于連接機構收納部16與上旋梭機構收納部21分界部分的上旋梭軸支承孔121A上,設有防止潤滑油向上旋梭機構收納部21泄漏的泄漏防止機構。
另外,在設于連接機構收納部16與縫紉機外部的分界部分的主軸支承孔32A、送布軸支承孔101A等上,也設有防止潤滑油向縫紉機外部泄漏的泄漏防止機構。
作為泄漏防止機構,可以選擇O型圈、油封、填料、密封墊片等的密封裝置,或密封材料、附著材料、粘接材料等防止從軸承的外圓部分泄漏的外圓周密封機構,或在使用作為軸承的燒結金屬時實施封孔處理,或使用不用作為軸承的燒結金屬的結構、或使用帶密封的軸承等從軸承本身防止泄漏潤滑油的軸承密封機構。
通過設置這樣的泄漏防止機構,本實施例的包邊機1,可以把該縫紉機機架2的連接機構收納部16密封,并用潤滑油對配置在其內部的連接機構的滑動部位(運動部位)進行油潤滑。
并且,由于至少連進行雙鏈線跡或包邊線跡的縫紉機都能夠實施,所以也可以實施于雙羅紋縫紉機(safety stitch sewing machine)。
但不受本發明實施例的局限,可以做各種變更。
例如,作為油脂的傳遞部件,是用無紡布的毛氈的實例,但只要能浸透油脂并因毛細現象管使油從下方向上方移動的部件,也可以使用毛氈以外的無紡布,或無紡布以外的材料(例如把棉絲織成的部件)。更具體的是,可以用例如只由無紡布構成的油芯、只由棉紗構成的油芯、由無紡布部分和棉紗部分構成的油芯。
另外,列舉了對送布機構收納部17、機針機構收納部18、上旋梭機構收納部21內的各滑動部進行油脂潤滑的實例,但也可以只對這些各收納部17、18、21中的任何一個或兩個收納部作為油脂潤滑。
另外,連接機構收納部16,是把油盤3內的潤滑油通過油泵80向縫紉機主軸31內的潤滑油供給通道88供給,并用潤滑油來防止滑動部位燒損的示例,但可取而代之,在油盤3內貯存油脂,并通過油泵把該油脂向縫紉機主軸31內的潤滑油供給通道88供給,用油脂來防止滑動部位燒損。此時,由于可以對包縫縫紉機1內需要潤滑的所有機構用油脂潤滑,所以能幾乎完全防止布料的污染,并且可大幅度地改善操作人員的工作環境。
(發明效果)根據本發明之1所述的縫紉機,由于把浸透油脂的油脂傳遞部件與設置于機針機構收納部、送布機構收納部以及上旋梭機構收納部中的至少一個收納部的內部的機構的運動部位接觸并進行油脂潤滑,所以從作為油脂潤滑的收納部能無漏油,并能防止因該漏油引起的縫制物的油污并能改善工作環境。
根據本發明之2所述的縫紉機,由于設有收納連接機構的連接機構收納部,并把上述連接機構收納部密封并用潤滑油對被收納于其內部的連接機構進行油潤滑、對配置于機針機構收納部、送布機構收納部以及上旋梭機構收納部內部的機構的運動部位進行油脂潤滑,所以通過把容易發生燒損的滑動部位設置于連接機構收納部可以可靠地防止燒損,并且可以防止因漏油引起的縫制物的油污以及實現工作環境的改善。
根據本發明之3所述的縫紉機,由于油脂傳遞部件,被配置為其一端側與運動部位接觸,而另一端浸泡在油脂貯存部的油脂中,所以在含浸于油脂傳遞部件中的油脂部分被消耗掉以后能從油脂貯存部向運動部位傳遞油分。因此,可以長期地保持潤滑能力。
根據本發明之4所述的縫紉機,由于在機針機構收納部中,沿上下方向配置油脂傳遞部件,且其上端側與針桿軸套接觸、并在其下端側配置有油脂坑,所以能向機針機構收納部內的運動部位長期地連續供給油脂。
根據本發明之5所述的縫紉機,由于在上旋梭機構收納部中,沿收納部外周或上下配置油脂傳遞部件,且其上端側與上旋梭拱座接觸,并在其下端側配置有油脂坑,所以能向上旋梭機構收納部內的運動部位長期地連續供給油脂。
根據本發明之6所述的縫紉機,由于在上旋梭拱座下降時,上旋梭拱座與旋梭銷的滑動部與上述油脂坑接觸,所以能向該運動部位長期地連續供給油脂。
根據本發明之7所述的縫紉機,由于把圍在上旋梭拱座的圍巾狀的油脂傳遞部件向上旋梭導套配置,所以能向上旋梭拱座與上旋梭導套之間的運動部供給油脂,并能防止灰塵等的異物經過上旋梭拱座與上旋梭導套的間隙侵入上旋梭機構受納部內。
根據本發明之8所述的縫紉機,由于在上旋梭導套或縫紉機機架上配置油脂坑,并能從該油脂坑向上述圍巾狀的油脂傳遞部件供給油脂,所以能向上旋梭拱座與上旋梭導套之間的運動部長期地連續供給油脂。
根據本發明之9所述的縫紉機,由于在送布機構收納部中,其上述油脂傳遞部件,是由貯存了油脂的第1油脂傳遞部件、一端側與第1油脂傳遞部件接觸,而另一端側與運動部位接觸的第2油脂傳遞部件構成,所以能向送布機構收納部的運動部長期地連續供給油脂。
權利要求
1.一種鏈式線跡縫紉機,是把縫紉機主軸的驅動力傳遞給機針驅動軸、送布驅動軸、上旋梭驅動軸,且形成雙重鏈式線跡或包邊線跡的鏈式線跡縫紉機,其特征在于在縫紉機機架上,設有收納被配置于所述機針驅動軸的一端側、把從所述機針驅動軸輸出的驅動力轉變為往復運動并傳遞給針桿的機針機構的機針機構收納部、收納被配置于所述送布驅動軸的一端側、把從所述送布驅動軸輸出的驅動力轉變為規定運動并傳遞給送布機構的送布機構收納部、收納被配置于所述上旋梭驅動軸的一端側、把從所述上旋梭驅動軸輸出的驅動力轉變為搖動運動并傳遞給上旋梭機構的上旋梭機構收納部,并且使浸有油脂的油脂傳遞部件與設置于所述機針機構收納部、所述送布機構收納部以及所述上旋梭機構收納部當中的至少一個收納部的內部的機構的運動部位接觸并進行油脂潤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鏈式線跡縫紉機,其特征在于在縫紉機機架上設有收納至少把主軸的驅動力傳遞給機針驅動軸、送布驅動軸、上旋梭驅動軸的連接機構的連接機構收納部,把所述連接機構收納部密封并用潤滑油對被設置在其內部的連接機構的運動部位進行油潤滑,使浸有油脂的油脂傳遞部件與設置于所述機針機構收納部、所述送布機構收納部以及所述上旋梭機構收納部內部的機構的運動部位接觸并進行油脂潤滑。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鏈式線跡縫紉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各收納部中設有填充了油脂的油脂貯存部,并且所述油脂傳遞部件,被配置為一端側與所述運動部位接觸、同時另一端被浸漬在所述油脂貯存部的油脂中。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鏈式線跡縫紉機,其特征在于用浸透了油脂的油脂傳遞部件進行油脂潤滑的所述機針機構收納部,沿上下方向配置所述油脂傳遞部件,且其上端側與針桿上軸套接觸、在其下端側配置有油脂坑。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鏈式線跡縫紉機,其特征在于用浸透了油脂的油脂傳遞部件進行油脂潤滑的所述上旋梭機構收納部,沿收納部外周或上下配置所述油脂傳遞部件,且其上端側與上旋梭拱座接觸、并在其下端側配置有油脂坑。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鏈式線跡縫紉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旋梭拱座下降時,上旋梭拱座與旋梭銷的滑動部與所述油脂坑接觸。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鏈式線跡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把圍在所述上旋梭拱座的圍巾狀的油脂傳遞部件向上旋梭導套配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鏈式線跡縫紉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旋梭導套或所述縫紉機機架上配置油脂坑,并能從該油脂坑向所述圍巾狀的油脂傳遞部件供給油脂。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鏈式線跡縫紉機,其特征在于用浸透了油脂的油脂傳遞部件進行油脂潤滑的所述送布機構收納部,所述油脂傳遞部件,是由貯存了油脂的第1油脂傳遞部件和一端側與所述第1油脂傳遞部件接觸、而另一端側與運動部位接觸的第2油脂傳遞部件構成。
全文摘要
一種鏈式線跡縫紉機,在縫紉機機架(2)上,設有機針機構收納部(18)、送布機構收納部(17)和上旋梭機構收納部(21),并且把浸透油脂的油脂傳遞部件(65)、(70a)、(70b)、(83)、(83’)、(140)與設置于機針機構收納部、送布機構收納部以及上旋梭機構收納部中的至少一個收納部內部的機構的運動部位接觸并進行油脂潤滑。這種縫紉機,是既防止污染縫制物的潤滑油的泄漏又使縫紉機具有耐久性的兩全的縫紉機。
文檔編號F16N11/00GK1441107SQ03106458
公開日2003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03年2月26日 優先權日2002年2月26日
發明者應性寶, 飯島秀和, 平野靖明 申請人:重機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