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靠背椅子及旋轉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種具有座和靠背椅子,其中座和靠背可在工作位置和放松位置之間傾斜,本發明還涉及一種適合于用在椅子和其他物品中的旋轉阻尼器。
背景技術:
日本公開申請No.H06-253940公開了一種傳統靠背椅(chair withseatback)。這種靠背椅包括設置在一支承腿上端部的一主支架,一靠背支架及一座架,該靠背支架前端可旋轉地設置在主支架處,從而使設置在一后端側的上端部處的靠背可在一工作位置和一放松位置之間傾斜,在座架處設置有座。該座架的后端部分可旋轉地連接到該靠背支架上。另一方面,該座架的一前端部分通過一強制運動凸輪機構連接到該主支架上。該強制運動凸輪機構包括一個形成在該主支架中的凸輪孔,和一個設置在該座架處的軸部分,該軸部分可運動地與所述凸輪孔嚙合。當座架的后端部分隨該靠背支架的旋轉運動而向上和向下運動時,該強制運動凸輪機構使整個座架在前后方向,上下方向運動,并基于該座架在上下方向的旋轉運動而在上下方向傾斜。
該靠背椅子還包括用于將該座架和靠背支架從放松位置側朝工作位置側偏壓的偏壓裝置。當人不坐在該座上時,該偏壓裝置在工作位置對該座和靠背進行偏壓,但當人斜靠椅背時,取決于作用在該靠背上的負荷大小,它允許該座和靠背支架在放松位置側傾斜。
上述傳統靠背椅子存在如下的各種問題。首先,由于強制運動凸輪機構的凸輪孔被要求不但該座架在前后方向運動,而且可在上下方向平移并傾斜,因此該凸輪孔的長度在上下方向必須是長的。所以,根據該凸輪孔上下方向的長度增加,該主支架在上下方向的長度也需要增加。由于這個原因,該靠背椅子很難造得很小。
其次,當將座和靠背從放松位置側朝工作位置側偏壓的偏壓裝置偏壓力較小時,如果相當大的負荷作用在該靠背上,則該座和靠背從工作位置朝放松位置以高速傾斜。因此,坐在該椅子上的人會產生該椅子會傾倒的焦慮。如果增加該偏壓裝置的偏壓力,會帶來這樣的不便,即當例如該椅子的使用者改變其在放松位置的高度并因此使作用在靠背上的負荷減少時,該座和靠背會與使用者的意愿相反而再回到工作位置側。
再次,該靠背通過一支承臂支承在主支架上,而傳統的支承臂基本上形成為剛性體。因此該靠背不能在水平方向旋轉。由此原因,當使用者坐在該靠背椅子上處于向后轉的狀態時,他不可能扭轉其身體,同時使其背部保持與該靠背接觸,因此他必須使其背部從該靠背朝前運動一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種形式是為了解決第一個問題,因此它提供了一種靠背椅子,該靠背椅子包括一個主支架,一個設置在該主支架上部的座架,一個靠背支架,該靠背支架的前端部分連接到該主支架的前端部分上以致于該前端部分可繞一水平軸線旋轉,從而使該靠背支架的后端部分在工作位置和放松位置之間傾斜,一個平移機構,該機構設置在座架的后端部分和靠背支架之間并適于使該座架的后端部分隨靠背支架的旋轉運動而在前傾/后傾方向平移,以及一個強制運動凸輪機構,該凸輪機構用于使該座架向上、向下和向前、向后方向平移,并用于與該平移機構結合而使該座架向上、下傾斜,其中,該強制運動凸輪機構設置在該座架的前端部分和該靠背支架的前端部分之間。
在這種情況下,優選地是,該強制運動凸輪機構包括一凸輪孔和在該凸輪孔的長度方向可運動地插裝在該凸輪孔中的軸,該凸輪孔和軸中的一個設置在該座架處,而另一個設置在靠背支架處。該凸輪孔優選地設置在靠背支架處。
優選地是,平移機構包括一鉸接(link),該鉸接的下端部分處連接到主支架上,以使該鉸接繞一水平軸線旋轉,而該鉸接的上端部連接到該座架的后端部分上,以使該鉸接可繞一水平軸線旋轉,第二強制運動凸輪機構設置在該鉸接的上端部和該靠背支架之間,并適于使該鉸接隨該靠背支架的旋轉運動而旋轉,而第二強制運動凸輪機構包括可運動地插裝在各第二凸輪孔中的第二軸,該第二凸輪孔設置在該靠背支架上端部之一處,而第二凸輪軸設置在另一端處,并可運動地插裝在該第二凸輪孔中。
優選地是,該主支架設置有一個結合件,該結合件與該鉸接可運動地結合,并適于在結合時借助于阻止該鉸接的旋轉而使該靠背支架位置上固定到工作位置。
優選地是,阻擋件的下端部分設置在該主支架的前端部分處,以使該阻擋件可繞一水平軸旋轉,該阻擋件適于擋住形成于主支架的前端部分和座架或設置在該座架上的坐墊之間的間隙,擋板的上部連接到該座架的前端部分上,從而,當該間隙的大小根據該座架的平移而變化時,該擋板因該間隙的大小而旋轉。
本發明的第二種形式是為了解決第二個問題,并因此其提供了一種靠背椅子,該椅子包括一個可在工作位置和放松位置之間傾斜的座,一個可根據該座的傾斜運動而傾斜的靠背,及偏壓裝置,該偏壓裝置用于將該座從放松位置側朝工作位置側偏壓,其中該靠背椅子還包括一個用于限制座在工作位置和放松位置之間沿至少一個方向高速傾斜的旋轉阻尼器180。
在這種情況下,可接受的是該旋轉阻尼器限制該座從工作位置側朝放松位置側的高速傾斜,但允許該座從放松位置側朝工作位置側高速傾斜。也可接受的是該旋轉阻尼器限制該座從放松位置側朝工作位置側的高速傾斜,但允許該座從工作位置側朝放松位置側高速傾斜。然后,優選地是,該旋轉阻尼器可限制該座在工作位置和放松位置之間沿兩個方向的高速傾斜。
優選地是,該旋轉阻尼器可從下述各狀態的一個切換到另一個,即該旋轉阻尼器限制該座從工作位置側向放松位置側高速傾斜,但允許該座從放松位置側朝工作位置側高速傾斜的第一狀態,旋轉阻尼器限制該座從放松位置側向工作位置側高速傾斜,但允許該座從工作位置側朝放松位置側高速傾斜的第二狀態,以及該旋轉阻尼器可限制該座在該工作位置和該放松位置之間沿兩個方向的高速傾斜的第三狀態。
本發明的第三種形式是為了提供一種旋轉阻尼器,該阻尼器適合用在第二種形式或其他形式靠背椅子上,該阻尼器包括一具有一接收孔的裝置主體,以及可相對旋轉地插裝在該接收孔中的轉子,該裝置主體和該轉子設置有用于將環形空間沿圓周方向分隔開并形成一組壓力室的各隔壁部分,該環形空間形成在該接收孔的一內圓周表面和該轉子的一外圓周表面之間,其中一個隔壁部分包括一對固定壁部分和一可動壁部分,該固定壁部分設置在該接收孔的內圓周表面,或者設置在該轉子的外圓周表面上,以致于該對固定壁部分在圓周方向相互隔開,該可動壁部分沿圓周方向可運動地設置在形成于該對固定壁部分之間第一連通通道和第一流入通道,以及第二連通通道和第二流入通道之間形成的接收空間中,第一連通通道和第一流入通道用于將該接收空間與形成在該接收空間和該壓力室之間的一個固定壁部分相鄰的壓力室連通,而第二連通通道和第二流入通道用于將該接收空間與形成在該接收空間和該壓力室之間的其他固定壁部分相鄰的壓力室連通,當該可動壁部分與一個固定壁部分接觸時,第一流入通道關閉,而第二流入通道開啟,當該可動壁部分與其他固定壁部分接觸時,第一流入通道開啟,而第二流入通道關閉,第一和第二連通通道的至少一個設置有用于對流體的流動產生阻力的阻力部件。
在這種情況下,該對固定壁部分優選地設置在該裝置主體處。
優選地是,第一連通通道包括用于將面對一個固定壁部分的壓力室與接收空間連通的第一連通孔,而第二連通通道包括用于將面對其他固定壁部分的壓力室與接收空間連通的第二連通孔。
優選地是,該裝置主體可運動地設置有一第一和一第二調節件,各調節件可從其外側如此地控制,以致于第一和第二調節件可朝向及背離面對第一和第二連通孔的壓力室的開啟部分被帶動,并且第一和第二調節件中至少一個的前端部分朝著第一和第二連通孔被帶動,因此,至少在第一調節件的前端部分和第一連通孔的開啟部分之間或在該第二調節件的前端部分和該第二連通孔的開啟部分之間形成阻力部件。
優選地是,第一和第二連通孔形成為一排,且其軸線相互對齊,第一和第二調節件可運動地設置在該第一和第二連通孔的軸線方向,且第一和第二調節件的軸線與第一和第二連通孔的軸線對齊。
第一和第二調節件優選地與裝置主體螺紋連接。
本發明的第四種形式是為了解決第三個問題,并因此其提供了一種靠背椅子,該靠背椅子包括主支架,由該主支架支承的座,靠背,該靠背設置在高于該座的后端部分的位置處,并通過一支承臂由該主支架支承,其中,一對支承臂一個設置在左邊,另一個設置在右邊,而該對支承臂可如此地彈性變形,以致于當一使用者扭曲其身體并使其背部壓靠在該靠背上時,該靠背可在水平方向隨使用者身體的扭曲運動而旋轉。
在這種情況下,優選地是該座可由主支架可傾斜地支承,以便通過一傾斜機構在工作位置和放松位置之間傾斜,一對回位彈簧設置在主支架和座之間,并適于將該座從放松位置側朝工作位置側偏壓,并且這一對用于將該座從放松位置側朝工作位置側偏壓的回位彈簧的端部也可用作支承臂。
優選地是,該傾斜機構包括兩對前后旋轉鉸接,該旋轉鉸接的下端部分由該主支架如此地支承,以致于各下端部分可繞向左和向右延伸的水平軸線旋轉,旋轉絞接的上端部分如此地連接到該座上,以致于各上端部分可繞向左和向右延伸的水平軸線旋轉,一螺旋彈簧用作回位彈簧,而一對螺旋彈簧在該對前旋轉鉸接之間設置為一排。
該主支架優選地設置有用于限制該兩對旋轉鉸接的至少一對高速旋轉的旋轉阻尼器。
優選地是,該主支架設置有用于根據調節件的旋轉操縱來調節該螺旋彈簧的偏壓力的調節機構,而用于操縱所述調節機構的調節件設置在主支架的前端部分處及該對前旋轉鉸接的大致中心區域的前部。
圖1是部分省略的垂直側剖視圖,其表示本發明的第一種形式的第一實施例,其中靠背支架旋轉到工作位置。
圖2是類似于圖5所示的剖視圖,其中靠背支架轉到放松位置。
圖3是表示上述實施例的整體形狀的側視圖。
圖4是沿圖1中X-X線剖取的剖視圖。
圖5是類似于圖1的剖視圖,其表示用于將上述實施例的靠背支架從放松位置側偏壓到工作位置側的結構,和用于調節該偏壓力的結構。
圖6是類似于圖1所示的剖視圖,其表示用于調節上述實施例的支承腿的高度的結構。
圖7是類似于圖1所示的剖視圖,其表示用于將上述實施例的連接板緊固連接到該工作位置上的結構。
圖8是類似于圖1所示的剖視圖,其表示用于將形成于上述坐墊和控制桿之間的間隙擋住的結構。
圖9是表示用在上述實施例中的主支架的視圖,圖9(A)是其平面圖,而圖9(B)是沿圖9(A)中線B-B剖取的剖視圖。
圖10是表示用在上述實施例中的靠背支架的視圖,圖10(A)是其平面圖,圖10(B)是其側視圖。
圖11是表示用在上述實施例中的連接板的視圖,圖11(A)是其平面圖,圖11(B)是其側視圖。
圖12是表示用在上述實施例中的靠背支架的視圖,圖12(A)是其平面圖,圖12(B)是其側視圖,而圖12(C)是其主視圖。
圖13是類似于圖1所示的剖視圖,其表示本發明的第一種形式的第二實施例。
圖14部分省略的側視圖,其表示本發明的第二和第四形式的實例,其中座相對于工作位置是傾斜的。
圖15是類似于圖1所示的剖視圖,其表示座相對于放松位置傾斜的一種狀態。
圖16是上述實施例的平面圖,其中坐墊和靠背墊被省略了。
圖17是上述實施例的后視圖。
圖18是沿圖1中X-X線剖取的放大剖視圖。
圖19是沿圖5中X-X線剖取的放大剖視圖。
圖20是表示上述實施例的主支架和后側旋轉鉸接的分解透視圖。
圖21是表示上述實施例后側旋轉鉸接和座架的分解透視圖。
圖22是表示上述實施例的主支架,一對前側旋轉鉸接,一對螺旋彈簧和旋轉阻尼器的分解透視圖。
圖23是表示上述實施例的一對前側旋轉鉸接和座架的分解透視圖。
圖24是表示上述實施例的主支架和調節機構的分解透視圖。
圖25是用在上述實施例中的旋轉阻尼器的部分省略的前視圖,并且也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三種形式的實施例的旋轉阻尼器的部分省略的前視圖。
圖26是上述實施例的旋轉阻尼器的前剖視圖。
圖27是上述阻尼器的分解透視圖。
圖28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三種形式的第二實施例的前剖視圖。
圖29上述實施例的一局部的部分省略前視圖。
圖30是表示本發明第三種形式的第三實施例的前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照各附圖對本發明的各優化實施例進行說明。
圖1-12表示本發明的第一種形式的第一實施例。根據該實施例,如圖3所示,靠背椅子1包括支承部分2,主支架3,座4和靠背5。
該支承部分2包括支承架21。該支承架21的下端部設置有一組小腳輪22,以便椅子1可在地板上運動。一支承套23從該支承架21的中心部分垂直向上豎起。該支承腿24的下端可旋轉地插入該支承套23中。該支承腿24可借助于一向上/向下運動的機構(未示出)利用氣壓或類似方式在相對該支承套23向上和向下的方向進行位置調節。一主支架3設置在該支承腿24的上端。該主支架3設置有座4和靠背5。因此座4和靠背5可借助于在上/下方向可位置調節的支承腿24在上下方向進行位置調節。
如圖9所示,該主支架3包括一底板部分31,和從該底板部分31的左右相對兩側向上一體地豎起的各側板部分32,32。一連接套33固定到該底板部分31的后端部分上。該支承腿24的上端與該連接套33固定連接。
如圖3和4所示,座4包括一對左、右座架41,41(圖3中只示出一個座架41),及由該座架41,41支承的坐墊42。如圖12所示,每個座架41包括垂直板部分43和支承板部分44,該垂直板部分的縱向(即長度方向)定位于向前和向后的方向而其寬度方向定位于向上和向下的方向,該支承板部分44從該垂直板部分43的上端向外凸伸。盡管該支承板部分44隨著其越來越離開該垂直板部分43而向上傾斜,但它也保持為水平姿態。每個主支架都是如此布置,以致于各垂直板部分43相對于在其外側的主支架3的側板部分32,并且支承板部分44處于比該側板部分32高的位置。
如圖3和4所示,靠背5包括一靠背支架51和設置于該靠背支架51的后端上部的靠背墊52。如圖10所示,該靠背支架51包括一對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臂部分53,53,設置在該臂部分53,53的各后端部分之間的加強板部分54,和固定到該臂部分53,53和該加強板部分54的后端部分上并向上延伸的背板部分55。這一對臂部分53,53如此設置,以致于其各前端部相對于其外側的主支架3的各側板部分32,32相對。此外,如圖4中可明顯看出的那樣,該臂部分53,53設置在座架41,41的垂直板部分43,43的外側。該背板部分55設置有靠背墊52。
靠背5的靠背墊52可在圖3中實線所示工作位置和圖3中虛線所示放松位置之間運動。當該靠背墊52(靠背5)在該工作位置和放松位置之間傾斜時,座4的坐墊42在實線表示的位置(坐墊42(座4)的該位置也是下文所述的“工作位置”)和虛線表示的一位置(坐墊42(座4)的該位置也是下文所述的“放松位置”)之間傾斜。
這就是說,如圖1,2和4所述,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水平軸61設置在該主支架3的側板部分32,32的各前端部分之間。該軸61的相對的各端部穿過各側板部分32,32并向外凸伸。該軸61的凸伸端部與該靠背支架51的各臂部分53,53的各前端部分連接。換句話說,該靠背支架51的前端部分通過軸61可旋轉地連接到該主支架3的前端部分上。該靠背支架51在上、下方向繞其前端部分的旋轉使該靠背墊52在上、下方向產生傾斜。
向左右延伸的一水平軸62設置在主支架3的側壁部分32,32的后端部分處。一對連接板(鉸接)63,63的下端部分連接到該軸62的相對端部上。該對連接板63,63的下端部分通過該軸62可旋轉地連接到主支架3上。如圖11所示,該對連接板63,63通過一加強板64相互連接,以致于它們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旋轉。一強制運動凸輪機構(第二強制凸輪機構)65設置在處于向上、向后傾斜的每個連接板63的上端部分和鄰近該連接板63的靠背支架51的每個臂部分53之間。該強制運動凸輪機構65包括設置在該連接板63處的凸輪孔(第二凸輪孔)66和設置在該臂部分53,53之間的軸部分(第二軸部分)67。該凸輪孔66沿該軸62的徑向延伸,并相對該臂部分53向上并向右傾斜。另一方面,該軸部分67水平地固定到該臂部分53上,并可運動地配裝到該凸輪孔66中。因此,當該臂部分53旋轉時,該連接板63隨著該臂部分53的旋轉運動而在與臂部分53相同的方向旋轉。
該連接板63的上端部通過一軸68可旋轉地連接到座架41的垂直板部分43上。因此,當該連接板63繞軸62旋轉時,該座架41的后端部分繞軸62旋轉。結果是,座架41的后端部分在斜向上和向下方向平移。在這種情況下,由于軸68相對軸62朝右、斜向上及向后設置,當靠背支架51在圖1中箭頭X所示方向(從工作位置側朝放松位置側)旋轉時,則該座架41的后端部分朝右向斜下方平移,而當該靠背支架51沿圖1中箭頭Y所示方向(從放松位置側朝工作位置側)旋轉時,則該該座架41的后端部分朝左、向斜上方和斜前方平移。從這可清楚地得知該連接板63和強制運動凸輪機構65構成一個平移機構,該平移機構根據靠背支架51的旋轉運動,用于使該座架41的后端部分朝斜前方和向后產生平移。
座架41的前端部分連接到靠背支架51上,而不象常規的結構那樣連接到主支架3上。這就是說,如圖1,2和4所示,一強制運動凸輪機構70設置在靠背支架51的各臂部分53和座架41的垂直板部分43的各前端部分(各前端部分比軸61稍稍處于后端側)之間。該強制運動凸輪機構70包括一凸輪孔71(參見圖10)和一軸件72(參見圖12)。該凸輪孔71形成在該臂部分53的前端部分中。在該實施例中,盡管該凸輪孔具有沒有穿過該臂部分53的底部,但也可以是穿過該臂部分53的通孔。另一方面,軸件72按如下的方式形成在該垂直板部分43朝外的表面上,即它從此處沿水平方向凸伸并通過一棍子73插入該凸輪孔71中。該棍子73可沿該凸輪孔71的長度向運動,但沿寬度方向不能運動。因此,當該靠背支架51旋轉時,該座架41的前端部分旋轉并隨該靠背支架51的旋轉運動進行平移。此外,如前所述,當該靠背支架51旋轉時,該座架41的后端部分平移。因此,當靠背支架51在工作位置和放松位置之間傾斜時,則相對于后端部分的平移和前端部分的平移,整個座架41在工作位置和放松位置之間傾斜并平移。
如看到的那樣,在該實施例所述靠背椅1中,強制運動凸輪機構70設置于座架41和靠背支架51之間,而不是設置在座架41和主支架3之間。并且該強制運動凸輪機構70的凸輪孔71形成在該靠背支架51中。在這樣的椅子1中,該凸輪孔71當然在向上和向下的方向長。然而,由于該凸輪孔71的下端部分(后端部分)隨靠背支架51從工作位置側朝放松位置側的旋轉運動而向下平移,因此該凸輪孔71在向上和向下方向的長度變得比凸輪孔形成在主支架3中的情況更短。因此,該靠背支架51在向上和向下方向的寬度可減少。此外,由于主支架3沒有凸輪孔,因此它在向上和向下方向的寬度也可減少。因此,該主支架3和靠背支架51的都可制造得小一些。
該靠背椅子1還包括下列結構件。這些結構件將在下面按順序說明。如圖1和2所示,軸62設置有截面為圓形結構的彈簧夾持件81,一對螺旋彈簧(圖1中只示出一個螺旋彈簧)82圍繞該彈簧夾持件81的一端和另一端纏繞。每個螺旋彈簧82的一端部由水平設置在該主支架3處的調節軸83支承,而另一端由軸68支承。該螺旋彈簧82通過軸68和強制運動凸輪機構65將靠背支架51從放松位置側朝工作位置側偏壓。因此,除非在工作位置側到放松位置側方向上施加比該螺旋彈簧82施加的偏壓力還大的力于該靠背墊52上,否則該靠背墊52和坐墊42(靠背5和座4)保持處于工作位置。在這種情況下,通過使棍子73與該工作位置側凸輪孔71的端部抵觸,將坐墊42和靠背墊52保持處于工作位置。另外,也可以接受的是通過使軸67抵靠凸輪孔71的端部,將坐墊42和靠背墊52保持在工作位置。
如圖4,5和9所示,一對導向件34,34以豎直姿態固定,與主支架3的底板部分31的左、右側相對。一導向孔34a形成在每個導向件34,34中。該導向孔34a朝右向斜上方延伸。調節軸83的相對端部可運動地沿導向孔34a的長度方向插入每個導向孔34a中。一螺紋件84的頭部84a與該調節軸83嚙合。該螺紋件84的螺紋部84b穿過底板部分31并朝下凸伸。螺紋部84b的下部與一手柄85螺紋連接。該手柄85抵靠在該底板部分31上。因此,當該手柄85旋轉時,該調節軸83沿上下方向運動。由此可以調節螺旋彈簧82的偏壓力。
如圖4和6所示,一控制桿86的后端部分可旋轉地設置在該軸61的一端側部。該控制桿86可在如圖6中實線所示固定位置和虛線所示調節位置之間旋轉。該控制桿86連接到一控制臂87的前端部分上。控制臂87的中間部分可旋轉地與設置在主支架3的側板部分32,32之間的一軸88嚙合。該控制臂87的后端部分垂直地對著一控制按鈕25,該按鈕設置在該支承腿24的上端部分,以便,當該控制桿86旋轉到調節位置時,它向下壓該控制按鈕25。當該控制按鈕25被向下壓時,設置在支承套23和支承腿24之間的一運動機構使該支承腿24向上運動,直到其到達最高的位置為止。當然,通過向下推坐墊42以抵抗運動機構的偏壓力可使該支承腿24向下運動。然后,當將支承腿24調節到合適的高度后,通過于將該控制桿86回位到原始位置,該支承腿24及坐墊42可固定到一理想的高度上。
如圖4和7所示,控制桿89的后端部分可旋轉地設置在軸61的另一端側部。該控制桿89可在實線所示放松位置和虛線所示嚙合位置之間旋轉(見圖7)。沿主支架3的側板部分32(側板部分32,32之一)的內側布置的一嚙合板(嚙合件)90的前端部分連接到該控制桿89上。該嚙合板90可隨該控制桿89的旋轉運動在向前、向后方向運動。嚙合板90也可布置在主支架3的另一個側板部分32的內側。該嚙合板90通過一連接板91連接到其相對的部件(上述第一個嚙合板)90上。因此,當該控制桿89工作時,使兩個嚙合板90,90沿向前和向后的方向協調運動。
在與該嚙合板90面對的連接板63的外圓周表面上沿圓周方向按一預定的齒距形成有多個嚙合齒63a。在與該連接板63的外圓周表面面對的嚙合板90的一后端表面上,以與嚙合齒63a相同的齒距形成有多個嚙合齒90a。當該嚙合板90向后運動時,使嚙合齒63a,90a相互嚙合。此外,嚙合板90的后端部分通過一軸102而被阻止向上和向下運動。因此,當嚙合齒63a,90a相互嚙合時,連接板63不能旋轉,并且靠背支架51位置固定。此時,該靠背支架51不但位置上固定在工作位置或放松位置,而且借助于改變嚙合齒63a相對于嚙合齒90a的嚙合位置,可對于嚙合齒63a,90a之間的每個齒距都位置固定。
如圖8所示,一間隙形成在座4的墊42和設置在主支架3的前端部分處的控制桿86,89之間。該間隙沿向上和向下的方向的間隔,在該坐墊42處于工作位置時相對較大,而在該靠背墊42旋轉到放松位置時,變得較小。出于這個原因,當坐墊42從工作位置旋轉到放松位置,且手指插入坐墊42和控制桿86,89之間時,手指可能會因該坐墊42和控制桿86,89之間嚙合而受傷。
為了防止這樣的事故,該椅子1使用了一擋板92,用于擋住該坐墊42和控制桿86,89之間形成的間隙。這個擋板92包括用于擋住坐墊42和控制桿86,89之間形成的間隙的阻擋部分93。連接部分94形成在阻擋部分93的相對端部,處于其前側。該連接部分94可旋轉地連接到軸61上。控制部分95形成在該阻擋部分93的后端部分的相對側,而凸輪孔95a形成在該控制部分95中。如此地形成在座架41的垂直板部分43上,以致于與該垂直板部分43正交的軸件45,沿凸輪孔95a的長度方向可運動地插裝在該凸輪孔95a中。軸件45和凸輪孔95a構成了強制運動凸輪機構。這個強制運動凸輪機構使阻擋部分93的上端和坐墊42之間的間隙保持足夠小,以致于手指不能插入它們之間。
應該注意本發明的第一種形式并不僅限于上述實施例,而是根據需要可作出許多變化。
例如,在上述實施例中,雖然強制運動凸輪機構70的凸輪孔71形成在該靠背支架51中,而軸件72形成在座架41上,但凸輪孔71形成在座架41中,且軸件72形成在靠背支架51上也是可接受的。同樣的措施也可用到強制運動凸輪機構(第二強制運動凸輪機構)65的凸輪孔66和軸件67中。
此外,在上述實施例中,盡管連接板63和座架41通過軸件68相互連接,如圖13的實施例所述,也可接受的是該連接板63和座架41通過強制運動凸輪機構65的軸件67相互連接。在這種情況下,由于連接板63和座架41的高度是隨其旋轉相互變化的,因此連接板63和座架41中至少一個可旋轉地連接到該軸件67上。圖13所示實施例的其余結構與上述實施例的相同。
此外,在上述實施例中,由于主支架3在其前端部分設置有控制桿86,89,并且一對座架41,41設置在主支架3外面,從而,擋板92設置在控制桿86,89和坐墊42之間。在不設控制桿86,89,同時該座架41,41的支承板部分44,44相互連接成一體并與主支架3面對的情況下,擋板92設置在主支架3和座架41之間。
接下來,參考附圖14-27說明本發明的第二、第三和四種形式的一個實施例。
如圖14和15所示,根據本實施例的靠背椅子100包括支承腿110、在該支承腿的下端部分帶有4或5個小腳輪(未示出);設置在該支承腿110的上端部分的主支架120;座140,該座通過一傾斜機構130由該主支架120可傾斜地支承,并能夠在圖14所示工作位置和圖15所示的放松位置之間傾斜;隨該座140的傾斜運動而傾斜的靠背150;用于將該座140從放松位置側朝工作位置側偏壓的螺旋彈簧(偏壓裝置)160;用于調節該螺旋彈簧160的偏壓力的調節結構170;以及限制座140和靠背150高速傾斜的旋轉阻尼器180。
如圖20所示,主支架120包括朝上下延伸的主套部分121。如圖14和15所示,該主套部分121外部固定地插裝到該支承腿110的上端部分上。向前延伸的支承部分112的一端部固定到該主套部分121的上端部分上。沿向左和向右方向水平延伸的接收套123的中心部分固定到該支承部分122的另一端部上。如圖18所示,一對夾持套124,124布置在該接收套123內的一端和另一端部,并且其軸線與該接收套123的軸線對齊。每個夾持套124的相對端部都通過支承板125和底板126固定到接收套123上。
座140通過傾斜機構130由主支架120可傾斜地支承。如圖19和20所示,后旋轉鉸接131設置在主支架120的后端側。該后旋轉鉸接131包括一對臂部分(在后側的一對旋轉鉸接)131a,131a,和一用于將該對臂部分131a,131a的上端部相互連接起來的連接部分131b。該對臂部分131a,131a的下端部分設置在主支架120的左、右相對側,并通過一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水平軸132可旋轉地連接到主支架120上。該對臂部分131a,131a彼此可以是獨立的,而未通過連接部分131b彼此相連。在那種情況下,獨立的兩個臂部分131a,131a用作一對在后側上的旋轉鉸接。
如圖17至19和21所示,一對前旋轉鉸接(前側的旋轉鉸接)133,133設置在該接收套123的左右相對側。該前旋轉鉸接133,133的下端部分通過底板126,126可旋轉地連接到該接收套123上。于是,該前旋轉鉸接133,133可在向上和向下的方向繞該接收套123的軸線旋轉。如后面所述,前旋轉鉸接133的旋轉范圍限制在一預定范圍。當該前旋轉鉸接133在如圖19中箭頭X所示方向旋轉到一旋轉極限位置時,座140處于工作位置。另一方面,當該前旋轉鉸接133在如圖19中箭頭Y所示方向旋轉到一旋轉極限位置時,該座140處于放松位置。前旋轉鉸接133,133也可不可旋轉地連接到一穿過夾持套124,124的連接軸137的相對端部上,從而該前旋轉鉸接133,133彼此同步旋轉(參見圖18)。
如圖22所示,接合板134的后端側相對的左右側部分通過在左、右方向延伸的水平軸135可旋轉地連接到該后旋轉鉸接131的臂部分131a,131a的上端部分上。另一方面,如圖23所示,接合板134的前端側相對的左右側部分通過在左、右方向延伸的水平軸135可旋轉地連接到該對前旋轉鉸接133,133的上端部分上。結果,該接合板134隨旋轉鉸接131,133的旋轉運動而傾斜。這就是說,該接合板134隨旋轉鉸接131,133的旋轉運動,而在向前和向后的方向運動,并在向上和向下的方向旋轉。座140固定到該接合板134的上表面部分上。因此,座140也隨旋轉鉸接131,133的旋轉運動而傾斜。旋轉鉸接131,133的上端部分可以可旋轉地直接連接到該座140上,而不需要通過接合板134。
如圖18和19所示,螺旋彈簧160,160設置在接收套123內圓周表面和該夾持套124,124的外圓周表面之間的環形空間中。螺旋彈簧160,160相互鄰近的端部161,161插裝在從接收套123向后延伸的支承部分122中。插裝在該支承部分122中的一端部161,161通過下面將說明的調節機構170的支承軸171而由支承部分122支承。螺旋彈簧160,160相互離開的其他端部(用于對座140施加偏壓的端部)從該接收套123向后延伸,并連接到該后旋轉鉸接131的臂部分131a,131a的上端部分上,以致于它們可以在向前和向后的方向相對旋轉并相對運動。
如圖22所示,這就是說,截面為U形的支架191可通過軸135由臂部分131a的上端部分可旋轉地支承。一對導向體192、192插裝在該支架191中。螺旋彈簧160的另一端部162在向前和向后的方向上可運動地插裝在該對導向體192、192之間。因此螺旋彈簧160的另一端部通過導向體192、192和支架191在向上和向下的方向不運動地連接到該后旋轉鉸接131上。該卷簧160偏壓后旋轉鉸接131使之向上旋轉。由此,座140通過后旋轉鉸接131從放松位置側偏壓到工作位置側。通常,該座140由螺旋彈簧160的另一端部162保持處于工作位置。當座140傾斜時,螺旋彈簧160的另一端部162相對該座140旋轉,并在向前和向后的方向相對運動。
螺旋彈簧160偏壓座140的偏壓力可由調節機構170調節。該調節機構170將在下面說明。如圖18,19和24所示,其縱向取向為向左和向右的方向的支承軸171,如此設置在該支承部分122的中間部分處,以致于該支承軸171可在向上和向下的方向運動,但它不能在向前和向后的方向運動。螺旋彈簧160,160的一端部161,161與支承軸171的相對端部的外圓周的上側部分抵靠。因此該支承軸171被螺旋彈簧160,160向下偏壓。一可動件172設置在支承部分122處,以致于該可動件172可在向前和向后的方向運動,但不能在向上和向下的方向運動。該可動件172具有向上朝前傾斜的凸輪孔172a。支承軸171插裝在該凸輪孔172a中。因此,該可動件172通過支承軸171而被螺旋彈簧160朝前偏壓。當該可動件172向前運動時,支承軸171向下運動,并且螺旋彈簧160,160的一端部161,161向下平移。結果,螺旋彈簧160,160的偏壓力降低。相反,當可動件172向后運動時,支承軸171向上運動,并且螺旋彈簧160,160的一端部161,161向上平移。結果,該卷簧160,160的偏壓力增加。
一螺母173固定到比支承部分122的可動件172更向前的側面。在沿向前和向后的方向延伸的螺紋軸174的后端部分與該螺母173螺紋連接。螺紋軸174的后端面與可動件172的前表面保持壓緊接觸。另一方面,該螺紋軸174的前端部分允許橫穿過接收套123,并向前從該接收套123伸出。該螺紋軸174連接到調節件175上,該調節件175沿接收套123的向左和向右的方向布置在中部,以致于該螺紋軸174不能旋轉,但可在向前和向后的方向運動。調節件175通過一旋轉座176由該接收套123如此地支承,以致于該調節件175可旋轉,但其位置固定。因此,當該調節件175旋轉時,該螺紋軸174在向前和向后的方向運動,并且可動件172隨螺紋軸174的運動而在向前和向后的方向運動。由此,可以調節螺旋彈簧160的偏壓力。
如圖14-17所示,螺旋彈簧160的另外的端部162從支架191處進一步向后延伸。假設該螺旋彈簧160的另外的端部162從該支架191處繼續向后延伸而作為前端部分162a,則該前端部分162a在距該座140的后側某一位置處按大致直角地彎曲,并向上延伸。在前端部分162a,162a的彎曲部分和向上延伸部分的附近的各部分支承靠背150的下端部分的相對的左右側。因此,在該實施例中,螺旋彈簧160的前端部分162a也用作支承靠背150的支承臂。從而,靠背部分150隨座140的傾斜運動而傾斜。此外,由于該前端部分162a具有一定的彈性,因此當該前端部分162a按如下方式彈性變形,即繞通過靠背150的大致中心區域朝上和朝下延伸的假想線扭曲時,靠背部分150在水平方向繞該假想線旋轉。因此,使用者可使身體扭曲而其背部仍保持抵靠在該靠背部分150上。然而,如果前端部分162a過度彈性變形,則它不能支承住抵靠在靠背部分該50上的使用者的身體。因此,該前端部分162a的彈性必須利用強度實驗等來適宜地確定,以便,該前端部分162a可使靠背部分150在水平方向繞一大致垂直的軸線旋轉,同時該前端部分162a還能用靠背部分150支承住使用者的身體。
為了限制座140和靠背150的高速旋轉,旋轉阻尼器180設置在接收套123的一端部(在該實施例中圖18所示右端部)。如圖18,19和25-27所示,該旋轉阻尼器180包括主體(裝置主體)181。該主體181為圓柱形結構,帶有一底,一接收孔H設置于該主體內。該主體181布置成其開口部分朝著接收套123側取向。密封材料夾持體182與該主體181的開口部分側的內圓周表面結合。如圖18所示,密封材料夾持體182的外圓周表面和主體181的開口部分側的內圓周表面之間的空間,和密封材料夾持體182的內圓周表面和轉子184的外圓周表面之間的空間,如下面所述,都利用諸如O形密封圈之類的密封件S1和S2進行密封。由此,在該主體181的內圓周表面和轉子184的外圓周表面之間形成氣密環形空間。在該環形空間中充注有粘性流體,例如硅油和類似物(未示出)。
如圖18和27所示,蓋體183固定在該主體181的開口端側的端表面上。兩個固定凸伸體183a形成在蓋體183面對接收套側123一端表面上。每個固定凸伸體183a都穿過前旋轉鉸接133,并與底板126中形成的孔126a結合。從而使該主體181不旋轉地連接到該接收套123上。
在沿圓周方向延伸的兩條狹縫133a形成在該前旋轉鉸接133中。一固定凸伸體183a按這樣的方式插裝在每個狹縫133a中,以致于該凸伸體83a可在圓周方向運動。因此,該前旋轉鉸接133相對該主體181和接收套123可旋轉。該前旋轉鉸接133的旋轉范圍處于固定凸伸體183a與狹縫133a的一端部抵靠,及此后與另一端抵靠的范圍內。當固定凸伸體183a與狹縫133a的一端抵靠時,座140達到工作位置,當固定凸伸體183a與狹縫133a的另一端抵靠時,該座140達到放松位置。
轉子184可旋轉地插裝在該主體181中。連接軸137的一端部不可旋轉地連接到該轉子184上。因此,當該前旋轉鉸接133隨該座140的傾斜而旋轉時,轉子184隨該前旋轉鉸接133的旋轉而旋轉。
如圖25和26所示,兩隔壁部分181A、181B如此地形成在該主體181的接收孔H的內圓周表面上,以致于它們在圓周方向相互遠離180度。每個隔壁部分181A、181B的內圓周側的一端面與該轉子184的外圓周表面是可相對旋轉地滑動接觸的。取代兩個隔壁部分181A、181B,可只形成一個隔壁部分。兩翼形部分(隔壁部分)184A,184B如此地形成在該轉子184的外圓周表面上,以致于它們在圓周方向相互遠離180度。相對這些翼形部分184A,184B,在只形成一個隔壁的情況下,相應地也只形成一個翼形部分。每個翼形部分184A,184B設置在相鄰的兩隔壁部分181A,181B之間。此外,翼形部分184A,184B的外圓周表面可旋轉地與主體181的內圓周表面接觸。因此,形成在主體181的內圓周表面和轉子184的外圓周表面之間的環形空間被分成四個壓力室。四個壓力室中處于對角線上的兩個壓力室A,A由形成在轉子184的一端表面中的連通通道184b(參見圖25和27)相互連通,其余的兩個壓力室B,B通過形成于轉子184的另一端部的連通通道184c(參見圖27)相互連通。
在兩隔壁部分181A,181B中,隔壁部分181A具有形成于其中心區域的接收空間181a。通過形成該接收空間181a,固定壁部分181b,181c形成在該隔壁部分181A的圓周方向的相對端部。用于將靠近該固定壁部分181b的壓力室A幾乎沒有阻力地與接收空間181a連通的第一流入孔(第一流入通道)181d形成于固定部分181b中。用于將靠近另一固定壁部分181c的壓力室B幾乎沒有阻力地與接收空間181a連通的第二流入孔(第二流入通道)181e形成于該固定部分181c中。
可動件(可動壁部分)185設置在接收空間181a中。該可動件185可在圓周方向運動。當該可動件185與固定壁部分181b抵靠時,第一流入孔181d關閉,而第二流入孔181e開啟。相反,當可動件185與其他固定壁部分181c抵靠時,第二流入孔181e關閉,而第一流入孔181d開啟。因此,只除了可動件185在圓周方向運動的情況下之外,接收空間181a不會同時與該兩壓力室A,B連通,而該接收空間181a只與該壓力室A,B中的一個連通。
隔壁部分181A低于第一流入孔181d的區域形成有第一連通孔181f。第一連通孔181縱壓力室A朝隔壁部分181A的內部延伸,并與接收空間181a連通。隔壁部分181A低于該第二流入孔181e的區域形成有第二連通孔181g。該第二連通孔181g從壓力室B朝隔壁部分181A的內部延伸。第二連通孔181g不但與接收空間181a連通,而且在隔壁部分181A的中心區域與第一連通孔181f連通。因此,壓力室A,B通過第一和第二連通孔181f,181g相互連通。此外,第一和第二連通孔181f,181g具有相同的內徑,并且它們的軸線相互對齊。因此,在第一和第二連通孔181f,181g進行鉆孔加工的情況下,它們兩者可在同一加工工序中進行鉆孔。
槽185a如此地形成在可動件185的外圓周側部分中,以致于它在圓周方向橫穿過該外圓周側部分。通過使第一和第二連通孔181f、181g獲得充足的流通面積,這個槽185a可適于使流體幾乎沒有阻力地流動。因此,在不設置槽185a就可獲得充足的流通面積的情況下,槽185a是不必要的。
從主體181的外表面朝內表面延伸的螺紋孔181h,181h形成在主體181分別面對第一和第二連通孔181f、181g一側和另一側中。每個螺紋孔181h具有與第一和第二連通孔181f,181g大致相同的內徑,并且它們同軸設置。調節螺釘186A與螺紋孔181h,181h之一螺紋嚙合,而調節螺釘186B與另一個螺紋孔181h螺紋嚙合。每個調節螺釘186A,186B的外端部伸到主體181外。各調節螺釘186A,186B的外端部不可旋轉、但可軸向運動地連接到設置在該主體181的相對側部分手柄187A,187B上,以致于該手柄187A,187B可旋轉但不能運動。因此,當該手柄187A(187B)旋轉時,調節螺釘186A(186B)前后運動,并被帶動朝和背離第一連通孔181f(第二連通孔181g)。當調節螺釘186A(186B)朝第一連通孔181f(第二連通孔181g)運動時,在第一連通孔181f(第二連通孔181g)的開口邊緣部分和調節螺釘186A(調節螺釘186B)的前端外圓周邊緣之間形成一環形間隙(阻力部分)188(圖26只示出了形成在調節螺絲186A和第一連通孔181f之間的間隙188)。當該環形間隙188的寬度(第一連通孔181f(第二連通孔181g)的開口端和調節螺釘186A(調節螺釘186B)的前端表面之間的間隔)減少時,該環形間隙188用作流體流動的節流孔或類似物。
在圖26所示狀態,當座140從工作位置側向放松位置側傾斜并且轉子184沿圖26中箭頭X所示方向旋轉時,壓力室B中的流體通過第二流入孔181e和第二連通孔181g流入接收空間181a。然后,可動閥體185沿箭頭X所示方向運動,并抵靠固定壁部分181b,從而,蓋住該第一流入孔181d(參見圖25)。結果是,在接收空間181a和第二連通孔181g中的流體趨向于通過形成于第一連通孔181f和調節螺釘186A之間的環形間隙188流入壓力室A。由于間隙188使用為一節流孔,因此限制了流體的自由流動。結果,限制了轉子184沿箭頭X所示方向的高速旋轉,并從而將座140和靠背150朝放松位置的傾斜運動限制為低速。在這種情況下,明顯可以看出的是該第一連通孔181f和間隙188構成了第一連通通道。
另一方面,當座140從放松位置側向工作位置側傾斜時,轉子184在箭頭Y所示方向傾斜。然后,壓力室A中的流體通過第一流入孔181d流入接收空間181a。由此,可動閥體185在相同的方向運動以擋住第二流入孔181e。因此,通過第一流入孔181d流入壓力室A的流體通過第二連通孔181g流入壓力室B。由于調節螺釘186B離第二連通孔181g很遠,因此接收空間181a中的流體通過第二連通孔181g在沒有任何阻力的情況下流入壓力室B。因此,轉子184可在箭頭Y所示方向高速旋轉。所以,座140可高速地傾斜到工作位置側。在這種情況下可明顯看出第二連通孔181g本身用作第二連通通道。
相反,如果調節螺釘186A被帶到大大地遠離第一連通孔181f,而調節螺釘186B被帶到靠近第二連通孔181g以在它們之間形成一環形間隙188,則有可能允許座140從工作位置側高速地向放松位置側傾斜,并限制座140從放松位置側高速地向工作位置側傾斜。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第一連通孔181f本身構成第一連通通道,而第二連通孔181g和間隙188構成第二連通通道。
如果兩調節螺釘186A,186B都被帶到靠近第一和第二連通孔181f,181g,且環形間隙188分別在它們之間形成,則可以同時限制座140在放松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間沿兩個方向的高速傾斜。此外,通過適當地調節調節螺釘186A,186B和第一和第二連通孔181f,181g之間的間隔可調節高速傾斜的限制程度。在這種情況下,第一連通孔181f和間隙188構成第一連通通道,而第二連通孔和間隙188構成第二連通通道。
在這種結構的靠背椅子100中,由于座140的高速傾斜可由旋轉阻尼器180限制,從而可能限制座140和靠背150從工作位置側到放松位置側的高速傾斜,或根據使用者的愿望,限制從放松位置側到工作位置側的高速傾斜。因此,可改善靠背椅子的舒適性。
應該注意到在上述實施例中,盡管螺旋彈簧160的另一端部的前端部分162a也可用作靠背150的支承臂,但也可單獨設置支承臂。
圖28和29示出了本發明的第三種形式的旋轉阻尼器。這一實施例的旋轉阻尼器180’具有流入間隙(第一和第二流入通道)189a,189b,而不是上述實施例所述的第一和第二流入孔181d,181e。該流入間隙189a,189b形成在隔壁部分181A和轉子184之間。這就是說,隔壁部分181A在內圓周側的表面遠離該轉子184的外圓周,而作為在圓周方向延伸的槽的接收空間181a,形成于其中心區域內。第一和第二流入間隙189a,189b形成在內圓周側上的左右固定壁部分181b,181c的表面和轉子184的外圓周表面之間。
可動件185圓周方向可動地插裝在接收空間181a中。該可動件185的外表面圓周方向可旋轉地與該接收空間181a的底面滑動接觸,而其內表面可旋轉地與轉子184的外圓周表面滑動接觸。因此,如圖28所示,當可動件185與固定壁部分181c抵靠時,第二流入間隙189b被擋住,而第一流入間隙189a開啟,并且壓力室A通過第一流入間隙189a與接收空間181a連通。結果,該壓力室A通過第一流入間隙189a,接收空間181a和第二連通孔181g與壓力室B連通。相反地,當可動件185與固定壁部分181b抵靠時,第一流入間隙189a被擋住,而第二流入間隙189b開啟,并且壓力室B通過第二流入間隙189b與接收空間181a連通。結果,壓力室B通過第二流入間隙189b,接收空間181a,第一連通孔181f和間隙188與壓力室A連通。其他結構與上述實施例的旋轉阻尼器180的相同。
在這種結構的旋轉阻尼器180’中,如果轉子184在圖28中箭頭Y所示方向旋轉,結果是,可動件185與該固定壁部分181c接觸。在這種狀態下,壓力室A中的流體通過第一流入間隙189a,接收空間181a和第二連通孔181g無任何阻力地流入壓力室B中。因此,轉子184可箭頭Y所示方向高速旋轉。所以,座140可從放松位置側向工作位置側高速傾斜。相反,當轉子184沿箭頭X方向旋轉時,可動件185抵靠固定壁部分181b。在這種狀態下,壓力室B中的流體通過第二流入間隙189b和接收空間181a流入第一連通孔181f,并通過第二連通孔181g流入第一連通孔181f。從壓力室B流入第一連通孔181f中的流體趨向于通過間隙188流入壓力室A。這時,由于間隙188功能為一節流孔,流體的自由流動得到了限制。結果,轉子184在箭頭X所示方向的高速旋轉得到了限制,并因此座140從從工作位置側向放松位置側的傾斜被限制為低速。自然,在帶有旋轉阻尼器180的情況下,通過使調節螺釘186A和第一連通孔181f之間的位置關系,及調節螺釘186B和第二連通孔181g之間的位置關系顛倒過來,有可能使座140高速地傾斜到放松位置側,同時以低速傾斜到工作位置側。還有可能的是座140可在放松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間的兩個方向上以低速傾斜。
圖30表示根據本發明第三種形式的旋轉阻尼器的第三實施例。該實施例的旋轉阻尼器180”被如此構造以至于一接收空間181a的內圓周側開啟,而可動件185可旋轉地與轉子184的外圓周表面滑動接觸。其他結構與上述旋轉阻尼器180的相同。
應該注意到根據本發明的旋轉阻尼器并不只限于上述實施例,根據需要可作出各種改變。
例如,在上述實施例中,盡管隔壁部分181A分為固定壁部分181b,181c和可動件(可動壁部分)185,也可接受的是轉子184的其他隔壁部分181B或翼形部分(隔壁部分)184A,184B被分為固定壁部分和可動壁部分。
此外,雖然調節件186A,186B的軸線與第一和第二連通孔181f,181g的軸線對齊,但它們沒有必要一定對齊。
此外,盡管通過使調節件186A、186B更接近第一和第二連通孔181f,181g,而使間隙188形成為一阻尼部分或節流孔,但該阻尼部分也可形成在第一和第二連接孔181f,181g處。
工業實用性本發明的靠背椅子可用作辦公用椅,家庭用椅及其他用途用椅。本發明的旋轉阻尼器可用在本發明的靠背椅中,和其他要求將旋轉控制到低速的椅子中。
權利要求
1.一種靠背椅子,其包括主支架(3);設置在主支架上部的座架(41);靠背支架(51),所述靠背支架的前端部分連接到所述主支架(3)的前端部分上以致于所述前端部分可繞一水平軸線旋轉,從而所述靠背支架(51)的后端部分能夠在工作位置和放松位置之間傾斜;平移機構,該機構設置在所述座架(41)的后端部分和所述靠背支架(51)之間并適于使所述座架(41)的后端部分沿前傾/后傾方向隨所述靠背支架(51)的旋轉運動而平移;以及強制運動凸輪機構(70),該凸輪機構用于使所述座架(41)沿上、下和前、后方向平移,并用于與所述平移機構協調而向上及向下傾斜所述座架(41),其中,所述強制運動凸輪機構(70)設置在所述座架(41)的前端部分和所述靠背支架(51)的前端部分之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椅子,其中,所述強制運動凸輪機構(70)包括凸輪孔(71)和沿所述凸輪孔(71)的長度方向可運動地插裝在所述凸輪孔中的軸(72),所述凸輪孔(71)和軸(72)中的一個設置在所述座架(41)處,而另一個設置在設置所述靠背支架(51)處。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靠背椅子,其中,所述凸輪孔(71)設置在所述靠背支架(51)處。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椅子,其中,所述平移機構包括鉸接(63),所述鉸接在下端部分處連接到所述主支架(3)上,以便所述鉸接(63)繞一水平軸線旋轉,且所述鉸接(63)在其上端部處連接到所述座架(41)的后端部分上,以便所述鉸接(63)可繞一水平軸線旋轉,第二強制運動凸輪機構(65)設置在所述鉸接(63)的上端部和所述靠背支架(51)之間,并適于使所述鉸接(63)隨所述靠背支架(51)的旋轉運動而旋轉,所述第二強制運動凸輪機構(65)包括第二凸輪孔(66)和第二軸(67),所述第二凸輪孔(66)設置在所述靠背支架(51)或所述鉸接(63)的上端部,所述第二軸(67)設置在余下一個(即所述靠背支架(51)或所述鉸接(63)的上端部)上,并可運動地插裝在所述第二凸輪孔(66)中。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靠背椅子,其中,所述主支架(3)設置有嚙合件(90),所述嚙合件與所述鉸接(63)可運動地嚙合,并適于在嚙合時通過阻止所述鉸接(63)的旋轉而使所述靠背支架(51)位置固定于工作位置。
6.如權利要求1所述靠背椅子,其中,阻擋件(92)的下端部分設置在所述主支架(3)的前端部分處,以便所述阻擋件(92)可繞一水平軸旋轉,所述阻擋件(92)適于擋住形成于所述主支架(3)的前端部分和所述座架(41)或設置在所述座架(41)上的坐墊(42)之間形成的間隙,所述擋板(92)的上部連接到所述座架(41)的前端部分上,從而,當所述間隙的大小因所述座架(41)的平移而變化時,所述擋板(92)根據所述間隙的大小而旋轉。
7.一種靠背椅子,其包括能夠在工作位置和放松位置之間傾斜的座(140),能夠根據所述座(140)的傾斜運動而傾斜的靠背(150),以及偏壓裝置(160),所述偏壓裝置(160)用于將所述座(140)從放松位置側朝工作位置側偏壓,其中,所述靠背椅子還包括用于限制所述座(140)沿至少一個方向在工作位置和放松位置之間高速傾斜的旋轉阻尼器(180)。
8.如權利要求7所述靠背椅子,其中,所述旋轉阻尼器(180)限制所述座(140)從工作位置側朝放松位置側的高速傾斜,但允許所述座(140)從放松位置側朝工作位置側高速傾斜。
9.如權利要求7所述靠背椅子,其中,所述旋轉阻尼器(180)限制所述座(140)從放松位置側朝工作位置側的高速傾斜,但允許所述座(140)從工作位置側朝放松位置側高速傾斜。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靠背椅子,其中,所述旋轉阻尼器(180)限制所述座(140)在工作位置和放松位置之間沿兩個方向的高速傾斜。
11.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靠背椅子,其中,所述旋轉阻尼器(180)可以從下述各狀態的一個切換到另一個,即,所述旋轉阻尼器(180)限制所述座(140)從工作位置側向放松位置側高速傾斜,但允許所述座(140)從放松位置側朝工作位置側高速傾斜的第一狀態,所述旋轉阻尼器(180)限制所述座(140)從放松位置側向工作位置側高速傾斜,但允許所述座(140)從工作位置側朝放松位置側高速傾斜的第二狀態,以及所述旋轉阻尼器(180)限制所述座(140)在該工作位置和該放松位置之間沿兩個方向的高速傾斜的第三狀態。
12.一種旋轉阻尼器,其包括具有接收孔(H)的裝置主體(181),可相對旋轉地插裝在所述接收孔(H)中的轉子(184),所述裝置主體(181)和所述轉子(184)設置有用于將一環形空間沿圓周方向分隔開并形成多個壓力室(A,B)的各隔壁部分(181A,181B;184A,184B),所述環形空間形成在所述接收孔(H)的內圓周表面和所述轉子(184)的外圓周表面之間,所述各隔壁部分(181A,181B;184A,184B)中的一個(181A)包括一對固定壁部分(181b,181c)和一可動壁部分(185),所述固定壁部分(181b,181c)設置在所述接收孔(H)的內圓周表面,或者設置在所述轉子(184)的外圓周表面上,以致于所述對固定壁部分(181b,181c)在圓周方向相互隔開,而所述可動壁部分(185)沿圓周方向可運動地設置在接收空間(181a)中,所述接收空間(181a)形成在所述對固定壁部分(181b,181c)之間,用于將所述接收空間(181a)與所述壓力室(A)連通的第一連通通道(181d)和第一流入通道(181d)與形成在所述接收空間(181a)和所述壓力室(A)之間的所述固定壁部分(181b)相鄰,而用于將所述接收空間(181a)與所述壓力室(B)連通的第二連通通道和第二流入通道(181e)與形成在所述接收空間(181a)和所述壓力室(B)之間的其他固定壁部分(181c)相鄰,當所述可動壁部分(185)抵靠所述一個固定壁部分(181b)時,所述第一流入通道(181d)關閉,而所述第二流入通道(181e)開啟,當所述可動壁部分(185)抵靠其他固定壁部分(181c)時,所述第一流入通道(181d)開啟,而所述第二流入通道(181e)關閉,所述第一和第二連通通道的至少一個設置有用于對流體的流動產生阻力的阻力部件(188)。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旋轉阻尼器,其中,所述對固定壁部分(181b,181c)設置在所述裝置主體(181)處。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旋轉阻尼器,其中,所述第一連通通道包括一用于將面對所述一個固定壁部分(181b)的壓力室(A)與所述接收空間(181a)連通的第一連通孔(181f),而所述第二連通通道包括用于將面對其他固定壁部分(181c)的壓力室(B)與所述接收空間(181a)連通的第二連通孔(181g)。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旋轉阻尼器,其中,所述裝置主體(181)可運動地設置有第一和第二調節件(186A,186B),各調節件可從其外側操縱,以致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調節件(186A,186B)可朝或背離與第一和第二連通孔(181f,181g)的壓力室(A,B)面對的開口部分運動,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調節件(186A,186B)中至少一個的前端部分被朝著該第一和第二連通孔(181f,181g)帶動,從而,至少在該所述第一調節件(186A)的前端部分和所述第一連通孔(181f)的開口部分之間或在所述第二調節件(1816B)的前端部分和所述第二連通孔(181g)的開口部分之間形成阻力部件(188)。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旋轉阻尼器,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連通孔(181f,181g)形成為一排,且其軸線相互對齊,而所述第一和第二調節件(186A,186B)可運動地設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連通孔(181f,181g)的軸線方向,且所述第一和第二調節件(186A,186B)的軸線與所述第一和第二連通孔(181f,181g)的軸線對齊。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旋轉阻尼器,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調節件(186A,186B)與所述裝置主體(1861)螺紋連接。
18.一種靠背椅子,其包括主支架(120),由所述主支架(120)支承的座(140),靠背(150),所述靠背設置在高于所述座(140)的后端部分的位置處,并通過支承臂(162)由所述主支架(120)支承,其中,一對所述支承臂(162)一個設置在左邊,另一個設置在右邊,且所述對支承臂(162,162)可如此地彈性變形,以致于當使用者扭曲其身體并使其背部壓靠在所述靠背(150)上時,所述靠背(150)可在水平方向隨使用者身體的扭曲運動而旋轉。
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靠背椅子,其中,所述座(140)可由所述主支架(120)可傾斜地支承,用以通過傾斜機構(130)在工作位置和放松位置之間傾斜,一對回位彈簧(160,160)設置在所述主支架(120)和所述座(140)之間,并適于將所述座(140)從放松位置側朝工作位置側偏壓,并且所述對用于將所述座(140)從放松位置側朝工作位置側偏壓的回位彈簧(160,160)的端部也可用作所述支承臂(162,162)。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靠背椅子,其中,所述傾斜機構(130)包括兩對前后旋轉鉸接(133,133;131,131),所述旋轉鉸接的下端部分由所述主支架(120)如此地支承,以致于各下端部分可繞向左和向右延伸的水平軸線旋轉,而它們的上端部分如此地連接到所述座(140)上,以致于該上端部分可繞向左和向右延伸的水平軸線旋轉,螺旋彈簧用作所述回位彈簧(160),并且一對所述螺旋彈簧(160,160)在所述一對前旋轉鉸接(133,133)之間設置為一排。
21.如權利要求20所述靠背椅子,其中,所述主支架(120)設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兩對旋轉鉸接(133,133;131,131)中至少一對高速旋轉的旋轉阻尼器(180)。
22.如權利要求20所述靠背椅子,其中,所述主支架(120)設置有用于根據所述調節件(175)的旋轉操縱來調節所述螺旋彈簧(160,160)的偏壓力的調節機構(170),而用于操縱所述調節機構(170)的一調節件(175)設置在所述主支架(120)的前端部分處和所述對前旋轉鉸接(133,133)的大致中心區域的前部處。
全文摘要
一種旋轉阻尼器,其中,靠背支架臂部分(53)的前端部分繞在橫向延伸的水平軸(61)可旋轉地連接到主支架(3)的前端部分上。凸輪孔71形成于該臂部分(53)的前端部分中。而通過輥子(73)可運動地與該凸輪孔(71)嚙合的軸件72設置在座架(41)的前端部分處,借此,隨臂部分(53)旋轉移動座架(41)傾斜的強制運動凸輪機構(70)由凸輪孔(71)、軸件(72)和輥子(73)構成。
文檔編號F16F9/14GK1362867SQ01800245
公開日2002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01年2月13日 優先權日2000年2月18日
發明者大嶋一吉, 增田裕行 申請人:思嘎茨訥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