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油壓減振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減振裝置,特別是一種鐵路機車車輛用的油壓減振器。
現有的鐵路機車車輛用油壓減振器,由于結構等原因,密封效果不理想,密封件易磨損,減振性能不能滿足機車車輛的要求。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合理、減振性能好的油壓減振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油壓減振器,貯油缸內套裝壓力缸,壓力缸內裝活塞,活塞連接活塞桿,活塞上裝有單向閥,壓力缸下部裝單向進油底閥,其與現有技術的不同之處是壓力缸上方裝缸端體,缸端體中裝節流閥和卸荷閥,節流閥和卸荷閥均連通壓力缸和貯油缸,缸端體上方裝隨動密封件。
隨動密封件包括裝于缸端體上部的螺蓋,波紋管隨動件與螺蓋連接,波紋管隨動件上裝與活塞桿接觸的密封圈,螺蓋上裝隨動件限位蓋。波紋管隨動件上裝與活塞桿接觸的防塵圈。缸端體上裝與活塞桿接觸的密封圈。缸端體上裝與活塞桿接觸的導向塑料滑環。在壓力缸外部裝散熱罩。
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減振性能好;溝槽結構簡單,加工、安裝簡便;耐高壓,工作條件適應性強;采用獨特的上端節流、卸荷調節系統與隨動形式的保險密封相配合的結構,在節流與卸荷時,油液直接從壓力缸上端流入外油腔,減少了桿油之間第一道密封磨擦副所承受的內油腔壓力,從而增強了第一道桿油的密封性能,桿油之間第二道保險密封采用隨動密封形式,使減振器在一般高頻低幅抗振運動的情況下,保險密封件隨活塞桿的往復運動而隨動,不產生相對運動,因而減少了密封件的磨損,延長了密封件的使用壽命,增加了隨動密封的保險性。在壓力缸外部增加了散熱罩,使內腔油液流入外油腔時,油液流經散熱罩外壁,油液熱量經儲油缸內壁散發到減振器外部,從而保證循環油液的快速有效的冷卻。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圖。
圖2是
圖1的局部放大圖。
一種油壓減振器,貯油缸1內套裝壓力缸2,壓力缸2內裝活塞3,活塞3上裝有單向閥,活塞3連接活塞桿4,壓力缸2下部裝單向進油底閥5,壓力缸2上方裝缸端體6,缸端體6中裝可調式節流閥7和可調式卸荷閥8,節流閥7和卸荷閥8均連通壓力缸2和貯油缸1,缸端體6上方裝隨動密封件。
隨動密封件包括裝于缸端體6上部的螺蓋9,波紋管隨動件10與螺蓋9連接,波紋管隨動件10上裝與活塞桿4接觸的斯特封11,螺蓋9上裝隨動件限位蓋12,波紋管隨動件10上裝與活塞桿4接觸的防塵圈13,波紋管隨動件10的下方裝密封墊17。缸端體6上裝與活塞桿4接觸的斯特封16,缸端體6上裝與活塞桿4接觸的導向塑料滑環14,在壓力缸2外部裝散熱罩15。
權利要求1.一種油壓減振器,貯油缸內套裝壓力缸,壓力缸內裝活塞,活塞連接活塞桿,活塞上裝有單向閥,壓力缸下部裝單向進油底閥,其特征是壓力缸上方裝缸端體,缸端體中裝節流閥和卸荷閥,節流閥和卸荷閥均連通壓力缸和貯油缸,缸端體上方裝隨動密封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壓減振器,其特征是隨動密封件包括裝于缸端體上部的螺蓋,波紋管隨動件與螺蓋連接,波紋管隨動件上裝與活塞桿接觸的密封圈,螺蓋上裝隨動件限位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油壓減振器,其特征是波紋管隨動件上裝與活塞桿接觸的防塵圈。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油壓減振器,其特征是缸端體上裝與活塞桿接觸的密封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油壓減振器,其特征是缸端體上裝與活塞桿接觸的導向塑料滑環。
6.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油壓減振器,其特征是在壓力缸外部裝散熱罩。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油壓減振器,貯油缸內套裝壓力缸,壓力缸內裝活塞,活塞連接活塞桿,活塞上裝單向閥,壓力缸下部裝單向進油底閥,壓力缸上方裝缸端體,缸端體中裝節流閥和卸荷閥,節流閥和卸荷閥均連通壓力缸和貯油缸,缸端體上方裝隨動密封件。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減振性能好;溝槽結構簡單,加工、安裝簡便。
文檔編號F16F9/14GK2503264SQ0126333
公開日2002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01年10月18日 優先權日2001年10月18日
發明者周克弘, 蘇衛 申請人:海門市鐵路機車車輛配件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