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磁摩擦離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離合器,具體地說是一種電磁摩擦離合器。
離合器作為驅動裝置與工作機構之間的一種能夠實現相互分離與結合的動力傳遞裝置,在機械裝置中的應用是非常普遍的。現有的離合器一般均是采用鍵、齒、槽等部件的剛性配合來實現離合功能,其目的是為最大限度地傳遞扭矩,減少中間的機械能損耗。由于采用的是剛性配合,因而與離合器分別相接的主動軸與被動軸的轉速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對工作機構的轉速調整就只能通過對驅動裝置的轉速調節來實現。但在某些場合下,需要實現主動軸與被動軸的非定值差動旋轉,或者是需要傳遞的扭矩可變可調,則采用現有的離合器、變速器等裝置則均不能夠達到上述要求。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電磁摩擦離合器,以克服現有裝置的不足,實現轉速可變、扭矩可調的特殊功能。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離合器由電磁鐵、離合轉盤、摩擦盤和法蘭盤組成,在離合轉盤的盤面上有隔磁環和摩擦片,摩擦片與摩擦盤相對,摩擦盤與法蘭盤為彈性連接。將驅動裝置上的主動軸與離合轉盤相接,工作機構中的被動軸與法蘭盤相接。由于離合轉盤上隔磁環的存在,將離合轉盤上的磁通路阻斷,迫使由電磁鐵產生的磁力線通過離合轉盤的邊沿,再經摩擦盤回到離合轉盤中部,從而形成磁回路。這樣就可將摩擦盤吸附到離合轉盤的盤面上,依靠離合轉盤上相對摩擦盤一側設置的摩擦片與摩擦盤的摩擦結合,傳遞旋轉扭矩。改變電磁鐵的通電線圈匝數,或者改變向電磁鐵供電的電壓值,即可調整電磁吸合力,改變傳遞扭矩的大小。電磁鐵斷電后,摩擦盤被釋放,在彈簧片的回力作用下,將摩擦盤拉回法蘭盤一側,從而斷開主、被動軸之間的聯系。另外,由于被動軸是靠摩擦盤和離合轉盤上摩擦片之間傳遞的摩擦扭矩來實現旋轉,因而主、被動軸之間屬于非剛性連接的形式,可以實現相對轉動,即在工作機構的被動軸旋轉阻力超過傳遞扭矩時,被動軸就會出現丟轉運行,甚至轉向也可能發生改變,以此適應一些特殊場合下的工作需要。
本實用新型既可調節所傳遞扭矩的大小,又可實現主動軸與被動軸的非定值差動旋轉,為離合器系列增添了一個全新的品種,開辟了離合器的全新應用領域,尤其可利用到一些隨動裝置之中,可實現在驅動裝置旋轉不變的情況下工作機構與所附隨裝置的緊密跟隨、隨動隨停等普通離合器所根本不能實現的特殊功能。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摩擦盤的盤面外觀圖。
圖3是摩擦盤與法蘭盤連接方式的局部放大圖。
如
圖1所示,本裝置中的電磁鐵6是在底座中裝入線圈,線圈可以是一組,最好有2組以上,以便于調節電磁力的大小。與電磁鐵6相接的是離合轉盤2,在其盤面上有一圈隔磁環1將離合轉盤的邊沿和中部的磁通路隔斷,使之不能形成磁短路。離合轉盤與隔磁環連接為一整體,以保證離合轉盤的可靠旋轉。離合轉盤2的盤面中部設有軸套,套接在電磁鐵6的中心孔內,用以連接主動軸。在離合轉盤2的盤面外側粘接有非金屬摩擦片7。與離合轉盤2相對的是摩擦盤3,其與離合轉盤的盤面保持微小間隙。法蘭盤8與摩擦盤2彈性相接,其連接方式如圖3所示,是在摩擦盤3與法蘭盤8之間有彈簧片4,鉚釘5將彈簧片4分別鉚接在摩擦盤3與法蘭盤8上。鉚釘5可有6個或者更多,按圖2所示,交叉分布于盤面的某一圓周上,分別鉚合彈簧片與法蘭盤,以及彈簧片與摩擦盤。從而使法蘭盤與摩擦盤依靠彈簧片實現彈性連接。即在電磁鐵6斷電時,依靠彈簧片4的回位彈力,將摩擦盤3拉回到法蘭盤8一側,使之與離合轉盤2脫離接觸。在法蘭盤8的盤面中部也設有軸套,用以連接工作機構上的被動軸。
權利要求1.一種電磁摩擦離合器,其特征在于該裝置由電磁鐵(6)、離合轉盤(2)、摩擦盤(3)和法蘭盤(8)組成,在離合轉盤(2)的盤面上有隔磁環(1)和摩擦片(7),摩擦片(7)與摩擦盤(3)相對,摩擦盤(3)與法蘭盤(8)為彈性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摩擦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摩擦盤(3)與法蘭盤(8)之間有彈簧片(4),鉚釘(5)將彈簧片(4)分別鉚接在摩擦盤(3)與法蘭盤(8)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磁摩擦離合器,其特征在于在離合轉盤(2)和法蘭盤(8)的盤面中部分別設有軸套。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摩擦離合器,其特征在于電磁鐵(6)中的線圈有2組以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全新的電磁摩擦離合器,其結構是由電磁鐵、離合轉盤、摩擦盤和法蘭盤組成,在離合轉盤的盤面上有隔磁環和摩擦片,摩擦片與摩擦盤相對,摩擦盤與法蘭盤為彈性連接。實用新型既可調節所傳遞扭矩的大小,又可實現主動軸與被動軸的非定值差動旋轉,為離合器系列增添了一個全新的品種,開辟了離合器的全新應用領域。利用到隨動裝置之中,可實現工作機構與所附隨裝置的緊密跟隨、隨動隨停等特殊功能。
文檔編號F16D27/04GK2482606SQ0123185
公開日2002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01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01年7月20日
發明者韓伍林 申請人:韓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