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超窄式變速鏈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超窄式變速鏈條,特別是涉及一種可以讓鏈條在具有十個后齒輪的后齒輪組上順暢變速、傳動的超窄式變速鏈條。
一般自行車具有變速功能的關鍵是鏈條可被控制跨設在不同直徑的前齒輪組和后齒輪組上,隨著可組裝齒輪數的不同,自行車所產生的可變段速也不同。以往自行車在設計上為了保持平衡,確保自行車車架的中心點不偏移,其后輪軸的長度不得超過37mm,基于上述原因,以往自行車的后齒輪最多可組裝8個,前齒輪數量則是受到兩踏板間寬度的限制,最多只能設置3個,因此,一般自行車可變段數的極限是24段。上述可變段速受限在使用上,由于不同傳動速率可產生不同的速度和扭力,因此當自行車行駛在一些特殊路段上時,可變段速的受限,往往會造成使用者必需以較大的力量才能傳動自行車,在使用上不方便。
為了改善前述缺陷,以往有一種鏈條可以在具有九個后齒輪的后齒輪組上變速、運轉,使自行車的可變段速提高到27速。參閱
圖1、圖2的以往鏈條的俯視圖,和具有九個后齒輪的后齒輪組的俯視圖,上述后齒輪組1的總寬度是H′=36.6mm,其包括九個平行且厚度都是h1′=1.8mm的后齒輪11,在兩個后齒輪11間的寬度是h2′=2.55mm,而該鏈條2是由內鏈板21、外鏈板22、鏈滾23和鏈軸24等元件組立而成,其中內鏈板21的板厚是t1′=1.0mm,外鏈板22的板厚是t2′=0.9mm,鏈滾23的寬度是t3′=2.1mm,鏈軸24突出于兩側外鏈板22的寬度各別是t4′=0.25mm,兩相鄰內、外鏈板21、22間的間隙都是t5′=0.1mm,而兩相鄰鏈軸24間中心軸線的軸線距離(節距,pitch)是1′=12.7mm。
因此,以往鏈條2的總寬度20(t6′)是0.25mm+0.9mm+0.1mm+1.0mm+2.1mm+1.0mm+0.1mm+0.9mm+0.25mm=6.6mm。
此總寬度20和兩相鄰鏈軸23間的軸線距離(節距)比值是12.7/6.6=1.924,上述總寬度20由于小于后齒輪組1上可供鏈條2跨設的空間,因此,該鏈條2可在各個后齒輪11間順利地移動變速。但以往鏈條2在設計上其總寬度是t6′=6.6mm,為了供該寬度的鏈條2跨設,后齒輪組1上的跨設空間不得小于6.6mm,再加上自行車的后輪軸長度不得大于37.0mm的限制,架設在后輪軸上的后齒輪11數量就被限制在9個,造成可變段度受限的缺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進一步擴大組裝自行車可變段速的超窄式變速鏈條,以克服上述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即提供一種超窄式變速鏈條,其可在具有十個同軸后齒輪的后齒輪組上變速、運轉,上述后齒輪上環設有卡齒,所述鏈條包括內鏈板、外鏈板、鏈軸和鏈滾,其兩相鄰鏈軸的兩中心軸線間的軸線距離(節距)和后齒輪上兩相鄰卡齒間的距離相配合;其中所述鏈條的兩相鄰鏈軸的中心軸線間的軸線距離(節距),和鏈條總寬度的比值為2.117±0.073。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其可進一步縮小鏈條的總寬度,使該鏈條能夠在十個后齒輪間變速、運轉,以進一步增進組裝自行車的可變段速,且結構合理,使用方便。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其中
圖1為現有具有九個后齒輪的后齒輪組的俯視圖,其用來顯示該后齒輪組的規格;圖2為現有鏈條的俯視圖,其顯示有鏈條的規格;圖3為本實用新型具有十個后齒輪的后齒輪組的俯視圖,其用來顯示該后齒輪組的規格;圖4為本實用新型鏈條的一較佳實施例的俯視圖,其顯示有鏈條的規格。
參閱圖3、圖4,本實施例的鏈條3可在一后齒輪組4上順暢的運轉,上述后齒輪組4架設在圖中未示出的自行車一后輪軸上,上述后齒輪組4具有十個直徑遞減的后齒輪41,該各后齒輪41相互平行并且和自行車的后輪軸的中心軸線垂直,在每一后齒輪41上都環設多數個等距設置的卡齒411,兩相鄰卡齒411間的距離412和鏈條3的節距相同,為了使整體寬度不大于37.0mm的后輪軸的限制長度,該后齒輪組4的每一后齒輪41的寬度都是h1=1.5mm,兩相鄰后齒輪41間的距離為h2=2.4mm,因此,該后齒輪組4的整體寬度H是(1.5mm×10)+(2.4mm×9)=36.6mm,而后齒輪組4的跨設空間42(h3)是2.4mm+1.5mm+2.4mm=6.3mm。
本實施例的鏈條3也是由內鏈板31、外鏈板32、鏈滾33和鏈軸34組立而成、上述相鄰兩鏈軸34的中心軸線341間的軸線距離(節距)342同樣是1=12.7mm,而該鏈條3的總寬度30是t6=6.0mm,因此本實施例兩相鄰鏈軸34間的軸線距離(節距)342和鏈條3的總寬度30的比值是2.117,在設計上,該比值介于2.048~2.190間,就是在軸線距離(節距)342不變的狀態下,該鏈條3的總寬度30以5.8mm~6.2mm為較佳。為了控制鏈條3的總寬度30,本實施例各構件的規格如下1)內鏈板31的板厚t10.9mm。2)外鏈板32的板厚t20.85mm。3)內、外鏈板31、32間的規格余隙t50.1mm。4)鏈滾33的高度t31.8mm。5)鏈軸34突出于外鏈板32的高度t40.25mm。
將前述各必要元件的規格加以綜合可知,本實施例鏈條3的總寬度30(t6)是(以下數字是由圖3上方往下列舉)0.25mm+0.85mm+0.1mm+0.9mm+1.8mm+0.9mm+0.1mm+0.85mm+0.25mm=6.0mm上述軸線距離(節距)342和鏈條3的總寬度30的比值限制,可以使鏈條3的總寬度30小于以往鏈條,而讓鏈條3更能順利在具有十個后齒輪41的后齒輪組4上運轉或變速。
當本實施例的鏈條3配合具有十個后齒輪41的后齒輪組4使用時,由于鏈條3的總寬度30(6.0mm)小于后齒輪組4的跨設空間42(6.3mm),因此,該鏈條3在運轉中不會和兩側后齒輪41碰撞,其運轉上很順暢。也就是說,本實施例借鏈條3上軸線距離(節距)342和總寬度30比值限制的改變,可以使鏈條3適合運用在具有十個后齒輪41的后齒輪組4上,以此擴增組裝變速自行車的可變段速。
本實施例鏈條3上的必要元件規格可再加以微量變化,使鏈條3的總寬度30被控制在5.8mm~6.2mm間,也就是令兩鏈軸34的軸線距離(節距)342和鏈條3的總寬度30的比值介于2.048~2.190間,或2.117±0.073。
由以上說明可知,本實用新型限制兩鏈軸的軸線距離(節距)和鏈條的總寬度間的比值,使其介于2.048~2.190間,上述比值的限定可進一步縮小鏈條的總寬度,使其適合在具有十個后齒輪的后齒輪組上運轉和變速,使變速自行車的可變段速增加。當然本實用新型前述設計也可以適用在齒輪數量較少,而跨設空間較大的其他后齒輪組上。
權利要求1.一種超窄式變速鏈條,其可在具有十個同軸后齒輪的后齒輪組上變速、運轉,上述后齒輪上環設有卡齒,所述鏈條包括內鏈板、外鏈板、鏈軸和鏈滾,其兩相鄰鏈軸的兩中心軸線間的軸線距離(節距)和后齒輪上兩相鄰卡齒間的距離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鏈條的兩相鄰鏈軸的中心軸線間的軸線距離(節距),和鏈條總寬度的比值為2.117±0.073。
專利摘要一種超窄式變速鏈條,其可以在具有十個后齒輪的后齒輪組上順暢的運轉,該鏈條是由內鏈板、外鏈板、鏈滾及鏈軸所組成,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兩相鄰鏈軸的中心軸線間的軸線距離(節距),和鏈條總寬度的比值是2.117±0.073,這種結構可進一步縮小鏈條的總寬度,使該鏈條能夠在十個后齒輪間變速、運轉,以進一步增進組裝自行車的可變段速,且結構合理,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F16G13/00GK2472008SQ0120988
公開日2002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01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2001年2月28日
發明者吳能家 申請人:桂盟企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