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杠桿式多功能節水龍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同時具有常開,常閉和限時出水自動關閉的水龍頭,特別是一種杠桿式多功能節水龍頭。
目前市場上所見的水龍頭僅具有常開,常閉,或者是限時出水的單一功能。我國的水資源匱乏,節約用水已成為我國的國策。因此,改善優化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水龍頭,使其具有節水,環保,衛生的效果,其社會效益無疑是巨大的。
本實用新型是向公眾提供一種同時具有常開,常閉和限時出水自動關閉的杠桿式多功能節水龍頭。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本新型杠桿多功能節水龍頭,包括閥體、活塞與缸體組成的閥芯和開啟控制裝置,所不同的是1)其開啟控制裝置由兩個部份組成,一部份為常開、常閉控制裝置,第二部份為限時出水裝置;常開、常閉裝置的結構如下手柄呈杠桿狀鉸裝于支座上;支座的內孔為花鍵孔,該花鍵孔與套于其中的凸輪套上端的花鍵軸相配匹;下端有擴口的壓緊螺母套于凸輪套外,設于其凸肩內側的凸頂塊壓在凸輪套法蘭上端面的環形平面凸輪上;限時出水裝置的結構如下手柄呈杠桿狀鉸裝于支座上;頂桿套裝于凸輪套內孔中,限流針依次穿過缸體內孔、彈簧和活塞的限流孔;限流針頸部外側沿軸向開設有泄流槽;2)閥芯由缸體與塞于其內孔中的活塞構成,缸體處于凸輪套下方,活塞下端設有活塞導向柱,該活塞導向柱塞于閥體進水口中,與閥體進水口為滑動配合;活塞導向柱外側面沿軸向開設有導流槽,其頸部套有出水口密封墊;3)外觀呈禮帽狀的帽形密封圈的外邊緣壓在凸輪套的內孔里,其內孔緊套在頂桿的頸部;本杠桿多功能節水龍頭,還可在凸輪套外側壁上開設有環形凹槽,其中放置有凸輪套與壓緊螺母之間的密封裝置——凸輪套密封圈;還有一個上端面有一條凸環的凸環密封墊,其內孔緊套在限流針頸部;活塞外側壁上開設有凹槽,其中放置有活塞與缸體之間的密封裝置——活塞密封圈;壓緊螺母與閥體之間設有主體密封圈。
本杠桿式多功能節水龍頭,其凸輪套法蘭上端的環形平面凸輪的接觸面從最高點到最低點間的空間距離最好為1mm~5mm。
本杠桿式多功能節水龍頭,其活塞的限流孔與限流針的針體間的間隙最好為0.01~0.50mm。
本杠桿式多功能節水龍頭,所述缸體下端外側面上,沿軸向可開設有泄流槽。
本實用新型既可像普通水龍頭一樣,通過旋轉手柄實現常開常閉;(最大流量時旋轉90度)又可在常閉狀態下輕輕向上抬手柄一下,即可出水1~15秒,(視抬起高度而定)然后自動關閉。人們在短時間用水期間,(如洗手擦肥皂時)一般不注意關閉水龍頭,造成水資源浪費。本實用新型的限時出水自動關閉功能,可主動避免這種浪費現象。同時又可像普通水龍頭一樣常開,常閉。有節水,衛生,方便之功效,實用范圍廣。本實用新型閥芯上的密封墊與閥體進水口密封面為水壓自動密封,無旋轉擠壓磨擦,故不易損壞,具有使用壽命長,無泄漏的優點。由于本新型水龍頭設有活塞環導向柱,因此可控制活塞的軸向運動;又由于本新型水龍頭設有帽形密封圈,因此能防止水從頂桿和凸輪套之間滲漏,同時使頂桿迅速回位,保證限時出水功能順暢,可靠;又由于本新型水龍頭設有凸環密封墊,可減少限流針與缸體內端面之間密封面積,增大壓強,使密封性可靠;再由于缸體上開設有泄漏槽,常開動作時,使活塞在缸體內實現泄壓,避免活塞跑出缸體外。
本實用新型可用工程塑料,有色金屬和黑色金屬制造,或者用上述材料混合制造。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共有十八個主要零件。包括活塞14與缸體11組成的閥芯;凸輪套4和壓緊螺母5組成的凸輪機構;頂桿3,限流針9和彈簧10組成的限時出水機構。結合該圖,可清楚闡明其工作原理。
一、常開逆時針旋動手柄1,帶動支座2旋轉,其花鍵孔帶動凸輪套4的花鍵軸,使之也同時逆時針旋轉,此時壓緊螺母5內端面的凸頂塊與凸輪套4法蘭上端的環形平面凸輪的接觸位置由最高點向最低點滑動,形成了1mm~5mm的空間,在閥體18進水口壓力的作用下,凸輪套4缸體11與活塞14同時向上作軸向運動,活塞14下端的出水口密封墊17與閥體18進水口脫離,實現了常出水的目的。
二、常閉順時針旋轉手柄1,帶動支座2旋轉,其花鍵孔帶動凸輪套4的花鍵軸,使之也同時順時針旋轉,此時壓緊螺母5內端面的凸頂塊與凸輪套4法蘭上端的環形平面凸輪的接觸位置由最低點向最高點滑動,迫使凸輪套4向下作軸向運動,同時也使缸體11和活塞14向下作軸向運動,封住閥體18出水口。實現了常閉水的目的。
三、限時出水在常閉狀態下,輕抬手柄1,在杠桿的作用下,作用力由頂桿3傳導至限流針9,使限流針9克服彈簧10力向下運動,限流針9上端的凸環密封墊8與缸體11內端面內孔脫離,由于限流針9頸部外圓沿軸線開有數條泄流槽,缸體11內的水由此泄出,經閥體18與缸體11外園結合處的泄流槽流入閥體18出水口,從而形成了開路,使缸體11內失壓。此時頂桿3在手柄1杠桿作用力下繼續向下作軸向運動,迫使缸體11也向下作軸向運動,而活塞14被閥體18的出水口阻擋不能運動,使缸體11內的水經限流針9頸部排出,此時松開手柄1,作用力消失,在閥體18進水口的壓力作用下,推動活塞14、缸體11、及頂桿3向上運動,活塞14下端的出水口密封墊17與閥體18進水口脫離,實現了出水的目的。與此同時,限流針9在彈簧10的作用下,向上復位,將開路重新封閉。由于活塞14的限流孔與限流針9的針體有0.01~0.50mm的間隙,部分水流經由活塞14的限流孔與限流針9之間的間隙進入缸體11,經過1~15秒鐘,缸體11重新增壓,因缸體11的內腔截面積大于閥體18進水口的截面積,所以作用于活塞14的壓力永遠大于閥體18進水口的壓力。迫使活塞14向下復位,自動將閥體18進水口密封,實現了限時出水的目的。為實現壓緊螺母與閥體18間的密封在其間還設有主體密封圈。
為保證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可靠性和易操作性,采用了下面幾種技術措施1杠桿機構由手柄1、支座2組成,既可控制常開、常閉,又可控制限時出水,而且省力。
2、活塞導向柱15活塞下端沿軸線延長的一段圓柱體,與閥體18出水口滑動配合。其表面軸線方向開有數條導流槽,使水流通過。保證活塞14在作軸向運動時對閥體18出水口密封面的垂直度,避免產生泄漏。
3、帽型密封圈7外觀呈禮帽狀的橡膠,其外圓壓在凸輪套4內孔里,內孔緊套在頂桿頸部,防止水從頂桿3和凸輪套4之間滲漏,同時使頂桿迅速回位,保證限時出水功能順暢,可靠。
4、凸環密封墊8平面密封膠墊,其上端面有一條凸環,內孔緊套在限流針9頸部,減少限流針9與缸體11內端面之間的密封面積,增大壓強,使密封性能更好。
5、缸體泄流槽13缸體11下端面沿軸線方向所開的幾條明槽或暗槽,也可是內倒角。在常開動作時,使活塞14在缸體11內實現泄壓。避免活塞14跑出缸體11外,難以重新進入。
權利要求1.一種杠桿多功能節水龍頭,包括閥體、活塞與缸體組成的閥芯和開啟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1)其開啟控制裝置由兩個部份組成,一部份為常開、常閉控制裝置,第二部份為限時出水裝置;常開、常閉裝置的結構如下手柄(1)呈杠桿狀鉸裝于支座(2)上;支座(2)的內孔為花鍵孔,該花鍵孔與套于其中的凸輪套(4)上端的花鍵軸相配匹;下端有擴口的壓緊螺母(5)套于凸輪套(4)外,設于其凸肩內側的凸頂塊壓在凸輪套(4)法蘭上端面的環形平面凸輪上;限時出水裝置的結構如下手柄(1)呈杠桿狀鉸裝于支座(2)上;頂桿(3)套裝于凸輪套(4)內孔中,限流針(9)依次穿過缸體(11)內孔、彈簧(10)和活塞(14)的限流孔;限流針(9)頸部外側沿軸向開設有泄流槽;2)閥芯由缸體(11)與塞于其內孔中的活塞(14)構成,缸體(11)處于凸輪套(4)下方,活塞(14)下端設有活塞導向柱(15),該活塞導向柱(15)塞于閥體(18)進水口中,與閥體(18)進水口為滑動配合;活塞導向柱(15)外側面沿軸向開設有導流槽,其頸部套有出水口密封墊(17);3)外觀呈禮帽狀的帽形密封圈(7)的外邊緣壓在凸輪套(4)的內孔里,其內孔緊套在頂桿(3)的頸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杠桿多功能節水龍頭,其特征在于在凸輪套(4)外側壁上開設有環形凹槽,其中放置有凸輪套(4)與壓緊螺母(5)之間的密封裝置——凸輪套密封圈(6);還有一個上端面有一條凸環的凸環密封墊(8),其內孔緊套在限流針(9)頸部;活塞(14)外側壁上開設有凹槽,其中放置有活塞(14)與缸體(11)之間的密封裝置——活塞密封圈(16);壓緊螺母(5)與閥體(18)之間設有主體密封圈(1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杠桿式多功能節水龍頭,其特征在于凸輪套(4)法蘭上端的環形平面凸輪的接觸面從最高點到最低點間的空間距離為1mm~5mm。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杠桿式多功能節水龍頭,其特征在于凸輪套(4)法蘭上端的環形平面凸輪的接觸面從最高點到最低點間的空間距離為1mm~5mm。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杠桿式多功能節水龍頭,其特征在于活塞(14)內孔與限流針(9)的針體間有0.01~0.50mm的間隙。
6.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杠桿式多功能節水龍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缸體下端外側面上,沿軸向開設有泄流槽(13)。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杠桿式多功能節水龍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缸體下端外側面上,沿軸向開設有泄流槽(13)。
專利摘要本杠桿多功能水龍頭,其包括有常開、常閉控制裝置和限時出水裝置,主要由呈杠桿狀鉸裝于內孔為花鍵孔支座2上的手柄1,套于支座內孔中上端為花鍵軸的凸輪套4,下端有擴口的套于凸輪套4外的壓緊螺母5;及套于凸輪套4內孔中的頂桿3,和依次穿過缸體11內孔、彈簧10和活塞14限流孔的限流針9構成。本新型水龍頭同時具備常開、常閉和限時出水自閉功能。
文檔編號F16K31/52GK2490367SQ0026111
公開日2002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00年10月28日 優先權日2000年10月28日
發明者戚耀華, 劉作圣 申請人:戚耀華, 劉作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