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柱通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柱塞閥的改進,適用于一切管道中各種流體介質流量的控制。
目前國內外生產、銷售、使用的柱塞閥,其閥柱底部的密封圈在開啟狀態直接與介質長期接觸,導致密封面腐蝕損壞,容易引發內漏,同時閥柱開啟狀態處于單向支撐定位,容易受介質壓力的影響而損壞滲漏。
鑒于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密封面與介質隔離的柱通閥。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種閥柱雙向定位的柱通閥。
本實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本實用新型包括閥體、閥蓋、閥柱、支架、上、下密封圈、閥桿、傳動機構,所述的閥柱上設有相通的內孔,該內孔一端與入口相通,另一端與出口相通。
上述的內孔為垂直相通的孔A與孔B,孔A設在閥柱的底部,其一端與入口相通,孔B設在閥柱的側部,其另一端與出口相通。
上述的內孔的數量可根據需求設計多個。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實現了介質與密封圈的有效隔離,解決了閥門容易滲漏的難題,增大了介質的適用溫度及適用范圍,大大提高了閥門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有如下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開啟狀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關閉狀態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閥柱的結構示意圖附圖表示了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下面再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構造及其原理作進一步詳細闡述。本實用新型包括閥體1、閥蓋2、閥柱3、支架4、上下密封圈5、8、閥桿6、傳動機構7,所述的閥柱3上設有相通的內孔,該內孔一端與入口相通,另一端與出口相通。本實施例采用兩垂直相通的孔A與孔B,孔A設在閥柱的底部,其一端與入口相通,孔B設在閥柱的側部,其另一端與出口相通,孔A與孔B的數量可根據閥門的需求設計多個。介質從閥門的閥柱3內孔A進入,通過閥柱3內孔B流出,由傳動機構來任意調節介質流量的大小,所述的傳動機構可采用手動、氣動或電動等驅動裝置。本實用新型中,閥門的開啟、關閉是由閥柱3在閥體內的上、下密封圈內移動完成的,閥柱3的位置始終處于支架的上、下密封圈內,并由上、下密封圈進行雙向定位,減少閥柱受介質壓力而損壞滲漏。采用本實用新型結構,巧妙地利用閥柱上相通的內孔,達到介質與密封圈隔離,解決了閥門容易內漏的難題,并擴大了介質適用溫度范圍及介質通用性,保證了閥柱與密封圈的使用壽命,其結構簡單巧妙,使用方便,密封嚴密,經久耐用,應用廣泛,是對傳統的柱塞閥的一大創改。
權利要求1.一種柱通閥,包括閥體(1)、閥蓋(2)、閥柱(3)、支架(4)、上、下密封圈(5)、(8)、閥桿(6)、傳動機構(7),其特征是所述的閥柱(3)上設有相通的內孔,該內孔的一端與入口相通,另一端與出口相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柱通閥,其特征是所述的內孔為垂直相通的孔A與孔B,孔A設在閥柱(3)的底部,其一端與入口相通,孔B設在閥柱(3)的側部,其另一端與出口相通。
專利摘要一種柱通閥,涉及控制介質流量的柱塞閥的改進。它包括閥體、閥蓋、閥柱、支架、上、下密封圈、閥桿、傳動機構,所述的閥柱上設有相通的內孔,該內孔的一端與入口相通,另一端與出口相通,所述的內孔為兩垂直相通的孔A與孔B。采用本實用新型結構,有效地保證了密封圈與介質的隔離,解決了閥門內漏的難題,擴大了介質適用溫度范圍及通用性,大幅度提高了閥門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F16K3/00GK2432403SQ0023567
公開日2001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00年6月22日 優先權日2000年6月22日
發明者溫邦綏 申請人:瑞安市永固節能機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