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臂控制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懸臂控制閥,所述懸臂控制閥包括集成塊、至少一個平衡閥及電磁閥,所述平衡閥及所述電磁閥均為螺紋插裝閥,所述平衡閥及所述電磁閥分別通過螺紋連接來設于所述集成塊的側面上,所述集成塊的側面上設有兩個油鋼管接口,一個油鋼管接口的設置位置鄰近所述電磁閥,另一個油鋼管接口的設置位置鄰近一個平衡閥,兩個油鋼管接口均用于焊接油鋼管。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懸臂控制閥采用螺紋插裝結構的電磁閥及平衡閥,各個部件之間的布局緊湊合理,降低了體積及重量,且拆裝方便,從而縮短了拆裝時間。
【專利說明】
懸臂控制閥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懸臂控制閥,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高空作業車的懸臂控制閥。
【背景技術】
[0002]高空作業車是指3米以上,由液壓或電動系統支配多支液壓油缸,且能夠上下舉升進行作業的一種車輛。采用液壓傳動的載人高空作業車是當代先進的機械設備。
[0003]目前,用于高空作業車的懸臂控制閥具有以下三種缺陷:
[0004]第一,懸臂控制閥中的電磁閥多為板式電磁閥,板式電磁閥的體積大,因此造成懸臂控制閥的體積大、重量重;
[0005]第二,板式電磁閥需要通過四個螺釘安裝至懸臂控制閥中的集成塊上,因此拆裝耗時;
[0006]第三,集成塊需要通過四個螺釘安裝至懸臂的油缸上,因此拆裝耗時。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懸臂控制閥的體積大、重量重,且拆裝耗時的缺陷,提供一種懸臂控制閥。
[0008]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0009]—種懸臂控制閥,其特點在于,所述懸臂控制閥包括集成塊、至少一個平衡閥及電磁閥,所述平衡閥及所述電磁閥均為螺紋插裝閥,所述平衡閥及所述電磁閥分別通過螺紋連接來設于所述集成塊的側面上,所述集成塊的側面上設有兩個油鋼管接口,一個油鋼管接口的設置位置鄰近所述電磁閥,另一個油鋼管接口的設置位置鄰近一個平衡閥,兩個油鋼管接口均用于焊接油鋼管。
[0010]較佳地,所述集成塊為長方體,所述集成塊包括上側面、下側面、左側面及右側面,平衡閥的數量為兩個,所述電磁閥設于所述右側面上,一個平衡閥設于所述上側面上,另一個平衡閥設于所述左側面上。
[0011]較佳地,所述集成塊上設有四個油軟管接口,所述四個油軟管接口分別設于所述上側面、所述下側面、所述左側面及所述右側面上,所述四個油軟管接口均用于螺紋連接油軟管。
[0012]較佳地,在所述上側面及所述左側面上,平衡閥與油軟管接口之間的間距的范圍為31mm?41mm。
[0013]較佳地,所述集成塊上設有兩個測壓孔,一個測壓孔設于所述上側面上,另一個測壓孔設于所述下側面上,所述兩個測壓孔接口均用于螺紋連接測壓管。
[0014]較佳地,在所述上側面上,平衡閥與測壓孔之間的間距的范圍為3 Imm?4 Imm。
[0015]較佳地,油鋼管接口與鄰近的平衡閥之間的間距的范圍為31mm?41mm。
[0016]較佳地,所述集成塊的材質為45號鋼(碳含量為0.42%?0.5%的鋼,也叫油鋼)。
[0017]在本方案中,因45號鋼的加工性能好,方便焊接,且成本較低,故可在滿足性能要求的情況下降低了所述懸臂控制閥的生產成本。
[0018]在符合本領域常識的基礎上,上述各優選條件,可任意組合,即得本實用新型各較佳實例。
[0019]本實用新型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
[0020]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懸臂控制閥采用螺紋插裝結構的電磁閥及平衡閥,各個部件之間的布局緊湊合理,降低了體積及重量,且拆裝方便,從而縮短了拆裝時間。
【附圖說明】
[0021 ]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懸臂控制閥的立體圖。
[0022]圖2為圖1中懸臂控制閥的正視圖。
[0023]圖3為圖1中懸臂控制閥的右視圖。
[0024]圖4為圖1中懸臂控制閥的左視圖。
[0025]圖5為圖1中懸臂控制閥的俯視圖。
[0026]圖6為圖1中懸臂控制閥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舉個較佳實施例,并結合附圖來更清楚完整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28]如圖1至圖6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懸臂控制閥包括集成塊1、電磁閥2及兩個平衡閥,兩個平衡閥分別為第一平衡閥3及第二平衡閥4,所述懸臂控制閥用于高空作業車。
[0029]其中,集成塊I為長方體,集成塊I包括上側面、下側面、左側面及右側面,集成塊I內集成各類管路及閥件,因集成塊I的功能與現有懸臂控制閥中的集成塊的功能相似,故不再贅述集成塊I的功能。
[0030]電磁閥2為螺紋插裝閥,電磁閥2通過螺紋連接來設于所述右側面上,螺紋插裝結構的電磁閥2體積小、重量輕,且螺紋連接的方式簡化了拆裝過程,縮短了拆裝時間。
[0031]在本實施例中,將電磁閥2設于集成塊I的側面上,因此便于電氣接線。
[0032]第一平衡閥3及第二平衡閥4均為螺紋插裝閥,第一平衡閥3通過螺紋連接來設于所述上側面上,第二平衡閥4通過螺紋連接來設于所述左側面上,螺紋插裝結構的第一平衡閥3及第二平衡閥4體積小、重量輕,且螺紋連接的方式簡化了拆裝過程,縮短了拆裝時間。
[0033]在本實施例中,將兩個平衡閥均設于集成塊I的側面上,因此方便操作者進行調
-K-
T O
[0034]集成塊I上分別設有2個油鋼管接口、4個油軟管接口及2個測壓孔。
[0035]其中,2個油鋼管接口分別為第一油鋼管接口5及第二油鋼管接口 6,第一油鋼管接口 5設于所述右側面上,且設置位置鄰近電磁閥2,第二油鋼管接口 6設于所述左側面上,且設置位置鄰近第二平衡閥4,第一油鋼管接口 5及第二油鋼管接口 6分別用于焊接油鋼管的一端,油鋼管的另一端則焊接至高空作業車懸臂的油缸上,將集成塊I通過油鋼管焊接安裝至所述油缸上,不僅安裝方便,且縮短了安裝時間。
[0036]4個油軟管接口分別為第一油軟管接口 7、第二油軟管接口 8、第三油軟管接口 9及第四油軟管接口 10,第一油軟管接口 7設于所述上側面上,第二油軟管接口 8設于所述下側面上,第三油軟管接口 9設于所述右側面上,第四油軟管接口 10設于所述左側面上,第一油軟管接口 7、第二油軟管接口 8、第三油軟管接口 9及第四油軟管接口 10均用于螺紋連接油軟管。
[0037]2個測壓孔分別為第一測壓孔11及第二測壓孔12,第一測壓孔11設于所述上側面上,第二測壓孔12設于所述下側面上,第一測壓孔11及第二測壓孔12均用于螺紋連接測壓管。
[0038]在本實施例中,參閱圖4及圖5,在所述上側面上,第一平衡閥3與第一測壓孔11之間的間距范圍設置為31mm?41mm,在所述左側面上,第二平衡閥4與第二油鋼管接口 6之間的間距范圍設置為31mm?41mm,目的在于,若間距過小,則會放不進裝配用扳手,導致不方便安裝平衡閥,若間距過大,則會增加內部管路之間的間距,導致增加集成塊I的體積,從而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費。
[0039]在本實施例中,集成塊I的材質選用45號鋼,因45號鋼的加工性能好,方便焊接,且成本較低,故可在滿足性能要求的情況下降低了所述懸臂控制閥的生產成本。
[0040]當所述懸臂控制閥正常工作的時候,平衡閥進油控制懸臂伸出或縮回動作,懸臂可在工作范圍內任意位置保持停止狀態,當出現故障,懸臂沒有縮回功能時,電磁閥2得電,油液回到油缸,從而達到保護集成塊和閥件的作用。
[0041]本實施例提供的懸臂控制閥采用螺紋插裝結構的電磁閥2及平衡閥,各個部件之間的布局緊湊合理,降低了體積及重量,且拆裝方便,從而縮短了拆裝時間。
[0042]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43]雖然以上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些僅是舉例說明,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實質的前提下,可以對這些實施方式做出多種變更或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
【主權項】
1.一種懸臂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懸臂控制閥包括集成塊、至少一個平衡閥及電磁閥,所述平衡閥及所述電磁閥均為螺紋插裝閥,所述平衡閥及所述電磁閥分別通過螺紋連接來設于所述集成塊的側面上,所述集成塊的側面上設有兩個油鋼管接口,一個油鋼管接口的設置位置鄰近所述電磁閥,另一個油鋼管接口的設置位置鄰近一個平衡閥,兩個油鋼管接口均用于焊接油鋼管。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懸臂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塊為長方體,所述集成塊包括上側面、下側面、左側面及右側面,平衡閥的數量為兩個,所述電磁閥設于所述右側面上,一個平衡閥設于所述上側面上,另一個平衡閥設于所述左側面上。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懸臂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塊上設有四個油軟管接口,所述四個油軟管接口分別設于所述上側面、所述下側面、所述左側面及所述右側面上,所述四個油軟管接口均用于螺紋連接油軟管。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懸臂控制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側面及所述左側面上,平衡閥與油軟管接口之間的間距的范圍為3 Imm?4 Imm。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懸臂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塊上設有兩個測壓孔,一個測壓孔設于所述上側面上,另一個測壓孔設于所述下側面上,所述兩個測壓孔接口均用于螺紋連接測壓管。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懸臂控制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側面上,平衡閥與測壓孔之間的間距的范圍為3 Imm?4 Imm。7.如權利要求1?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懸臂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油鋼管接口與鄰近的平衡閥之間的間距的范圍為3 Imm?4 Imm。8.如權利要求1?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懸臂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塊的材質為45號鋼。
【文檔編號】F15B13/02GK205689511SQ201620296769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1日 公開號201620296769.7, CN 201620296769, CN 205689511 U, CN 205689511U, CN-U-205689511, CN201620296769, CN201620296769.7, CN205689511 U, CN205689511U
【發明人】吳安吉, 趙含彬, 王孝偉, 趙麗娟
【申請人】上海圣克賽斯液壓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