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油機構及具有該泵油機構的臥式壓縮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臥式壓縮機(1)的泵油機構(PM),包括:隔板(60),其在臥式壓縮機的殼體(10)中隔開儲油室(CO)與設置有馬達(20)的馬達室(CM),以及泵組件(P),其包括位于儲油室中的第一泵(80)和第二泵(90),第一泵將油從馬達室抽吸到儲油室,第二泵將油從儲油室供給到旋轉軸(30)內的潤滑通道(34)中。隔板由平板制成,并具有:隔板主體(62),其沿豎向方向延伸;以及凸緣部(64),其從隔板主體的周向邊緣沿軸向延伸,并固定至殼體。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包括該泵油機構的臥式壓縮機。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泵油機構和臥式壓縮機能夠保證零件潤滑,降低系統油循環率,并降低成本。
【專利說明】
泵油機構及具有該泵油機構的臥式壓縮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臥式壓縮機的栗油機構以及具有該栗油機構的臥式壓縮機。
【背景技術】
[0002]壓縮機一般包括殼體、容納在殼體中的壓縮機構、驅動壓縮機構的馬達、由馬達驅動的旋轉軸等。對于立式壓縮機而言,通常在壓縮機殼體的底部設置有油池,并且在旋轉軸的底端設置有油栗,以將油池中積蓄的油栗送到旋轉軸中的軸向延伸的油孔,從而為壓縮機的各個活動部件供給潤滑油。然而在一些應用中,由于空間的限制,需要使用臥式壓縮機。由于臥式壓縮機不能在旋轉軸的末端自然形成油池,所以現有技術已經設計了多種用于臥式壓縮機的栗油機構來實現潤滑油的栗送,例如將高壓區的油引入到旋轉軸末端的油栗中、或者利用雙層外殼而形成油池。然而,這些技術由于存在能效比較低、復雜度高等缺點。另外,還存在以下栗油機構:利用豎向分隔件隔出單獨的油池,并利用栗來向旋轉軸供油,然而在這種結構中,該分隔件普遍較復雜,制造成本高,難以與殼體密封固定,并且其潤滑效果不如立式壓縮機。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簡單的、能夠提高潤滑效果的栗油機構。
[0004]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臥式壓縮機的栗油機構,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在所述臥式壓縮機的殼體中隔開儲油室與設置有馬達的馬達室,以及栗組件,所述栗組件包括位于所述儲油室中的第一栗和第二栗,所述第一栗將油從所述馬達室抽吸到所述儲油室,所述第二栗將油從所述儲油室供給到所述臥式壓縮機的旋轉軸內的潤滑通道中。其中,所述隔板由平板制成,并且所述隔板具有:隔板主體,所述隔板主體沿豎向方向延伸;以及凸緣部,所述凸緣部從所述隔板主體的周向邊緣沿軸向延伸,并且固定至所述臥式壓縮機的殼體。
[0005]可選地,所述隔板主體和所述凸緣部通過沖壓金屬板而一體形成。
[0006]可選地,所述隔板主體設置有中央開口,所述中央開口環繞并固定至支承所述旋轉軸的軸承座。
[0007]可選地,所述凸緣部通過在所述臥式壓縮機的殼體上周向布置的多個通孔處焊接至所述殼體。
[0008]可選地,在所述凸緣部與所述臥式壓縮機的殼體之間設置有環形密封件,以在所述凸緣部的整個圓周上將所述儲油室與所述馬達室密封地隔開。
[0009]可選地,在所述凸緣部的外周面中或所述殼體的內周面中設置有用于容納所述環形密封件的周向凹部。
[0010]可選地,在所述凸緣部的外周面中或所述殼體的內周面中設置有通向所述周向凹部的徑向間隙,所述徑向間隙的徑向尺寸小于所述周向凹部的徑向尺寸,以僅允許環形密封件單向地經由所述徑向間隙進入到所述周向凹部中。
[0011]可選地,在所述隔板主體中設置有多個氣隙檢查孔,所述氣隙檢查孔在安裝過程中被密封地封堵。
[0012]可選地,在所述隔板主體的預定高度處設置有將所述儲油室與所述馬達室連通的溢流孔。
[0013]可選地,所述溢流孔在所述隔板主體中設置在支承所述旋轉軸的軸承座所在位置的斜上方,使得所述溢流孔和所述軸承座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無重疊。
[0014]可選地,所述臥式壓縮機是低壓側式渦旋壓縮機。
[0015]可選地,在所述隔板主體中還設置有進油孔,所述栗組件的吸油管道穿過所述進油孔進入所述馬達室。
[0016]可選地,所述第一栗和所述第二栗是由所述旋轉軸驅動的轉子栗,所述第一栗的排量大于所述第二栗的排量。
[0017]可選地,所述栗油機構還包括:第一隔片,所述第一隔片位于支承所述旋轉軸的軸承座與所述第一栗之間,所述第一隔片上設置有孔口以將所述第一栗栗出的油引入到所述軸承座的內腔中,并且油經由所述軸承座上的徑向開口進入所述儲油室;第二隔片,所述第二隔片將所述第一栗與所述第二栗隔絕;以及端蓋,所述端蓋位于所述第二栗的與所述第二隔片相反的一側,所述端蓋中設置有孔口,以將所述第二栗栗出的油引入到所述端蓋的中央凹部內,所述中央凹部與所述潤滑通道連通。
[0018]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臥式壓縮機,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栗油機構。
[0019]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栗油機構和臥式壓縮機的優點在于其結構簡單,便于安裝,并且能夠提高壓縮機的潤滑效果。
【附圖說明】
[0020]通過以下參照附圖的描述,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和優點將變得更加容易理解,其中:[0021 ]圖1是應用本實用新型的臥式壓縮機的整體圖;
[0022]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栗油機構的剖面圖;
[0023]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隔板部分的剖面圖;
[0024]圖4是臥式壓縮機的一端的外部立體圖;
[0025]圖5是壓縮機移除了一個端蓋后的端視圖;
[0026]圖6是與圖5類似的視圖,其中氣隙檢查孔被填塞;以及
[0027]圖7和圖8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栗機構的不同角度的分解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面對優選實施方式的描述僅僅是示范性的,而絕不是對本實用新型及其應用或用法的限制。在以下描述中,“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分別指的是與自然狀態下的水平面平行的方向和與水平面垂直的方向。
[0029]圖1是臥式壓縮機I的整體圖。臥式壓縮機I包括大致呈封閉圓筒形的殼體10,殼體10包括位于中部的主體11和固定至主體的軸向兩端的第一端蓋12和第二端蓋13。在主體11上裝配有用于吸入制冷劑的吸氣接頭14(參見圖5),而在第二端蓋13上裝配有排氣接頭15(參見圖5),用于排出壓縮后的制冷劑。在主體11和第二端蓋13之間還設置有大致呈橫向地延伸的隔板16,從而將壓縮機殼體10的內部空間分隔成高壓側和低壓側。具體地,第二端蓋13和隔板16之間的空間構成高壓側空間,而隔板16與第一端蓋12之間的空間構成低壓側空間。在低壓側空間內容置有馬達20、旋轉軸30以及壓縮機構40,馬達通過旋轉軸30驅動壓縮機構40,這種壓縮機也稱為低壓側壓縮機。
[0030]在圖1所示的示例中,馬達20包括固定于殼體10的定子22和固定于旋轉軸30的轉子24。旋轉軸30的第一端經由軸承由第一軸承座50(對應于權利要求中的“軸承座”)支撐,而第二端經由軸承由第二軸承座52支撐。作為臥式壓縮機,旋轉軸30的延伸方向(或者說臥式壓縮機I的軸向方向)大致平行于水平方向。壓縮機構40包括彼此嚙合的定渦旋部件42和動渦旋部件44,在定渦旋部件42與動渦旋部件44之間形成一系列的壓縮腔。旋轉軸30的偏心曲柄銷32經由襯套33插入到動渦旋部件44的轂部46中以旋轉驅動動渦旋部件44,使得動渦旋部件44繞定渦旋部件42繞動,以對吸入到壓縮機構40中的制冷劑進行壓縮。
[0031]與現有技術中類似,在旋轉軸30中設置有潤滑通道34,潤滑通道34包括位于第一端的同心孔34a和與同心孔34a連通的偏心孔34b,偏心孔34b相對于同心孔34a徑向偏移并且相對于旋轉軸30的旋轉軸線偏斜,偏心孔34b開口于旋轉軸30的偏心曲柄銷32。通過栗油機構PM將油栗送到同心孔34a中,在旋轉軸30的離心力的作用下,油沿著離心孔34b向第二端行進,并離開旋轉軸30進入偏心曲柄銷32,進而潤滑各個活動部件。
[0032]參見圖2,下面將詳細描述栗油機構PM。栗油機構PM主要包括隔板60以及栗組件P。隔板60位于壓縮機的軸向一端(第一端)附近,從而在低壓側空間中隔出儲油室CO與容納有馬達20的馬達室CM,儲油室CO位于隔板60的第一側(在圖2中位于隔板右側),馬達室CM位于隔板60的第二側(在圖2中位于隔板左側)。在下文中,除非有相反說明,否則“第一端”、“第一側”通常指的是圖2中的右端/右側,“第二端”、“第二側”通常指的是圖2中的左端/左側。
[0033]參見圖3,隔板60由厚度基本一致的平板制成,例如通過沖壓金屬板而制成,從而形成如下所述的隔板主體62和凸緣部64,但是能夠理解,在滿足強度要求的情況下,也可以使用非金屬板來制造隔板60。因此,避免了采用結構復雜、重量很大并且很耗費材料的鑄造件,從而能夠簡化加工工藝,節省材料用量,降低制造成本。
[0034]隔板主體62沿豎向方向(或者說沿壓縮機的徑向方向)延伸,隔板主體62大致呈環形板狀,即,在周向方向上連續。在隔板主體62的中央部分設置有中央開口62a,用于與臥式壓縮機I的第一軸承座50連接。具體地,第一軸承座50包括軸向相鄰的第一直徑部50a和第二直徑部50b,第一直徑部50a的外徑大于第二直徑部50b的外徑,從而形成臺階面50c。中央開口 62a的尺寸略大于第二直徑部50b的尺寸而小于第一直徑部50a的尺寸,使得中央開口62a能夠周向地套在第二直徑部50b上,并抵靠臺階面50c。通過將多個緊固件F(參見圖7)貫穿隔板主體62與第一直徑部50a的對應位置處的開口,而將隔板主體62與第一軸承座50密封地固定在一起。能夠理解,此處描述第一直徑部50a和第二直徑部50b僅是為了描述隔板主體62的安裝,第一軸承座50還可以具有與第一直徑部50a和第二直徑部50b不同的其它直徑部,只要能夠將中央開口62a套到第二直徑部50b上即可。這種連接方式僅僅是示例,隔板主體62可以以其它方式密封地連接至軸承座50。
[0035]參見圖3,凸緣部64從隔板主體62的周向邊緣朝向馬達室CM—側沿軸向延伸,并且固定至壓縮機殼體10,在本圖中示出為固定至主體11。具體而言,凸緣部64呈大致圓筒狀,其外表面64a面對壓縮機殼體10的內表面10a。在壓縮機殼體10中沿周向方向間隔開地設置有多個通孔10b,通過將焊料(未示出)置入通孔1b而將凸緣部64焊接至壓縮機殼體10,每個通孔1b對應于凸緣部64上的一個焊點。凸緣部64的軸向寬度可以較寬,所以可以使用現有壓縮機殼體10上的通孔10b(參見圖4)進行焊接,從而能夠應用現有的壓縮機殼體、采用與現有技術中相同的焊接工藝進行焊接,避免了由于修改零件結構和工藝造成的成本增加。另外,僅在多個通孔1b處進行點焊,意味著不需要全周焊接來實現隔板與壓縮機殼體之間的密封,所以簡化了焊接步驟。在本實施方式的示例中,凸緣部64沿軸向朝馬達室CM—側延伸并且固定至壓縮機殼體10的主體11,然而應當理解,凸緣部64也可以從隔板主體62朝向儲油室CO—側延伸并且固定至壓縮機殼體的第一端蓋12,在此將不再贅述。
[0036]在凸緣部64與壓縮機殼體10之間設置有環形密封件66,如O形環,以將儲油室CO與馬達室CM密封地隔開。下面將描述環形密封件66的布置方式。參見圖3,在軸向方向上,在隔板主體62與凸緣部64之間的連接部63與焊點(通孔1b)之間,在凸緣部64的外表面64a上設置有周向凹部64b,該周向凹部64b能夠容納環形密封件66,并且允許環形密封件66在受到擠壓時變形。在連接部63與周向凹部64b之間設置有徑向間隙64c,該徑向間隙64c可以通過對凸緣部64的外表面64a進行機加工(例如車削)而形成,使得環形密封件66能夠從連接部63側軸向地穿過徑向間隙64c而進入到周向凹部64b中。徑向間隙64c的徑向尺寸小于周向凹部64b的徑向尺寸,S卩,周向凹部64b與徑向間隙64c—起形成大致L形狀。在安裝環形密封件66時,將受到壓縮的環形密封件66穿過徑向間隙64c進入到尺寸較大的周向凹部64b中,并且一定程度上恢復形狀(為了起到密封作用,周向凹部64b中的環形密封件66仍然受到壓縮而沒有完全恢復形狀)。因此,徑向間隙64c僅允許環形密封件66單向地從連接部63進入到周向凹部64b中,而避免環形密封件66從周向凹部中64b沿徑向間隙脫出。以這種方式,能夠方便地組裝和容納環形密封件66,并通過環形密封件66來實現隔板60與壓縮機殼體10之間的密封。
[0037]能夠理解,雖然在以上描述的方式中,周向凹部64b和徑向間隙64c都布置在凸緣部64的外周面中,然而,周向凹部和徑向間隙中的一者或兩者也可以替代性地設置在殼體10的內周面中(例如通過機加工殼體10的內壁而形成),只要使得環形密封件66能夠穿過徑向間隙進入到周向凹部中即可。
[0038]參見圖5,可選地,在隔板主體62中,沿周向方向布置有多個(圖中為三個)氣隙檢查孔62b,用于在組裝過程中檢查馬達20的定子22與轉子24之間的空氣間隙。在壓縮機的組裝過程中存在以下步驟:將固定有轉子24、第一軸承座50以及隔板60的旋轉軸30插入到固定有定子22的殼體10中。在現有技術中,由于隔板60阻擋了組裝人員的視線,所以無法確定定子22與轉子24之間是否存在適當的空氣間隙,無法保證組裝質量。為此,本申請在隔板主體62中、在徑向上與定子22的內周/轉子24的外周大致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多個氣隙檢查孔,以檢查馬達20的組裝氣隙,確保了正確組裝。當然,氣隙檢查孔也可以設置在與定子22的內周/轉子24的外周偏離的位置處,只要能夠通過氣隙檢查孔觀察到二者的相對位置即可。在組裝完成后,每個檢查孔62b均由填塞件68密封地堵塞,圖6示出了安裝填塞件68之后的狀態。能夠理解,填塞件68可以可拆卸地或永久性地固定至檢查孔62b。
[0039]參見圖5和圖6,在隔板主體62的預定高度處設置有將儲油室CO與馬達室CM連通的溢流孔62c,其能夠釋放儲油室CO中的壓力,保持儲油室CO與馬達室CM中的壓力一致(或者說平衡),并且當儲油室CO中的油位高于預定高度時,潤滑油能夠經由溢流孔62c流回到馬達室CM中。溢流孔62c設置在隔板主體62中軸承座50所在位置的斜上方,靠近隔板主體62的周緣的位置處,換言之,溢流孔62c的位置設計成使得其與軸承座5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錯開(無重疊)。這樣,當潤滑油從溢流孔62c流下時,潤滑油的流動路徑會避開旋轉的軸承和旋轉軸,從而避免以下情況:潤滑油在旋轉的軸承和旋轉軸的帶動下向四周甩出和霧化,進而被吸入的制冷劑帶走,以不期望的方式增大系統的油循環量。
[0040]下面參照圖2、圖7和圖8介紹栗組件P。栗組件P包括位于儲油室CO中的第一栗80和第二栗90,第一栗80將潤滑油從馬達室CM抽吸到儲油室CO,第二栗90將油從儲油室CO供給到壓縮機的旋轉軸30內。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栗80和第二栗90都是轉子栗,并且均由旋轉軸30驅動。
[0041 ] 參見圖2和圖7,第一栗80包括第一吸油管道82,第一吸油管道82密封地穿過隔板主體62中的進油孔62d,例如,密封襯套82a在第一吸油管道82與進油孔62d之間進行密封。第一吸油管道82的一端82b開口于馬達室CM的下部并且朝向下方開口,以利于進油。參見圖7,第一栗80還包括第一栗殼84和第一轉子86,第一栗殼84固定至靜止的軸承座50,并且包括中央腔84a以及與中央腔連通的入口84b、出口 84c以及限制凹部84d。第一吸油管道82的另一端82c通向第一栗殼84中的入口 84b(第一吸油管道82對應于權利要求書中的“吸油管道”)。第一轉子86大致呈環形,其固定地套在旋轉軸30的末端,并且容納在第一栗殼84的中央腔84a內。第一轉子86設置有凸耳86a,凸耳86a可活動地嵌在第一栗殼84中的限制凹部84d內。在第一栗殼84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隔片87和第二隔片88,以在第一轉子86與第一栗殼84之間形成壓縮腔。由此,以已知的轉子栗的工作方式,當旋轉軸30旋轉時,第一轉子86以凸耳86a為支點在第一栗殼84內部搖擺,對從栗殼84的入口 84b中進入的油加壓,并將油從栗殼84的出口 84c中排出。從出口 84c排出的油經過第一隔片87中與出口 84c的位置對應的孔口 87a而進入到軸承座50的內腔50d內,并經由軸承座50上的與內腔50連通的徑向開口50e而流入到儲油室CO中。由此,第一栗80將油從馬達室CM抽吸到儲油室CO中。
[0042]參見圖2和圖8,第二栗90是與第一栗80類似的栗,并且其工作成將油從儲油室CO抽吸到旋轉軸30中的同心孔34a中。第二栗包括第二吸油管道92,第二吸油管道92的一端92b開口于儲油室CO的下部并且朝向下方開口,以方便進油。第二栗90還包括端蓋93、第二栗殼94和第二轉子96。端蓋93設置在第二栗殼94的與第二隔片88軸向相反的一側。第二栗殼94固定至靜止的軸承座50,在軸向上與第一栗殼84通過第二隔片88分開,并且包括中央腔94a以及與中央腔連通的入口94b、出口94c以及限制凹部94d。第二吸油管道92的另一端92c通向經由端蓋93中的通道93a而通向第二栗殼94的入口 94b。第二轉子96大致呈環形,其固定地套在旋轉軸30的末端,并且容納在第二栗殼94的中央腔94a內。第二轉子96設置有凸耳96a,凸耳96a可活動地嵌在第二栗殼94中的限制凹部94d內。通過第二隔片88和端蓋93而在第二轉子96與第二栗殼94之間形成壓縮腔。由此,以已知的轉子栗的工作方式,當旋轉軸30旋轉時,第二轉子96以凸耳96a為支點在第二栗殼94內部搖擺,對從栗殼94的入口 94b中進入的油加壓,并將油從栗殼94的出口94c中排出。從出口94c排出的油經過端蓋93中與出口94c的位置對應的孔口93b而進入到端蓋93的中央凹部93c內,中央凹部93c與旋轉軸30的同心孔34a連通,由此,油能夠由中央凹部93c進入同心孔34a中。以此方式,第二栗90將油從儲油室CO中抽吸到旋轉軸30的潤滑通道34中。
[0043]第一栗80的排量大于第二栗90的排量,在本實施方式中這體現為第一栗80的壓縮腔的軸向寬度大于第二栗90的壓縮腔的軸向寬度。由此,進入儲油室CO的油量大于從儲油室CO排出的油量,進而確保儲油室CO中的油量。當積蓄在儲油室CO中的油的油位高于設置有溢油孔62c的預定高度時,多余的油從溢油孔62c流出到馬達室CM中。
[0044]發明人對安裝有根據本實施方式的隔板/栗油機構的臥式壓縮機與未設置該栗油機構的立式壓縮機進行了對比實驗,結果表明,在多種制冷劑和多種工況運轉的條件下,臣卜式壓縮機的功率、制冷量、能效比等均比同容積立式壓縮機更好,這表明本實施方式的隔板/栗油機構的潤滑效率優于目前已有的其它臥式壓縮機。
[0045]本領域中,通常將馬達處于吸氣壓力區(即低壓區)的壓縮機稱為低壓側壓縮機,而將馬達處于排氣壓力區(即高壓區)的壓縮機稱為高壓側壓縮機。雖然本實施方式以低壓側壓縮機為例描述了隔板和栗油機構,但是能夠理解,該實施方式可以應用于高壓側壓縮機。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形成的馬達室CM和儲油室CO都位于高壓區,但是通過溢流孔62c,二者之間能夠實現壓力平衡,并且栗油機構PM能夠以同樣的方式向旋轉軸的潤滑通道供油。
[0046]安裝有本實施方式的隔板或栗油機構的臥式壓縮機也可以安裝成立式的,并且可以正常供油,正常工作。
[0047]雖然本實施方式以渦旋壓縮機為例描述了隔板和栗油機構,但是能夠理解,該實施方式也可以應用于除渦旋壓縮機以外的臥式壓縮機,只要其通常從旋轉軸一端供油即可。
[0048]盡管在此已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各種實施方式,但是應該理解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這里詳細描述和示出的【具體實施方式】,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實質和范圍的情況下可由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實現其它的變型和變體。所有這些變型和變體都落入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而且,所有在此描述的構件都可以由其他技術性上等同的構件來代替。
【主權項】
1.一種用于臥式壓縮機(1)的泵油機構(PM),包括: 隔板(60),所述隔板(60)在所述臥式壓縮機(1)的殼體(10)中隔開儲油室(CO)與設置有馬達(20)的馬達室(CM),以及 栗組件(P),所述泵組件(P)包括位于所述儲油室(CO)中的第一泵(80)和第二泵(90),所述第一泵(80)將油從所述馬達室(CM)抽吸到所述儲油室(CO),所述第二泵(90)將油從所述儲油室(CO)供給到所述臥式壓縮機(1)的旋轉軸(30)內的潤滑通道(34)中, 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60)由平板制成,并且所述隔板(60)具有:隔板主體(62),所述隔板主體(62)沿豎向方向延伸;以及凸緣部(64),所述凸緣部(64)從所述隔板主體(62)的周向邊緣沿軸向延伸,并且固定至所述臥式壓縮機(1)的殼體(1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泵油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主體(62)和所述凸緣部(64)通過沖壓金屬板而一體形成。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泵油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主體(62)設置有中央開口(62a),所述中央開口(62a)環繞并固定至支承所述旋轉軸(30)的軸承座(50)。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栗油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緣部(64)通過在所述臥式壓縮機(I)的殼體(10)上周向布置的多個通孔(1b)處焊接至所述殼體(10)。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泵油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緣部(64)與所述臥式壓縮機(1)的殼體(10)之間設置有環形密封件(66),以在所述凸緣部(64)的整個圓周上將所述儲油室(CO)與所述馬達室(CM)密封地隔開。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泵油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緣部(64)的外周面(64a)中或所述殼體的內周面(1a)中設置有用于容納所述環形密封件(66)的周向凹部(64b)。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栗油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緣部(64)的外周面(64a)中或所述殼體的內周面(1a)中設置有通向所述周向凹部(64b)的徑向間隙(64c),所述徑向間隙(64c)的徑向尺寸小于所述周向凹部(64b)的徑向尺寸,以僅允許環形密封件(66)單向地經由所述徑向間隙(64c)進入到所述周向凹部(64b)中。8.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泵油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板主體(62)中設置有多個氣隙檢查孔(62b),所述氣隙檢查孔(62b)在安裝過程中被密封地封堵。9.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泵油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板主體(62)的預定高度處設置有將所述儲油室(CO)與所述馬達室(CM)連通的溢流孔(62c)。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泵油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孔(62c)在所述隔板主體(62)中設置在支承所述旋轉軸(30)的軸承座(50)所在位置的斜上方,使得所述溢流孔(62c)和所述軸承座(5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無重疊。11.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泵油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臥式壓縮機(I)是低壓側式渦旋壓縮機。12.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泵油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板主體(62)中還設置有進油孔(62d),所述第一泵(80)的吸油管道(82)穿過所述進油孔(62d)進入所述馬達室(CM)。13.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泵油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80)和所述第二泵(90)是由所述旋轉軸(30)驅動的轉子泵,所述第一泵(80)的排量大于所述第二泵(90)的排量。14.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栗油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栗油機構(P)還包括: 第一隔片(87),所述第一隔片(87)位于支承所述旋轉軸(30)的軸承座(50)與所述第一栗(80)之間,所述第一隔片(87)上設置有孔口(87a)以將所述第一栗(80)泵出的油引入到所述軸承座(50)的內腔(50d)中,并且油經由所述軸承座(50)上的徑向開口(50e)進入所述儲油室(CO); 第二隔片(88),所述第二隔片(88)將所述第一泵(80)與所述第二泵(90)隔離開;以及 端蓋(93),所述端蓋(93)位于所述第二泵(90)的與所述第二隔片(88)相反的一側,所述端蓋(93)中設置有孔口(93b),以將所述第二泵(90)栗出的油引入到所述端蓋(93)的中央凹部(93c)內,所述中央凹部(93c)與所述潤滑通道(34)連通。15.—種臥式壓縮機(1),其特征在于,設置有如權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項所述的栗油機構(PM)。
【文檔編號】F04C29/02GK205578273SQ201620386467
【公開日】2016年9月14日
【申請日】2016年5月3日
【發明人】崔永華, 蘇曉耕
【申請人】艾默生環境優化技術(蘇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