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冷式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風冷式真空泵,解決了真空轉軸與泵殼散熱不明顯的問題,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包括泵殼與置于泵殼內的轉軸,所述轉軸的開設有軸線方向的貫穿孔,包括套接且轉動密封于轉軸一端部的封座、連通于封座并向貫穿孔進氣或吸氣的風機、轉軸另一端部與外部連通;所述泵殼內開設有密封腔、所述密封腔設有至少兩個用于與外界進出氣的氣口,所述封座與其中一氣口密封連通以實現風機對密封腔輸氣,達到對轉軸與泵殼有效散熱的目的。
【專利說明】
風冷式真空泵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真空栗,特別涉及風冷式真空栗。
【背景技術】
[0002]真空栗是指利用機械、物理、化學或物理化學的方法對被抽容器進行抽氣而獲得真空的器件或設備。通俗來講,真空栗是用各種方法在某一封閉空間中改善、產生和維持真空的裝置。真空栗在使用時會產生大量的熱能。
[0003]現檢索到一篇公開號位CN102121475 A的中國專利文件三葉形水冷羅茨真空栗,通過水冷的方式對真空栗冷卻。但是難以對真空的轉軸與栗殼進行有效的降溫。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對轉軸與栗殼均能有效降溫的風冷式真空栗。
[0005]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0006]—種風冷式真空栗,包括栗殼與置于栗殼內的轉軸,所述轉軸開設有軸線方向的貫穿孔,包括套接且轉動密封于轉軸一端部的封座、連通于封座并向貫穿孔一端進氣或吸氣的風機、轉軸另一端部與外部連通;
[0007]所述栗殼內開設有密封腔、所述密封腔設有至少兩個用于與外界進出氣的氣口,所述封座與其中一氣口密封連通以實現風機對密封腔輸氣。
[000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封座將貫穿孔與栗殼的密封腔進行密封,風機進行吸氣或吹氣時,將外部的空氣引入封座,使冷卻風進入密封腔與轉軸的貫穿孔內,貫穿孔內的氣流從轉軸的另一端流出(連接外部的端),實現轉軸內氣流的循環流動,流動的氣體帶走了轉軸內部的熱量,對轉軸進行降溫;栗殼密封腔內的氣流從另一個氣口流出實現氣流的循環流動,流動的氣體帶走了栗殼內部的熱量,對栗殼進行降溫;氣口與外部連通的目的是為防止氣口連通本殼內部,避免真空栗自身的密封性下降。
[0009]較佳的,所述封座開設有圓形的通氣孔與所述氣口連通,所述轉軸套設有與所述封座內壁抵觸的第一密封圈,所述封座插于栗殼且封座通過套設的第二密封圈與栗殼內壁密封連接。
[001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密封圈有效防止了冷卻氣在封座與轉軸的連接處泄出,且第一密封圈仍能使得轉軸在封座內轉動,提高了冷卻風的冷卻作用,轉軸在栗殼內帶動轉動。封座插于栗殼,實現通氣孔與密封腔氣口的對接,第二密封圈防止了冷卻氣流從封座與栗殼的連接間歇泄出,提高了冷卻風的順暢流動與冷卻性能。由于轉軸與第一密封圈套接,故轉軸可第一密封圈上轉動。
[0011]較佳的,所述第二密封圈置于所述通氣孔兩側,轉軸上套設有與封座轉動連接的第一軸套,所述第一軸套的外壁通過第一密封圈與所述封座抵觸密封,所述第一軸套的內壁通過第一密封圈與轉軸密封轉動。
[001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二密封圈左右布置放置冷卻氣從通氣孔兩側泄出。轉軸在轉動過程中對第一密封圈的磨損較大,現在采用了第一軸套,軸套在封座內也能轉動,當轉軸處受到較大摩擦力時將驅動第一軸套的轉動,以達到減緩第一密封圈磨損速率的效果,延長了第一密封圈的使用壽命,使得冷卻氣在流通時的壓力得以穩定流通,使得轉軸與栗殼的冷卻效果穩定、高效。
[0013]較佳的,轉軸連通外部的一端連接有聯軸器,聯軸器的中間卡接有用于連接的梅花形彈性塊,所述梅花形彈性塊開設有連通外部與貫穿孔的通孔。
[001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聯軸器用于連接動力源,梅花形彈性是聯軸器的中間構件,其開設有的通孔直接與外部連接且不影響貫穿孔內冷卻器的流動。
[0015]較佳的,所述轉軸包括齒輪連接的主動軸與從動軸,所述主動軸與從動軸的兩貫穿孔通過彎管連通,所述主動軸遠離彎管的一端連通于聯軸器,所述從動軸遠離彎管的一端連通于風機。
[001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相對于單一轉軸,雙軸聯動提高了真空栗的抽真空效率,而通過彎管可有效實現兩轉軸之間的冷卻空氣流動,使得主動軸與從動軸能夠快速有效的降溫。
[0017]較佳的,所述主動軸與從動軸的外側均依次套設有第二軸套、封套、栗殼且相鄰彼此之間通過O形圈進行密封,所述主動軸與從動軸均于第二軸套內轉動,所述彎管通過螺釘連接于封套。
[001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0形圈密封起到密封作用,轉軸轉動過程中對0形圈的磨損較大,第二軸套與封套之間也通過0型圈密封。且由于第二軸套能夠相對轉動,減少了轉軸與第二軸套之間ο形圈的壓力,減緩了該O形圈的壓力與磨損,使得轉軸的氣密性得以保證,使得冷卻氣流可以穩定的貫穿孔孔內流通,使得轉軸的冷卻效果得以保證。
[0019]較佳的,所述貫穿孔連通外部的螺紋部連接有消聲器。
[002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轉軸的貫穿孔較小,強氣流穿過貫穿孔時會產生較大的噪音,該噪音聽到使人感到煩躁,且長期聽該噪音易使人產生心理疾病與耳鳴,故通過消聲器有效消除了該問題。
[0021 ]較佳的,所述氣口的數量為兩個,且均設有風機。
[002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風機停止時其轉葉堵住了栗殼進、出口,避免了異物通過氣口進入并堵塞密封腔的情況。進一步在于防止逆風從出口處進入密封腔,使得冷卻風的流動更加順暢提高了風冷的效率。
[0023]較佳的,所述栗殼分為若干段分蓋,相鄰分蓋之間的抵觸面貼合且通過螺釘固定,所述分蓋的內部設有通腔,所述相鄰之間的通腔相互密封連接。
[002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分蓋的設計使得栗殼可拆分,便于栗殼的分段搬運與儲藏,且安裝時僅通過螺釘固定,安裝便捷。抵觸面的貼合使得相鄰分蓋之間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放置冷卻風的泄漏。
[0025]較佳的,所述栗殼的外側設有若干個散熱片,所述散熱片之間留有間隙,所述栗殼的一端固定有電機,所述栗殼固定于機架,所述機架上設有支撐旋轉電機的頂桿,所述頂桿螺紋連接于所述機架,所述頂桿周向旋轉驅動自身軸向移動以實現抵觸電機,所述頂桿設有用于周向旋轉的旋轉部。
[002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散熱片增加了栗殼與外界接觸面積,使得栗殼降溫更加的迅速。
[0027]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該真空栗通過風機抽到空氣進入栗殼內的密封腔與轉軸內的貫穿孔,空氣的流動帶走了栗殼與轉軸內的熱量進行有效降溫。
[0028]利用空氣為冷卻質的優點還在于,空氣不像冷卻液需要專用的輸送管,真空栗的安裝使用更加的便捷。
[0029]而且在西部一些水資源稀缺地區,采用空氣為冷卻介質具有良好的環保功能。
【附圖說明】
[0030]圖1是實施例的主視圖(A-A的#1』視不意);
[0031 ]圖2是實施例的俯視圖(B-B的剖視示意);
[0032]圖3是實施例的左視圖;
[0033]圖4是圖2中的C部放大圖;
[0034]圖5是圖2中的D的放大圖;
[0035]圖6是圖2中的E的放大圖;
[0036]圖7是圖2中的F部放大圖;
[0037]圖8是圖1中的H部放大圖;
[0038]圖9是圖1中的I部放大圖;
[0039]圖10是實施例中主動軸半剖視圖;
[0040]圖11是圖10中的J部放大圖。
[0041 ]圖中:
[0042]1、栗殼;11、分蓋;12、密封腔;121、通腔;13、氣口;14、散熱片;
[0043 ]2、轉軸;21、主動軸;22、從動軸;23、貫穿孔;24、消聲器;25、螺紋部;
[0044]3、封座;31、通氣孔;32、第一軸套;33、第一密封圈;34、第二密封圈;
[0045]4、風機;
[0046]5、聯軸器;51、梅花形彈性塊;512、通孔;
[0047]61、彎管;62、第二軸套;63、封套;64、o形圈;
[0048]71、齒輪;72、機架;73、電機;74、聯動座;8、頂桿;81、旋轉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49]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50]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0051 ]實施例1:(風冷式真空栗),如圖1所示,機架72,機架72包括六個豎直布置的圓柱形金屬支撐桿,支撐桿桿的上端焊接有平整的金屬板,金屬板的上表面通過螺釘連接有栗殼I。
[0052](栗殼I)栗殼I從左到右依次分為五個分蓋11,最左端分蓋11通過螺釘固定電機73,五個分蓋11均為圓環狀,而最右端的分蓋11一體成型有封板,最右端的分蓋11起到密封栗殼I的作用,相鄰分蓋11之間通過螺釘連接固定,螺釘均勻的布置在分蓋11的圓周外壁上。而左右對接分蓋11彼此的抵接面均為平整面,當螺釘固定后分蓋11之間的連接面彼此貼合形成密封腔12室。
[0053]中間的分蓋11鑄造成型有散熱片14,散熱片14的數量為七個且為圓環狀,散熱片14布置在中間分蓋11的圓周外壁上。由于相鄰散熱片14之間的間距相同,使得中間分蓋11的散熱更加均勻。
[0054](密封腔12),如圖2與圖3所示,每個分蓋11內部開設有軸向的兩個通腔121,左側的四個分蓋11自身的兩個通腔121未直接連通,而最右端帶有封座的分蓋設有U形的通腔121,只有當分蓋11組合后所用通腔121將構成一個流動軌跡為U形的密封腔12,由于密封腔12的環狀將整個栗殼I覆蓋,使得栗殼I的通腔121內的氣流均勻。最左側的通腔121上開設有兩個氣口 13,兩個氣口 13—上、一下布置,下方的氣口 13為進口,上方的氣口 13為出口。
[0055]參閱圖4,下方氣口 13通過螺釘固定有風機4,該風機4為工頻離心風機4。風機4吸入的冷卻氣(常溫空氣)通過氣口 13進入氣口 13后分為兩路,一路向下進入栗殼I的密封腔12內,另一路向上通過封座3進入轉軸2的貫穿孔23內。
[0056](栗殼I內冷卻風流通)參閱圖2、圖4與圖6,栗殼I內的冷卻風通過下方風機4的牽引作用進行U形的軌跡在栗殼I的密封腔12內流動,并流動到圖6中的氣口 13 (出氣口 13 ),該出氣口 13也通過螺釘固定有風機4,該風機4吸出栗殼I內的氣流,加速栗殼I內冷卻風的流通。整個密封腔12成U形將栗殼I包裹,起到良好的降溫作用。
[0057](轉軸2內冷卻風流通),參閱圖2,轉軸2為有兩根,分別為主動軸21與從動軸22,主動軸21與從動軸22開設有軸線方向的貫穿孔23,貫穿孔23的圓形通孔512,貫穿孔23內壁光滑,便于氣流流動且不易堆積雜質。主動軸21與從動軸22通過平鍵連接的齒輪71進行嚙合聯動。從動軸22的左端為轉軸2貫穿孔23的進風處。主動軸21與從動軸22的右端通過彎管61連通,將從動軸22內的風引入主動軸21內。主動軸21的左端與電機73通過聯軸器5連接,主動軸21內的氣流通過聯軸器5出流出。
[0058]參閱圖4,(從動軸22進風),風機4作用下,風沿栗殼I向上流動。栗殼I插有封座3,封座3的圓底面為指栗殼I外側,圓底面垂直布置的圓筒狀側壁,側壁滑入栗殼I并與栗殼I實現抵接,栗殼I上的孔與封座3通氣孔31連通,風機4吹出的風通過栗通氣孔31進入封座3(圖4中的向上箭頭方向為冷卻風流動方向)。而封座3與殼體之間設有兩個第二密封圈34,該第二密封圈34為圓環狀面且有橡膠制成,兩個第二密封圈34置于通氣孔31的左右兩側,防止栗殼I與封座3的抵接位置泄漏冷卻風。從動軸22插于封座3,從動軸22套設有第一軸套32,第一軸套32為圓環狀,第一軸套32兩端設有倒角,便于滑插進封座3,從動軸22可在第一軸套32內旋轉,第一軸套32可在封座3內轉動。
[0059]從動第一軸套32設有兩個第一密封圈33,而第一軸套32內開設有兩個圓環凹槽容納這兩個第一密封圈33,第一密封圈33防止了冷卻風從第一軸套32與從動軸22之間泄出。第一軸套32的外壁也套設有第一密封面圈,該封座3上同樣開設有環形的凹槽容乃第一密封圈33,該第一密封圈33防止了冷卻風從第一軸套32與封座3之間泄出。第一軸套32的設置,使得從動軸22在轉動的可帶動過第一軸套32的轉動,這樣減緩了第一密封圈33的壓力,有利于第一密封圈33的密封性得以長期保持。
[0000]參閱圖5,從動軸22內的冷卻氣從左側進入到右端,從動軸22的右端通過螺釘連通有彎管61。彎管61為U形,對冷卻風到緩沖作用,且將從動軸22內的冷卻氣輸送到主動軸21內,圖2所示。
[0061]參閱圖5,從動軸22右端的外壁套設有圓筒狀的第二軸套62,從動軸22與第二軸套62之間設有兩個ο形圈64,第二軸套62內開設有兩個環形凹槽用于限位該ο形圈64,o形圈對第二軸套62與從動軸22起到密封作用,且從動軸22能在第二軸套62上發生相對的轉動。第二軸套62與從動軸22的軸肩抵接,軸肩防止第二軸套62與0形圈64的沿從動軸22的軸線發生偏移。
[0062]第二軸套62的外壁套設有封套63,封套63為圓筒狀,封套63移動設有向外的圓環形翻邊。封套63與第二軸套62之間也通過ο形圈64進行密封,第二軸套62能夠在封套63內轉動。封套63左側插入栗殼I的內部面,封套63的翻邊抵觸在栗殼I的外側,對封套63的位置起到限制作用,而彎管61通過螺釘依次固定第二軸套62的翻邊與栗殼I。
[0063]主動軸21中與彎管61的連接處結構與從動軸22相同。
[0064]主動軸21將冷卻氣從右端傳遞到左端,主動軸21的左端與栗殼I的連接處的結構如圖7所示。圖7中,圖中箭頭為冷卻氣的流動方向,主動軸21左端的外壁套設有圓筒狀的第二軸套62,主動軸21與第二軸套62之間設有兩個ο形圈64,第二軸套62內開設有兩個環形凹槽用于限位該ο形圈64,o形圈對第二軸套62與主動軸21起到密封作用,且主動軸21能在第二軸套62上發生相對的轉動。第二軸套62與主動軸21的軸肩抵接,軸肩防止第二軸套62與0形圈64的沿主動軸21的軸線發生偏移。第二軸套62的外壁套設有封套63,封套63為圓筒狀,封套63移動設有向外的圓環形翻邊。封套63與第二軸套62之間也通過ο形圈64進行密封,第二軸套62能夠在封套63內轉動。封套63左側插入栗殼I的內部面,封套63的翻邊抵觸在栗殼I的外側,對封套63的位置起到限制作用,通過螺釘依次固定封套63、封套63的翻邊與栗殼
1
[0065]如圖2所示,主動軸21內的冷卻氣到達主動軸21的左側的出氣孔實現轉軸2內氣流的循環。
[0066]圖2、圖8與圖11中,主動軸21的左端螺紋連接有消聲器24。消聲器24安裝在主動軸21的螺紋部25,螺紋部25包括內螺紋與沉孔,消聲器24置于主動軸21端部的沉頭孔內,避免了消聲器24與外界直接碰撞而損壞的情況。
[0067]圖1、圖2與圖8中,主動軸21的左端通過聯軸器5連接有電機73,聯軸器5的中間卡接有用于連接的梅花形彈性塊51。梅花形彈性塊5171的橫截面為梅花狀,且梅花形彈性塊51開有軸向的中間孔與徑向孔,中間孔與徑向孔相通,消聲器24流出的冷卻氣流出至梅花形彈性塊51徑向孔,實現冷卻風的在轉軸2內整個回流過程。聯軸器5的外部套有聯動座74,聯動座74為環狀,聯動座74通過螺釘固定連接電機73與栗殼I,且聯動座74開設孔將冷卻氣排至外側。
[0068]實施例2,參閱圖1與圖9,其與實施例的區別在于,電機73通過螺釘固定栗殼I的左側,電機73的上方抵觸有頂桿8 ο頂桿8為外六角螺釘,頂桿8的上端為外六角的旋轉部81,旋轉部81用于扳手的快速旋擰,頂桿8的下端貫穿于機架72且與機架72上的螺母螺紋連接,該螺母焊在機架72上。通過旋轉部81,使得頂桿8向上移動并實現抵觸電機73的外殼,電機73的抖動。
[0069]電機73驅動栗殼I內的轉子,電機73在懸空轉動時將發生輕微的抖動,旋轉電機73在抖動時將摩擦生熱。故通過頂桿8將旋轉電機73固定,改善了旋轉電機73的抖動情況,減少了旋轉電機73熱能對栗殼I的傳遞,對栗殼I起到降溫作用。
【主權項】
1.一種風冷式真空栗,包括栗殼(I)與置于栗殼(I)內的轉軸(2),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2)開設有軸線方向的貫穿孔(23),包括套接且轉動密封于轉軸(2)—端部的封座(3)、連通于封座(3)并向貫穿孔(23) —端進氣或吸氣的風機(4)、轉軸(2)另一端部與外部連通; 所述栗殼(I)內開設有密封腔(12)、所述密封腔(12)設有至少兩個用于與外界進出氣的氣口(13),所述封座(3)與其中一氣口(13)密封連通以實現風機(4)對密封腔(12)輸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冷式真空栗,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座(3)開設有圓形的通氣孔(31)與所述其中一氣口(13)連通,所述轉軸(2)套設有與所述封座(3)內壁抵觸的第一密封圈(33),所述封座(3)插于栗殼(I)且封座(3)通過套設的第二密封圈(34)與栗殼(I)內壁密封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風冷式真空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圈(34)置于所述通氣孔(31)兩側,轉軸(2)上套設有與封座(3)轉動連接的第一軸套(32),所述第一軸套(32)的外壁通過第一密封圈(33)與所述封座(3)抵觸密封,所述第一軸套(32)的內壁通過第一密封圈(33)與轉軸(2)密封轉動。4.根據權利要求1?3任意一項所述的風冷式真空栗,其特征在于,轉軸(2)連通外部的一端連接有聯軸器(5 ),聯軸器(5 )的中間卡接有用于連接的梅花形彈性塊(51),所述梅花形彈性塊(51)開設有連通外部與貫穿孔(23)的通孔(512)。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風冷式真空栗,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2)為包括齒輪(71)連接的主動軸(21)與從動軸(22),所述主動軸(21)與從動軸(22)的兩貫穿孔(23)通過彎管(61)連通,所述主動軸(21)遠離彎管(61)的一端連通于聯軸器(5),所述從動軸(22)遠離彎管(61)的一端連通于風機(4)。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風冷式真空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軸(21)與從動軸(22)的外側均依次套設有第二軸套(62)、封套(63)、栗殼(I)且相鄰彼此之間通過ο形圈(64)進行密封,所述主動軸(21)與從動軸(22)均于第二軸套(62)內轉動,所述彎管(61)通過螺釘連接于封套(63)。7.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風冷式真空栗,其特征在于,所述貫穿孔(23)連通外部的螺紋部(25)連接有消聲器(24)。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冷式真空栗,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口(13)的數量為兩個,且均設有風機(4)。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風冷式真空栗,其特征在于,所述栗殼(I)分為若干段分蓋(11),相鄰分蓋(11)之間的抵觸面貼合且通過螺釘固定,所述分蓋(11)的內部設有通腔(121 ),所述相鄰之間的通腔(121)相互密封連接。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冷式真空栗,其特征在于,所述栗殼(I)的外側設有若干個散熱片(14),所述散熱片(14)之間留有間隙,所述栗殼(I)的一端固定有電機(73),所述栗殼(I)固定于機架(72),所述機架(72)上設有支撐旋轉電機(73)的頂桿(8),所述頂桿(8)螺紋連接于所述機架(72),所述頂桿(8)周向旋轉驅動自身軸向移動以實現抵觸電機(73),所述頂桿(8)設有用于周向旋轉的旋轉部。
【文檔編號】F04D29/00GK205533308SQ201620286300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4月7日
【發明人】趙計春, 趙偉勝
【申請人】臺州環球真空設備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