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靜渦盤組件和渦旋壓縮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渦旋壓縮機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靜渦盤組件和渦旋壓縮機。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靜渦盤組件,其包括吸氣通道和靜渦盤,靜渦盤用于與動渦盤相互配合形成壓縮腔,吸氣氣流經由吸氣通道進入壓縮腔內,其還包括用于降低吸氣氣流噪聲強度的消聲結構,消聲結構包括頸部通道和消聲腔,消聲腔通過頸部通道與吸氣通道連通。基于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靜渦盤組件,由于包括具有頸部通道和消聲腔的消聲結構,且消聲腔通過頸部通道與吸氣通道連通,因此,當吸氣氣流流經吸氣通道時,消聲結構可以降低渦旋壓縮機的吸氣噪聲,改善渦旋壓縮機的工作性能。
【專利說明】
-種靜滿盤組件和滿旋壓縮機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設及滿旋壓縮機技術領域,特別設及一種靜滿盤組件和滿旋壓縮機。
【背景技術】
[0002] 滿旋壓縮機包括具有滿旋齒的靜滿盤和動滿盤,靜滿盤的滿旋齒與動滿盤的滿旋 齒互相配合形成月牙形壓縮腔,工作時,壓縮腔的容積隨著動滿盤的回轉運動發生周期性 地變化,從而經由吸氣通道進入壓縮腔的制冷劑氣體能夠被壓縮,且壓縮后的制冷劑氣體 能夠經由排氣口排出壓縮腔,進而實現對制冷劑氣體"吸入-壓縮-排出"的整個過程。
[0003] 在滿旋壓縮機的工作過程中,氣流噪聲為滿旋壓縮機的主要聲源之一,嚴重影響 滿旋壓縮機的工作性能。業內普遍認為,對于滿旋壓縮機而言,排氣噪聲是主要的氣流噪 聲,而由于吸氣氣流具有不同于排氣氣流的自身特性,滿旋壓縮機的吸氣噪聲較弱,且滿旋 壓縮機吸氣通道處還具有不同于滿旋壓縮機排氣口處或其他類型壓縮機的吸氣口處的結 構特征,因此,現有技術中一直忽略了滿旋壓縮機的吸氣噪聲的控制,沒有針對滿旋壓縮機 的吸氣噪聲的解決方案,而只存在針對滿旋壓縮機的排氣噪聲的解決方案。
[0004] 但是,發明人通過研究發現,在滿旋壓縮機運行頻率較高時,其吸氣氣流會產生某 一固定中屯、頻率(例如1350化)左右的脈動,而在該頻帶范圍內吸氣氣流會產生較強的吸氣 噪聲,尤其在固定中屯、頻率時吸氣氣流的脈動達到最大幅度,吸氣噪聲強度也達到最大峰 值,運種情況下吸氣噪聲也會對滿旋壓縮機的工作性能產生較大影響,因此,滿旋壓縮機的 吸氣噪聲實際上不宜被忽略,應該降低滿旋壓縮機的吸氣噪聲。
[0005] 此外,為了避免動滿盤在停機時的非正常反轉,滿旋壓縮機通常還會在靜滿盤上 的靜盤吸氣孔內設置防反轉組件,防反轉組件通常包括防反轉結構和設置在防反轉結構與 靜盤吸氣孔底部之間的彈黃,其工作過程為,滿旋壓縮機啟動后,制冷劑氣體從靜滿盤的吸 氣口進入靜盤吸氣孔內并推動防反轉結構向靜盤吸氣孔的底部移動,保證制冷劑氣體能夠 順利進入壓縮腔內部,此時彈黃處于壓縮狀態,而當壓縮機停機時,防反轉結構在彈黃回復 力的作用下向靜盤吸氣孔的頂部移動,阻斷靜滿盤的吸氣口,從而能夠避免壓縮腔內的高 壓氣體經吸氣口流出所導致的動滿盤反轉問題。可見,在滿旋壓縮機的工作過程中,防反轉 結構并非處于某一位置固定不動,而是會隨著吸氣氣流的影響而在靜盤吸氣孔內上下運 動,因此,在降低滿旋壓縮機吸氣噪聲時還需要考慮防反轉結構的影響,運無疑會進一步增 加滿旋壓縮機吸氣降噪的難度。 【實用新型內容】
[0006]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為:降低滿旋壓縮機的吸氣噪聲。
[0007]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靜滿盤組件和滿旋壓縮機。
[000引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靜滿盤組件,其包括吸氣通 道和靜滿盤,靜滿盤用于與動滿盤相互配合形成壓縮腔,吸氣氣流經由吸氣通道進入壓縮 腔內,其還包括用于降低吸氣氣流噪聲強度的消聲結構,消聲結構包括頸部通道和消聲腔, 消聲腔通過頸部通道與吸氣通道連通。
[0009] 可選地,消聲結構具有共振消聲頻率,共振消聲頻率為與吸氣氣流的固定中屯、頻 率相等的消聲頻率。
[0010] 可選地,吸氣通道包括沿著吸氣氣流流動方向依次設置的進氣管和設置在靜滿盤 上且與進氣管連通的靜盤吸氣孔,頸部通道具有第一端部開口和第二端部開口,其中,第一 端部開口設置在靜盤吸氣孔的側壁上并與靜盤吸氣孔連通,第二端部開口與消聲腔連通。
[0011] 可選地,靜滿盤組件還包括防反轉結構,防反轉結構設置在靜盤吸氣孔內且能夠 沿著靜盤吸氣孔的軸向運動一定的行程,第一端部開口在靜盤吸氣孔側壁上的設置位置位 于防反轉結構的運動行程內。
[0012] 可選地,頸部通道設置為在防反轉結構的整個運動行程內始終具有能夠連通消聲 腔和靜盤吸氣孔的敞開部分。
[0013] 可選地,在防反轉結構的至少部分運動行程內,敞開部分能夠與消聲腔配合使得 消聲結構具有共振消聲頻率,共振消聲頻率為與吸氣氣流的固定中屯、頻率相等的消聲頻 率。
[0014] 可選地,靜盤吸氣孔側壁的設有第一端部開口的部分在靜盤吸氣孔的徑向上與防 反轉結構的邊緣相平齊。
[0015] 可選地,至少部分運動行程包括與第一端部開口所在區域重疊的運動行程。
[0016] 可選地,頸部通道由第一頸部通道和第二頸部通道組成,第一頸部通道的第一端 部開口和第二頸部通道的第一端部開口沿著靜盤吸氣孔的軸向彼此間隔地設置于靜盤吸 氣孔的側壁上,且在由防反轉結構的下邊緣與第一頸部通道的第一端部開口的下邊緣平齊 位置至防反轉結構的上邊緣與第二頸部通道的第一端部開口的上邊緣平齊位置的運動行 程內,第一頸部通道和第二頸部通道的敞開部分始終能夠與消聲腔配合使得消聲結構具有 共振消聲頻率。
[0017] 可選地,第一頸部通道的第一端部開口和第二頸部通道的第一端部開口之間的間 隔距離等于防反轉結構的厚度,且第一頸部通道和第二頸部通道中的任意一個均能夠與消 聲腔配合使消聲結構具有共振消聲頻率。
[0018] 可選地,第一頸部通道和第二頸部通道的有效長度相等,且第一頸部通道的有效 斷面面積和第二頸部通道的有效斷面面積均設置為能夠使消聲結構具有共振消聲頻率。
[0019] 可選地,第一頸部通道和第二頸部通道的斷面形狀相同。
[0020] 可選地,至少部分運動行程為第一端部開口所在區域之外的運動行程。
[0021] 可選地,頸部通道只包括第一頸部通道,第一頸部通道的第一端部開口高度大于 防反轉結構的厚度,并且在第一頸部通道的第一端部開口所在區域之外的運動行程內,第 一頸部通道能夠與消聲腔配合使消聲結構具有共振消聲頻率。
[0022] 可選地,至少部分運動行程為防反轉結構的整個運動行程。
[0023] 可選地,靜盤吸氣孔側壁具有凹陷段,凹陷段在靜盤吸氣孔的徑向上相對于防反 轉結構的邊緣向著遠離靜盤吸氣孔的中屯、軸線的方向內凹,第一端部開口設置于凹陷段 上。
[0024] 可選地,頸部通道能夠與消聲腔配合使得消聲結構具有共振消聲頻率,凹陷段的 高度大于防反轉結構的厚度。
[0025]可選地,第一端部開口的設置位置位于防反轉結構的運動行程的中下部區域內。 [00%]可選地,消聲腔位于靜滿盤內部。
[0027]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滿旋壓縮機,其包括動滿 盤,其還包括本實用新型的靜滿盤組件,靜滿盤組件的靜滿盤與動滿盤配合形成壓縮腔。
[0028]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靜滿盤組件,包括消聲結構,由于該消聲結構具有頸部通道 和消聲腔,且消聲腔通過頸部通道與吸氣通道連通,因此,消聲結構能夠形成聲振動系統, 當吸氣氣流流經吸氣通道時,消聲結構可W降低吸氣氣流所產生的噪聲。可見,基于本實用 新型的靜滿盤組件能夠降低滿旋壓縮機的吸氣噪聲,改善滿旋壓縮機的工作性能。
[0029] 進一步地,為了實現更好的吸氣降噪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消聲結構設計為共振消 聲結構,即,消聲結構具有與吸氣氣流中屯、固定頻率相等的共振消聲頻率,運樣進入吸氣通 道內的工質(如制冷劑氣體等)會與消聲結構發生共振,聲能衰減達到最大,從而能夠實現 對吸氣噪聲最大程度地降低,達到最佳的吸氣降噪效果。
[0030] 此外,針對靜盤吸氣孔內設有防反轉結構的情況,為了防止防反轉結構在運動行 程內將頸部通道完全封堵,造成消聲結構無法實現消聲降噪功能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頸 部通道設置為在防反轉結構的整個運動行程內始終具有能夠連通消聲腔和靜盤吸氣孔的 部分,也即在防反轉結構的整個運動行程內頸部通道均不會被防反轉結構全部封堵,從而 能夠保證消聲結構始終能夠起到消聲降噪作用。
[0031] 進一步地,為了保證在靜盤吸氣孔內設有防反轉結構的情況下消聲結構也能夠實 現對吸氣噪聲最大程度地降低,本實用新型在防反轉結構的至少部分運動行程內,頸部通 道的連通消聲腔和靜盤吸氣孔的部分能夠與消聲腔配合使得消聲結構具有共振消聲頻率, 運樣在防反轉結構相應的運動行程內,消聲結構始終能夠起到共振消聲作用,從而能夠最 大程度地降低滿旋壓縮機的吸氣噪聲。
[0032] 通過W下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 它特征及其優點將會變得清楚。
【附圖說明】
[0033]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 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 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 提下,還可W根據運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34] 圖1示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靜滿盤組件在滿旋壓縮機中的裝配示意圖。
[0035] 圖2示出圖1所示實施例中滿旋壓縮機停機時防反轉結構與頸部通道的位置關系 示意圖。
[0036] 圖3a示出圖1所示實施例中滿旋壓縮機工作過程中防反轉結構與頸部通道的第一 位置關系示意圖。
[0037] 圖3b示出圖3a的局部放大圖。
[0038] 圖4a示出圖1所示實施例中滿旋壓縮機工作過程中防反轉結構與頸部通道的第二 位置關系示意圖。
[0039] 圖4b示出圖4a的局部放大圖。
[0040]圖5a示出圖I所示實施例中滿旋壓縮機工作過程中防反轉結構與頸部通道的第= 位置關系示意圖。
[0041 ]圖化示出圖5a的局部放大圖。
[0042] 圖6a示出圖1所示實施例中滿旋壓縮機工作過程中防反轉結構與頸部通道的第四 位置關系示意圖。
[0043] 圖化示出圖6a的局部放大圖。
[0044] 圖中;
[0045] 1、靜滿盤;2、動滿盤;3、十字滑環;4、上支架;5、曲軸;6、電機;
[0046] 11、靜盤吸氣孔;12、防反轉結構;13、消聲結構;
[0047] 131、第一頸部通道;132、第二頸部通道;133、消聲腔;134、密封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0048]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實施例。W下對至少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實際上僅僅是說明性的,決不作為對本實用 新型及其應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 有開展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49] 對于相關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技術、方法和設備可能不作詳細討論,但在適 當情況下,所述技術、方法和設備應當被視為授權說明書的一部分。
[0050]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詞如"前、后、上、下、左、右"、"橫向、 豎向、垂直、水平"和"頂、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通常是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 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運些方位詞 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W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 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方位詞"內、外"是指相對于各部件本身的輪 廓的內外。
[0051]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詞語來限定零部 件,僅僅是為了便于對相應零部件進行區別,如沒有另行聲明,上述詞語并沒有特殊含義, 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
[0052] 圖1-圖化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靜滿盤組件的結構W及靜滿盤組件吸氣 降噪過程。參照圖1-圖6b,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靜滿盤組件,包括吸氣通道和靜滿盤1,靜滿 盤1用于與動滿盤2相互配合形成壓縮腔,吸氣氣流經由吸氣通道進入壓縮腔內,該靜滿盤 組件還包括用于降低吸氣氣流噪聲強度的消聲結構13,該消聲結構13包括頸部通道和消聲 腔133,其中消聲腔133通過頸部通道與吸氣通道連通。
[0053] 針對滿旋壓縮機吸氣噪聲一直被忽略W及目前尚沒有用于降低滿旋壓縮機吸氣 噪聲的解決方案的現狀,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包括消聲結構13的靜滿盤組件,由于該消 聲結構13具有頸部通道和消聲腔133,且消聲腔133通過頸部通道與吸氣通道連通,因此,當 吸氣氣流流經吸氣通道時,消聲結構可W降低吸氣氣流的噪聲強度。可見,本實用新型的靜 滿盤組件能夠降低滿旋壓縮機的吸氣噪聲,改善滿旋壓縮機的工作性能。
[0054] 由于頸部通道用于連通消聲腔13和吸氣通道,因此,頸部通道具有用于與吸氣通 道連通的第一端部開口 W及用于與消聲腔13連通的第二端部開口,且由于現有滿旋壓縮機 的吸氣通道通常包括沿著吸氣氣流流動方向依次設置的進氣管和設置在靜滿盤1上的靜盤 吸氣孔11,因此,第一端部開口既可W設置在進氣管的側壁上,也可W設置在靜盤吸氣孔11 的側壁上,其中,當第一端部開口設置在靜盤吸氣孔11的側壁上時,若靜盤吸氣孔11內同時 設有防反轉結構12并且第一端部開口的設置位置位于防反轉結構12的運動行程內,為了實 現較好的吸氣降噪效果,則需要進一步考慮如何減少防反轉結構12對消聲結構13消聲降噪 作用的影響。
[0055] 當第一端部開口設置于靜盤吸氣孔11的側壁上且設置位置位于防反轉結構12運 動行程內的情況下,為了防止出現因防反轉結構12將頸部通道完全封堵所造成的消聲結構 13無法實現消聲降噪功能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頸部通道可W設置為在防反轉結構12的整 個運動行程內始終具有能夠連通消聲腔133和靜盤吸氣孔11的敞開部分,也即在防反轉結 構12的整個運動行程內,頸部通道均不會被防反轉結12全部封堵,從而可W保證消聲結構 13始終能夠起到一定程度的消聲降噪作用。
[0056] 基于上述設計思路,在包括防反轉結構12的靜滿盤組件中,作為消聲結構13的一 種實施方式,消聲結構13的頸部通道可W只包括第一頸部通道,且該第一頸部通道的第一 端部開口的高度大于防反轉結構12的厚度,運樣即使防反轉結構12運動至與第一頸部通道 的第一端部開口相重疊的區域內,防反轉結構12也不會對第一第一端部開口形成完全封 堵,從而使得在防反轉結構12的整個運動行程內,第一頸部通道始終具有能夠連通消聲腔 133和靜盤吸氣孔11的敞開部分,進而可W減少防反轉結構12對消聲結構13消聲降噪作用 的影響,保證消聲結構13始終能夠起到一定程度的消聲降噪作用。
[0057] 作為消聲結構13的上述實施方式的一種變型,消聲結構13的頸部通道還可W由第 一頸部通道131和第二頸部通道132組成,其中第一頸部通道131的第一端部開口和第二頸 部通道132的第一端部開口沿著靜盤吸氣孔11的軸向彼此間隔地設置于靜盤吸氣孔11的側 壁上,且第一頸部通道131的第一端部開口和第二頸部通道132的第一端部開口之間的間隔 距離大于或等于防反轉結構12的厚度,運樣防反轉結構12至多只能對第一頸部通道131的 第一端部開口的一部分和/或第二頸部通道132的第一端部開口的一部分形成封堵,也即第 一頸部通道131和第二頸部通道132始終具有能夠連通消聲腔133和靜盤吸氣孔11的敞開部 分,進而保證吸氣噪聲始終能夠被消聲結構13降低。
[0058] 此外,為了實現更好的吸氣降噪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消聲結構13可W設置為具有 與吸氣氣流的固定中屯、頻率相等的共振消聲頻率,運樣消聲結構13可W通過與吸氣氣流發 生共振來降低噪聲,由于共振時聲能能夠被最大程度地衰減,因此,通過將消聲結構13的消 聲頻率設計為共振消聲頻率,可W更加有效地減少吸氣脈動,使聲能衰減達到最大,實現對 吸氣噪聲最大程度地降低,達到最佳的吸氣降噪效果。根據共振消聲原理可知,消聲結構13 的共振消聲頻率的計算公式為:
[0化9]
[0060]其中,fr用于表示共振消聲頻率,C用于表示吸氣氣流的聲速,So用于表示頸部通道 的有效斷面面積,V用于表示消聲腔133的有效體積,《用于表示頸部通道的有效長度, Klo為頸部通道的長度,A I為修正項,對于斷面為圓形且直徑為d的頸部通 也即當頸部通道為斷面直徑為d的圓孔時,消聲結構13的共振消聲頻率的計
算公式為
[0061] 由上述公式可知,消聲結構13的共振消聲頻率由頸部通道的有效長度、頸部通道 的有效斷面面積和消聲腔133的有效體積等參數決定。
[0062] 當靜滿盤組件包括防反轉結構12且頸部通道的第一端部開口設置于防反轉結構 12的運動行程內時,由于防反轉結構12的位置是不斷變化的,為了避免防反轉結構12位置 的改變導致消聲結構13在防反轉結構12的整個運動行程內完全無法起到共振消聲作用,本 實用新型將消聲結構13設置為:在防反轉結構12的至少部分運動行程內,頸部通道的敞開 部分能夠與消聲腔133配合使得消聲結構13具有共振消聲頻率,運樣可W使消聲結構13至 少在防反轉結構12的部分運動行程內能夠起到共振消聲作用。
[0063]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兩種靜盤吸氣孔11結構。其中第一種結構為,靜盤吸氣孔11側 壁的設有第一端部開口的部分在靜盤吸氣孔11的徑向上與防反轉結構12的邊緣相平齊,運 意味著當防反轉結構12運動至第一端部開口所在區域時,防反轉結構12會對第一端部開口 產生封堵。其中第二種結構為,靜盤吸氣孔11的側壁包括凹陷段,其中,凹陷段在靜盤吸氣 孔11的徑向上相對于防反轉結構12的邊緣向著遠離靜盤吸氣孔11的中屯、軸線的方向內凹, 第一端部開口設置于凹陷段上,基于該第二種結構,頸部通道的第一端部開口不再在靜盤 吸氣孔11的徑向上與防反轉結構12的邊緣平齊,也就使得防反轉結構12不能再直接對第一 端部開口進行封堵。
[0064] 由于現有的靜盤吸氣孔11的側壁整體均在靜盤吸氣孔11的徑向上與防反轉結構 12的邊緣保持平齊,因此,上述第一種結構可W直接采用現有的靜滿盤1結構,而上述第二 種結構則需要對現有靜滿盤1的結構進行改進。
[0065] 針對上述靜盤吸氣孔11的不同結構,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不同的實施方式來實現本 實用新型的目的,W下分別進行說明。
[0066] 針對上述靜盤吸氣孔11的第一種結構,上述至少部分運動行程可W為頸部通道的 第一端部開口所在區域之外的運動行程,運種情況下只有在防反轉結構12不對第一端部開 口進行封堵時,消聲結構13才能夠具有共振消聲頻率。基于此,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實 施方式為,在頸部通道只包括第一頸部通道,第一頸部通道的第一端部開口設置于靜盤吸 氣孔11的側壁上并位于防反轉結構12的運動行程內,第一端部開口的高度大于防反轉結構 的厚度,第一端部開口能夠與消聲腔133配和使消聲結構13具有共振消聲頻率,例如可W將 第一端部開口完全敞開時的面積值設置為滿足共振消聲頻率的要求。基于該實施例,當防 反轉結構12位于第一端部開口所在區域之外的運動行程內時,第一端部開口完全敞開,第 一頸部通道能夠與消聲腔133配合使得消聲結構13具有共振消聲頻率,起到共振消聲作用; 而當防反轉結構12運動至第一端部開口所在區域之內時,防反轉結構12會對第一端部開口 進行封堵,改變消聲結構13的消聲特性,消聲結構13無法再起到共振消聲作用,但由于第一 端部開口的高度大于防反轉結構12的厚度,因此,防反轉結構12只會對第一端部開口進行 部分封堵,所W,吸氣噪聲仍然能得W-定程度地降低。
[0067] 針對該靜盤吸氣孔11的第一種結構,上述至少部分運動行程也可W包括與第一端 部開口所在區域重疊的運動行程,例如,可W為與第一端部開口所在區域重疊的運動行程 內的一部分運動行程,還可W為防反轉結構12的整個運動行程。
[0068] 針對上述至少運動行程為與第一端部開口所在區域重疊的運動行程內的一部分 運動行程的情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第二實施方式:頸部通道由第一頸部通道131和第二頸 部通道132組成,其中,第一頸部通道131的第一端部開口和第二頸部通道132的第一端部開 口沿著靜盤吸氣孔11的軸向彼此間隔地設置于靜盤吸氣孔11的側壁上,并由防反轉結構12 的下邊緣與第一頸部通道131的第一端部開口的下邊緣平齊位置至防反轉結構12的上邊緣 與第二頸部通道132的第一端部開口的上邊緣平齊位置的運動行程內,第一頸部通道131和 第二頸部通道132的敞開部分始終能夠與消聲腔133配合使得消聲結構13具有共振消聲頻 率,也即當防反轉結構12對第一頸部通道131的第一端部開口進行全部封堵、對第二頸部通 道132的第一端部開口進行全部封堵或者對第一頸部通道131和第二頸部通道132的第一端 部開口各封堵一部分時,消聲結構13具有共振消聲頻率。
[0069] 進一步地,為了實現在上述運動行程內,第一頸部通道131和第二頸部通道132的 敞開部分始終能夠使得消聲結構13具有共振消聲頻率,第一頸部通道131的第一端部開口 和第二頸部通道132的第一端部開口之間的間隔距離可W設置為等于防反轉結構12的厚 度,且第一頸部通道131和第二頸部通道132可W設置為其中任意一個均能夠與消聲腔133 配合使消聲結構13具有共振消聲頻率。
[0070] 此外,基于上述第二實施方式,若通過設置防反轉結構12的運動行程與上述第一 頸部通道131和第二頸部通道132所在區域的位置關系,使得當防反轉結構12位于其運動行 程的頂端時,防反轉結構12的下邊緣即與第一頸部通道131的第一端部開口的下邊緣平齊, 且當防反轉結構12位于其運動行程的底端時,防反轉結構12的上邊緣即與第二頸部通道 132的上邊緣平齊,則在防反轉結構12的整個運動行程內,頸部通道的敞開部分均能使得消 聲結構13具有共振消聲頻率,也即在運種情況下,前述部分運動行程為整個運動行程,防反 轉結構12無論運動至其運動行程內的哪個位置,消聲結構13總能夠具有共振消聲頻率。
[0071] 由于現有靜盤吸氣孔11的側壁整體均在靜盤吸氣孔11的徑向上與防反轉結構12 的邊緣保持平齊,采用上述靜盤吸氣孔11的第一種結構的好處還在于,可W不對現有靜盤 吸氣孔11的結構進行改變,而只需對消聲結構13進行設計,對現有靜滿盤1的結構的改變較 小。
[0072] 需要說明的是,前述第一頸部通道131和第二頸部通道131中的每一個可W為一個 單一的連通通道,也可W由兩個W上連通通道組成。在由兩個W上連通通道組成的情況下, 只要各連通通道的等效尺寸能夠滿足第一頸部通道或第二頸部通道的相應的要求即可。
[0073] 針對上述靜盤吸氣孔11的第二種結構,本實用新型提供了第=實施方式:頸部通 道能夠與消聲腔133配合使得消聲結構具有共振消聲頻率,并且凹陷段的高度大于防反轉 結構12的厚度。由于凹陷段的高度大于防反轉結構12的厚度,因此,防反轉結12無法對凹陷 段進行全部封堵,運就意味著即使在頸部通道的第一端部開口所對應的運動行程內,頸部 通道的第一端部開口仍然能夠通過凹陷段未被防反轉結構12封堵的部分與靜盤吸氣孔11 連通,又由于頸部通道的第一端部開口不再與防反轉結構12的邊緣齊平,因此,頸部通道的 有效斷面面積不會隨著防反轉結構12的運動而改變,所W此時通過將頸部通道設置為能夠 與消聲腔133配合使得消聲結構具有共振消聲頻率,可W使得消聲結構13能夠在防反轉結 構12的整個運動行程內始終起到共振消聲作用。在該實施方式中,頸部通道可W只包括一 個連通通道,也可W由兩個W上連通通道組成,只要運些連通通道的等效尺寸能夠滿足共 振消聲頻率的要求即可。
[0074] W下將結合圖1-圖化所示的實施例來對上述第二實施方式進行進一步地說明。
[0075] 如圖1和圖2所示,在該實施例中,靜滿盤組件包括吸氣通道、靜滿盤1、防反轉結構 12和消聲結構13。其中:
[0076] 吸氣通道為吸氣氣流由壓縮機外部進入壓縮腔的通道。由圖1和圖2可知,在該實 施例中,吸氣通道包括沿著吸氣氣流流動方向依次設置的吸氣管和設置在靜滿盤1上的靜 盤吸氣孔11,制冷劑氣體依次經由吸氣管和靜盤吸氣孔11流入壓縮腔內。
[0077] 靜滿盤1用于與動滿盤2配合形成壓縮腔,且當動滿盤2轉動時,壓縮腔容積變化, 實現對工質(如制冷劑氣體)的壓縮。由圖1和圖2可知,在該實施例中,動滿盤2由滿旋壓縮 機的電機6驅動,其中,動滿盤2可W通過十字滑環3及上支架4與曲軸5連接,而曲軸5與電機 6連接,運樣當電機6轉動時,能夠帶動曲軸5轉動,曲軸5于是能夠帶動動滿盤2轉動,實現壓 縮腔的容積變化,運樣當制冷劑氣體經由吸氣通道進入壓縮腔內后,就會被壓縮。
[0078] 防反轉結構12用于防止動滿盤2發生反轉。由圖1和圖2可知,防反轉結構12設置在 靜盤吸氣孔11內,其在吸氣氣流的作用下在靜盤吸氣孔11內沿著靜盤吸氣孔11的軸向在一 定的運動行程內上下運動,在該實施例中,防反轉結構12的運動行程為由靜盤吸氣孔11的 與吸氣管的連接處(又稱為靜滿盤1的吸氣口處)至靜盤吸氣孔11的底部。
[0079] 消聲結構13用于降低吸氣氣流的噪聲。如圖2所示,在該實施例中,消聲結構13包 括第一頸部通道131、第二頸部通道132和消聲腔133。其中,第一頸部通道131和第二頸部通 道132均具有用于與靜盤吸氣孔11連通的第一端部開口 W及用于與消聲腔133連通的第二 端部開口,從而使得消聲腔133能夠通過第一頸部通道131和第二頸部通道132與靜盤吸氣 孔11連通。
[0080] 如圖2所示,在該實施例中,靜盤吸氣孔11的整個側壁均在靜盤吸氣孔11的徑向上 與防反轉結構12的邊緣相平齊,第一頸部通道131和第二頸部通道132均為等截面的連通通 道,第一頸部通道131和第二頸部通道132沿著靜盤吸氣孔11的軸向彼此間隔地設置于靜滿 盤1上,而消聲腔133也設置在靜滿盤1上并位于靜滿盤1內。
[0081] 由于在該實施例中消聲結構13設置于靜滿盤1上,無需占用額外空間,因此,靜滿 盤組件的結構更加簡單緊湊。
[0082] 此外,如圖2所示,在該實施例中,第一頸部通道131的第一端部開口和第二頸部通 道132的第一端部開口沿著靜盤吸氣孔11的軸向彼此間隔地設置在靜盤吸氣孔11的側壁 上,第一頸部通道131和第二頸部通道132的第二端部開口與各自對應的第一端部開口共中 屯、軸線設置,且第一頸部通道131和第二頸部通道132的中屯、軸線均與靜盤吸氣孔11的中屯、 軸線相垂直,且消聲腔133的中屯、軸線平行于靜盤吸氣孔11的中屯、軸線,運樣設置的好處在 于,頸部通道可W通過由靜滿盤1的徑向邊緣沿著徑向加工得到,消聲腔133可W通過由靜 滿盤1的底部沿著靜滿盤1的軸向加工得到,加工完后則只需用金屬膠134等密封材料進行 密封來保證消聲結構13的密封性,因此,該實施例還使得頸部通道和消聲腔133更容易加 工,可W降低成本。
[0083] 當然,第一頸部通道131、第二頸部通道132和消聲腔133的設置位置及中屯、軸線設 置方向并不局限于該實施例的方式,其還可W采用其他方式,例如,消聲腔133也可W為獨 立于靜滿盤1設置的一個單獨腔體,再例如,第一頸部通道131和第二頸部通道132的第二端 部開口也可W不設置在靜滿盤1上,或者,第一頸部通道131和第二頸部通道132的第二端部 開口還可W不與各自對應的第一端部開口共中屯、軸線設置,只要消聲腔133能夠通過第一 頸部通道131和第二頸部通道132與靜盤吸氣孔11連通即可。
[0084] 在該實施例中,第一頸部通道131和第二頸部通道132之間的間隔距離等于防反轉 結構12的厚度,運樣在防反轉結構12的整個運動行程內,頸部通道至多只有部分會被防反 轉結構12封堵,而不會被全部封堵,從而消聲腔133總能通過第一頸部通道131的第一端部 開口的一部分和/或第二頸部通道132的第一端部開口的一部分與靜盤吸氣孔11連通,起到 降低吸氣噪聲的作用。
[0085] 在該實施例中,第一頸部通道131和第二頸部通道132的長度相等,第一頸部通道 131和第二頸部通道132的斷面形狀均為面積相等的圓形,并且,二者中每一個的長度L、斷 面直徑d和斷面面積S的大小滿足前述共振消聲頻率的公式,運樣,第一頸部通道131和第二 頸部通道132中的任意一個均能夠與消聲腔133配合使消聲結構13具有共振消聲頻率,而 且,在由防反轉結構12的下邊緣與第一頸部通道131的第一端部開口的下邊緣平齊位置至 防反轉結構12的上邊緣與第二頸部通道132的第一端部開口的上邊緣平齊位置的運動行程 內,第一頸部通道131和第二頸部通道132的敞開部分的面積之和總是等于二者中單獨一個 全部敞開時的面積S,從而消聲結構13能夠在該運動行程內具有共振消聲頻率,實現共振消 聲作用,達到最佳的吸氣降噪效果。
[0086] 此外,如圖2所示,在該實施例中,第一頸部通道131和第二頸部通道132設置于防 反轉結構12的運動行程的中下部區域內,也即頸部通道的第一端部開口的設置位置位于防 反轉結構12的運動行程的中下部區域內。由防反轉結構12的工作過程可知,在滿旋壓縮機 的運行過程中,尤其在滿旋壓縮機高頻運行時,防反轉結構12大多時候是處于其運動行程 的中下部區域的,因此,將第一頸部通道131和第二頸部通道132設置于靜盤吸氣孔11的中 下部區域內,能夠使得吸氣通道大部分時間都處于被防反轉結構12進行上述封堵并具有共 振消聲頻率的狀態,因此,該實施例的消聲結構13在多數情況下均能夠對吸氣噪聲進行共 振消聲,實現更好地吸氣降噪作用。
[0087]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該實施例的有益效果,下面結合圖2-圖6b來對該實施例的工作 過程進行說明。
[0088] 如圖3a和圖3b所示,當吸氣通道內通入制冷劑氣體且防反轉結構12在吸氣氣流的 作用下處于其運動行程末端(第一位置)時,防反轉結構12將第二頸部通道132的第一端部 開口完全封堵,第二頸部通道132不起作用,但由于第一頸部通道131與第二頸部通道132之 間的間隔等于防反轉結構12的厚度,因此,此時第一頸部通道131的第一端部開口恰好完全 敞開,由于第一頸部通道131的第一端部開口完全敞開時其有效斷面面積等于能使消聲結 構13具有共振頻率的面積S,因此,在該第一位置,第一頸部通道131能與消聲腔133配合使 得消聲結構13具有共振消聲頻率,吸氣氣流能與消聲結構13產生共振,從而實現共振消聲 效果,有效降低滿旋壓縮機的吸氣噪聲。
[0089] 如圖4a和4b所示,當防反轉結構12運動至第二位置時,防反轉結構12的頂面高于 第一頸部通道131斷面的下邊緣且防反轉結構12的底面低于第二頸部通道132斷面的上邊 緣,第一頸部通道131和第二頸部通道132的第一端部開口各有一部分被防反轉結構12封 堵,但是由于第一頸部通道131與第二頸部通道132之間的間隔等于防反轉結構12的厚度且 第一頸部通道131與第二頸部通道132的斷面面積相等,因此,第一頸部通道131和第二頸部 通道132的第一端部開口的敞開部分的面積之和仍然等于單獨第一頸部通道131或第二頸 部通道132各自的斷面面積,因此,此時頸部通道的有效斷面面積仍然為S,所W,在該第二 位置,頸部通道仍然能夠與共振腔133配合使得消聲結構13具有共振消聲頻率,實現共振消 聲效果。
[0090] 如圖5a-圖化所示,當防反轉結構12運動至第S位置時,防反轉結構12的頂部高于 第一頸部通道131斷面的上邊緣且防反轉結構12的底部低于第一頸部通道131斷面的下邊 緣,第一頸部通道131被防反轉結構12完全封堵,而第二頸部通道132完全敞開,頸部通道的 有效斷面面積仍然為S,所W,在該第=位置,消聲結構13仍然能夠起到共振消聲作用。
[0091] 防反轉結構12繼續向上運動,直至如圖6a和圖6b所示的第四位置時,防反轉結構 12的下邊緣與第一頸部通道131斷面的下邊緣齊平,頸部通道的有效斷面面積始終能夠滿 足共振消聲頻率,消聲結構13始終能夠起到共振消聲作用。之后,防反轉結構12繼續向上運 動直至如圖2所示的運動行程的頂部位置(當吸氣通道內尚未開始通入制冷劑氣體時或者 當滿旋壓縮機停機時防反轉結構12的位置),第一頸部通道131和第二頸部通道132的第一 端部開口均未被防反轉結構12封堵,處于完全敞開狀態,頸部通道的有效斷面面積增大為 2S,消聲結構13的消聲頻率為吸氣氣流的頻率的VI倍。雖然此時消聲結構13的消聲頻率不 再等于共振消聲頻率,但是由于在滿旋壓縮機的實際運行過程中,防反轉結構12更多地處 于如圖3a-圖6b所示的運動行程的中下部區域,因此,該實施例的消聲結構13在大多數情況 下均具有共振消聲頻率,大多數情況下均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吸氣噪聲,滿足要求。
[0092] 可見,該實施例的靜滿盤組件,由于設置了消聲結構13,能夠有效降低吸氣噪聲, 且由于消聲結構13在防反轉結構12經常處于的區域內消聲特性不變,消聲頻率均等于吸氣 氣流的固定中屯、頻率,因此,本實用新型的消聲結構13能夠基于共振消聲原理將吸氣噪聲 降低至最小,從而有效提高應用該靜滿盤組件的滿旋壓縮機的性能。
[0093] 因此,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滿旋壓縮機,其包括本實用新型的靜滿盤組件和 動滿盤2,其中,靜滿盤組件的靜滿盤1與動滿盤2形成壓縮腔。
[0094] 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實施例中,第一頸部通道131和第二頸部通道132的斷面形 狀均為圓形,實際上,第一頸部通道131和第二頸部通道132的斷面形狀也可W均為其他形 狀或者二者的斷面形狀也可W不同,類似地,消聲腔133的斷面也可W采用圓形或其他形 狀,只要最終頸部通道的等效尺寸和消聲腔的體積能夠配合滿足共振消聲頻率即可。
[00%] W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并不用W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 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 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 一種靜渦盤組件,包括吸氣通道和靜渦盤(I),所述靜渦盤(1)用于與動渦盤(2)相互 配合形成壓縮腔,吸氣氣流經由所述吸氣通道進入所述壓縮腔內,其特征在于,所述靜渦盤 組件還包括用于降低所述吸氣氣流噪聲強度的消聲結構(13),所述消聲結構(13)包括頸部 通道和消聲腔(133),所述消聲腔(133)通過所述頸部通道與所述吸氣通道連通。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靜渦盤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聲結構(13)具有共振消聲頻 率,所述共振消聲頻率為與所述吸氣氣流的固定中心頻率相等的消聲頻率。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靜渦盤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氣通道包括沿著所述吸氣氣 流流動方向依次設置的進氣管和設置在所述靜渦盤(1)上且與所述進氣管連通的靜盤吸氣 孔(11 ),所述頸部通道具有第一端部開口和第二端部開口,其中,所述第一端部開口設置在 所述靜盤吸氣孔(11)的側壁上并與所述靜盤吸氣孔(11)連通,所述第二端部開口與所述消 聲腔(133)連通。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靜渦盤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靜渦盤組件還包括防反轉結構 (12),所述防反轉結構(12)設置在所述靜盤吸氣孔(11)內且能夠沿著所述靜盤吸氣孔(11) 的軸向運動一定的行程,所述第一端部開口在所述靜盤吸氣孔(11)側壁上的設置位置位于 所述防反轉結構(12)的運動行程內。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靜渦盤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頸部通道設置為在所述防反轉 結構(12)的整個運動行程內始終具有能夠連通所述消聲腔(133)和所述靜盤吸氣孔(11)的 敞開部分。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靜渦盤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反轉結構(12)的至少部分 運動行程內,所述敞開部分能夠與所述消聲腔(133)配合使得所述消聲結構(13)具有共振 消聲頻率,所述共振消聲頻率為與所述吸氣氣流的固定中心頻率相等的消聲頻率。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靜渦盤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靜盤吸氣孔(11)側壁的設有所 述第一端部開口的部分在所述靜盤吸氣孔(11)的徑向上與所述防反轉結構(12)的邊緣相 平齊。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靜渦盤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部分運動行程包括與所述 第一端部開口所在區域重疊的運動行程。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靜渦盤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頸部通道由第一頸部通道 (131) 和第二頸部通道(132)組成,所述第一頸部通道(131)的第一端部開口和所述第二頸 部通道(132)的第一端部開口沿著所述靜盤吸氣孔(11)的軸向彼此間隔地設置于所述靜盤 吸氣孔(11)的側壁上,且在由所述防反轉結構(12)的下邊緣與所述第一頸部通道(131)的 第一端部開口的下邊緣平齊位置至所述防反轉結構(12)的上邊緣與所述第二頸部通道 (132) 的第一端部開口的上邊緣平齊位置的運動行程內,所述第一頸部通道(131)和所述第 二頸部通道(132)的敞開部分始終能夠與所述消聲腔(133)配合使得所述消聲結構(13)具 有所述共振消聲頻率。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靜渦盤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頸部通道(131)的第一端 部開口和所述第二頸部通道(132)的第一端部開口之間的間隔距離等于所述防反轉結構 (12)的厚度,且所述第一頸部通道(131)和所述第二頸部通道(132)中的任意一個均能夠與 所述消聲腔(133)配合使所述消聲結構(13)具有所述共振消聲頻率。11. 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靜渦盤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頸部通道(131)和所述 第二頸部通道(132)的有效長度相等,且所述第一頸部通道(131)的有效斷面面積和所述第 二頸部通道(132)的有效斷面面積均設置為能夠使所述消聲結構(13)具有所述共振消聲頻 率。12. 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靜渦盤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頸部通道(131)和所述 第二頸部通道(132)的斷面形狀相同。13.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靜渦盤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部分運動行程為所述第 一端部開口所在區域之外的運動行程。14. 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靜渦盤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頸部通道只包括第一頸部通 道,所述第一頸部通道的第一端部開口高度大于所述防反轉結構(12)的厚度,并且在所述 第一頸部通道的第一端部開口所在區域之外的運動行程內,所述第一頸部通道能夠與所述 消聲腔(133)配合使所述消聲結構(13)具有所述共振消聲頻率。15.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靜渦盤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部分運動行程為所述防 反轉結構(12)的整個運動行程。16.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靜渦盤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靜盤吸氣孔(I 1)側壁具有凹 陷段,所述凹陷段在所述靜盤吸氣孔(11)的徑向上相對于所述防反轉結構(12)的邊緣向著 遠離所述靜盤吸氣孔(11)的中心軸線的方向內凹,所述第一端部開口設置于所述凹陷段 上。17. 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靜渦盤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頸部通道能夠與所述消聲腔 (133)配合使得所述消聲結構具有所述共振消聲頻率,所述凹陷段的高度大于所述防反轉 結構(12)的厚度。18. 根據權利要求4至17中任一項所述的靜渦盤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開口 的設置位置位于所述防反轉結構(12)的運動行程的中下部區域內。19. 根據權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項所述的靜渦盤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聲腔(133)位 于所述靜渦盤(1)內部。20. -種渦旋壓縮機,包括動渦盤(2),其特征在于,所述渦旋壓縮機還包括權利要求1-19任一所述的靜渦盤組件,所述靜渦盤組件的靜渦盤(1)與所述動渦盤(2)配合形成壓縮 腔。
【文檔編號】F04C29/06GK205533204SQ201620100101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2月1日
【發明人】谷歡歡, 張榮婷, 郭莉娟, 文智明, 張金圈
【申請人】珠海格力節能環保制冷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