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離心泵的軸封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離心泵的軸封結構,包括葉輪(1)、機械密封(2)、旋轉軸唇型密封圈(3)、軸(4)、安裝座(5)、蝸殼(6)、流通回路1(7)和流通回路2(8),液體首先經過機械密封(2)減壓,滲漏的少量液體通過兩個流通回路(7,8)回到葉輪(1)進口,旋轉軸唇型密封圈(3)與軸(4)過盈配合,起到密封作用。本實用新型的軸封結構,能實現離心泵的零泄漏,減少產品維護成本。
【專利說明】
一種離心泵的軸封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離心栗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離心栗的軸封結構。
【背景技術】
[0002]離心栗內液體與栗外大氣之間存在壓差,液體容易沿著軸與殼體之間的間隙向外泄露,故需設計軸封,防止液體向外泄漏。
[0003]一般離心栗軸封結構如圖1所示,采用機械密封(I),依靠機械密封(I)端面的貼合起到密封作用。但機械密封無法做到零泄漏,栗用機械密封的國家標準(JB/T1472-2011)規定允許的泄漏量為< 3mL/h0
[0004]航空產品中,對密封的要求更為苛刻,需要實現離心栗的零泄漏,從而大大減少產品維護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實現離心栗的零泄漏要求。利用機械密封為旋轉軸唇型密封圈減壓,同時將旋轉軸唇型密封腔與進口相通,為旋轉軸唇型密封提高良好的工作條件,實現零泄漏。
[0006]考慮到現有技術的上述問題,根據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個方面,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7]—種離心栗的軸封結構,包括葉輪(I )、機械密封(2)、旋轉軸唇型密封圈(3)、軸
(4)、安裝座(5)、蝸殼(6)、流通回路I (7)和流通回路2(8),其中,機械密封(2)和旋轉軸唇型密封圈(3)安裝在安裝座(5)軸心處,葉輪(I)緊貼機械密封(2),機械密封(2)和旋轉軸唇型密封圈(3)之間形成空腔,在安裝座(5)和蝸殼(6)內部設有流通回路1(7),在軸(4)上設有流通回路2(8),流通回路1(7)和流通回路2(8)均為一端連接葉輪(I)進口,另一端連接機械密封(2)和旋轉軸唇型密封圈(3)之間的空腔,流通回路1(7)和流通回路2(8)用于排出機械密封(2)滲漏的液體,同時降低旋轉軸唇型密封圈(3)的密封壓力,為旋轉軸唇型密封圈(3)提供良好的潤滑、散熱條件,提高了旋轉軸唇型密封圈(3)工作可靠性。
[0008]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離心栗的軸封結構,能實現離心栗的零泄漏,減少產品維護成本。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現有技術離心栗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本實用新型離心栗的軸封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2]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如圖2所示,一種離心栗的軸封結構,包括葉輪(I)、機械密封(2)、旋轉軸唇型密封圈(3)、軸(4)、安裝座(5)、蝸殼(6)、流通回路1(7)和流通回路2
(8),其中,機械密封(2)和旋轉軸唇型密封圈(3)安裝在安裝座(5)軸心處,葉輪(I)緊貼機械密封(2),機械密封(2)和旋轉軸唇型密封圈(3)之間形成空腔,在安裝座(5)和蝸殼(6)內部設有流通回路1(7),在軸(4)上設有流通回路2(8),流通回路1(7)和流通回路2(8)均為一端連接葉輪(I)進口,另一端連接機械密封(2)和旋轉軸唇型密封圈(3)之間的空腔,流通回路1(7)和流通回路2(8)用于排出機械密封(2)滲漏的液體,同時降低旋轉軸唇型密封圈(3)的密封壓力,為旋轉軸唇型密封圈(3)提供良好的潤滑、散熱條件,提高了旋轉軸唇型密封圈(3)工作可靠性。
[0013]密封工作流程:離心栗的軸封結構工作時,液體首先經過機械密封(2)減壓,滲漏的少量液體通過流通回路I (7)和流通回路2 (8)回到葉輪(I)進口,這時,旋轉軸唇型密封圈
(3)與軸(4)過盈配合,起到密封作用,保證離心栗的零泄漏。
【主權項】
1.一種離心栗的軸封結構,包括葉輪(I)、機械密封(2)、旋轉軸唇型密封圈(3)、軸(4)、安裝座(5)、蝸殼(6)、流通回路1(7)和流通回路2(8), 其中,機械密封(2)和旋轉軸唇型密封圈(3)安裝在安裝座(5)軸心處,葉輪(I)緊貼機械密封(2),機械密封(2)和旋轉軸唇型密封圈(3)之間形成空腔,在安裝座(5)和蝸殼(6)內部設有流通回路1(7),在軸(4)上設有流通回路2(8),流通回路1(7)和流通回路2(8)均為一端連接葉輪(I)進口,另一端連接機械密封(2)和旋轉軸唇型密封圈(3)之間的空腔,流通回路1(7)和流通回路2(8)用于排出機械密封(2)滲漏的液體,同時降低旋轉軸唇型密封圈(3)的密封壓力,為旋轉軸唇型密封圈(3)提供良好的潤滑、散熱條件,提高了旋轉軸唇型密封圈(3)工作可靠性。
【文檔編號】F04D29/06GK205446161SQ201521031575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1日
【發明人】王飛, 汪少兵, 胡積友, 余彬, 郭俊
【申請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金城南京機電液壓工程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