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吸泵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使用啟動栗;使用增壓栗防止氣阻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適合于精密鑄造生產而不易形成縮孔等缺陷的自吸栗鑄件。
【背景技術】
[0002]栗是輸送液體或使液體增壓的機械,其將原動機的機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傳送給液體,使液體能量增加,主要用來輸送水、油、酸堿液、乳化液、懸乳液和液態金屬等液體,也可輸送液、氣混合物及含懸浮固體物的液體。栗是非常重要且常見的機械零部件。
[0003]自吸栗是栗的一種類型,其工作原理是啟動前先在栗殼內灌滿水(或栗殼內自身存有水),啟動后葉輪高速旋轉使葉輪槽道中的水流向渦殼,入口形成真空使進水逆止門打開,吸入管內的空氣進入栗內,并經葉輪槽道到達外緣,另一方面,被葉輪排到氣液分離室中的水又經回液孔流回到葉輪外緣,回液孔流回的水在壓力差和重力的作用下射向葉輪槽道內,并被葉輪擊碎,與空氣混合后甩向蝸殼,向旋轉方向流動。自吸栗屬自吸式離心栗,具有結構緊湊、操作方便、運行平穩、維護容易、效率高、壽命長,并有較強的自吸能力等優點。
[0004]然而,現有技術中,由于自吸栗的鑄件種類較多且腔的結構復雜,故一般情況下為砂型鑄造設計,不適合于精密鑄造生產,在鑄造后的冷卻凝固時間內易形成縮孔等缺陷,嚴重影響自吸栗的正常作業,效率低,廢品率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技術中,由于自吸栗的鑄件種類較多且腔的結構復雜,故一般情況下為砂型鑄造設計,不適合于精密鑄造生產,而導致的在鑄造后的冷卻凝固時間內易形成縮孔等缺陷,嚴重影響自吸栗的正常作業,效率低,廢品率高的問題,進而提供了一種優化結構的自吸栗鑄件。
[0006]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吸栗鑄件,包括栗體,所述栗體的正側面設有進水口,所述栗體的上頂面設有出水口,所述栗體的背側面設有葉輪安裝槽;所述進水口、出水口和葉輪安裝槽處的栗體壁的厚度以進水口、出水口和葉輪安裝槽為中心朝外側線性均勻變小。
[0007]優選地,所述進水口、出水口和葉輪安裝槽處的栗體壁的厚度與栗體壁的最薄處的厚度差為2?4mm。
[0008]優選地,所述葉輪安裝槽為圓臺形。
[0009]優選地,所述栗體內側設有氣液分離室和吸入室,所述氣液分離室與出水口空間連通,所述吸入室與進水口空間連通,所述氣液分離室和吸入室間設有隔板,所述隔板為曲面板。
[0010]優選地,所述栗體左側面和右側面下部對應設有固定腳。
[0011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優化結構的自吸栗鑄件,通過在自吸栗的栗體正側面設置進水口、在栗體的上頂面設置出水口、栗體的背側面設置葉輪安裝槽,合理分布栗體的各個進出口的位置,節省了大量的安裝空間,保證了管路及配合零件安排的便利性;本實用新型中,進水口、出水口和葉輪安裝槽處的栗體壁的厚度以進水口、出水口和葉輪安裝槽為中心朝外側線性均勻變小,更為適合于精密鑄造,即栗體的壁厚設計為漸變式,一般情況下,進水口、出水口和葉輪安裝槽處的鑄件上設有澆口,栗體壁自澆口處向遠離澆口處越來越薄,即進水口、出水口和葉輪安裝槽處的栗體的壁厚自中心朝外側線性均勻變小,解決了鑄件補縮問題,在澆鑄后使遠離澆口處的栗體壁處先冷卻凝固,澆口部位即進水口、出水口和葉輪安裝槽后凝固,形成方向性的順序凝固,使自吸栗鑄件無縮孔等鑄造缺陷,保證自吸栗的正常作業,工作效率高,廢品率低。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后視圖結構不意圖;
[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結構不意圖;
[0015]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此。
[0017]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吸栗鑄件,包括栗體I,所述栗體I的正側面設有進水口 2,所述栗體I的上頂面設有出水口 3,所述栗體I的背側面設有葉輪安裝槽4;所述進水口 2、出水口 3和葉輪安裝槽4處的栗體I壁的厚度以進水口 2、出水口 3和葉輪安裝槽4為中心朝外側線性均勻變小。
[0018]本實用新型中,在自吸栗的栗體I正側面設置進水口2、在栗體I的上頂面設置出水口 3、栗體I的背側面設置葉輪安裝槽4,進水口 2和出水口 3完成了進水和出水作業,葉輪安裝槽4用于安裝葉輪提供機械能,合理分布栗體I的各個進出口的位置,節省了大量的安裝空間,保證了管路及配合零件安排的便利性。
[0019]本實用新型中,進水口2、出水口 3和葉輪安裝槽4處的栗體I壁的厚度以進水口 2、出水口 3和葉輪安裝槽4為中心朝外側線性均勻變小,更為適合于精密鑄造,即栗體I的壁厚設計為漸變式。具體來說,一般情況下,進水口 2、出水口 3和葉輪安裝槽4處的鑄件上設有澆口,栗體I壁自澆口處向遠離澆口處越來越薄,即進水口 2、出水口 3和葉輪安裝槽4處的栗體I的壁厚自中心朝外側線性均勻變小。
[0020]本實用新型解決了鑄件補縮問題,在澆鑄后使遠離澆口處的栗體I壁處先冷卻凝固,澆口部位即進水口 2、出水口3和葉輪安裝槽4部位后凝固,形成方向性的順序凝固,保證自吸栗的正常作業,工作效率高,廢品率低。
[0021]所述進水口2、出水口 3和葉輪安裝槽4處的栗體I壁的厚度與栗體I壁的最薄處的厚度差為2?4mm。
[0022]本實用新型中,進水口2、出水口 3和葉輪安裝槽4處的栗體I壁的厚度與栗體I壁的最薄處的厚度差為2?4mm,在實際操作中,最厚處的厚度一般為5.5mm,最薄處的厚度一般為3mm,厚度差為2.5mm,即能完成自吸栗的正常作業,保證自吸栗的工作效率及工作穩定性,此為常見的壁厚設置,實際操作中,栗體I壁厚可以依產品及適用環境的不同做出調整。
[0023]本實用新型中,由于進水口2、出水口 3和葉輪安裝槽4處的栗體I壁的厚度以進水口 2、出水口 3和葉輪安裝槽4為中心朝外側線性均勻變小,能完全完成自吸栗的正常作業,無需擔心補縮影響自吸栗構造的問題,保證自吸栗的工作效率及工作穩定性。
[0024]所述葉輪安裝槽4為圓臺形。
[0025]本實用新型中,用于安裝葉輪的葉輪安裝槽4一般以最簡單的槽口形式出現,即圓柱體形的槽,這導致要進行葉輪的裝配時,必須要將葉輪放得很正才能進行裝配,一旦葉輪的軸傾斜即無法安裝,費時費力,且易造成磨損,故本實用新型將葉輪安裝槽4設置為圓臺形,解決了裝配葉輪時必須將葉輪的軸完全對住葉輪安裝槽4才能安裝成功的問題,由于將葉輪安裝槽4設置為有錐度的圓臺形,還能克服在運作過程中,由于軸向間隙的存在而發生軸向串動的質量問題,亦能克服現有技術中,葉輪和葉輪安裝槽4間應力集中的問題,減少磨損。
[0026]本實用新型中,葉輪安裝槽4的圓臺上底面朝栗體I設置。
[0027]所述栗體I內側設有氣液分離室5和吸入室6,所述氣液分離室5與出水口 3空間連通,所述吸入室6與進水口 2空間連通,所述氣液分離室5和吸入室6間設有隔板7,所述隔板7為曲面板。
[0028]本實用新型中,氣液分離室5和吸入室6間設有隔板7,隔板7設置為曲面板,保證了栗體I內的工作能完全利用壓差進行,保證自吸栗的工作效率。
[0029]所述栗體I左側面和右側面下部對應設有固定腳8。
[0030]本實用新型中,栗體I左側面和右側面下部對應設有固定腳8,保證了栗體I能較為穩定地設置在作業環境中,保證自吸栗的工作能正常進行。
[0031]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由于自吸栗的鑄件種類較多且腔的結構復雜,故一般情況下為砂型鑄造設計,不適合于精密鑄造生產,而導致的在鑄造后的冷卻凝固時間內易形成縮孔等缺陷,嚴重影響自吸栗的正常作業,效率低,廢品率高的問題,通過在自吸栗的栗體I正側面設置進水口 2、在栗體I的上頂面設置出水口 3、栗體I的背側面設置葉輪安裝槽4,合理分布栗體I的各個進出口的位置,節省了大量的安裝空間,保證了管路及配合零件安排的便利性;本實用新型中,進水口2、出水口3和葉輪安裝槽4處的栗體I壁的厚度以進水口 2、出水口 3和葉輪安裝槽4為中心朝外側線性均勻變小,更為適合于精密鑄造,即栗體I的壁厚設計為漸變式,一般情況下,進水口 2、出水口 3和葉輪安裝槽4處的鑄件上設有澆口,栗體I壁自澆口處向遠離澆口處越來越薄,即進水口 2、出水口 3和葉輪安裝槽4處的栗體I的壁厚自中心朝外側線性均勻變小,解決了鑄件補縮問題,在澆鑄后使遠離澆口處的栗體I壁處先冷卻凝固,澆口部位即進水口 2、出水口 3和葉輪安裝槽4后凝固,形成方向性的順序凝固,使自吸栗鑄件無縮孔等鑄造缺陷,保證自吸栗的正常作業,工作效率高,廢品率低。
【主權項】
1.一種自吸栗鑄件,包括栗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栗體的正側面設有進水口,所述栗體的上頂面設有出水口,所述栗體的背側面設有葉輪安裝槽;所述進水口、出水口和葉輪安裝槽處的栗體壁的厚度以進水口、出水口和葉輪安裝槽為中心朝外側線性均勻變小。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吸栗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口、出水口和葉輪安裝槽處的栗體壁的厚度與栗體壁的最薄處的厚度差為2?4mm。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吸栗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葉輪安裝槽為圓臺形。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吸栗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栗體內側設有氣液分離室和吸入室,所述氣液分離室與出水口空間連通,所述吸入室與進水口空間連通,所述氣液分離室和吸入室間設有隔板,所述隔板為曲面板。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吸栗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栗體左側面和右側面下部對應設有固定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吸泵鑄件,包括泵體,泵體的正側面設有進水口,泵體的上頂面設有出水口,泵體的背側面設有葉輪安裝槽;進水口、出水口和葉輪安裝槽處的泵體壁的厚度以進水口、出水口和葉輪安裝槽為中心朝外側線性均勻變小。本實用新型合理分布泵體的各個進出口的位置,節省大量安裝空間,保證管路及配合零件安排的便利性,進水口、出水口和葉輪安裝槽處的泵體壁的厚度以澆口為中心朝外線性均勻變小,更適于精密鑄造,泵體壁厚為漸變式解決了鑄件補縮問題,澆鑄后遠離澆口的泵體壁處先冷卻凝固,進水口、出水口和葉輪安裝槽后凝固,形成方向性順序凝固,自吸泵鑄件無縮孔等鑄造缺陷,保證自吸泵正常作業,工作效率高,廢品率低。
【IPC分類】F04D29/42
【公開號】CN205173062
【申請號】CN201520898107
【發明人】季知燕, 楊通寶, 羅賢龍, 樂勇明, 林杰
【申請人】浙江林家昌隆閥門鑄造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4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