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壓底機的回程緩沖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制鞋設備領域,涉及一種壓底機的回程緩沖機構。
【背景技術】
[0002]鞋子壓合是保證鞋子質量的一道重要工序,傳統的制鞋工藝是通過手工進行壓合,隨著機械化程度的提高,便出現了壓合鞋子的專業機械。目前常見的壓底機,完成升起動作達到行程后,壓底機構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進行下降,壓底機構下降過程是一加速度逐漸減小,速度一直增加的過程,在行程末端壓底機構將獲得很大的動能,將沖力短時間直接釋放在機架上,導致較大剛性沖擊和振動。
[0003]壓底機構沖力釋放階段的沖力和振動,將引起壓底機定位工件的位移,進而積累下來影響壓底加工精度。對機械部分來說這樣的周期變化的應力和沖擊載荷,會使機械構件疲勞加速,其產生的大噪聲也對操作人員不利。
[0004]同時壓底機構油缸卸油過程中液壓油直接快速回流至油箱內,使得液壓機器的工作負載量大,長時間使用后液壓油會產生較高的熱量,影響液壓相關機構的正常運轉和機器的使用壽命。
[0005]故,針對目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實有必要進行研究,以提供一種方案,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0006]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壓底機的同程緩沖機構,能夠有效減小壓底機構回程時的沖擊和振動。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0008]—種壓底機的回程緩沖機構,包括設置在底座上的機架;固定在機架上的壓底機構;設置在壓底機構上的液壓缸,所述機架設有回程緩沖機構,所述回程緩沖機構包括:同定在所述機架內的油箱,與所述油箱相連的三位四通電磁閥,分別與所述液壓缸和所述油箱相連的引導止回閥;與所述三位四通電磁閥連接的限位開關。限位開關用于控制三位四通電磁閥的閥門的關閉。
[0009]進一步的,所述引導止回閥通過第一油路管與所述液壓缸相連。
[0010]進一步的,所述引導止回閥通過第二油路管與所述三位四通電磁閥相連。
[0011]進一步的,所述引導止回閥通過第三油路管與所述油箱相連。
[0012]進一步的,所述液壓缸設有母活塞、子活塞,所述液壓缸連接有第一油路管,設置子活塞與母活塞能夠有效調節壓底機的升降速度。
[0013]進一步的,所述機架中間位置還設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連接有防轉軸,設置第二通孔能夠有效的固定防轉軸。
[0014]進一步的,所述防轉軸固定于所述壓底機構的底部,所述防轉軸與所述液壓缸相鄰并穿過所述第二通孔。
[0015]進一步的,還包括:固定在所述液壓缸底部的接觸塊,所述接觸塊與所述限位開關相配合。
[0016]進一步的,所述防轉軸連接于連接桿一端,所述連接桿另一端連接有接觸塊。
[0017]進一步的,所述防轉軸與所述連接桿通過螺母連接,方便拆卸。
[001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1.本實用新型能有效的避免壓底機構回程過程中引起的沖擊、噪聲過大的問題,有效的解決了因為壓底機構沖力釋放階段的沖力和振動,引起的壓底機構定位工件的移動,進而導致壓底加工精度降低的問題。
[0020]2.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減少壓底機構回程過程中液壓油產生的熱量,從而有效的保證了機器的正常運轉和機器的使用壽命。
[0021]3.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壓底機構回程的減速緩沖,將剛性沖擊改為柔性沖擊,避免當零件受到周期性變化的應力和受沖擊載荷作用時,引起的零件磨損,甚至機構的疲勞破壞。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油路控制圖;
[0024]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裝配圖。
[0025]其中:A-回程緩沖機構,1-油箱,2-限位開關,3-接觸塊,4-引導止回閥,5_連接桿,6-螺母,7-防轉軸,8-壓底機構,9-機架,11 -三位四通電磁閥,12-液壓缸,13-子活塞,14-母活塞,a-第一油路管,b-第二油路管,c-第三油路管,d-第四油路管,e_第五油路管,901-底座,902-第一通孔,903-第二通孔,111-第一通道,112-第二通道,113-第三通道,114-第四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26]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7]相反,本實用新型涵蓋任何由權利要求定義的在本實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圍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進一步,為了使公眾對本實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對本實用新型的細節描述中,詳盡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細節部分。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沒有這些細節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實用新型。
[0028]如圖1、2、3所示,一種壓底機的回程緩沖機構,包括:機架9,其底部設有底座901,中間位置設有第一通孔902 ;壓底機構8,其下端設有液壓缸12 ;液壓缸12穿過第一通孔902,壓底機構8固定在機架9上;回程緩沖機構A固定于底座901上,回程緩沖機構A與液壓缸12相連接,該回程緩沖機構A包括:油箱1固定往機架9內,與三位四通電磁閥11的第三通道113相連接;引導止回閥4第一端通過第一油路管a與液壓缸12相連接,第二端與三位四通電磁閥11的第一通道111通過第二油路管b相連接,第三端通過第三油路管c與油箱1相連接,第二通道112與第四油路管d相連接,第四通道114與第五油路管e相連接。
[0029]限位開關2與三位四通電磁閥11的控制電路相連接,用于控制三位四通電磁閥11的工位變化;接觸塊3固定在液壓缸12底部,與限位開關2相配合。
[0030]當壓底機構8完成第一次和第二次升起達到行程后,子油缸和母油缸停止進油。在壓底機構8自身的重力下,母活塞14、子活塞13將向下運動,同時二位四通電磁閥11左邊得電,第一通道111與第二通道112導通,油栗的液壓油依次經過第四油路管d、第二通道112、第一通道111、第二油路管b到達引導止回閥4,使得引導止回閥4主閥門打開,使得液壓缸12的液壓油依次經過第一油路管a、引導止回閥4、第三油路管c進入油箱1中,由于引導止回閥4主閥門打開,使得液壓缸12能夠快速向油箱1卸油,進而,壓底機構8能夠快速下降;壓底機構8帶著防轉軸7、連接桿5、接觸塊3隨之下降,防轉軸7與連接桿5通過螺母6連接。當接觸塊3碰到限位開關2時,三位四通電磁閥11右邊得電,左邊失電,第二通道112與第一通道111不相通,供油停止,引導止回閥4主閥門關閉。當液壓缸12的液壓油依次經過第一油路管a、引導止回閥4、第二油路管c時,由于引導止回閥4主閥門關閉,液壓油經過引導止回閥4時只能緩慢流過,此時卸油速度明顯降低,壓底機構8將緩慢下降,直到行程結束。
[0031]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壓底機的回程緩沖機構,包括設置在底座(901)上的機架(9);固定在機架(9)上的壓底機構(8);設置在壓底機構(8)上的液壓缸(12),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9)設有回程緩沖機構(A),所述回程緩沖機構㈧包括:固定在所述機架(9)內的油箱(1),與所述油箱⑴相連的三位四通電磁閥(11),分別與所述液壓缸(12)和所述油箱⑴相連的引導止回閥(4);與所述三位四通電磁閥(11)連接的限位開關(2)。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底機的回程緩沖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導止回閥(4)通過第一油路管(a)與所述液壓缸(12)相連。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底機的回程緩沖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導止回閥(4)通過第二油路管(b)與所述三位四通電磁閥(11)相連。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底機的回程緩沖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導止回閥(4)通過第三油路管(c)與所述油箱⑴相連。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底機的回程緩沖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缸(12)設有母活塞(14)、子活塞(13),所述液壓缸(12)連接有第一油路管(a)。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底機的回程緩沖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9)中間位置還設有第二通孔(903),所述第二通孔(903)連接有防轉軸(7)。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壓底機的回程緩沖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轉軸(7)固定于所述壓底機構(8)的底部,所述防轉軸(7)與所述液壓缸(12)相鄰并穿過所述第二通孔(903)。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底機的回程緩沖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固定在所述液壓缸(12)底部的接觸塊(3),所述接觸塊(3)與所述限位開關(2)相配合。9.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壓底機的回程緩沖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轉軸(7)連接于連接桿(5) —端,所述連接桿(5)另一端連接有接觸塊(3)。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壓底機的回程緩沖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轉軸(7)與所述連接桿(5)通過螺母(6)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制鞋機械設備領域,特別是一種壓底機的回程緩沖機構,包括壓底機構,其下端設有液壓缸;機架,其底部設有底座,中間位置設有第一通孔,液壓缸穿過第一通孔,壓底機構固定在機架上;以及回程緩沖機構,固定于底座上與液壓缸通過油路管相連接,該回程緩沖機構包括:油箱,固定在機架內;三位四通電磁閥,一端通過油路管與油箱相連接;引導止回閥,一端與三位四通電磁閥通過油路管相連接,一端通過油路管與液壓缸相連接,一端通過油路管與油箱相連接。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的減小壓底機構回程時的沖擊和振動,提高壓底機構的加工精度。
【IPC分類】F15B15/22, F15B13/02
【公開號】CN205013426
【申請號】CN201520792733
【發明人】楊建國, 楊揚
【申請人】大隆機器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2月3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