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壓縮機氣管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縮機連接結構,特別涉一種壓縮機氣管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0002]旋轉式壓縮機是通過安裝在氣缸內帶心拐的偏心輪軸旋轉,偏心輪軸的旋轉中心與氣缸內孔的圓心重合,活塞安裝在偏心拐上,與偏心拐同心,使得活塞外表面與氣缸內表面相切,安裝在氣缸槽中的滑板將氣缸分隔為兩個部分,將制冷介質吸入和壓縮。其結構主要包括壓縮部、電機驅動部、密閉容器部及汽液分離器組成。旋轉壓縮機的封閉容器部主要包括:固定電機定子和主軸承的主殼體,上蓋和下蓋。其中主殼體兩端開口,側面適當位置設有吸氣孔并焊有連接管,下蓋通過焊接方式與主殼體下端固聯,上蓋亦通過焊接方式與主殼體上端固聯,在上蓋適當位置設有排氣口并焊有排氣管件。汽液分離器主要包括氣液分離器的殼體、氣體流入管件、過濾網、直管及吸氣彎管。汽液分離器的殼體通過焊接的方式與封閉容器器的主殼體固聯并用包箍緊固在支架上,氣液分離器的上端氣體流入口焊有氣體流入管件;過濾網安裝在殼體內腔,過濾氣體流入時帶入的污物、雜質等;容器內設有一定長度的直管,吸氣彎管的一端與封閉容器部主殼體上的吸氣孔及連接管相連,另一端則與汽液分離器內腔的直管相連通,傳統的方法為連接管包括外接管與內接管,外接管與密閉容器部主殼體吸氣口相連,內接管設置在外接管的內部,與氣缸上的吸氣通道相連;脹管推入到內接管的內部,并將內接管脹大使其外表面緊貼內接管內表面實現密封;吸氣彎管插入內接管后,將吸氣彎管、內接管及外接管同時固定,這種方式的焊接吸氣彎管、內接管及外接管時,雜質和焊渣會通過焊接縫隙進入氣缸吸氣孔內部,而且脹管困難,而中國專利CN201221471文獻如圖2中所示采用的是直接將吸氣管脹大插入氣缸過盈連接,這種方式存在加工困難,以及裝配困難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壓縮機氣管連接結構,能夠解決上述裝配過程中的安裝困難,以及密封不足,在安裝焊接過程中有雜質進入裝置內部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5]一種壓縮機氣管連接結構,其包括連接管及吸氣彎管,所述的連接管包括外接管和內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接管為同心異徑管,內接管和吸氣彎管之間設置有密封圈,所述的吸氣彎管與內接管相連,內接管與外接管相連,外接管與主殼體相連,這樣的連接利用內接管的兩端不同直徑,使兩端一邊外接一邊內接使連接后的管徑無變化,減小氣流的沖擊,而且利用密封圈避免了雜質的進入保護壓縮機內部不受損傷。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接管的變徑率不超過10%,這樣的設置使其不會因變徑使其能夠承受的壓力減小,而且能夠滿足連接后兩端的管內徑相同。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接管的大端內壁加工有密封圈槽,這樣的設置可以使密封圈安裝到位時有回彈的空間。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氣彎管外壁加工有密封圈槽,這樣的設置使密封圈有可限位的基準。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接管與主殼體為過盈連接,過盈量在0.15-0.30mm之間,這樣的設置使裝配可實現,而且足以滿足其壓力需求。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接管與吸氣彎管為間隙連接其間隙不超過3_,這樣的設置使加工經濟性高,而且又不致于太大有雜質進入。
[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彎管與內接管,內接管與外接管,外接管與主殼體之間的連接為焊接連接,其焊接順序為氣彎管與內接管的焊接,內接管與外接管的焊接,外接管與主殼體的焊接這樣的設置使焊接受無扭曲應力。
[0012]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出一種壓縮機氣管連接結構,能夠解決上述裝配過程中的安裝困難,以及密封不足,在安裝焊接過程中有雜質進入裝置內部的問題。
【附圖說明】
[0013]圖1圖1是常規旋轉式壓縮機的結構剖視圖。
[0014]圖2是本傳統的氣管連接的結構放大圖。
[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氣管連接結構放大圖。
[0016]圖中標記:11-內接管、12-密封圈槽、21-氣缸、22-氣缸上的臺階孔、23-氣缸的吸氣通道、30-密閉容器部、31-主殼體、43-密封圈槽、44-吸氣彎管、45-外接管、46焊接部、51-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說明。
[0018]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9]如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壓縮機氣管連接結構的實施例,如圖3所示,一種壓縮機氣管連接結構,其包括連接管及吸氣彎管44,所述的連接管包括外接管45和內接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接管11為同心異徑管,內接管11和吸氣彎管44之間設置有密封圈51,所述的吸氣彎管44與內接管11相連,內接管11與外接管45相連,外接管45與主殼體31相連,其連接原理為,通過內接管11將吸氣彎管44與氣缸21實現連接,而內接管的變徑形式則實現了其滿足連接要求的同時不改變待連接的兩端的管徑,使連接后的通道非常的流暢,其安裝順序為先將內接管11過盈安裝進31,這樣可以有充足的操作空間,然后將外接管45套入,然后將安裝有密封圈51的吸氣彎管44安裝到內接管11中,使密封圈51進入密封圈槽12時即可,安裝完成后將各部分進行固定連接。這樣可以使其氣缸的吸氣通道23非常的順暢且其中不會有雜質進入。所述的內接管11的變徑率不超過10%,這樣的設置使其不會因變徑使其能夠承受的壓力減小,而且能夠滿足連接后兩端的管內徑相同,所述的內接管11的大端內壁加工有密封圈槽12,這樣的設置可以使密封圈安裝到位時有回彈的空間,而可以對吸氣彎管44的安裝有一個限位的作用,使其安裝具有一個可參考的位置,從而安裝可以標準化,所述的吸氣彎管44外壁加工有密封圈槽43,這樣的設置使密封圈有可限位的基準,而且密封圈可以阻止外界以及在焊接過程中的各種雜質進入,所述的內接管11與主殼體31為過盈連接,過盈量在0.15-0.30_之間,這樣的設置使裝配可實現,而且足以滿足其壓力需求,而且使安裝難度不致過大,所述的內接管(11)與吸氣彎管44為間隙連接其間隙不超過3_,這樣的設置使加工經濟性高,使密封圈具有可裝入的間隙,而且又不致于太大使雜質可以進入,所述的氣彎管44與內接管11,內接管11與外接管45,外接管45與主殼體31之間的連接為焊接連接,其焊接順序為氣彎管44與內接管11的焊接,內接管11與外接管45的焊接,外接管45與主殼體31的焊接,這樣的順序使其,以固定件與活動件相連,然后再使外接管45與主殼體31相連,使其安裝應力得以消除,而且使重要部位優先連接,提高了焊接質量。
[002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壓縮機氣管連接結構,其包括連接管及吸氣彎管(44),所述的連接管包括外接管(45)和內接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接管(11)為同心異徑管,內接管(11)和吸氣彎管(4 4 )之間設置有密封圈(51 ),所述的吸氣彎管(4 4 )與內接管(11)相連,內接管(11)與外接管(45)相連,外接管(45)與主殼體(31)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壓縮機氣管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接管(11)的變徑率不超過1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壓縮機氣管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接管(11)的大端內壁加工有密封圈槽(1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壓縮機氣管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氣彎管(44)外壁加工有密封圈槽(43)。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壓縮機氣管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接管(11)與主殼體(31)為過盈連接,過盈量在0.15-0.30_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壓縮機氣管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接管(11)與吸氣彎管(44)為間隙連接其間隙不超過3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壓縮機氣管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彎管(44)與內接管(11),內接管(11)與外接管(45),外接管(45)與主殼體(31)之間的連接為焊接連接,其焊接順序為氣彎管(44)與內接管(11)的焊接,內接管(11)與外接管(45)的焊接,外接管(45)與主殼體(31)的焊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壓縮機氣管連接結構,其包括連接管及吸氣彎管(44),所述的連接管包括外接管(45)和內接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接管(11)為同心異徑管,內接管(11)和吸氣彎管(44)之間設置有密封圈(51),所述的吸氣彎管(44)與內接管(11)相連,內接管(11)與外接管(45)相連,外接管(45)與主殼體(31)相連,能夠解決裝配過程中的安裝困難,以及密封不足,在安裝焊接過程中有雜質進入裝置內部的問題。
【IPC分類】F04C29-12
【公開號】CN204357712
【申請號】CN201420800793
【發明人】陳華
【申請人】成都問達茂源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5月27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