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內置式液壓流道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液壓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內置式液壓流道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下的液壓設備的管路一般都密密麻麻麻的裸露在外,在使用過程中,很容易壓傷損壞造成液體泄漏和安全事故的發生,且維護或更換起來也很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便于安裝簡單,密封牢靠,不宜出現管路損傷或泄漏的內置式液壓流道結構。
[0004]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內置式液壓流道結構,包括分配器和設置在所述分配器端部的執行元件,還包括內置于所述分配器上的第一進油流道和第一回油流道,所述第一進油流道和第一回油流道的一端分別與所述執行元件相連接,所述第一進油流道和第一回油流道的另一端分別與設置在所述分配器的軸孔內的主軸上的第二進油流道和第二回油流道相貫通,且所述主軸與所述執行元件之間的第一進油流道和第一回油流道上徑向貫穿插設有插裝式液壓閥。
[0006]其中,所述插裝式液壓閥為一體設置且與徑向設置在所述第一進油流道和第一回油流道上的長孔相配合。
[0007]其中,所述插裝式液壓閥上分別設置有與所述第一進油流道和第一回油流道相對應的進油口和出油口。
[0008]其中,所述執行元件為設置在所述分配器端部的油壓缸,所述第一進油流道和第一回油流道的一端分別與所述油壓缸的進油口和出油口相連接。
[0009]其中,所述第二進油流道和第二回油流道呈T形或L形設置。
[0010]其中,所述分配器的軸孔設置為階梯孔,所述階梯孔的階梯壁上徑向設置有所述第一進油流道和第一回油流道。
[0011]其中,所述階梯壁上設置有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凹槽內埋設有密封件。
[0012]其中,所述第一進油流道和第一回油流道,與所述第二進油流道和第二回油流道側壁之間設置有儲油區。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包括分配器和設置在所述分配器端部的執行元件,還包括內置于所述分配器上的第一進油流道和第一回油流道,所述第一進油流道和第一回油流道的一端分別與所述執行元件相連接,所述第一進油流道和第一回油流道的另一端分別與設置在所述分配器的軸孔內的主軸上的第二進油流道和第二回油流道相貫通,且所述主軸與所述執行元件之間的第一進油流道和第一回油流道上徑向貫穿插設有插裝式液壓閥。內置于分配器中的第一進油流道和第一回油流道分別與執行元件和主軸上的第二進油流道和第二回油流道相連接,并通過插裝式液壓閥來控制流道內液體的流動,此結構設計有效的避免了管路的損傷且實現了執行元件的運動,本實用新型安裝簡單,密封牢靠,不宜出現管路損傷或泄漏。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內置式液壓流道結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5]圖中:1.分配器、11.第一進油流道、12.第一回油流道、2.執行元件、3.主軸、31.第二進油流道、32.第二回油流道、4.插裝式液壓閥、5.儲油區。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0017]如圖1所示,一種內置式液壓流道結構,包括分配器I和設置在所述分配器I端部的執行元件2,還包括內置于所述分配器I上的第一進油流道11和第一回油流道12,所述第一進油流道11和第一回油流道12的一端分別與所述執行元件2相連接,所述第一進油流道11和第一回油流道12的另一端分別與設置在所述分配器I的軸孔內的主軸3上的第二進油流道31和第二回油流道32相貫通,且所述主軸3與所述執行元件2之間的第一進油流道11和第一回油流道12上徑向貫穿插設有插裝式液壓閥4。作為優選實施方式,第二進油流道31和第二回油流道32分別與液壓泵和回油箱相連接,使得液體通過第一進油流道11和第一回油流道12,以及第二進油流道31和第二回油流道32形成一個回路,并通過設置在回路上的插裝式液壓閥控制執行元件的工作。此結構設計,有效的避免了外置管路的連接,提高了執行元件的可靠性。
[0018]所述插裝式液壓閥4為一體設置且與徑向設置在所述第一進油流道11和第一回油流道12上的長孔相配合,所述插裝式液壓閥4上分別設置有與所述第一進油流道11和第一回油流道12相對應的進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執行元件2為設置在所述分配器I端部的油壓缸,所述第一進油流道11和第一回油流道12的一端分別與所述油壓缸的進油口和出油口相連接。插裝式液壓閥4的設置,能夠通過控制液壓油的進出,有效的控制油壓缸的運動。
[0019]所述第二進油流道31和第二回油流道32呈T形或L形設置。此結構設計,便于第二進油流道31和第二回油流道32與分配器上的第一進油流道11和第一回油流道12相互貫通,形成一個回路,同時也方便加工。
[0020]所述分配器I的軸孔設置為階梯孔,所述階梯孔的階梯壁上徑向設置有所述第一進油流道11和第一回油流道12,所述階梯壁上設置有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凹槽內埋設有密封件13。階梯孔的設置便于主軸的安裝,且能夠有效保證在主軸的安裝過程中不會損傷密封件13,從而能夠使得第一進油流道11和第一回油流道12,與第二進油流道31和第二回油流道32之間相互貫通且不會漏油。
[0021]所述第一進油流道11和第一回油流道12,與所述第二進油流道31和第二回油流道32側壁之間設置有儲油區5。由于儲油區5的設置,使得主軸上的流道端口處的主軸壁與階梯壁之間留有間隙,進而保證在主軸與分配器軸孔安裝過程中,不會損傷密封件13,此外軸孔設置為階梯狀,也使得主軸便于安裝。
[0022]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基于此處的解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聯想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內置式液壓流道結構,包括分配器(I)和設置在所述分配器(I)端部的執行元件(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內置于所述分配器(I)上的第一進油流道(11)和第一回油流道(12),所述第一進油流道(11)和第一回油流道(12)的一端分別與所述執行元件(2)相連接,所述第一進油流道(11)和第一回油流道(12)的另一端分別與設置在所述分配器(I)的軸孔內的主軸⑶上的第二進油流道(31)和第二回油流道(32)相貫通,且所述主軸(3)與所述執行元件⑵之間的第一進油流道(11)和第一回油流道(12)上徑向貫穿插設有插裝式液壓閥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置式液壓流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裝式液壓閥(4)為一體設置且與徑向設置在所述第一進油流道(11)和第一回油流道(12)上的長孔相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內置式液壓流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裝式液壓閥(4)上分別設置有與所述第一進油流道(11)和第一回油流道(12)相對應的進油口和出油□ O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置式液壓流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執行元件(2)為設置在所述分配器(I)端部的油壓缸,所述第一進油流道(11)和第一回油流道(12)的一端分別與所述油壓缸的進油口和出油口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置式液壓流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進油流道(31)和第二回油流道(32)呈T形或L形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置式液壓流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I)的軸孔設置為階梯孔,所述階梯孔的階梯壁上徑向設置有所述第一進油流道(11)和第一回油流道(12) O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內置式液壓流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階梯壁上設置有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凹槽內埋設有密封件(13)。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置式液壓流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進油流道(11)和第一回油流道(12),與所述第二進油流道(31)和第二回油流道(32)側壁之間設置有儲油區(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內置式液壓流道結構,包括分配器和執行元件,還包括內置于分配器上的第一進油流道和第一回油流道,第一進油流道和第一回油流道的一端分別與執行元件相連接,第一進油流道和第一回油流道的另一端分別與設置在主軸上的第二進油流道和第二回油流道相貫通,且主軸與執行元件之間的第一進油流道和第一回油流道上徑向貫穿插設有插裝式液壓閥。內置于分配器中的第一進油流道和第一回油流道分別與執行元件和主軸上的第二進油流道和第二回油流道相連接,并通過插裝式液壓閥來控制流道內液體的流動,此結構設計有效的避免了管路的損傷且實現了執行元件的運動,本實用新型安裝簡單,密封牢靠,不宜出現管路損傷或泄漏。
【IPC分類】F15B13-06
【公開號】CN204267417
【申請號】CN201420606471
【發明人】孫山峰
【申請人】深圳市嘉潤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4月15日
【申請日】2014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