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薄型增壓缸的平衡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加工機械的氣壓吹氣輔助裝置,設置在加工機械刀具裝卡機構上部的裝置,稱為薄型增壓缸的平衡裝置,這種裝置是通過氣壓的作用,實現作用桿的前壓和回位,利用氣孔對合缺口位的選擇方式,使缸體可在對合時適時排除控制內桿回位之多余空氣,在刀具拆除時提供清潔吹氣,而常態不對合時則有保持平衡封氣作用,具有避免排氣元件外露影響使用組裝及結構外觀的使用功效。薄型增壓缸的平衡裝置實際上就是一種氣壓增壓缸結構,所謂平衡就是指在常態下保持平衡封氣作用,增壓缸的含義是指在作突伸動作時,在被位移的空間的氣體通過出氣孔迅速排泄,使施壓的空間的壓力相應增大,即降低了阻力,增大了壓力。薄型增壓缸,就是將壓缸的壁厚變得薄一些以利于減少裝置的重量。
目前所常見的增壓缸的平衡裝置,如
圖1所示,其結構主要是由主缸體1、數個中置缸體2及外缸體3構成;其中,主缸體1包括設有進氣槽111及多個固設孔之座體11,并由座體11中心孔112套置一設有進氣孔121之主控內桿12,該內桿12以作用部122嵌合與座體11相接之中空缸體13內槽131;中置缸體2則是將缸體設成具隔擋面21,并在隔擋面21端側突設一嵌合部211,隔擋面21又設有套合主控內桿突伸端123之中孔212,其缸體2是以內槽22嵌置一傳動內桿23定位,該內桿23乃在作用部231中央位形成導槽232,并由導槽232延設貫穿內桿之導氣孔233;而外缸體3為包括有與中置缸體2相同構形之缸體31,并在缸體內槽311中嵌置一作用內桿32,該內桿突伸部321則是穿設于與缸體31相接之外座體33中孔331,且外座體33上另設有進氣孔332及一進氣導孔333,由缸體13、2及31與嵌合部211與312、嵌合槽132及213、313互相扣合,組成增壓缸結構;其結構設計系利用缸體2在外圍設立一連通內槽22之螺孔24,再由螺孔24鎖合端接有延管41之導氣彎管4,并藉由出氣閥控制延管41另端出氣或止氣;使用上乃會衍生以下列舉之缺點。
(一)由于配合導氣彎管4裝設必須有適當長段之螺鎖距,因此其缸體2設計上一定要保有較大的壁厚,才可加工出足以鎖接彎管4定位之螺孔24,以致因結構形成復,使成本相對提高,并因壁厚而造成結構體積沉重,裝設定位不理想。
(二)導氣彎管4之鎖接定位,系突露在結構的中置缸體2外圍,乃因礙于彎管4外露之限制,使得結構組合只能應用于部分加工機具上,而大部分加工機具則不適合安裝,因此,遂有功能無法充分發揮之實施缺憾。
(三)彎管4外露不但會使端接位產生加工屑之囤積,亦會形成延管41之位置改變,對加工機具實施加工而言,實有干擾加工進行及破壞加工精確性之使用缺失。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薄型增壓缸的平衡裝置,乃是有關一種利用氣孔對合缺口位之選擇方式,使缸體可在對合時適時排除控制內桿回位之多余空氣,及刀具拆除時提供清潔吹氣,而常態不對合時則有保持平衡封氣作用,尤具有避免排氣元件外露影響使用組裝性及結構外觀使用功效。
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薄型增壓缸的平衡裝置;使之不須使用其他的導氣輔助裝置,并因缸體壁厚不用太大而減少厚度,可達到結構性簡化的經濟效益,及體積減輕產生易于安裝的功效。
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薄型增壓缸的平衡裝置,使排氣量之大小的控制,直接經由氣孔對應缺口位進行調整,氣孔開設愈大其排氣量即愈大,愈小時則排氣量愈小,使操作控制簡易、方便。
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薄型增壓缸的平衡裝置,是可依據缸體作用功率之大小,增設氣孔的適用數量,使缺口位對合氣孔之幾率增加,尤可提升結構使用選擇性及不同功率的適用性。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措施主要采取氣孔對合缺口位置選擇機構,并使缸體壁厚變薄、增設氣孔數量,實現其改進的目的。其改進的原理在于取消習知技術上的導氣彎管的設置,改為氣孔與缺口的對合,代替導氣彎管排泄阻止前壓或回位動作的氣體,同時提供清潔加工屑的吹氣。
本薄型增壓缸的平衡裝置,主要由主缸體、數個中置缸體及外缸體組成,其特征在于將缸體之嵌合部設成缺口狀,并在嵌合槽外圍端形成與嵌合部等距之氣孔,缸體互扣組接,嵌合槽、嵌合部成套合定位,氣孔與嵌合部形成對應。缸體所設置氣孔的數量,可隨所需功率的提高而增多。
本實用新型的突出優點是裝置中沒有外露的排氣結構和元件,便于安裝及可廣泛適用各種機具裝設。
下文將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及操作等項,配合圖示詳述于后。
圖1系習知結構之使用剖視圖。
圖2系本實用新型結構立體分解圖。
圖3系本實用新型結構組合時剖示詳圖(即常態定位及內桿回縮示意圖)。
圖4系本實用新型結構使用時內桿突伸作動圖。
圖5系本實用新型安裝于加工機具時的使用示意圖。
圖號說明1 習知主缸體 11 座體 111 進氣槽112 中孔 12 主控內桿 121 進氣孔122 作用部123 突伸端13 中空缸體131 內槽 2 習知中置缸體21 隔擋面22 內槽 23 傳動內桿 231 作用部232 導槽 233 導氣孔3 外缸體31 缸體 32 內桿 321 突伸部 33 外座體331 中孔 332 進氣孔333 進氣導孔311 內槽 312 嵌合部313 嵌合槽24 螺孔 4 導氣彎管41 延管5 本案主缸體 51 座體 511 進氣槽512 多個固設孔513 中心孔 52 主控內桿 521 進氣孔522 作用部53 中空缸體 531 內槽6 本案中置缸體61 隔擋面 62 嵌合部63 中孔 64 內槽 65 傳動內桿 651 作用部652 導槽 653 導氣孔7 本案外缸體71 缸體 711 內槽 712 嵌合部 713 嵌合槽621、714 缺口 67、715氣孔 72 作用內桿721 突伸部73 外座體 731 中孔 732 進氣孔733 進氣導孔 734 嵌合部 532、66 嵌合槽A 供氣A1 缸內余氣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系由主缸體5、數個中置缸體6及外缸體7所組成;其中主缸體5包括進氣槽511及多個固設孔512之座體51,并由座體51中心孔513套置一設有進氣孔521之主控內桿52,該內桿52與作用部522嵌合,與座體51相接并置入中空缸體53內槽531中;中置缸體6則是將缸體設成具隔擋面61,并在隔擋面61端側突設適段之嵌合部62,隔擋面61又設有套合主控內桿52突伸端523之中孔63,其缸體是以內槽64嵌置一傳動內桿65定位,該內桿65乃在作用部651中央位形成適深之導槽652,并由導槽652延設貫穿內桿65之導氣孔653;外缸體7為包括有與中置缸體6相同構形之缸體71,并在缸體內槽711中嵌置一作用內桿72,該內桿突伸部721則是穿設于與缸體71相接之外座體73中孔731,且外座體73上另設有進氣孔732及一進氣導孔733;承由上述之元件組合,如圖3所示,遂形成藉缸體5、6及7以嵌合部62、712與734、嵌合槽532、66及713互相扣接,組成薄型增壓缸結構;而本本實新型設計重點是在于將缸體6及71之嵌合部62、712設有缺口621及714,并在嵌合槽66、713外圍端形成與嵌合部62及712等距之氣孔67、715,藉缸體5、6及7互扣組接時因嵌合槽532、66及713、嵌合部62、712與734成套合定位,以致氣孔67與715亦與嵌合部62、712形成對應,使氣孔67、715得以利用缸體6及71旋調控制與嵌合部缺口621及714之對合,以致增壓缸使用時,由主缸體5之座體進氣孔521實施供氣A,其對合性即可適時將阻止內桿52、65及72作動之余氣A1排泄,使增壓缸可輕易產生數倍率之作用力,如圖4所示;當氣孔67、715與缺口621、714不對合時,由外座體進氣孔732實施供氣A即可保持平衡封氣狀,以利進行較快速之內桿52、65及72復位動作(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由于沒有元件露現在外觀表面,所以可利于配合所有之加工機具,實施內置或外置組裝之應用(如圖5所示)。
綜上所陳,本薄型增壓缸的平衡裝置,確實提供一種操作簡易、便利之平衡封氣及排氣作用,而且,結構簡化及安裝使用性廣泛均異于習用技術,深具經濟效益及應用不受限。
權利要求1.一種薄型增壓缸的平衡裝置,主要由主缸體、數個中置缸體及外缸體組成,其特征在于將缸體之嵌合部設成缺口狀,并在嵌合槽外圍端形成與嵌合部等距之氣孔,缸體互扣組接,嵌合槽、嵌合部成套合定位,氣孔與嵌合部形成對應。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增壓缸的平衡裝置,其特征在于缸體所設置氣孔的數量,隨所需功率的提高而增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薄型增壓缸的平衡裝置,由主缸體、數個中置缸體及外缸體所組成;缸體以嵌合部、嵌合槽互扣而組成增壓缸結構;其特點在于將缸體之嵌合部設成缺口狀,并在嵌合槽外圍端形成與嵌合部等距之氣孔,藉缸體互扣組接時因嵌合槽、嵌合部成套合定位,致氣孔亦與嵌合部形成對應,使氣孔得以利用缸體旋調控制與嵌合部缺口之對合,并在對合時提供余氣泄除,達到簡化結構又利于配合加工機具實施內置或外置組裝的目的。
文檔編號F15B21/00GK2369024SQ9920821
公開日2000年3月15日 申請日期1999年4月6日 優先權日1999年4月6日
發明者陳有德 申請人:陳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