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流抽油器的制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將儲存在容器內的液體先強迫吸出,然后用自流的形式把液體輸往低于容器內液面高度的位置的自流抽油裝置。
迄今為將一容器中的液體輸送至另一容器中,普遍采用手搖抽油、電動抽油及其筒式虹吸抽油等方式,油的輸送實質可分為兩類,第一為從低液位送往高液位。這一類輸送必須有外力作功,才能實現,所以要由手動或電動抽油來實現。第二,為從高液位輸送往低液位。這一類可采用一定的方式不需外力作功,讓其自流就能實現這一類如采用手動或電動抽油就不理想,同時也造成人力和電力的浪費,效率也差。目前所采用的手動、電動及虹吸式抽油裝置,都有其共同的不足之處,除人力、電力的浪費外,還有1.都需要有一根較長鋼管插入筒底,才能穩住抽油器,才能將油從底部抽出,這樣就帶來長度過長,重量過重的不足,使攜帶很不方便。
2.電動、手動、虹吸式抽油裝置,所抽出的液體都處于紊流狀態,所以抽出的液體不能有規律地流入容器,總有一部份液體四處飛濺,造成浪費和環境污染。
3.在很多情況下(如汽車、拖拉機在運輸途中)很難由一個人來完成抽油,必須一個拿油筒,一人抽油。
為解決以上這些問題,通常的做法是在攜帶時將鋼管與抽油器拆開,在出油口套上一根軟管等。但這些方法都不能從根本上消除以上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新的抽油裝置(只能將液體從高液位輸送往低液位),它不但從根本上克服了以上的不足之處,而且成本也大大低于手動、電動抽油器,同時抽油速度加快。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從整個過程來看,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吸氣抽油過程,第二為讓其自流階段。其主要組成為主體(1)、轉閥(2)、吸氣囊(3)、彈簧(4)、單向閥片(5、6),主體(1)有進口、出口、吸氣孔,吸氣孔外側連接吸氣囊(3),吸氣囊(3)內裝有2個單向閥片(5、6)一個單向閥片與吸氣孔直接相連,一個單向閥片與外側相通,使吸氣囊只能從吸氣孔吸氣,然后把氣排向外部。出口和吸氣孔的關、開都由轉閥控制,當轉閥關閉出口,同時打開吸氣孔時,吸氣囊就經吸氣孔將油管中的氣體抽出,氣體抽出后,引起低真空,從而引起液體流出,就可實現第一階段的吸氣抽油過程,當轉閥全開同時關閉吸氣孔,這時為第二階段,液體自流而下。轉閥轉到全閉位置時,出口與吸氣孔同時關閉液體流動也就停止。
本實用新型主要由四個另件組成,結構緊湊,體積小,重量很輕,所以攜帶非常方便;同時該實用新型著眼于自流,充分利用了液體的高度差,所以不需外力作功,節省了人力、電力,速度加快另外由于出口流出的液體處于層流狀態,所以液體不會四處飛濺,消除了不必要的浪費和環境污染;還有其出口與進口處都是軟管于容器相連,軟管可緊靠容器底部,所以能抽盡液體,同時操作簡單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由一個人來完成。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的操作例及附圖給出。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剖面圖。
附圖2、3.為轉閥在不同位置的剖面圖。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具體裝置的細節及工作情況。
該自流抽油器主要由主體(1),主體錐孔內的轉閥(2),吸氣囊(3)囊中幫助回復的彈簧(4),氣囊中的二個單向閥片(5、6)組成。
如圖示在未吸氣前將轉閥(2)箭頭對準吸氣線,這時關閉了出口并與吸氣孔相通,用手壓吸氣囊(3),囊中空氣經與外部相通的單閥排出,然后放手,氣囊在彈簧力作用下回復,這一過程中與吸孔相連的單向閥打開,氣囊就從吸氣孔將進口相連之油管中(油未畫出)的空氣抽出,重復多次,直至容器中的液體被抽出,液面低于容器內的液面為止,這時可轉動閥(2)箭頭對準全開線全開出口、吸氣孔被關閉,液體就自流而下,如要停止流動,可轉動(2)箭頭對準全閉線,這時出口與吸氣孔全被關閉。
權利要求
1.將高液位容器中之液體抽入較低液位容器的自流抽液裝置,該裝置在主體(1)上有一個可以開、關、吸氣的轉閥(2),在主體(1)的吸氣孔外側裝有一個吸氣囊(3),其特征在于a、主體(1)上有液體進口、出口和吸氣孔。b、其吸氣孔與吸氣囊直接相連通。c、吸氣孔外側裝有一單向閥片。
2.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轉閥(2)有三個工作位置。a、全開出口,同時關閉吸氣孔。b、關閉出口,同時打開吸氣孔。c、吸氣孔與出口同時關閉。
3.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裝置,其特征是吸氣囊內裝有幫助吸氣囊回復的彈簧。
專利摘要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將液體從容器中吸出,在吸油管中的液位低于容器中的液位高度時,再打開轉閥,由液位的高度差而使其自流的裝置。本裝置主要由主體、轉閥和氣囊組成。首先轉閥關閉出口,由氣囊將皮管中空氣抽出,同時,由于管中引起低真空而將油吸出。當出油管液面低于容器中液面時,將轉閥打開,液體就自流而下。本裝置能抽盡容器內的油,能單人操作,不污染環境,減少浪費,攜帶方便,抽油速度快,十分省力。
文檔編號F04F10/00GK86208023SQ86208023
公開日1987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1986年10月24日
發明者周志浩 申請人:周志浩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