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金屬材料半固態壓鑄成型用的壓射和控制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金屬材料半固態壓鑄成型用的壓射和控制裝置,由壓射傳動機構、壓射蓄能器和增壓蓄能器組成;兩個蓄能器共同作用提供壓射壓力,確保壓射過程的壓力和效率。本實用新型采用壓射蓄能器和增壓蓄能器雙重增壓機構,能夠提供較大的壓射壓力,并采用三個油路伺服閥控制壓射過程,能夠精確調控壓射時間和壓力,確保壓鑄產品的質量。
【專利說明】一種金屬材料半固態壓鑄成型用的壓射和控制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半固態金屬壓鑄的壓鑄機部件,具體涉及一種金屬材料半固態壓鑄成型用的壓射和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一般壓鑄機用比例閥控制,控制精度不高,設定的系統工藝參數和實際參數值由一定的偏差,壓鑄生產不穩定,產品質量變動大。
[0003]目前,普通壓鑄機不能夠對壓射的時間和過程進行有效的準確的調控,使得壓鑄機壓鑄產品的質量無法得到有效保證。所以,需要設計出一種能夠提供較大壓射能力、又能夠精確調控壓射時間和壓力的壓射和控制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金屬材料半固態壓鑄成型用的壓射和控制裝置,它采用壓射蓄能器和增壓蓄能器雙重增壓機構,能夠提供較大的壓射壓力,并采用三個油路伺服閥控制壓射過程,能夠精確調控壓射時間和壓力,確保壓鑄產品的質量。
[0005]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金屬材料半固態壓鑄成型用的壓射和控制裝置,由壓射傳動機構、壓射蓄能器和增壓蓄能器組成;
[0007]壓射傳動機構設有水平橫向設置的壓射缸,壓射缸內設有一水平橫向的壓射推桿,壓射推桿的左端設有壓射沖頭,壓射沖頭與壓鑄機的壓射室配合;壓射推桿的右端設有位于壓射缸內的壓射活塞;壓射缸的右端內部設有一個可在壓射缸內左右滑動的浮動活塞,浮動活塞的中部設有一水平橫向設置的增壓活塞推桿,浮動活塞位于增壓活塞推桿的左端;增壓活塞推桿的右部位于水平的增壓缸內;增壓缸的左端設有用于密封增壓缸的密封環,增壓活塞推桿的右端設有位于增壓缸內的增壓活塞,增壓活塞右側的增壓缸內部為增壓腔,增壓活塞推桿的中部穿過密封環并與密封環滑動密封配合;
[0008]壓射缸右端和密封環之間設有密封的壓射套管,壓射套管套接于增壓活塞桿的圓周外側,壓射套管的左端與壓射缸的右端密封連接,壓射套管的右端與密封環的左側面密封連接;增壓活塞桿的右端設有用于調控增壓活塞桿與浮動活塞密封結合的活塞桿伺服閥;壓射套管內的腔體為壓射腔,壓射缸內壓射活塞與浮動活塞之間的腔體與壓射腔通過活塞桿伺服閥連通或阻隔;壓射缸內壓射活塞左側的腔體為回程腔;壓射缸左側設有用于保護壓射推桿的固定套管;
[0009]壓射套管的右端上側設有與壓射腔連通的壓射油口,增壓腔的右端設有增壓油Π ;
[0010]壓射蓄能器設置于壓射套管的上方;壓射蓄能器包括縱向設置的的缸體,缸體內設有第一蓄能活塞,第一蓄能活塞下側的缸體內為壓射蓄能器油缸,第一蓄能活塞上側的缸體內為壓射蓄能器氣缸;壓射蓄能器氣缸與用于提供能量的氣泵連通;壓射蓄能器油缸的下端通過壓射油路伺服閥與壓射油口上端連通;壓射蓄能器油缸內為液壓油;
[0011]增壓蓄能器設置于增壓油口的上方;增壓蓄能器包括縱向設置的的缸體,缸體內設有第二蓄能活塞,第二蓄能活塞下側的缸體內為增壓蓄能器油缸,第二蓄能活塞上側的缸體內為增壓蓄能器氣缸;增壓蓄能器氣缸與用于提供能量的氣泵連通;增壓蓄能器油缸的下端通過增壓油路伺服閥與增壓油口上端連通;增壓蓄能器油缸內為液壓油。
[0012]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為:在壓射作業的準備階段,三個伺服閥均處于關閉狀態,增壓蓄能器和壓射蓄能器的缸體上部的氣壓增強,為其下部的液壓油提供壓力;壓射作業時,首先打開壓射油路伺服閥和活塞桿伺服閥,使壓射蓄能器油缸內的液壓油注入壓射腔內,壓射腔內的油液通過活塞桿伺服閥流入壓射缸內的壓射腔內,對壓射活塞的右側面產生壓力;隨后關閉活塞桿伺服閥,并打開增壓油路伺服閥,使增壓蓄能器油缸內的液壓油注入增壓腔內,對增壓活塞的右側面產生壓力,從而使增壓活塞桿產生向左的作用力,繼而使增壓活塞桿對浮動活塞產生向左的作用力,此時,浮動活塞的右側面仍然受到壓射腔內液壓油對其產生的向左的壓力,這樣,浮動活塞在雙重作用力的作用下,通過浮動活塞左側的液壓油對壓射活塞產生向左的壓力,繼而推動壓射推桿和壓射沖頭進行壓射作業。通過調節三個伺服閥的開合大小,調控壓射的壓力大小。
[0013]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為:金屬材料半固態壓鑄成型用的壓射和控制裝置采用壓射蓄能器和增壓蓄能器雙重增壓機構,能夠提供較大的壓射壓力,確保壓鑄機壓鑄作業的效率和產品質量;
[0014]本實用新型采用三個油路伺服閥控制壓射過程,能夠精確調控壓射時間和壓力,確保壓鑄產品的質量;
[0015]本實用新型采用兩個蓄能器,在提供較大動力的同時,通過浮動活塞將兩個蓄能器的動力整合,實現了對壓射壓力的高效利用,減少能量損耗。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金屬材料半固態壓鑄成型用的壓射和控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圖1中A部分局部放大圖。
[0018]圖中:1、壓射室;2、壓射沖頭;3、壓射推桿;4、回程腔;5、壓射活塞;6、壓射腔;7、浮動活塞;8、密封環;9、增壓活塞桿;10、增壓活塞;11、增壓腔;12、增壓油口 ;13、增壓油路伺服閥;14、增壓蓄能器油缸;15、增壓蓄能器;16、增壓蓄能器氣缸;17、壓射蓄能器氣缸;18、壓射蓄能器;19、壓射蓄能器油缸;20、壓射油路伺服閥;21、壓射油口 ;22、活塞桿伺服閥;23、固定套管;24、壓射缸;25、增壓缸;26、第一蓄能活塞;27、缸體;28、第二蓄能活塞;29、壓射套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實施例1
[0020]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金屬材料半固態壓鑄成型用的壓射和控制裝置,由壓射傳動機構、壓射蓄能器18和增壓蓄能器15組成;
[0021]壓射傳動機構設有水平橫向設置的壓射缸24,壓射缸24內設有一水平橫向的壓射推桿3,壓射推桿3的左端設有壓射沖頭2,壓射沖頭2與壓鑄機的壓射室1配合;壓射推桿3的右端設有位于壓射缸24內的壓射活塞5 ;壓射缸24的右端內部設有一個可在壓射缸24內左右滑動的浮動活塞7,浮動活塞7的中部設有一水平橫向設置的增壓活塞10推桿,浮動活塞7位于增壓活塞10推桿的左端;增壓活塞10推桿的右部位于水平的增壓缸25內;增壓缸25的左端設有用于密封增壓缸25的密封環8,增壓活塞10推桿的右端設有位于增壓缸25內的增壓活塞10,增壓活塞10右側的增壓缸25內部為增壓腔11,增壓活塞10推桿的中部穿過密封環8并與密封環8滑動密封配合;
[0022]壓射缸24右端和密封環8之間設有密封的壓射套管29,壓射套管29套接于增壓活塞桿9的圓周外側,壓射套管29的左端與壓射缸24的右端密封連接,壓射套管29的右端與密封環8的左側面密封連接;增壓活塞桿9的右端設有用于調控增壓活塞桿9與浮動活塞7密封結合的活塞桿伺服閥22 ;壓射套管29內的腔體為壓射腔6,壓射缸24內壓射活塞5與浮動活塞7之間的腔體與壓射腔6通過活塞桿伺服閥22連通或阻隔;壓射缸24內壓射活塞5左側的腔體為回程腔4 ;壓射缸24左側設有用于保護壓射推桿3的固定套管23 ;
[0023]壓射套管29的右端上側設有與壓射腔6連通的壓射油口 21,增壓腔11的右端設有增壓油口 12 ;
[0024]壓射蓄能器18設置于壓射套管29的上方;壓射蓄能器18包括縱向設置的的缸體27,缸體27內設有第一蓄能活塞26,第一蓄能活塞26下側的缸體27內為壓射蓄能器油缸19,第一蓄能活塞26上側的缸體27內為壓射蓄能器氣缸17 ;壓射蓄能器氣缸17與用于提供能量的氣泵連通;壓射蓄能器油缸19的下端通過壓射油路伺服閥20與壓射油口 21上端連通;壓射蓄能器油缸19內為液壓油;
[0025]增壓蓄能器15設置于增壓油口 12的上方;增壓蓄能器15包括縱向設置的的缸體27,缸體27內設有第二蓄能活塞28,第二蓄能活塞28下側的缸體27內為增壓蓄能器油缸14,第二蓄能活塞28上側的缸體27內為增壓蓄能器氣缸16 ;增壓蓄能器氣缸16與用于提供能量的氣泵連通;增壓蓄能器油缸14的下端通過增壓油路伺服閥13與增壓油口 12上端連通;增壓蓄能器油缸14內為液壓油。
[0026]三個伺服閥的控制屬于現有的成熟技術,在本實施例中不再敘述。
[0027]最后應說明的是: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申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中。
【權利要求】
1.一種金屬材料半固態壓鑄成型用的壓射和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由壓射傳動機構、壓射蓄能器(18)和增壓蓄能器(15)組成; 壓射傳動機構設有水平橫向設置的壓射缸(24),壓射缸(24)內設有一水平橫向的壓射推桿(3),壓射推桿(3)的左端設有壓射沖頭(2),壓射沖頭(2)與壓鑄機的壓射室(I)配合;壓射推桿(3)的右端設有位于壓射缸(24)內的壓射活塞(5);壓射缸(24)的右端內部設有一個可在壓射缸(24)內左右滑動的浮動活塞(7),浮動活塞(7)的中部設有一水平橫向設置的增壓活塞(10)推桿,浮動活塞(7)位于增壓活塞(10)推桿的左端;增壓活塞(10)推桿的右部位于水平的增壓缸(25)內;增壓缸(25)的左端設有用于密封增壓缸(25)的密封環(8),增壓活塞(10)推桿的右端設有位于增壓缸(25)內的增壓活塞(10),增壓活塞(10)右側的增壓缸(25)內部為增壓腔(11),增壓活塞(10)推桿的中部穿過密封環(8)并與密封環(8)滑動密封配合; 壓射缸(24)右端和密封環(8)之間設有密封的壓射套管(29),壓射套管(29)套接于增壓活塞桿(9)的圓周外側,壓射套管(29)的左端與壓射缸(24)的右端密封連接,壓射套管(29)的右端與密封環(8)的左側面密封連接;增壓活塞桿(9)的右端設有用于調控增壓活塞桿(9)與浮動活塞(7)密封結合的活塞桿伺服閥(22);壓射套管(29)內的腔體為壓射腔(6),壓射缸(24)內壓射活塞(5)與浮動活塞(7)之間的腔體與壓射腔(6)通過活塞桿伺服閥(22)連通或阻隔;壓射缸(24)內壓射活塞(5)左側的腔體為回程腔(4);壓射缸(24)左側設有用于保護壓射推桿(3)的固定套管(23); 壓射套管(29)的右端上側設有與壓射腔(6)連通的壓射油口(21),增壓腔(11)的右端設有增壓油口(12); 壓射蓄能器(18)設置于壓射套管(29)的上方;壓射蓄能器(18)包括縱向設置的的缸體(27),缸體(27)內設有第一蓄能活塞(26),第一蓄能活塞(26)下側的缸體(27)內為壓射蓄能器油缸(19),第一蓄能活塞(26)上側的缸體(27)內為壓射蓄能器氣缸(17);壓射蓄能器氣缸(17)與用于提供能量的氣泵連通;壓射蓄能器油缸(19)的下端通過壓射油路伺服閥(20)與壓射油口(21)上端連通;壓射蓄能器油缸(19)內為液壓油; 增壓蓄能器(15)設置于增壓油口(12)的上方;增壓蓄能器(15)包括縱向設置的的缸體(27),缸體(27)內設有第二蓄能活塞(28),第二蓄能活塞(28)下側的缸體(27)內為增壓蓄能器油缸(14),第二蓄能活塞(28)上側的缸體(27)內為增壓蓄能器氣缸(16);增壓蓄能器氣缸(16)與用于提供能量的氣泵連通;增壓蓄能器油缸(14)的下端通過增壓油路伺服閥(13)與增壓油口( 12)上端連通;增壓蓄能器油缸(14)內為液壓油。
【文檔編號】F15B13/02GK204122719SQ201420542962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2日
【發明者】任懷德, 李谷南, 王繼成, 劉金, 景佰亨, 饒龍謹 申請人:珠海市潤星泰電器有限公司,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