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液壓馬達試驗臺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液壓馬達試驗臺,包括負載單元和待檢單元,負載單元的負載馬達和待檢單元的待檢馬達安裝在馬達試驗臺架上,并通過聯軸器相連,在聯軸器上安裝有轉速傳感器。本實用新型的試驗臺全部采用比例、傳感等技術,由控制臺集中采集控制,對被測液壓馬達進行手動及自動控制試驗,實現對轉速、壓力、溫度、流量、負載等參數的控制,顯示系統的各項工作參數、存儲并打印歷史測試參數和實時測試參數,對被試驗液壓馬達的性能進行判別。
【專利說明】一種液壓馬達試驗臺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壓檢驗設備,具體的說是一種液壓馬達試驗臺。
【背景技術】
[0002]液壓馬達是工程機械的核心液壓元件,其性能特性直接決定了工程機械的性能。檢修和保養高品質液壓馬達以及檢驗維修后的液壓馬達的各項性能就顯得非常重要,因此迫切需要一種試驗裝置可對經過修理及更換了零組件重新組裝的進口液壓馬達,進行磨合試驗及檢驗試驗,以鑒定修理后產品的性能是否合格。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以上現有技術的缺點,提出一種液壓馬達試驗臺,能夠對被測液壓馬達進行手動及自動控制試驗,實現對被測液壓馬達轉速、壓力、溫度、流量、負載等參數的控制。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液壓馬達試驗臺,包括負載單元和待檢單元;所述負載單元包括負載油箱、負載集成塊組件以及負載液壓馬達,所述負載油箱具有出油口和回油口,所述出油口處依次安裝球閥、葉片式油泵和單向閥,所述單向閥出口設有三通管路,第一支路經列管冷凝器和液壓油濾與所述負載集成塊組件相連,第二支路經管路直接與所述負載集成塊組件相連;所述負載集成塊組件的出油口與所述負載馬達相連,所述負載馬達的回油口經液壓油濾與負載油箱的回油口相連,所述負載馬達的回油口與液壓油濾之間設有溢流支路,所述溢流支路上安裝有溢流閥與所述第一支路相連;
[0005]所述待檢單元包括主油箱、泵出口集成組件、待檢馬達出口集成組件以及待檢馬達回油集成組件,所述主油箱具有出油口和回油口,所述出油口經球閥、液壓軸塞泵和泵出口集成組件與所述待檢馬達出口集成組件相連,所述待檢馬達出口集成組件的出油口與待測馬達相連,所述待測馬達的回油口通過回油管路經待檢馬達回油集成組件、高精度液壓油濾以及待測馬達回油列管冷凝器串聯后與所述主油箱的回油口相連;負載單元的負載馬達和待檢單元的待檢馬達安裝在馬達試驗臺架上,并通過聯軸器相連,在聯軸器上安裝有轉速傳感器。
[0006]本實用新型通過負載液壓馬達可無級加載扭矩,通過流量的控制可進行各種轉速情況下試驗,包括最低穩定性轉速試驗。測試臺采用高精度壓力傳感器、流量傳感器、扭矩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進行實時檢測,確保被試驗液壓馬達的各項工況參數準確可靠。
[0007]本實用新型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是:前述的液壓馬達試驗臺,所述負載集成塊組件包括比例溢流閥和由四個單向閥組成的整流橋路相連,所述比例溢流閥與第二支路相連,所述鎮流橋路的第一接口與所述比例溢流閥相連,鎮流橋路的第二、四接口與負載液壓馬達相連,所述鎮流橋路的第三接口與所述第一支路的液壓油濾相連;所述鎮流橋路的第一接口與比例溢流閥之間裝有壓力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
[0008]前述的液壓馬達試驗臺,所述待檢馬達出口集成組件包括比例溢流閥、液壓油濾、流量傳感器以及三位四通液壓電磁閥,所述三位四通液壓電磁閥的A、B 口分別與待測馬達相連,所述三位四通液壓電磁閥的P 口經所述流量傳感器與泵出口集成組件相連,所述三位四通液壓電磁閥的T 口經液壓油濾、比例溢流閥與所述回油管路相連。
[0009]前述的液壓馬達試驗臺,所述泵出口集成組件包括單向閥、液壓油濾、比例溢流閥以及蓄能器,所述單向閥和液壓油濾串聯,所述單向閥進口連接液壓軸塞泵,所述液壓油濾的出口與所述待檢馬達出口集成組件相連,所述液壓油濾與所述待檢馬達出口集成組件相連的管路上安裝有壓力傳感器和蓄能器,所述液壓油濾的出口設有第二溢流支路,在第二溢流支路上安裝比例溢流閥與回油管路相連。
[0010]前述的液壓馬達試驗臺,所述待檢馬達回油集成組件包括液壓油濾、比例溢流閥和流量傳感器依次串聯組成,在所述比例溢流閥的兩端分別安裝有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
[0011]前述的液壓馬達試驗臺所述三位四通液壓電磁閥的A、B 口的管路上均安裝有壓力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
[0012]前述的液壓馬達試驗臺,所述三位四通液壓電磁閥的P 口處安裝有排空閥,以確保三位四通液壓電磁閥的穩定運行,減少故障率。
[0013]前述的液壓馬達試驗臺,所述待測馬達回油列管冷凝器的殼程冷卻液進口安裝有二位兩通電磁水閥。
[0014]進一步的,前述的液壓馬達試驗臺,所述負載油箱和主油箱上均安裝有溫度傳感器,所述負載油箱和主油箱的出油口處均安裝有液壓油濾。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檢測被試驗液壓馬達的回油流量、泄漏流量、扭矩和壓力,經數據處理,全面反映被試驗液壓馬達各種性能,為提高產品的可靠性能和質量提供了科學數據。本實用新型的試驗臺全部采用比例、傳感等技術,由控制臺集中采集控制,對被測液壓馬達進行手動及自動控制試驗,實現對轉速、壓力、溫度、流量、負載等參數的控制,顯示系統的各項工作參數、存儲并打印歷史測試參數和實時測試參數,對被試驗液壓馬達的性能進行判別。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18]實施例1
[0019]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液壓馬達試驗臺,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負載單元和待檢單元,負載單元包括負載油箱18、負載集成塊組件25以及負載液壓馬達23,負載集成塊組件包括比例溢流閥15和由四個單向閥組成的整流橋路14相連,負載油箱18具有出油口和回油口,出油口處依次安裝球閥、葉片式油泵16和單向閥19,單向閥出口設有三通管路13,第一支路經列管冷凝器24和液壓油濾與負載集成塊組件相連,第二支路經管路直接與負載集成塊組件25相連,負載集成塊組件25中的比例溢流閥15與第二支路相連,鎮流橋路14的第一接口與比例溢流閥15相連,鎮流橋路的第二、四接口與負載液壓馬達23相連,鎮流橋路的第三接口與第一支路的液壓油濾相連;鎮流橋路14的第一接口與比例溢流閥之間裝有壓力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負載馬達的回油口經液壓油濾12與負載油箱的18回油口相連,負載馬達的回油口與液壓油濾之間設有溢流支路,溢流支路上安裝有溢流閥17與第一支路相連。
[0020]待檢單元包括主油箱11、泵出口集成組件3、待檢馬達出口集成組件28以及待檢馬達回油集成組件1,待檢馬達出口集成組件28包括比例溢流閥31、液壓油濾33、流量傳感器35以及三位四通液壓電磁閥21,三位四通液壓電磁閥21的A、B 口分別與待測馬達36相連,A、B 口的管路上均安裝有壓力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三位四通液壓電磁閥的P 口經流量傳感器35與泵出口集成組件相連,P 口處安裝有排空閥20,三位四通液壓電磁閥的T口經液壓油濾28、比例溢流閥31與回油管路相連;泵出口集成組件3包括單向閥38、液壓油濾37、比例溢流閥39以及蓄能器30,單向閥38和液壓油濾37串聯,單向閥進口連接液壓軸塞泵4,液壓油濾的出口與待檢馬達出口集成組件的三位四通液壓電磁閥P 口相連,液壓油濾與待檢馬達出口集成組件相連的管路上安裝有壓力傳感器和蓄能器30,液壓油濾的出口設有第二溢流支路,在第二溢流支路上安裝比例溢流閥39與回油管路相連;待檢馬達回油集成組件I包括液壓油濾40、比例溢流閥29和流量傳感器32依次串聯組成,在比例溢流閥29的兩端分別安裝有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主油箱具有出油口和回油口,出油口經球閥9、液壓軸塞泵4和泵出口集成組件與待檢馬達出口集成組件相連,待檢馬達出口集成組件的出油口與待測馬達相連,待測馬達的回油口通過回油管路經待檢馬達回油集成組件、高精度液壓油濾5以及待測馬達回油列管冷凝器8串聯后與主油箱的回油口相連,待測馬達回油列管冷凝器的殼程冷卻液進口安裝有二位兩通電磁水閥6 ;負載單元的負載馬達和待檢單元的待檢馬達安裝在馬達試驗臺架22上,并通過聯軸器相連,在聯軸器上安裝有轉速傳感器。
[0021]本實施例的負載油箱和主油箱上均安裝有溫度傳感器10、10’,負載油箱和主油箱的出油口處均安裝有液壓油濾。
[0022]待檢單元的液壓軸塞泵采用YVP250M變頻調速電機進行匹配,來拖動A2F55的液壓軸塞泵,以及液壓油箱、液壓油濾、比例溢流閥、單向閥、換向閥、油液冷卻器、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流量傳感器等,組建成一個完整的待檢單元,用于給被試驗液壓馬達,提供不少于60L/min的液壓能源,使其由液壓能轉換成機械能,拖動負載馬達及其液壓泵閉式液壓系統,從而可以開展液壓馬達的各項試驗。主油箱在設計時,充分考慮到被試驗液壓馬達的最高試驗轉速為12000r/min,需要提供不少于60L/min的液壓能源,充分考慮到油液的散熱因素,油箱的有效容積為200升,材質選用不銹鋼,油箱上設有油面指示器、空氣濾清器和油溫傳感器。
[0023]負載單元采用葉片液壓泵、液壓油濾、比例溢流閥、油液冷卻器、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負載油箱,結合負載馬達作為負載泵使用,搭建的橋式回路,組建成一個完整的液壓泵閉式液壓系統。由于采用液壓馬達作為負載泵使用,不僅效率會降低,隨著轉速的增高還會形成嚴重的吸油不足現象,所以,本實施例采用葉片液壓泵作為補油泵,給負載泵進口實行補油,有效的保證閉式液壓系統的正常的工作,從而保障了液壓馬達系統的性能試驗。
[0024]本實施例的電氣控制采用NI公司的基于LabVIEW液壓馬達測試系統,運行環境為WIND0WS2000,以實現共況圖形化狀態顯示,可多層分屏顯示所有的試驗,并記錄相應的測試數據及相關特性曲線的打印,另外,測控系統具有共況自動配置功能,可提供圖形化的試驗程序編輯界面,試驗操作人員可以對試驗程序進行編輯、存儲和刪除等多項工作。實現數據采集與控制板卡集中控制,操作合理,安全可靠。
[0025]本實施例的試驗臺在使用時,待測馬達轉速為8800r/min,進口壓力為26.75Mpa±0.4Mpa,進口油溫為52°C ±6°C,出口壓力和回油壓力為3.5 Mpa下運轉I分鐘,然后鎖住馬達軸以防止轉動,將進口壓力增加到3IMpa土0.34Mpa,殼體回油壓力從O增加到
0.69 Mpa,油溫為38°C ± 14°C保壓2分鐘,馬達各接合面處及殼體、分油蓋表面等不應形成滴狀泄漏;軸尾密封處泄漏量不大于7.5mL/h (交換進出口后再試驗一次)。然后將待測馬達進出口堵死,從回油口通入0.7 Mpa的壓力進行靜壓試驗,時間半小時,各接合面不允許有滲油,軸尾密封處漏油量半小時不超過一滴。
[0026]以上實施例僅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是按照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思想,在技術方案基礎上所做的任何改動,均落入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液壓馬達試驗臺,包括負載單元和待檢單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負載單元包括負載油箱、負載集成塊組件以及負載液壓馬達,所述負載油箱具有出油口和回油口,所述出油口處依次安裝球閥、葉片式油泵和單向閥,所述單向閥出口設有三通管路,第一支路經列管冷凝器和液壓油濾與所述負載集成塊組件相連,第二支路經管路直接與所述負載集成塊組件相連;所述負載集成塊組件的出油口與所述負載馬達相連,所述負載馬達的回油口經液壓油濾與負載油箱的回油口相連,所述負載馬達的回油口與液壓油濾之間設有溢流支路,所述溢流支路上安裝有溢流閥與所述第一支路相連; 所述待檢單元包括主油箱、泵出口集成組件、待檢馬達出口集成組件以及待檢馬達回油集成組件,所述主油箱具有出油口和回油口,所述出油口經球閥、液壓軸塞泵和泵出口集成組件與所述待檢馬達出口集成組件相連,所述待檢馬達出口集成組件的出油口與待測馬達相連,所述待測馬達的回油口通過回油管路經待檢馬達回油集成組件、高精度液壓油濾以及待測馬達回油列管冷凝器串聯后與所述主油箱的回油口相連; 負載單元的負載馬達和待檢單元的待檢馬達安裝在馬達試驗臺架上,并通過聯軸器相連,在聯軸器上安裝有轉速傳感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馬達試驗臺,其特征在于:所述負載集成塊組件包括比例溢流閥和由四個單向閥組成的整流橋路相連,所述比例溢流閥與第二支路相連,所述鎮流橋路的第一接口與所述比例溢流閥相連,鎮流橋路的第二、四接口與負載液壓馬達相連,所述鎮流橋路的第三接口與所述第一支路的液壓油濾相連;所述鎮流橋路的第一接口與比例溢流閥之間裝有壓力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馬達試驗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檢馬達出口集成組件包括比例溢流閥、液壓油濾、流量傳感器以及三位四通液壓電磁閥,所述三位四通液壓電磁閥的A、B 口分別與待測馬達相連,所述三位四通液壓電磁閥的P 口經所述流量傳感器與泵出口集成組件相連,所述三位四通液壓電磁閥的T 口經液壓油濾、比例溢流閥與所述回油管路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馬達試驗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出口集成組件包括單向閥、液壓油濾、比例溢流閥以及蓄能器,所述單向閥和液壓油濾串聯,所述單向閥進口連接液壓軸塞泵,所述液壓油濾的出口與所述待檢馬達出口集成組件相連,所述液壓油濾與所述待檢馬達出口集成組件相連的管路上安裝有壓力傳感器和蓄能器,所述液壓油濾的出口設有第二溢流支路,在第二溢流支路上安裝比例溢流閥與回油管路相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馬達試驗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檢馬達回油集成組件包括液壓油濾、比例溢流閥和流量傳感器依次串聯組成,在所述比例溢流閥的兩端分別安裝有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液壓馬達試驗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位四通液壓電磁閥的A、B 口的管路上均安裝有壓力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液壓馬達試驗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位四通液壓電磁閥的P口處安裝有排空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馬達試驗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測馬達回油列管冷凝器的殼程冷卻液進口安裝有二位兩通電磁水閥。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馬達試驗臺,其特征在于:所述負載油箱和主油箱上均 安裝有溫度傳感器,所述負載油箱和主油箱的出油口處均安裝有液壓油濾。
【文檔編號】F15B19/00GK204003789SQ201420357020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30日
【發明者】陸樹根, 楊忠喜, 馮強龍 申請人:南京創貝高速傳動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