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量電液換向閥的中位卸荷減震回路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大流量電液換向閥的中位卸荷減震回路,用于K型電液換向閥,使其中位卸荷時震動減少。本實用新型在K型電液換向閥與液壓缸之間的液壓管線上安裝卸荷減震回路,將雙向過流閥和常開式兩位兩通電磁換向閥連接在K型電液換向閥的口A與液壓缸的進油口之間的液壓管線上。加壓時,液壓油以大流量經過卸荷減震回路對液壓缸快速加壓;卸荷時,液壓油以小流量在卸荷減震回路上分兩路為設備的液壓系統卸荷。使K型電液換向閥在擁有中位機能卸荷回路原有優點的同時,利用中位機能卸荷時震動輕微,徹底解決了K型電液換向閥利用中位機能卸荷震動太大,加壓用的液壓管線經常被震裂的弊端,減少了液壓油的落地量,避免了環境污染。
【專利說明】大流量電液換向閥的中位卸荷減震回路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液壓設備利用滑閥類電液換向閥中位機能卸荷的方法和裝置,特別是大流量電液換向閥的中位卸荷減震回路,用于K型電液換向閥,使其中位卸荷時震動減少。
【背景技術】
[0002]在液壓行業中,滑閥類液壓閥因其工作原理簡單,切換動作迅速精確并可微調,力口工制造和安裝方便等優點在設備的液壓系統中應用廣泛。利用滑閥類換向閥中位機能卸荷后可使液壓泵在空載或輸出功率很小的工況下運轉,從而實現節能。具有中位卸荷功能的換向閥種類繁多,其中K型電液換向閥中位卸荷時,口 P、口 A和口 O連通,口 B封閉。比如圖1中的K型電液換向閥5:加壓結束閥芯處于中位時,液壓系統內的液壓油通過閥體上的口 A進入閥體與來自液壓泵、經閥體上的口 P進入的液壓油一起經口 O卸荷回油箱后,液壓泵可空載運行。此時K型電液換向閥閥體上的口 B身V#,此方法簡單實用,但在使用K型電液換向閥利用中位機能對液壓系統卸荷時震動太大。如大型液壓設備2000T以上液壓機,加壓結束K型電液換向閥閥芯處于中位時,液壓系統內20MPa的液壓油從口 A進入閥體與來自液壓泵、經閥體上的口 P進入的液壓油一起經口 O瞬間卸荷回油箱。其震動太大使液壓管線經常被震裂,液壓油落地量大,污染嚴重,需經常停機修焊液壓管線。具有中位卸荷功能的大流量K型換向閥,其閥體孔口直徑有50 mm, 80 mm多種,流量大、震動大、液壓油落地量大成為這類滑閥的現場使用缺陷。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大流量電液換向閥的中位卸荷減震回路,解決K型電液換向閥利用中位機能卸荷時震動太大,液壓管線經常被震裂的弊端,以提高設備使用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0005]大流量電液換向閥的中位卸荷減震回路包括雙向過流閥和常開式兩位兩通電磁換向閥,將雙向過流閥和常開式兩位兩通電磁換向閥連接在K型電液換向閥的口 A與液壓缸的進油口之間的液壓管線上;設有卸荷通道的雙向過流閥串聯在K型電液換向閥的口 A的液壓管線上,常開式兩位兩通電磁換向閥通過軟管旁路安裝在雙向過流閥與液壓缸之間的液壓管線上;常開式兩位兩通電磁換向閥的電磁鐵控制線與K型電液換向閥加壓端的電磁鐵控制線并聯。
[000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顯著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在K型電液換向閥與液壓缸之間的液壓管線上安裝了雙向過流閥和常開式兩位兩通電磁換向閥,構成卸荷減震回路。加壓時,常開式兩位兩通電磁換向閥關閉,液壓油可大流量通過雙向過流閥進入液壓缸上腔快速加壓。加壓結束,常開式兩位兩通電磁換向閥的電磁鐵和K型電液換向閥的電磁鐵同時失電,K型電液換向閥的閥芯在彈簧力的作用下由加壓端回到中位,常開式兩位兩通電磁閥的口P 2和口O 2接通。液壓油一路通過雙向過流閥的卸荷通道經K型電液換向閥的口 A與來自液壓泵經K型電液換向閥的口 P進入的液壓油一起經口 O卸荷至油箱。同時另一路經接通的常開式兩位兩通電磁閥的口 P 2至口 O 2卸荷至油箱。兩路同時卸荷回油箱,只需2-3秒即卸荷完畢。本卸荷減震回路分兩路通過小孔徑卸荷,分散卸荷流量,減少卸荷震動,卸荷時振動輕微,不會導致液壓管線震裂、停機維修。本實用新型使K型電液換向閥在擁有中位機能卸荷回路原有優點的同時,利用中位機能卸荷時震動輕微,徹底解決了 K型電液換向閥利用中位機能卸荷震動太大,加壓用的液壓管線經常被震裂的弊端,大大提高了設備使用效率,減少了液壓油的落地量,避免了環境污染,大幅降低了維修成本和生產成本,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液壓工作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下面結合附圖詳述本實用新型,并非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參見圖1。大流量電液換向閥的中位卸荷減震回路包括雙向過流閥6和常開式兩位兩通電磁換向閥8,將雙向過流閥6和常開式兩位兩通電磁換向閥8連接在K型電液換向閥5的口 A與液壓缸9的進油口之間的液壓管線上;設有卸荷通道的雙向過流閥6串聯在K型電液換向閥5的口A的液壓管線上,常開式兩位兩通電磁換向閥8通過軟管7旁路安裝在雙向過流閥6與液壓缸9之間的液壓管線上;常開式兩位兩通電磁換向閥8的電磁鐵控制線與K型電液換向閥5加壓端的電磁鐵控制線并聯。雙向過流閥6包括殼體和錐形閥芯,卸荷通道設在錐形閥芯上,殼體上設有進油口和回油口,錐形閥芯可在殼體的內腔中滑動。卸荷通道包括軸向流道和徑向流道,軸向流道與徑向流道貫通;當雙向過流閥6的錐形閥芯坐于殼體的進油口上時,錐形閥芯上的徑向流道與殼體上的回油口對齊、軸向流道與殼體上的進油口對齊。卸荷通道的軸向流道和徑向流道呈十字型排列貫通或者呈丁字型排列貫通,軸向流道和徑向流道的孔徑設定在IOmm — 12mm。雙向過流閥6殼體回油口上方的內腔高度大于或等于錐形閥芯的總高度。當液壓系統加壓時,來自液壓泵2的液壓油經單向閥3和K型電液換向閥5大流量進入雙向過流閥6將錐形閥芯沖至殼體的上部內腔中,使液壓油大流量從雙向過流閥6殼體上的進油口和回油口流過,對液壓缸9加壓。當液壓系統加壓結束、卸荷時,液壓系統中的液壓油一部分通過液壓管線從常開式兩位兩通電磁換向閥8回流至油箱1,一部分通過雙向過流閥6錐形閥芯的卸荷通道經K型電液換向閥5的口A至口 O回流到油箱I。
[0009]在圖1中,油箱1、液壓泵2、單向閥3依次與K型電液換向閥5的口 P連通,在液壓泵2與單向閥3之間還通過液壓管線并聯著溢流閥4。在圖1中,K型電液換向閥5的閥芯處于中位卸荷位置,其口 P、口 A、與口 O連通,口 B封閉。常開式兩位兩通電磁閥8閥芯處于常開位置,其口 P 2與口 O 2連通,其回油管接入油箱I中。
[0010]按加壓按鈕,K型電液換向閥5加壓端的電磁鐵ICT和常開式兩位兩通電磁閥8的電磁鐵2CT同時得電。電磁鐵ICT得電推動K型電液換向閥5的閥芯克服彈簧力,其加壓端即圖1中的左端到達中位,口 P與口 A連通,口 B與口 O連通。電磁鐵2CT得電,常開式兩位兩通電磁閥8的閥芯移動,將其口 P 2與口 O 2斷開,常開式兩位兩通電磁閥8由常開轉成常閉。此時來自液壓泵2的液壓油頂開單向閥3,經K型電液換向閥5閥體上的口 P通過閥芯和閥體上的口 A頂開雙向過流閥6的錐形閥芯,使錐形閥芯進入雙向過流閥6殼體回油口上方的內腔中。液壓油大排量進入液壓缸9上腔快速加壓,液壓缸9下腔的液壓油經液壓管線由K型電液換向閥5已連通的口B至口O流回油箱I,加壓工作結束。
[0011]松加壓按鈕,電磁鐵ICT和電磁鐵2CT同時失電,K型電液換向閥5的閥芯在彈簧力作用下復位,處于中位卸荷位置,雙向過流閥6的錐形閥芯坐于殼體的進油口上、常開式兩位兩通電磁換向閥8接通。液壓油一路通過常開式兩位兩通電磁換向閥8的口 P 2至口O 2卸荷回油箱1,一路通過雙向過流閥6錐形閥芯上的卸荷通道小流量經K型電液換向閥5的口 A至口 0,中位卸荷回油箱1,2 — 3秒卸荷完畢,兩路卸荷分散卸荷流量、減少卸荷震動。
【權利要求】
1.大流量電液換向閥的中位卸荷減震回路,其特征是,包括雙向過流閥(6)和常開式兩位兩通電磁換向閥(8 ),將雙向過流閥(6 )和常開式兩位兩通電磁換向閥(8 )連接在K型電液換向閥(5)的口 A與液壓缸(9)的進油口之間的液壓管線上;設有卸荷通道的雙向過流閥(6)串聯在K型電液換向閥(5)的口 A的液壓管線上,常開式兩位兩通電磁換向閥(8)通過軟管(7)旁路安裝在雙向過流閥(6)與液壓缸(9)之間的液壓管線上;常開式兩位兩通電磁換向閥(8)的電磁鐵控制線與K型電液換向閥(5)加壓端的電磁鐵控制線并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量電液換向閥的中位卸荷減震回路,其特征是,所述雙向過流閥(6)包括殼體和錐形閥芯,卸荷通道設在錐形閥芯上,殼體上設有進油口和回油口,錐形閥芯可在殼體的內腔中滑動。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流量電液換向閥的中位卸荷減震回路,其特征是,所述卸荷通道包括軸向流道和徑向流道,軸向流道與徑向流道貫通;當雙向過流閥(6)的錐形閥芯坐于殼體的進油口上時,錐形閥芯上的徑向流道與殼體上的回油口對齊、軸向流道與殼體上的進油口對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大流量電液換向閥的中位卸荷減震回路,其特征是,所述卸荷通道的軸向流道和徑向流道呈十字型排列貫通或者呈丁字型排列貫通,軸向流道和徑向流道的孔徑設定在IOmm — 12mm。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大流量電液換向閥的中位卸荷減震回路,其特征是,所述雙向過流閥(6)殼體回油口上方的內腔高度大于或等于錐形閥芯的總高度。
【文檔編號】F15B13/044GK203570751SQ201320687968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4日
【發明者】侯賀虎, 金杰, 李玉星, 程大勇, 石磊, 張桂芹, 趙林, 李新軍, 艾長利 申請人:中石化勝利油建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