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液壓機械蓄能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液壓機械蓄能裝置一、所屬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液壓機械蓄能裝置。二、背景技術目前,國內外油料軋坯機械設備使用較多的軋坯機有對輥和雙對輥軋坯機。這類軋坯機按軋輥的緊輥方式可分為彈簧緊輥和液壓緊輥兩種。前者由于輥間壓力小,調節不方便,軋坯效果不好;后者由于其輥間壓力較大,轉速也較快,故單位輥長的處理量就大,應用廣泛。就是這種應用較廣的液壓緊輥軋坯機的液壓蓄能裝置也不太理想。通常該液壓蓄
能裝置的蓄能器是液壓蓄能裝置中的一種把液壓油的壓力能貯存起來,待需要時又將其重新釋放出來的貯能裝置。常用的有活塞式和氣囊式蓄能器兩種。活塞式蓄能器由活塞、缸體、充氣閥組成,上腔氣體從充氣閥充入;下腔油液經油孔與液壓系統連通,活塞將氣體和油液隔開,使用時,油孔與液壓系統連通,活塞將氣體和油液隔開。使用時,充氣充入預定壓力的氮氣,再使油液經孔進入推動活塞上升至活塞處于平衡狀態,使系統達到所要求的壓力。這種結構的蓄能器結構簡單,工作平穩可靠,安裝維護方便,壽命長。其缺點是由于活塞慣性和摩擦阻力的影響,反應不夠靈敏,容量較小,由于缸筒與活塞之間有密封性能要求,所以制造費用較高。一般用于蓄能或供中、高壓系統吸收壓力脈動。氣囊式蓄能器由充氣閥、合成橡膠制成的氣囊、均質無縫的殼體、提升閥等組成。在蓄能器工作前由充氣閥向氣囊先充氣(一般為氮氣),充氣閥工作時則始終關閉。提升閥既能使油液進入蓄能器內,又能防止油液全部排出時氣囊膨脹出容器之外。氣囊式蓄能器的優點是氣囊慣性小,反應靈敏,容易維護。缺點是容量小,氣囊和殼體制造困難。由于軋坯機使用的上述蓄能器,開始運行時,可以獲得較理想的軋坯效果,但是隨著運行時間的延長,常常會出現下列問題一是液壓油泵需連續運行,可導致液壓油溫升高,粘度降低,油缸壓力降低,軋輥時有跑料現象,直接影響軋坯質量;二是由于油泵連續運行,耗電量大,浪費能源;三是液壓系統中各零部件易損壞,故障多,壽命短,維護及維修量大;四是產量低。現階段迫切需要一種改進節并且省能源,可以實現開機時液壓油泵每24小時只需啟動很短的時間(例如3分鐘),就可保證系統正常運行,耗能(電)是原來液壓軋坯機的1/400,延長油泵的使用壽命,可實現一個液壓系統可供4-6臺軋坯機同時使用,壓力大,調節靈活,操作方便,容易維護,可實現自動緊輥和分輥,結構設計合理,占地面積小,造價較低的一種液壓機械蓄能裝置。三、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設計開發整體式結構,設計合理,占地面積小,成本和造價較低,體積小,安裝簡單實用的一種液壓機械蓄能裝置。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液壓機械蓄能裝置,包括油箱部分,蓄能器部分,壓力監測部分,其特征在于該裝置設計為整體結構,油箱部分為底部基礎,在油箱部分上面的中間和側面分別設置蓄能器部分和壓力監測部分,具體是A、油箱部分由油箱2,油箱2上、下設置的油箱上蓋板3和支座1,以及液壓油吸油過濾輸送機構組成,其中,液壓油吸油過濾輸送機構由通過固定螺栓及螺母5固定在油箱上蓋板3上的電機6和注油嘴4,以及設置在油箱部分的油箱2內的油泵27,輸油管路連接件25,單向閥24,吸油過濾器26組成,并且,單向閥24的一端接壓カ監測部分的溢流閥21,單向閥24的另一端通過輸油管路連接件25接油泵27,油泵27接吸油過濾器26,如圖1、2、3所示;B、蓄能器部分由設置在油箱上蓋板3中間的圓形蓄能器外罩13,圓形蓄能器外罩13下端部的圓形外螺紋圓盤7和鎖緊螺帽23,圓形蓄能器外罩13內中間設置的單作用油缸體8,單作用油缸體8內和上端部分別設置的油缸活塞桿9和斯特封密封圈15及銅套16,和油缸活塞桿9連接的中心導程軸桿14,重砣10,以及行程開關固定底座11和行程開關12組成,其中,蓄能器部分通過鎖緊螺帽23固定在油箱上蓋板3上,并且,單作用油缸體8下面部分延伸至油箱部分的油箱2內,如圖1、2、3所示;C、壓カ監測部分由壓カ表17,蓄能器油缸輸油管路18,高壓輸出連接管件19,壓カ表泄壓開關20,溢流閥21,固定螺栓22組成,其中,溢流閥21通過固定螺栓22固定在油箱上蓋板3上表面的側面,并且溢流閥21上部為壓カ表17且壓カ表17兩側接壓カ表泄壓開關20,溢流閥21側面連接高壓輸出連接管件19且通過蓄能器油缸輸油管路18與蓄能器部分的圓形蓄能器外罩13連通,溢流閥21下面接蓄能器部分的單向閥24,如圖1、2 、3所
/Jn o所說的蓄能器部分的重砣10設計為分體式可調的重砣10,其由上、下至少兩個以上相同的重砣10組成,其中,重砣10設有中心軸孔并與中心導程軸桿14通過螺紋連接,并套裝在單作用油缸體8的上端,行程開關固定底座11對稱焊接在圓形蓄能器外罩13的頂端,并將行程開關12固定在行程開關固定底座11上,如圖1、2、3所示。所說的蓄能器部分的圓形外螺紋圓盤7和圓形蓄能器外罩13采用螺紋連接,圓形外螺紋圓盤7的圓盤中心螺孔與單作用油缸體8采用螺紋連接,如圖1、2、3所示。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及工作過程工作原理及過程是設計采用分塊式可調重砣10的形式蓄能器結構,用行程開關控制的蓄能裝置。將蓄能器行程開關12的三項插頭與驅動油泵27的電機6的三項電源線與電控開關箱接好。并將電控開關箱外接三相電源,整個電氣即安裝完畢。上述工作完成后將壓カ表開關(即泄壓閥)20打開,接通油泵電機6電源,油泵27即旋轉,待油泵27運轉正常后。將壓カ表開關(即泄壓閥)20打開關閉,這時蓄能器中心導程軸桿14將上升,當升至一定高度后行程開關12動作油泵27停止運轉,當蓄能器中心導程軸桿14下降到一定高度吋,又一行程開關12控制油泵27電機6啟動,當升至一定高度后行程開關12動作油泵27停止工作。系統壓カ大小調節可通過增減分塊式可調重砣10的數量來實現調節壓カ的目的,增減分塊式可調重砣10的多少,從而實現壓カ調節,滿足不同油料對壓カ的調節要求(當系統壓カ低時在蓄能器內加適量的重塊,壓カ高時則減適量的重塊)。蓄能器中心導程軸桿14升降帶動行程開關12從而控制電機油泵27運轉和停止,維持單作用油缸體8內始終保持一定數量高壓油而維持系統中的壓カ衡定而不失壓。該系統在系統無泄露的狀態下,電機油泵一般幾小時或十幾小時啟動一次,每天幾乎很少運轉,一般每天運轉不超過一分鐘,所以這種蓄能式液壓泵站系統結構使泵站能耗大降低,通常是傳統連續運行泵站能耗的1/1440,由于不連續運轉不會產生油溫提高造成壓力降低,從而大大減少系統的故障率,并提高相關部件的使用壽命,可廣泛應用于類似連續夾緊控制液壓裝置或系統中。本技術的優點和有益效果本技術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整體式結構,設計合理,占地面積小,成本和造價較低,體積小,安裝簡單實用等特點。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總體結構的主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總體結構的側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總體結構的俯視圖。圖中1支座,2油箱,3油箱上蓋板,4注油嘴,5固定螺栓及螺母,6電機,7圓形外螺紋圓盤,8單作用油缸體,9油缸活塞桿,10重砣(或者稱為分體式可調重砣),11行程開關固定底座,12行程開關,13圓形蓄能器外罩,14中心導程軸桿,15斯特封密封圏,16銅套,17
壓カ表,18蓄能器油缸輸油管路,19高壓輸出連接管件,20壓カ表開關(或者稱為泄壓閥),21溢流閥,22固定螺栓,23鎖緊螺帽,24單向閥,25輸油管路連接件,26吸油過濾器,27油泵,28定位螺釘。五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3所示,一種液壓機械蓄能裝置,包括油箱部分,蓄能器部分,壓カ監測部分,其特征在于該裝置設計為整體結構,油箱部分為底部基礎,在油箱部分上面的中間和側面分別設置蓄能器部分和壓カ監測部分,具體是A、油箱部分由油箱2,油箱2上、下設置的油箱上蓋板3和支座1,以及液壓油吸油過濾輸送機構組成,其中,液壓油吸油過濾輸送機構由通過固定螺栓及螺母5固定在油箱上蓋板3上的電機6和注油嘴4,以及設置在油箱部分的油箱2內的油泵27,輸油管路連接件25,單向閥24,吸油過濾器26組成,并且,單向閥24的一端接壓カ監測部分的溢流閥21,單向閥24的另一端通過輸油管路連接件25接油泵27,油泵27接吸油過濾器26,如圖1、2、3所示;B、蓄能器部分由設置在油箱上蓋板3中間的圓形蓄能器外罩13,圓形蓄能器外罩13下端部的圓形外螺紋圓盤7和鎖緊螺帽23,圓形蓄能器外罩13內中間設置的單作用油缸體8,單作用油缸體8內和上端部分別設置的油缸活塞桿9和斯特封密封圈15及銅套16,和油缸活塞桿9連接的中心導程軸桿14,重砣10,以及行程開關固定底座11和行程開關12組成,其中,蓄能器部分通過鎖緊螺帽23固定在油箱上蓋板3上,并且,單作用油缸體8下面部分延伸至油箱部分的油箱2內,如圖1、2、3所示;C、壓カ監測部分由壓カ表17,蓄能器油缸輸油管路18,高壓輸出連接管件19,壓カ表泄壓開關20,溢流閥21,固定螺栓22組成,其中,溢流閥21通過固定螺栓22固定在油箱上蓋板3上表面的側面,并且溢流閥21上部為壓カ表17且壓カ表17兩側接壓カ表泄壓開關20,溢流閥21側面連接高壓輸出連接管件19且通過蓄能器油缸輸油管路18與蓄能器部分的圓形蓄能器外罩13連通,溢流閥21下面接蓄能器部分的單向閥24,如圖1、2、3所
/Jn o所說的蓄能器部分的重砣10設計為分體式可調的重砣10,其由上、下至少兩個以上相同的重砣10組成,其中,重砣10設有中心軸孔并與中心導程軸桿14通過螺紋連接,并套裝在單作用油缸體8的上端,行程開關固定底座11對稱焊接在圓形蓄能器外罩13的頂端,并將行程開關12固定在行程開關固定底座11上,如圖1、2、3所示。所說的蓄能器部分的圓形外螺紋圓盤7和圓形蓄能器外罩13采用螺紋連接,圓形外螺紋圓盤7的圓盤中心螺孔與單作用油缸體8采用螺紋連接,如圖1、2、3所示。
權利要求1.一種液壓機械蓄能裝置,包括油箱部分,蓄能器部分,壓力監測部分,其特征在于該裝置設計為整體結構,油箱部分為底部基礎,在油箱部分上面的中間和側面分別設置蓄能器部分和壓力監測部分,具體是 A、油箱部分由油箱(2),油箱(2)上、下設置的油箱上蓋板(3)和支座(1),以及液壓油吸油過濾輸送機構組成,其中,液壓油吸油過濾輸送機構由通過固定螺栓及螺母(5)固定在油箱上蓋板(3)上的電機(6)和注油嘴(4),以及設置在油箱部分的油箱(2)內的油泵(27),輸油管路連接件(25),單向閥(24),吸油過濾器(26)組成,并且,單向閥(24)的一端接壓力監測部分的溢流閥(21),單向閥(24)的另一端通過輸油管路連接件(25)接油泵(27),油泵(27)接吸油過濾器(26); B、蓄能器部分由設置在油箱上蓋板(3)中間的圓形蓄能器外罩(13),圓形蓄能器外罩(13)下端部的圓形外螺紋圓盤(7)和鎖緊螺帽(23),圓形蓄能器外罩(13)內中間設置的單作用油缸體(8),單作用油缸體(8)內和上端部分別設置的油缸活塞桿(9)和斯特封密封圈(15)及銅套(16),和油缸活塞桿(9)連接的中心導程軸桿(14),重砣(10),以及行程開關固定底座(11)和行程開關(12)組成,其中,蓄能器部分通過鎖緊螺帽(23)固定在油箱上蓋板(3)上,并且,單作用油缸體(8)下面部分延伸至油箱部分的油箱(2)內; C、壓力監測部分由壓力表(17),蓄能器油缸輸油管路(18),高壓輸出連接管件(19),壓力表泄壓開關(20),溢流閥(21),固定螺栓(22)組成,其中,溢流閥(21)通過固定螺栓(22)固定在油箱上蓋板(3)上表面的側面,并且溢流閥(21)上部為壓力表(17)且壓力表(17)兩側接壓力表泄壓開關(20),溢流閥(21)側面連接高壓輸出連接管件(19)且通過蓄能器油缸輸油管路(18)與蓄能器部分的圓形蓄能器外罩(13)連通,溢流閥(21)下面接蓄能器部分的單向閥(24)。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液壓機械蓄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說的蓄能器部分的重砣(10)設計為分體式可調的重砣(10),其由上、下至少兩個以上相同的重砣(10)組成,其中,重砣(10)設有中心軸孔并與中心導程軸桿(14)通過螺紋連接,并套裝在單作用油缸體(8)的上端,行程開關固定底座(11)對稱焊接在圓形蓄能器外罩(13)的頂端,并將行程開關(12)固定在行程開關固定底座(11)上。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液壓機械蓄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說的蓄能器部分的圓形外螺紋圓盤(7)和圓形蓄能器外罩(13)采用螺紋連接,圓形外螺紋圓盤(7)的圓盤中心螺孔與單作用油缸體(8)采用螺紋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壓機械蓄能裝置,包括油箱部分,蓄能器部分,壓力監測部分,其特征在于該裝置設計為整體結構,油箱部分為底部基礎,在油箱部分上面的中間和側面分別設置蓄能器部分和壓力監測部分,具體是油箱部分由油箱(2),油箱(2)上、下設置的油箱上蓋板(3)和支座(1),以及液壓油吸油過濾輸送機構組成,其中,液壓油吸油過濾輸送機構由通過固定螺栓及螺母(5)固定在油箱上蓋板(3)上的電機(6)和注油嘴(4),以及設置在油箱部分的油箱(2)內的油泵(27),輸油管路連接件(25),單向閥(24),吸油過濾器(26)組成,并且,單向閥(24)的一端接壓力監測部分的溢流閥(21),單向閥(24)的另一端通過輸油管路連接件(25)接油泵(27),油泵(27)接吸油過濾器(26),該技術具有設計合理,占地面積小,成本和造價較低,體積小,安裝簡單實用等特點。
文檔編號F15B1/04GK202579366SQ201220244440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9日
發明者劉立新, 劉顯樹, 劉立濤 申請人:肇東市東龍節能新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