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螺紋插裝式電控雙向壓力補償流量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控雙向壓力補償流量閥,尤其涉及一種螺紋插裝式電控雙向壓力補償流量閥,可實現雙速控制并具有壓力補償功能的液壓回路,可以應用于移動設備及工業車輛等液壓回路中。
背景技術:
在移動設備、醫療器械及工業車輛等回路要求平穩升降的工作臺系統中,常常需要實現雙向雙速壓力補償功能,目前,往往都是采用嵌入式結構,通過兩個壓力補償流量閥組合而成,實現雙向壓力補償,進一步為實現雙速電控,更需要在此基礎上增加一個雙向電磁閥控制,組成一個功能閥塊,這樣的結構導致安裝體積比較大,系統難以集成,加工比較復雜,而控制反應的靈活性又較低,并且,整體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的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體積緊湊、集成程度高的螺紋插裝式電控雙向壓力補償流量閥。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又一個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造價相對低廉的螺紋插裝式電控雙向壓力補償流量閥。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又一個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反應靈敏、運行可靠穩定的螺紋插裝式電控雙向壓力補償流量閥。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螺紋插裝式電控雙向壓力補償流量閥,其特征在于包括螺套,中空形成內腔;隔磁管,內設有一能軸向移動的動鐵;定鐵,設于前述隔磁管的后端部;線圈,包覆于前述定鐵和隔磁管外側,通電后能使定鐵產生吸引動鐵向后移動的磁場;復位件,始終迫使動鐵保持向前運動的趨勢;閥套,設于前述螺套的前端部,具有前端部的軸向開口及中部的徑向間隔布置的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閥套具有一內外通油的第一通油孔;主閥芯,連接設置于前述動鐵的前端,前端部軸向形成通槽,該通槽的側部具有與第一油口相通的第一開口及與第二油口相通的第二開口,靠近前述第一開口徑向凸起形成有一阻斷環;彈簧座,設于前述主閥芯的通槽端口上并具有一自外向內的單向阻尼孔;補償閥芯,設置于前述主閥芯的通槽內并能軸向移動,兩端開口分別形成前軸向槽和后軸向槽,中部具有連通前述前軸向槽和后軸向槽的節流孔;前彈簧,設置于前述主閥芯的通槽內,前端與前述彈簧座相抵,后端與前述前軸向槽底壁相抵;以及后彈簧,設置于前述主閥芯的通槽內,前端與前述后軸向槽底壁相抵,后端與通槽底壁相抵,前述的線圈處于未通電狀態下,前述的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通過節流孔而相連通;前述的線圈處于通電狀態下,前述的主閥芯向后移動,前述的阻斷環隨主閥芯移動至第一油口處進而使前述的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直接連通并保持額定流量。進一步,所述的單向阻尼孔內設有一鋼球和限位鋼球的彈性銷。作為優選,所述的彈性銷呈一卷筒狀,并且,因長度方向具有一第一缺口而張緊裝配于單向阻尼孔內,所述彈性銷靠近鋼球的一端成型有供油進入彈性銷內的第二缺口。設置簡單,實用有效可靠。所述主閥芯的后端部呈T型,對應地,所述動鐵的前端成型有供前述主閥芯的后端部適配的T型槽,并且,所述主閥芯的后端面為一外凸面。主閥芯與動鐵采用這種浮動連接結構,運行過程中能自動調節對中性。所述的主閥芯與閥套內壁的接觸面成型有環形的第一油槽,所述補償閥芯與主閥芯內壁的接觸面成型有環形的第二油槽。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提高對中性,從而提高接觸面之間的密封性,同時還可以起到儲油潤滑作用。所述的補償閥芯前后兩端均具有瞬間泄油的第二通油孔。第二通油孔能保證油液沖擊過程中,使容腔中的油液可以迅速排出,保證補償閥芯運行靈活。所述閥套的前端部內壁成型有第一卡簧槽,一第一卡簧設于該第一卡簧槽內而將主閥芯限位于閥套內。所述主閥芯的前端部內壁成型有第二卡簧槽,一第二卡簧設于該第二卡簧槽內而將彈簧座限位于主閥芯內。安裝設置簡單緊湊,同時有效保證零件同心度要求。所述彈簧座的前端部外壁成型有一環形槽,一密封圈設置于該環形槽內而使彈簧座外壁與主閥芯內壁保持密封。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體積緊湊,多功能集成結構,裝拆方便,油液阻力減小,油液壓力反應快速,長期使用運行可靠穩定,維修率低,相比現有的安裝結構,整體設計成本又較低,反應靈敏。通過控制等效節流孔大小,來改變輸出流量的變化特性,結合雙向彈簧的控制,實現雙向壓力補償功能,保證雙向輸出恒定流量。
圖1為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主閥芯和補償閥芯組合放大圖。圖3為圖1的局部放大圖。圖4為圖1中閥套沿A-A方向的剖視圖。
圖5為圖1中彈性銷立體放大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螺紋插裝式電控雙向壓力補償流量閥包括螺套2、隔磁管22、動鐵4、復位件73、線圈21、定鐵3、閥套1、主閥芯5、補償閥芯6、彈簧座8、前彈簧72及后彈簧71。螺套2中空形成內腔,隔磁管22內設有能軸向移動的動鐵4,定鐵3設于隔磁管 22的后端部,線圈21包覆于定鐵3和隔磁管22外側,通電后能使定3產生吸引動鐵4向后移動的磁場,復位件73始終迫使動鐵4保持向前運動的趨勢,本實施例采用設于動鐵4和定鐵3之間的復位彈簧。閥套1設于螺套2的前端部,具有前端部的軸向開口及中部的徑向間隔布置的第一油口 11和第二油口 12 ;閥套1具有一內外通油的第一通油孔13(參考圖3和圖4所示), 在線圈21不通電情況下,油液從第二油口 12向第一油口 11流動時,主閥芯5前端面和后
端面油壓一致。主閥芯5連接設置于動鐵4的前端,主閥芯5前端部軸向形成通槽,該通槽的側部具有與第一油口 11相通的第一開口 51及與第二油口 12相通的第二開口 52,靠近第一開口 51徑向凸起形成有一阻斷環55 (見圖2所示)。彈簧座8設于主閥芯5的通槽端口上并具有一自外向內的單向阻尼孔81。單向阻尼孔81內設有鋼球93和限位鋼球93的彈性銷9。參考圖5所示,彈性銷9呈一卷筒狀,并且,因長度方向具有第一缺口 91而張緊裝配于單向阻尼孔81內,彈性銷9靠近鋼球93的一端成型有供油進入彈性銷內的第二缺口 92。彈簧座8采用單向進油孔結構,可以保證油液單向進入,進而使彈簧座8保持不動;同時,壓力補償時,彈簧座8通油關閉,快速建立油液,實現壓力補償,起到快速反應作用。彈簧座8的前端部外壁成型有一環形槽,密封圈76 設置于該環形槽內而使彈簧座8外壁與主閥芯5內壁保持密封,保證彈簧座8與主閥芯5 的密封性能,能迅速建立油壓。補償閥芯6設置于主閥芯5的通槽內并能軸向移動,兩端開口分別形成前軸向槽和后軸向槽,中部具有連通前軸向槽和后軸向槽的節流孔63,補償閥芯6前后兩端均具有瞬間泄油的第二通油孔61。第二通油孔61能保證油液沖擊過程中,使容腔中的油液可以迅速排出,保證補償閥芯運行靈活。前彈簧72設置于主閥芯5的通槽內,前端與彈簧座8相抵,后端與前軸向槽底壁相抵;后彈簧71設置于主閥芯5的通槽內,前端與后軸向槽底壁相抵,后端與通槽底壁相抵。結合圖2所示,主閥芯的后端部53呈T型,對應地,動鐵4的前端成型有供主閥芯的后端部53適配的T型槽,并且,主閥芯的后端面531為一外凸面。主閥芯5與動鐵4采用這種浮動連接結構,運行過程中能自動調節對中性。結合圖2所示,主閥芯5與閥套1內壁的接觸面成型有環形的第一油槽M,補償閥芯6與主閥芯5內壁的接觸面成型有環形的第二油槽64。第一油槽M和第二油槽64提高對中性,從而提高接觸面之間的密封性,同時還可以起到儲油潤滑作用。閥套1的前端部內壁成型有第一卡簧槽,第一卡簧75設于該第一卡簧槽內而將主閥芯5限位于閥套1內。主閥芯5的前端部內壁成型有第二卡簧槽,第二卡簧74設于該第二卡簧槽內而將彈簧座8限位于主閥芯5內。安裝設置簡單緊湊,同時有效保證零件同心度要求。線圈21處于未通電狀態下,定鐵3不工作,當油液從第一油口 11向第二油口 12補充油液時,主閥芯在第一卡簧74作用下限位不動,油液壓力增加時,補償閥芯6移動,導致第二油口 12 口徑變小,油液從第一油口 11經節流孔63流向第二油口 12,并且總體流量保持恒定而不受下游回路的負載壓力變化影響;線圈21處于未通電狀態下,定鐵3不工作, 當油液從第二油口 12向第一油口 11補充油液時,由于第一通油孔13的存在主閥芯5后端面與前端面油液一致,主閥芯5還是依舊限位于第一卡簧74上保持靜止,油液壓力增加時, 補償閥芯6移動,導致第一油口 11 口徑變小,油液從第二油口 12經節流孔63流向第一油口 11,并且總體流量保持恒定而不受下游回路的負載壓力變化影響;線圈21處于通電狀態下,定鐵3工作吸引動鐵4克服復位件73彈力,主閥芯5隨動鐵4向后移動,阻斷環55隨主閥芯5移動至第一油口 11處,這樣油液不管是從第一油口 11流向第二油口 12,還是從第二油口 12流向第一油口 11均保持額定流量。本閥的使用能滿足雙向雙速功能的油路控制。
權利要求
1.一種螺紋插裝式電控雙向壓力補償流量閥,其特征在于包括螺套,中空形成內腔;隔磁管,內設有一能軸向移動的動鐵;定鐵,設于前述隔磁管的后端部;線圈,包覆于前述定鐵和隔磁管外側,通電后能使定鐵產生吸引動鐵向后移動的磁場;復位件,始終迫使動鐵保持向前運動的趨勢;閥套,設于前述螺套的前端部,具有前端部的軸向開口及中部的徑向間隔布置的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閥套具有一內外通油的第一通油孔;主閥芯,連接設置于前述動鐵的前端,前端部軸向形成通槽,該通槽的側部具有與第一油口相通的第一開口及與第二油口相通的第二開口,靠近前述第一開口徑向凸起形成有一阻斷環;彈簧座,設于前述主閥芯的通槽端口上并具有一自外向內的單向阻尼孔;補償閥芯,設置于前述主閥芯的通槽內并能軸向移動,兩端開口分別形成前軸向槽和后軸向槽,中部具有連通前述前軸向槽和后軸向槽的節流孔;前彈簧,設置于前述主閥芯的通槽內,前端與前述彈簧座相抵,后端與前述前軸向槽底壁相抵;以及后彈簧,設置于前述主閥芯的通槽內,前端與前述后軸向槽底壁相抵,后端與通槽底壁相抵,前述的線圈處于未通電狀態下,前述的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通過節流孔而相連通;前述的線圈處于通電狀態下,前述的主閥芯向后移動,前述的阻斷環隨主閥芯移動至第一油口處進而使前述的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直接連通并保持額定流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紋插裝式電控雙向壓力補償流量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單向阻尼孔內設有一鋼球和限位鋼球的彈性銷。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螺紋插裝式電控雙向壓力補償流量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性銷呈一卷筒狀,并且,因長度方向具有一第一缺口而張緊裝配于單向阻尼孔內,所述彈性銷靠近鋼球的一端成型有供油進入彈性銷內的第二缺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紋插裝式電控雙向壓力補償流量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閥芯的后端部呈T型,對應地,所述動鐵的前端成型有供前述主閥芯的后端部適配的T型槽, 并且,所述主閥芯的后端面為一外凸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紋插裝式電控雙向壓力補償流量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閥芯與閥套內壁的接觸面成型有環形的第一油槽,所述補償閥芯與主閥芯內壁的接觸面成型有環形的第二油槽。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紋插裝式電控雙向壓力補償流量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補償閥芯前后兩端均具有瞬間泄油的第二通油孔。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紋插裝式電控雙向壓力補償流量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套的前端部內壁成型有第一卡簧槽,一第一卡簧設于該第一卡簧槽內而將主閥芯限位于閥套內。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紋插裝式電控雙向壓力補償流量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閥芯的前端部內壁成型有第二卡簧槽,一第二卡簧設于該第二卡簧槽內而將彈簧座限位于主閥芯內。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紋插裝式電控雙向壓力補償流量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座的前端部外壁成型有一環形槽,一密封圈設置于該環形槽內而使彈簧座外壁與主閥芯內壁保持密封。
全文摘要
一種螺紋插裝式電控雙向壓力補償流量閥,包括螺套、隔磁管、動鐵、定鐵、閥套、主閥芯、補償閥芯、彈簧座、前彈簧及后彈簧,隔磁管內設有能軸向移動的動鐵,閥套具有前端部的軸向開口及中部的徑向間隔布置的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主閥芯前端部軸向形成通槽,通槽的側部具有與第一油口相通的第一開口及與第二油口相通的第二開口,靠近第一開口徑向凸起形成有一阻斷環,補償閥芯兩端開口分別形成前軸向槽和后軸向槽,中部具有連通前述前軸向槽和后軸向槽的節流孔。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體積緊湊,多功能集成結構,裝拆方便,長期使用運行可靠穩定,維修率低,相比現有的安裝結構,整體成本又較低,反應靈敏。
文檔編號F15B13/02GK102213245SQ20111020271
公開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15日
發明者朱國勝 申請人:朱國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