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內置式定壓輸出控制壓力源模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起重機上車液壓系統的控制壓力油源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液壓汽車在起重機(液壓工程機械)上車液壓系統必須配備控制壓力油 源,提供液控多路比例操縱閥、電液多路比例操縱閥、巻揚絞車制動器松閘和其他需要 液控壓力所用,國內多數工程機械制造廠在系統中專門設置了控制油泵與控制回路,增 加了系統復雜性,配管也增加,提高了制造成本。為此,有設計制造公司在系統設計時 候取消了專用控制油泵,但是在系統中另外設置了減壓閥與蓄能器,安裝在多路比例操 縱閥的外面,用管路相連接,從操縱閥中獲得輸入壓力,再從外置式減壓閥輸出控制壓 力,這種結構安排使尺寸龐大,占地面積增加,制作成本提高,由于輸入壓力波動較大, 有時高達20MPa,影響輸出控制壓力穩定性,所以,需要進一步改進設計。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使結構緊湊合理、簡單實用、 降低系統成本的內置式定壓輸出控制壓力源模塊。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內置式定壓輸出控制壓力源模
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模塊體,模塊體表面開有回轉油泵入口P、至多路比例操縱閥組 回轉聯的出口P'以及控制壓力輸出口 Yl、 Y2和泄油口T',回轉油泵入口P至少分成 兩路, 一路去連接多路比例操縱閥組回轉聯的出口P',另一路接過濾器F,過濾器F的 另一端經過可調定壓輸出減壓閥Rd后分成兩路, 一路至少經過各自的單向閥S分別接 控制壓力輸出口Y1、 Y2,另一路經過可調限壓閥Rf接泄油口T'。
作為改進,所述的可調定壓輸出減壓閥Rd后還分出一路經過單向閥S去接控制壓 力測壓口 Ym,控制壓力測壓口 Ym與控制壓力輸出口 Yl、 Y2在模塊體表面位置是鄰 近的,這樣便于用戶測試使用。
作為改進,所述的回轉油泵入口 P還分出一路去連接輸入壓力測壓口 G,這樣便于
用戶測試使用。
進一步改進,可調定壓輸出減壓閥Rd的調節螺栓設置在模塊體的一側面上,所述 的可調限壓閥Rf的調節螺栓也設置在模塊體的一側面上,并彼此靠近,這樣方便用戶
調節和設定使用。
進一步改進,所述的過濾器靠近模塊體另一側面的部位開出安裝孔,安裝連接有配 合的端蓋,端蓋與安裝孔之間襯有密封圈,便于用戶拆換過濾器,避免卡閥。 最后,至多路比例操縱閥組回轉聯的出口 p'設置在模塊體的背面,而回轉油泵入
口 P、泄油口 T'分布在模塊體的頂面部位,控制壓力測壓口 Y m與控制壓力輸出口 Yl、 Y2分布在模塊體的正面部位,便于模塊與多路比例操縱閥去連接安裝。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采用可以與多路比例操縱閥相疊加安裝的 內置式定壓輸出控制壓力源模塊,它可以簡化液壓系統,取消系統中專門配備控制壓力 源用油泵,無需在控制回路上專門安裝蓄能器,只要主機一啟動,本模塊Y1、 Y2口立 即輸出所需要的控制壓力范圍,減少了系統配置,降低了系統制作成本,采用可調定壓 輸出減壓閥和可調限壓閥的結構,方便用戶根據系統需要對壓力進行實時調節和設定, 擴大使用范圍,模塊P口、 Yl、 Y2口均安裝了測壓點,也便于用戶在調試時候進行觀 察和調節,模塊中安裝了流通面積大的過濾器,以防止卡閥,并方便更換濾芯,選擇回 轉用油泵作為本模塊的P 口輸入壓力是比較合理的,并且閥芯的內泄也甚少。
圖l是內置式定壓輸出控制壓力源模塊液壓原理圖; 圖2是本模塊的結構剖視圖; 圖3是本模塊的俯視圖; 圖4是本模塊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4, 一種內置式定壓輸出控制壓力源模塊,其包括有模塊體6,模塊體6表 面開有回轉油泵入口 P、至多路比例操縱閥組回轉聯的出口 P'、輸入壓力測壓口 G以 及控制壓力輸出口Y1、 Y2 、控制壓力測壓口 Ym和泄油口 T',回轉油泵入口P分成 三路, 一路去連接多路比例操縱閥組回轉聯的出口P', 一路去連接輸入壓力測壓口 G, 另一路接過濾器F,過濾器F的另一端經過可調定壓輸出減壓閥Rd后分成兩路, 一路
經過各自的單向閥S分別接控制壓力輸出口 Yl、 Y2和控制壓力測壓口 Ym,并且控制 壓力測壓口 Ym與控制壓力輸出口 Yl、 Y2在模塊體表面位置是鄰近的,分布在模塊體 的正面部位,單向閥S采用鋼珠23、彈簧22和開孔的頂蓋21組成,另一路經過可調 限壓閥Rf接泄油口T'。至多路比例操縱閥組回轉聯的出口 P'設置在模塊體的背面, 而回轉油泵入口 P、泄油口 T'分布在模塊體的頂面部位。可調定壓輸出減壓閥Rd的 調節螺栓設置在模塊體的一側面上,其中閥芯9、閥套12、彈簧ll、彈簧座13、調節 螺栓16、螺母15、并緊螺母17、 0型密封圈14組成了可調定壓輸出減壓閥Rd,可調 限壓閥Rf IO的調節螺栓也設置在模塊體的一側面上,并彼此鄰近,閥芯9至模塊體6 表面成型有流道,流道端口7螺紋連接有密封端蓋8。過濾器5靠近模塊體另一側面的 部位開出安裝孔,安裝連接有配合的端蓋2,端蓋2表面帶有旋鈕1,端蓋與安裝孔之 間襯有密封圈3,端蓋與過濾器5之間襯有密封圈4,便于其拆換濾芯。
其工作原理是這樣的,回轉機構用油泵(每轉排量32 40ml/r)從P 口進入, 一路 從背面直接輸出至疊加的回轉聯,供回轉機構工作使用,另一路通過過濾器進入定壓輸 出減壓閥芯,減壓至3.0MPa的控制壓力從Yl和Y2口輸出,作為整個液壓系統的控制 壓力源,該控制壓力同時通過減壓閥芯中心小孔傳遞到閥芯左端與閥芯右端設定的彈簧 力相抗衡,當Yl和Y2 口控制壓力大于3.0MPa時候,閥芯向右移動,關小P腔至Yl 和Y2 口之間的流通面積(節流面積),使Yl和Y2 口的控制壓力降低,反之向左移動, 增大P腔至Yl和Y2 口之間的流通面積(節流面積),提高Yl和Y2 口控制壓力,使 該控制壓力基本穩定在3.0MPa,此時控制壓力設定可用調節螺栓進行調節,如果P 口壓 力瞬間急劇增加,而減壓閥芯來不及向右移動迅速減壓,引起Yl和Y2 口輸出控制壓 力超壓時候,可調限制閥立即開啟,削減Yl和Y2 口峰值壓力,使控制壓力不超過 5.0MPa,由于采用回轉機構油泵作為本模塊的P 口入口壓力源,當回轉機構操縱闊中位 卸載時候即P 口壓力小于3.0Mpa時候,定壓輸出減壓閾閥芯9自動處于全開啟,不進 行減壓,Yl和Y2 口輸出控制壓力與P 口壓力相等,為了確保系統所需最低控制壓力不 小于l.OMPa, 一般在與本模塊相疊加回轉聯內部設置了可調背壓閥,來確保Y1禾CIY2 口輸出控制壓力即使在回轉機構操縱閥中位時候也能達到大于l.OMPa,并可以調節到 2.0MPa,這樣就能保證在回轉聯所有工況下,本模塊Y1和Y2 口都能提供理想的控制 壓力輸出,Ym口隨時可測量Yl和Y2口輸出控制壓力,G口測量P口輸入壓力,定壓 輸出減壓閥的閥芯直徑為6mm,與閥體配合間隙甚小,為了防止卡閥,安裝了過濾器, 間隙配合產生的少量內泄露與可調限壓閥開啟后的回油均從T' 口流出,直通油箱,以
提高Yl和Y2 口輸出控制壓力穩定性。
本產品的整體結構組成與外形見圖1-4,呈現規則的閥塊,可用三只螺釘與多路比 例操縱閥組相疊加連接,安裝十分方便,底下螺釘孔可與底座相連接,模塊將過濾器、 可調定壓輸出減壓閥(包括閥芯、彈簧、閥套、彈簧座、調節螺栓、螺母、并緊螺母和 O形密封圈組成)、可調限壓閥(如先導型次級溢流閥)等集中組裝在模塊體內部,組 成了尺寸十分緊湊的片式模塊。
權利要求
1.一種內置式定壓輸出控制壓力源模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模塊體,模塊體表面開有回轉油泵入口P、至多路比例操縱閥組回轉聯的出口P’以及控制壓力輸出口Y1、Y2和泄油口T’,回轉油泵入口P至少分成兩路,一路去連接多路比例操縱閥組回轉聯的出口P’,另一路接過濾器F,過濾器F的另一端經過可調定壓輸出減壓閥Rd后分成兩路,一路至少經過各自的單向閥S分別接控制壓力輸出口Y1、Y2,另一路經過可調限壓閥Rf接泄油口T’。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置式定壓輸出控制壓力源模塊,其特征在于可調定壓輸 出減壓閥Rd后還分出一路經過單向閥S去接控制壓力測壓口 Ym,控制壓力測壓口 Ym 與控制壓力輸出口Y1、 Y2在模塊體表面位置是鄰近的。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置式定壓輸出控制壓力源模塊,其特征在于回轉油泵入 口 P還分出一路去連接輸入壓力測壓口 G。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置式定壓輸出控制壓力源模塊,其特征在于可調定壓輸 出減壓閥Rd的調節螺栓設置在模塊體的一側面上。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置式定壓輸出控制壓力源模塊,其特征在于可調限壓閥 Rf的調節螺栓設置在模塊體的一側面上。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置式定壓輸出控制壓力源模塊,其特征在于過濾器F 靠近模塊體另一側面的部位開出安裝孔,安裝連接有配合的端蓋,端蓋與安裝孔之間襯 有密封圈。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置式定壓輸出控制壓力源模塊,其特征在于至多路比例 操縱閥組回轉聯的出口 P'設置在模塊體的背面,而回轉油泵入口 P、泄油口 T'分布 在模塊體的頂面部位,控制壓力測壓口 Ym與控制壓力輸出口 Yl、 Y2分布在模塊體的正面部位。
全文摘要
一種內置式定壓輸出控制壓力源模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模塊體,模塊體表面開有回轉油泵入口P、至多路比例操縱閥組回轉聯的出口P’以及控制壓力輸出口Y1、Y2和泄油口T’,回轉油泵入口P至少分成兩路,一路去連接多路比例操縱閥組回轉聯的出口P’,另一路接過濾器F,過濾器F的另一端經過可調定壓輸出減壓閥Rd后分成兩路,一路至少經過各自的單向閥S分別接控制壓力輸出口Y1、Y2,另一路經過可調限壓閥Rf接泄油口T’,其結構緊湊合理、簡單實用、降低成本。
文檔編號F15B11/00GK101096970SQ20061005216
公開日2008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28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28日
發明者劉富良, 盧永松 申請人:盧永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