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轉子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所屬的領域為機械領域。
本發明引入動態思維的概念,利用流體力學的基本原理,采用一種蜂窩狀密封結構,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性能優越的轉子泵,具體的特點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1、有一個圓桶形缸體,每個缸體上有相互靠近的吸入口和排出口,吸入口和排出口之間有一塊可藏入缸體的并可以擺動的活動板塊。活動板塊上需密封的部位有用于密封的蜂窩狀半圓形小坑。活動板塊的末端有軸,軸定位于端蓋上的軸套或軸承。
2、每個圓桶形缸體內有一個凸輪轉子,轉子的最大半徑與缸體內壁留有一定間隙;轉子的最大半徑有密封帶,密封帶的弧度與缸體半徑相同,密封帶布有用于密封的蜂窩狀半圓形小坑,或可采用軸向開槽的迷宮式密封方式。
3、兩端蓋上裝有與主軸相配的密封環和軸承。為提高轉子端面的密封效果,在不太多消耗能量的前提下,端蓋上可以布有蜂窩狀密封結構4、轉子的旋轉方向的凸出部分上布有蜂窩狀半圓形小坑,目的在于運轉時產生較大的空氣擾動或液體擾動,使得活動板塊吸入口的一面形成更強的負壓,保證活動板塊的正確的隔離位置。
5、本發明的機械結構簡單,運動部件配合合理,工藝要求低,技術推廣及制造都十分有利。
6、本發明所采用的密封方式十分可靠,當轉速達到每分500轉時,可做到毫無泄漏。
為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具體的技術方案如下1、圓桶形氣缸上相近處有吸入口與排出口,吸入口與排出口之間安置一塊可擺動的分隔板塊,將吸入口與排出口在任何運動狀態下分隔開;分隔板塊上需密封的部位面有蜂窩狀半圓形小坑,用于保證良好的密封。
2、圓桶形氣缸內有一凸輪轉子,轉子最大半徑的凸出部軸向有一密封帶,密封帶的弧度與缸體內壁弧度相同,之間保持可滑動的間隙,其間隙間視加工能力可有較大工差;轉子端面上布有蜂窩狀半圓形小坑,運轉時以蜂窩狀密封結構內形成的氣體或液體的渦旋用以阻隔泄漏。
3、本發明由圓桶形缸體、軸、凸輪轉子、分隔板塊及前后端蓋組成。端蓋與轉子端面相對的一面亦可布有蜂窩狀密封結構,用以提高端面的密封條件根據上以特點及技術方案,給出本發明的位置示意圖和結構原理圖。
圖1為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圖。
圖2為本發明的位置示意中各部分的名稱為1、缸體;2、轉子;3、分隔板塊;4、主軸;5、分隔板塊軸;6、鍵;
7、前后端蓋;8、軸承或軸套;9、吸入口;10、排出口。
以下結合附圖,給出本發明的最佳實施例。
如圖1、圖2所示為本發明的最佳實施例。其結構部分由圖1、圖
加以認識。下述為本發明的工作流程說明。
根據圖中所示的旋轉方向,轉子運轉時以吸入口9將氣體或液體吸入缸內,同時將分隔板塊3吸附于轉子2弧面上;通過轉子2凸出部將氣體或液體通過排出口10排出,排出的同時轉子凸出部將分隔板塊3頂起,轉子劃過的同時又造成負壓將分隔板塊吸附于轉子弧面,達到分隔的作用及密封。
權利要求
1.本發明由圓桶形缸體、軸、凸輪轉子、分隔板塊及前后端蓋這些主要部件組成,轉子在被趨動下旋轉,由吸入口吸入流體的同時將分隔板塊吸附子轉子弧面,達到隔離作用,旋轉的狀態下由排出口排出流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本發明的所有密封部分都布有蜂窩狀半圓形小坑,小坑內的流體在壓力下或運動部件的帶動下形成高速的旋渦,用以實現密封
3.根據權利要求1,本發明的轉子凸出部與缸體之間保證合理間隙,密封帶可布有蜂窩狀密封結構或迷宮式密封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本發明中的分隔板塊是一個受轉子運動支配的可擺的裝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引入動態思維的概念,設計出一種結構極其簡單,高效率的轉子泵,以其獨特的密封結構保證了該種泵在并不很高的轉速下做到毫無泄漏。
文檔編號F04C2/46GK1148671SQ96103308
公開日1997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1996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1996年3月29日
發明者云曉瓔 申請人:云曉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