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壓側共轉渦旋壓縮機的保護裝置的制作方法
發明的技術背景本發明一般涉及渦旋設備,特別是共轉型渦旋壓縮機,其中兩個渦旋件繞平行的非重合軸旋轉。本發明更特別涉及保護高壓側共轉制冷渦旋壓縮機,使其當打開壓縮機的吸入和排出區域之間的一第二氣體流動通道時,避免由于非正常運行狀況發生而引起的損壞。
典型的渦旋壓縮裝置包括兩個渦旋件,每個渦旋件帶有一個漸開線卷。渦旋件的該漸開線卷從一端板延伸出,并呈互相交錯的關系。一個渦旋件相對于另一個的相對旋轉軌跡運動在渦旋卷之間形成一系列腔,這些腔在機器運轉時體積減小,并壓縮腔內的氣體。
第一種類型的典型的渦旋壓縮機中一個渦旋件是固定的,而另一個渦旋件繞其作沿軌跡旋轉運動,第二種典型的渦旋壓縮機即所謂“共轉”型,其中兩個渦旋件繞平行的但偏離的軸旋轉。在一種共轉型渦旋壓縮機中,其中一個渦旋件以驅動渦旋為特征,而另一個以空轉渦旋為特征。驅動渦旋件通過一傳動軸驅動,傳動軸從其端板上延伸出并固定聯接,以便隨驅動壓縮機的馬達的轉子轉動。
氣密壓縮機(為驅動馬達和壓縮機構都設置在一氣密殼體內的壓縮機),包括渦旋型的,其按高壓側或低壓側設計分類。一高壓側壓縮機的驅動馬達設置在殼體內部,當壓縮機運行時該部分處于壓縮機排放壓力區域內。一低壓側壓縮機的驅動馬達設置在殼體內部,當壓縮機運轉時該部分處于壓縮機吸入壓力區域內。
對于氣密共轉型渦旋壓縮機,曾預計采用這樣一種高壓側設計是有利的,在這種設計中,壓縮機驅動馬達實際上位于壓縮機構的上方,采用驅動渦旋件的驅動軸將由壓縮機構壓縮的制冷劑氣體通向壓縮機的排出壓力區域。這方面的例子是美國專利4,927,339和5,080,566,前者轉讓給本發明的受讓人,在此引為參考。
還曾預計在這種壓縮機中,將油收集在位于壓縮機殼體的排出壓力區域內的一油槽中是有利的,這樣就可以利用排出壓力將收集在油槽中的油送到壓縮機內需潤滑的各位置處。
然而,還是有必要在非正常運行條件下保護壓縮機,包括高壓側共轉渦旋型壓縮機,克服非正常運行條件包括壓縮機倒轉,這可能發生在接線錯誤的情況,和壓縮機殼體的排出壓力區域的壓力超過一預定的最大值,例如在使用壓縮機的空調或制冷系統中處于壓縮機下游的部件失靈時可能發生這種情況。在這類情況中,除了穿過壓縮機構的正常的制冷劑氣流通路以外,再在吸入和排出壓力區域之間提供一個常閉的氣流通路都是必要的。
雖然采用單向閥或/壓力釋放型閥門在壓縮機的非正常運行條件下連通渦旋壓縮機的吸入和排出壓力區域是公知的,例如見美國專利4,560,330;4,767,293;4,840,545和5,186,613,但在一高壓側共轉渦旋壓縮機的吸入和排放壓力區域之間形成一流體通路卻是困難的,需要一種在現有技術中沒有仔細考慮過的解決方案,因為在這種壓縮機殼體的排出壓力區域限定一油槽,該備用流體通路必須橫穿該油槽。
因此,在高壓側共轉型渦旋壓縮機中需要一種可行的結構,該壓縮機包括一排出壓力區域,其垂直地設置在一吸入壓力區域的上方,排出壓力區域限定一油槽,通過這種可行的結構在壓縮機的吸入和排出壓力區域之間提供一可選擇地打開的氣流通路,以在壓縮機的非正常運行條件下保護壓縮機。
本發明的概述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為高壓側共轉渦旋壓縮機提供非正常運行條件下的保護。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為高壓側氣密共轉渦旋壓縮機提供壓縮機排出壓力大于一預定的最大值和壓縮機殼體的排出壓力區域中的壓力小于該殼體的吸入壓力區域中的壓力的條件下的保護。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通過在壓縮機殼體的排出壓力區域與吸入壓力區域之間提供一備用氣流通路來為高壓側共轉渦旋壓縮機提供非正常運行條件下的保護,這種通路必需橫穿由壓縮機殼體的排出壓力區域所限定的一油槽。
在考慮附圖和下面的優選實施例的說明時,明顯地可以看出本發明的這些和其它目的。在本發明中,在一高壓側共轉渦旋壓縮機的壓縮機構中壓縮的氣體穿過由壓縮機馬達驅動的渦旋件所用的軸排入壓縮機殼體的排出壓力區域中。從壓縮機構中排出的壓縮氣體夾帶有潤滑劑,在壓縮氣體排出壓縮機之前將其夾帶的潤滑劑在壓縮機內分離以備再用。分離后的潤滑劑流到限定在壓縮機殼體的該部分底部的一油槽內。
在這樣一種結構中,用于在與非正常壓力有關的壓縮機運行狀況發生時將殼體的一區域與另一區域內的氣體連通的備用流體通路必需既穿過油槽又穿過在壓縮機內將壓縮機的排出與吸入壓力區域分開的框架。如果備用流體通路不橫穿油槽,當該通路打開時油能夠從中流過,則油向壓縮機軸承面的基本供應可能糟到如此程度,即軸承和其它通常用油槽中的潤滑劑潤滑的表面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不能得到足夠的潤滑或者根本得不到潤滑。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對壓縮機提供在與壓力有關的非正常運行條件下保護,壓縮機也可能發生災難性損壞。
在第一種情況下,通過將一閥設置在壓縮機殼體的吸入壓力與排出壓力區域之間,提供一通向殼體的吸入壓力區域的備用氣流通道,以允許氣體從排放壓力向吸入壓力區域流動,同時防止油從其中流過,按預定時間將壓縮機殼體的排出壓力區域內的非正常高壓釋放,使使用壓縮機的制冷系統因此而關閉,避免了壓縮機永久性損壞的發生。當引起高排出壓力的條件予以修正后,該氣流釋放通道被關閉,壓縮機和系統正常運行。
第二種情況是由于壓縮機被接錯了線而引起反轉,其結果是,在渦旋卷之間限定的腔室不是徑向向內移動,并減小容積,而是以一種泵的動作方式徑向向外移動,且容積膨脹,壓縮機構起到了一膨脹器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壓縮機殼體內的氣源為正常情況下壓縮機構向其排出的區域。由渦旋件限定的腔室在這種環境下的膨脹,可能引起腔室內的低壓甚至負壓發展到在正常情況下為壓縮機的排出壓力區域內得不到足夠的空氣或沒有空氣源去泵送。其結果是,渦旋件被緊緊地抽吸在一起,在渦旋件繼續旋轉的情況下,這就會導致渦旋件的嚴重損壞。通過在吸入和排出壓力區域之間設置一閥來提供一通向殼體的排出壓力區域的備用氣流通路,以允許氣流從殼體的吸入壓力區域進入排出壓力區域,保證壓縮機在所描述的情況下總能提供泵送氣流,直到壓縮機關閉。
為了保證在上述兩種情況下吸入壓力區域與排出壓力區域之間的備用流體通路都不會被殼體的排出壓力區域中的油槽內的油阻塞或使氣流減慢,備用流體通路進入殼體的排出壓力區域的開口高于油槽中的油的水平面。
附圖的簡要描述
圖1為一高壓側共轉渦旋壓縮機配合按照本發明的保護裝置的一橫剖面圖;圖2為對圖1中一部分的放大圖,更清楚地示出了該壓縮機的保護裝置和其在圖1所示壓縮機中的安裝;圖3和4簡要地示出了圖1和2所示的實施例中的各保護閥是如何結合成一實現同一目的的單一閥裝置的。
優選實施例的描述首先參見圖1和2,共轉渦旋壓縮機10包括一上殼體部分12、一中間殼體部分14和一下殼體部分16,這三部分密封地連接形成一氣密殼體18。一中央框架24將殼體18分為一排出壓力區域20和一吸入壓力區域22。通過吸入管25使吸入氣體通入殼體18的吸入壓力區域。
設置在壓縮機10的吸入壓力區域22內的是一空轉渦旋件26和一驅動渦旋件28。驅動和空轉渦旋件構成共轉渦旋壓縮機10的壓縮機構。驅動渦旋件28包括一端板30,由端板沿一第一方向延伸出一漸開線卷32,并沿相反的方向延伸出一驅動軸34。端板30上設有一排出孔36,其與限定在驅動渦旋件的驅動軸34中的一排出通道36流動連通。
馬達39具有一轉子40,驅動渦旋件的驅動軸34穿過該轉子并與其固定連接,馬達39還包括一定子42,其固定安裝在壓縮機殼體18的排出壓力區域20內。在轉子40與定子42之間限定一間隙44。驅動軸34可轉動地安裝在殼體18內的中央框架24中的中間軸承座46內。
壓縮機10的上框架48包括一上軸承座50,其中可轉動地安裝有驅動軸34的遠端52。安裝在上框架48上的是一油分離器拱罩54,一內過負荷裝置56穿入其中。上框架48上確定有一第一系列孔58,從驅動軸34的通道38中流出的排出氣體流經這些孔,還設有一第二組孔60,排出氣體流過這些孔后經排出管62排出壓縮機的上殼體部分12。
在壓縮機10的排出壓力區域20中直接位于中央框架24上方的是一排出壓力油槽64。油從油槽64中通過油路68提供給中軸承座46的軸承面66。在中軸承座46上可以安裝一軸密封件70,以便圍繞驅動軸34進行密封。
中軸承座46還限定了一第一通道72和一第二通道73,它們在壓縮機10的排出壓力區域20和吸入壓力區域22之間連通,并通入進入壓力區域22。通道72和73優選至少部分帶有螺紋。一內壓釋放閥75螺紋旋入第一通道73,而一單向閥74旋入第二通道72。中央框架24上還帶有一油路76,其與一圓周油路78連通。油路78最好至少部分由殼體18所限定,并從油槽64向通路92供油,這將進一步予以描述。
空轉渦旋件26具有一端板80,漸開線卷82沿一第一方向從該端板延伸出,一短柱軸84沿相反的方向從該端板延伸出。空轉渦旋件26的漸開線卷82與驅動渦旋件28的漸開線卷32交叉接合,并與其配合限定出與排出孔36流動連通的排出槽85。一十字連軸節86保持在運行中兩渦旋件的漸開線卷的相對角定向,并使驅動與空轉渦旋件傳動連接。
下框架88設置在殼體18的吸入壓力區域22內,且其包括一整體的軸承座90,空轉渦旋件的短柱軸84可轉動地安裝在其內。下框架88優選限定一油路92,其與圓周油路78流動連通,也與由短柱軸84和下軸承座90所限定的空間94流動連通。空轉短柱軸84在下軸承座90的軸承面內轉動,由于當壓縮機10運轉時油槽64所受到的排出壓力和該軸承面上的壓差,潤滑油從排出壓力油槽64穿過油路76、78和92及空間94提供到該軸承面上。
現在再結合附圖2,可以理解,在壓縮機10處于靜止或正常運轉時,閥74和75的部件定位如圖。在壓縮機的正常運行過程中,殼體18的排出壓力區域20充以處于排出壓力下的壓縮的制冷劑氣體。如前面所指出的,從壓縮機構載運出來進入排出區域20內的被壓縮的制冷劑氣體中的潤滑劑在排出壓力區域20內被卸下,排入油槽64中。因此,除了框架24以外,油槽64中的潤滑劑實際上也處于在排出壓力區域20內的其上的制冷劑氣體與壓縮機殼體的吸入壓力區域20之間,吸入壓力區域在運轉時充以處于吸入壓力下的制冷劑氣體。
在運行時,排出壓力保持著閥74的球形件96座靠在開孔98上,有效地封閉住通道100,否則通道100就會連通殼體18的排出壓力區域20和吸入壓力區域22。而閥75中的球形件102在壓縮機的正常運行過程中,例如由一彈簧104偏壓,座靠在開孔106上,從而封閉住通道108。
可以理解,彈簧104應這樣選擇,其彈簧力應足以保持球102密封地座靠在正常排出壓力面上的孔106上,以便象閥74的球形件96那樣封閉通道108,否則該通道就會在壓縮機殼體的排出壓力區域20與吸入壓力區域22之間提供流動通路。一旦發生一種非正常運行狀態,此狀態使得殼體18的排出壓力區域20內的壓力上升到足以產生一壓差的程度,該壓差克服了彈簧104的反向力與由吸入壓力區域作用在球102上的力之和,并將球12從開口106移開,則通道108就開啟,使流體從其中流過,從而釋放排出壓力區域20內的過大壓力。球102保持著移開的位置,則通道108保持著打開,直到非正常系統或壓縮機運行條件減輕或者壓縮機關閉,并且彈簧104的偏壓力足以引起球102克服殼體的排出壓力區域的壓力而座靠在開孔106上。
一旦發生另一種非正常情況,在此情況下壓縮機殼體的吸入壓力區域22內的壓力變得大于排出壓力區域20內的壓力,類似地會引起閥74的球96離開閥座,從而打開殼體的吸入壓力區域和排出壓力區域之間的通道100。當球96離開開孔98時被閥74內的橫桿110擋住,不會阻塞或過多地限制通過通道100的流動。當排出壓力區域內的壓力正常壓縮運行條件超過殼體的吸入壓力區域22內的壓力時,重力和排出壓力使球96重新座靠到閥座上。
可以理解,在壓縮機殼體的排出壓力區域20內具有非正常高的排出壓力的情況下,這種非正常高的排出壓力只能使球96更密封地座靠在閥74的開孔98上,而使閥75打開,可以流過流體。在壓縮機殼體的吸入壓力區域22內的壓力超過排出壓力區域20內的壓力的情況下,殼體的吸入壓力區域中的更高的壓力幫助彈簧104將保持球102座靠在開孔106上,而使球96離開開孔98,以打開閥74,使流體流過。用于當球96離開開孔98時擋住球96的橫桿110最好如圖4所示。
現在轉向圖3和4,圖中示出了本發明的保護閥裝置的另一實施例。在圖4所示的實施例中可以理解,在圖1和2中所示的實施例中的閥74和75被一個單獨的閥組件170所代替,閥170與上面所討論的兩閥的部件相結合。如圖所示,閥組件170是一個整體零件,其旋入,或者通過焊接或釬焊固定在框架24的開孔172中,它帶有第一和第二臂部174和175,這兩個臂部連接到一單一懸垂部176內。
組件170的懸垂部176設置在通道172上,在圖3和4所示的實施例中只需為此設置一條通道穿過框架24。可以理解,組件170也可類似地構造成有兩個開孔通向吸入壓力區域,而一個開孔通向排出壓力區域。但這種結構需要有兩個通道穿過框架24。還需要說明,在圖4的實施例中,示出球96處于其離開閥座的位置,其被橫桿110擋住,這應該是殼體18的吸入壓力區域22內的壓力向排出壓力區域20內釋放的情況。
對于圖1、2和圖3、4所示出的兩個實施例,都可以理解,閥74、75和閥組件170上位于框架24的上表面和油槽64中的油面之間的部分可以以“間隙器”部分為特征,其目的是將閥和閥組件的開口提高到油槽64中的油平面之上的一高度。在這方面,本發明的保護裝置是唯一能夠在壓縮機殼體的排出壓力區域與吸入壓力區域之間提供一第二備用氣流通路,該氣流通路需橫穿一油槽。如果不存在一間隔器,當氣體流動通路打開時,油槽64中的油就會阻止或限制氣流和/或就有可能流過氣體流動通路,從而使壓縮機發生另一種由于缺少潤滑而引起的失靈方式。
雖然結合優選和替換實施例對本發明作了描述,這些實施例中在渦旋壓縮機的吸入壓力區域和排出壓力區域之間限定了一第二流動通路,其穿過一居中的油槽,但是應該理解,就保護釋放閥本身的特性、其構造和這種閥在與非正常壓力有關的情況下打開的方式而言,存在著這些實施例的替代。在任何情況下,本發明仔細考慮了限定氣流通道的裝置橫穿一油槽以使制冷劑氣體為了釋放壓力而經過一備用通路在正常時為壓縮機殼體的吸入和排出壓力的區域之間流動的問題,以便在與非正常壓力相關的運行條件下保護發動機。
權利要求
1.一種渦旋壓縮機,其包括一氣密殼體,所述殼體分為一吸入壓力區域和一排出壓力區域,所述排出壓力區域限定一潤滑劑槽;一第一渦旋件,所述第一渦旋件轉動地安裝在所述殼體的所述吸入壓力區域內;一第二渦旋件,所述第二渦旋件轉動地安裝在所述殼體的所述吸入壓力區域內,所述第一和第二渦旋件構成一壓縮機構,且二者配合接合,同時繞平行但偏離的軸旋轉;一保護閥,所述閥在所述殼體的所述吸入壓力區域和所述排出壓力區域之間限定一常閉流動通路,所述閥在所述殼體的所述排出壓力區域內橫穿所述潤滑劑槽,其在所述槽中的潤滑劑的水平面上方的一高處通向所述殼體的所述排出壓力區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殼體內一發生一種非正常壓力狀況,所述非正常壓力條件就會使由所述保護閥限定的常閉流動通路打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縮機還包括一框架,所述框架將所述殼體劃分為所述吸入壓力區域和所述排出壓力區域,限定出一開孔和所述保護閥的所述架密封地設置在所述開孔內。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具有一整體的殼體,穿過該殼體限定出第一和第二流動通路,所述第一流動通路響應于出現所述殼體的所述吸入壓力區域的壓力大于所述殼體的所述排出壓力區域的壓力的情況而打開,所述第二流動通路當所述殼體的所述排出壓力區域的壓力超出所述殼體的所述吸入壓力區域并且二者之間的壓差大于一預定值時打開。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壓縮機正常運行時所述第二流動通路被一封閉件阻塞,所述封閉件受到偏壓,只要在所述殼體的所述排出壓力區域和所述殼體的所述吸入壓力區域之間的所述壓差沒有超出,該偏壓就保持所述封閉件封閉第二流體通路。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閥包括一第一保護閥,其還包括一第二保護閥,所述第二保護閥在所述殼體的所述吸入壓力區域和所述殼體的所述排出壓力區域之間限定一常閉流動通路,所述第二保護閥在所述殼體的所述排出壓力區域中橫穿所述潤滑劑槽,從而在所述油槽中的潤滑劑水平面的上方一高處通向所述排出壓力區域。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護閥響應于出現所述殼體的所述吸入壓力區域中的壓力大于所述殼體的所述排出壓力區域中的壓力的情況而打開,所述第二保護閥當所述殼體的所述排出壓力區域的壓力超過所述殼體的所述吸入壓力區域中的壓力,并且二者之間的壓差大于一預定值時打開。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護閥包括一封閉件,所述封閉件受到偏壓以保持由所述第二保護閥所限定的流動通路關閉。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限定一第二開孔,所述第二保護閥密封地設置在該開孔內。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護閥和所述第二保護閥各具有一遠端,所述遠端限定一開口,所述間隙器部分將所述開口提高到所述槽內的潤滑劑表面的上方的一高度。
11.一種克服在壓縮機殼體內發生的非正常運行狀況保護渦旋壓縮機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在所述殼體內限定一吸入壓力區域;在所述殼體內于所述吸入壓力區域的垂直上方限定一排出壓力區域;在所述殼體的所述排出壓力區域的底部限定一潤滑劑槽;在所述殼體內限定一常閉流動通路,所述常閉流動通路在所述殼體的所述排出壓力區域內橫穿所述潤滑劑槽,并在所述潤滑劑槽的表面的上方的一高處通向所述殼體的所述排出壓力區域;使所述常閉流動通路響應于發生在殼體內的一種非正常壓力的情況而打開。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開步驟包括,當所述殼體的排出壓力區域中的壓力超出所述殼體的所述吸入壓力區域內的壓力時,響應于所述殼體的所述排出壓力區域與所述殼體的所述吸入壓力區域之間的壓差的發展超過一預定壓差而打開所述流動通路。
13.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開步驟還包括,當所述殼體的所述吸入壓力區域中的壓力超出所述殼體的所述排出壓力區域內的壓力時打開所述流動通路。
14.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為所述常閉流動通路限定進入所述殼體的所述吸入壓力區域和所述排出壓力區域之一的第一和第二開口,當所述殼體的所述吸入壓力區域的壓力超過所述殼體的所述排出壓力區域內的壓力時,所述常閉流動通路通過所述第一開口開通,所述常閉流動通路通過所述第二開口響應于所述殼體的所述排出壓力區域與所述殼體的所述吸入壓力區域的壓差的發展開通,當所述殼體的所述排出壓力區域內的壓力超過所述殼體的所述吸入壓力區域內的壓力一預定值時該常閉流動通路打開。
15.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常閉流動通路包括一第一常閉流動通路,所述方法還包括在所述吸入壓力區域與所述排出壓力區域之間限定一獨立的第二常閉流動通路,當所述排出壓力區域內的壓力超過所述吸入壓力區域內的壓力時,所述第一流動通路響應于二者之間一預定壓差的發展而打開,所述第二常閉流動通路響應于所述吸入壓力區域內的壓力超出所述排出壓力區域內的壓力這一事實而打開。
16.一種共轉渦旋壓縮機,其包括一氣密殼體,所述殼體具有一框架,所述框架將所述殼體劃分為一吸入壓力區域和一排出壓力區域,所述排出壓力區域限定一潤滑劑槽;一第一渦旋件,所述第一渦旋件轉動地安裝于所述殼體的所述吸入壓力區域內;一第二渦旋件,所述第二渦旋件轉動地安裝于所述殼體的所述吸入壓力區域內,所述第二渦旋件傳動地連接于第一渦旋件,與其同時轉動,且所述第二渦旋件的傳動軸穿過所述框架延伸入所述殼體的所述排出壓力區域內,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渦旋件構成一壓縮機構,被所述壓縮機構壓縮的氣體從其中出來穿過所述傳動軸進入所述殼體的所述排出壓力區域;一馬達,所述馬達設置在所述殼體的所述排出壓力區域內,并傳動地連接于所述第二渦旋件的所述傳動軸;和一閥組件,所述閥組件在所述殼體的所述吸入壓力區域和所述排出壓力區域之間限定一常閉流動通路,所述常閉流動通路在所述殼體的所述排出壓力區域橫穿所述框架和所述潤滑劑槽,從而在所述槽內的潤滑劑水平面上方一高處通向所述殼體的所述排出壓力區域。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一旦在所述殼體的所述排出壓力區域或所述吸入壓力區域內發生非正常壓力狀況,就會引起所述流動通路打開。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閥組件具有一整體的殼體,穿過該殼體限定出第一和第二流動通路,所述第一流動通路響應于出現所述殼體的所述吸入壓力區域內的壓力大于所述殼體的所述排出壓力區域內的壓力的情況而打開,所述第二流動通路當所述殼體的所述排出壓力區域內的壓力大于所述殼體的所述吸入壓力區域內的壓力時,響應于二者之間一預定壓差的發展而打開。
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壓縮機正常運行時所述第二流動通路被一封閉件阻塞,所述封閉件受到偏壓,只要所述殼體的所述排出壓力區域內的壓力小于所述預定的壓差,所述偏壓就使所述封閉件保持所述第二流動通道封閉。
20.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閥組件包括一第一閥組件,還包括一第二閥組件,所述第二閥組件在所述殼體的所述吸入壓力區域和所述殼體的所述排出壓力區域之間限定一常閉流動通路,由所述第二組件限定的常閉流動通路在所述殼體的所述排出壓力區域橫穿所述框架和所述潤滑劑槽,從而在所述槽內的潤滑劑上方的一高處通向所述殼體的所述排出壓力區域。
21.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閥組件響應于出現所述殼體的所述吸入壓力區域內的壓力大于所述殼體的所述排出壓力區域內的壓力的情況而打開,所述第二閥組件在所述殼體的所述排出壓力區域內的壓力大于所述殼體的所述吸入壓力區域內的壓力的情況下響應于所述殼體的所述吸入壓力區域與所述殼體的所述排出壓力區域之間的一預定壓差的存在而打開。
22.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閥組件各包括一封閉件,所述第二閥組件的所述封閉件受偏壓,只要所述殼體的所述排出壓力區域與所述殼體的所述吸入壓力區域之間的壓差小于所述預定的壓差,所述偏壓就會使所述第二閥組件的封閉件保持由所述第二閥組件限定的通路關閉,只要所述殼體的所述排出壓力區域內的壓力大于所述殼體的所述吸入壓力區域內的壓力,壓縮機的排出壓力就會將第一閥組件的封閉件頂靠在一閥座上而封閉住。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利用一常閉閥裝置(74、75)對一高壓側共轉制冷劑渦旋壓縮機的高排出壓力和反向渦旋轉動的非正常條件的保護,該壓縮機在其殼體的排出壓力區域(20)內有一油槽(64),所述閥裝置限定一流動通路,該流動通路根據非正常條件的性質選擇性地通向壓縮機殼體的吸入壓力區域(22)或排出壓力區域開通。閥裝置包括一間隙器部分,它使得閥裝置和其所限定的流動通路能夠橫穿油槽,并在油槽內油的水平面上方的一高處通向排出壓力區域。
文檔編號F04C23/00GK1179814SQ95197785
公開日1998年4月22日 申請日期1995年12月15日 優先權日1995年12月15日
發明者R·E·烏特爾, J·T·希爾, C·A·辛勒塔里 申請人:聯盟壓縮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