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無磨損齒輪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非變容式泵,特別是一種低粘度液體流量定值控制的執行機械。
現有的低粘度液體流量定值控制系統中的執行機構大多采用氣動或電動調節閥,粘度較高的液體流量定值控制系統中采用調速泵。通過改變開度大小調節流量的調節閥一般有以下問題1、要對調節流量的流體增壓;2、低流量時調節閥壓力損失大;3、存在泄漏現象,尤其當閥桿受靜負荷作用變彎時,泄漏量更大;4、調節閥的伺服電機往往因工作在頻繁正反轉狀態下,極易發熱和燒壞。調速離心泵只能作為大流量、小范圍調節系統中的執行機構。調速齒輪泵由于工作齒輪同時兼作傳動齒輪,所以適用于對高粘度液體流量調節。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磨損齒輪泵的設計方案,結構簡單,能使低粘度液體流量定值控制系統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泵齒無磨損。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案是無磨損齒輪泵的泵殼一端與端蓋緊密連接,泵殼另一端與機座、機蓋一端緊密連接,機座、機蓋另一端裝有油箱,油箱上有加油孔和出油孔,泵殼的上面有出液口,泵殼的兩側面有進液口,主動軸與從動軸分別通過軸承、擋蓋、擋圈裝在機座與機蓋組成的機殼內,泵殼內的兩個無磨損齒輪用鍵、軸用彈性擋圈分別與主動軸、從動軸連接,無磨損齒輪與軸承之間的機殼內裝有從動軸和主動軸密封圈、擋蓋,密封圈與擋蓋之間的從動軸與主動軸上分別裝有甩水圈,位于油箱內的主動軸和從動軸上分別裝有軸轂、彈性墊圈、螺母,傳動齒輪與軸轂連接,主動軸與油箱交接處裝有密封圈,密封圈外裝有壓蓋,兩無磨損齒輪的齒不接觸,主動軸上的主動齒輪與從動軸上的從動齒輪嚙合,與機殼內裝密封圈對應處的主動軸和從動軸上分別有兩個以上斜邊朝向甩水圈的防漏鋸形齒,與主動軸和從動軸上的甩水圈對應位置的機座、機蓋上分別有3個以上斜邊朝向無磨損齒輪的鋸齒形導向槽,泵殼上有負壓加強筋,負壓加強筋位于進液口的兩個無磨損齒輪間,端蓋的內側面上有卸荷槽,與甩水圈對應位置的機座上有集水槽,甩水圈呈圓臺形,圓臺的上端朝向擋蓋,負壓加強筋的橫截面形狀為上下兩部分,下部分為一倒置的等腰三角形,上部分為一等腰梯形,下部等腰三角形的底與上部等腰梯形的下底重合,等腰三角形的高和等腰梯形的高相等,等腰梯形腰的形狀為一無磨損齒輪齒頂圓弧段,腰長等于或大于無磨損齒輪齒頂圓周長除以齒數的商與齒寬乘以無磨損齒輪齒螺旋角的正切值的積的和,上底長為無磨損齒輪的模數,機座與機蓋接觸面之間有引流孔,引流孔與導向槽、集水槽和兩無磨損齒輪之間的負壓區相連。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優點是泵齒無磨損,結構較簡單,能控性優良,是較理想的低粘度液體流量調節執行機構。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無磨損齒輪泵結構示圖,圖2
圖1的A-A剖視圖,圖3
圖1的B-B剖視圖,圖4
圖1的C-C剖視圖,圖5機座、機蓋組合示圖,圖6圖5的D-D剖視圖,圖7圖6的E-E剖視圖,
圖8端蓋示圖,圖9圖8的F-F剖視圖,
圖10
圖1的俯視圖。
實施例無磨損齒輪泵(見
圖1)的泵殼2一端與端蓋1緊密連接,泵殼另一端與機座21和機蓋9的一端緊密連接,機座和機蓋的另一端裝有油箱16,油箱上有加油孔和出油孔,加油孔上有加油孔蓋13,放油孔上有放油孔蓋33,泵殼上面有出液口32,泵殼兩側面有進液口31(見圖2),主動軸8與從動軸25分別通過軸承7、擋圈10裝在機座與機蓋組成的機殼內,置于泵殼內的兩個無磨損齒輪3用鍵19、軸用彈性擋圈20分別與主動軸8、從動軸25連接,無磨損齒輪3與軸承7之間的機殼內裝有從動軸和主動軸密封圈4、接蓋6,密封圈與擋蓋之間的從動軸與主動軸上分別裝有甩水圈5,位于油箱16內的主動軸和從動軸上分別裝有軸轂11、彈性墊圈14、螺母15,主動齒輪12與軸轂11用定位螺絲22連接(見圖4),從動齒輪23通過調整螺絲24調至兩無磨損齒輪不接觸時,用定位銷26固定在軸轂上,與油箱16交接處的主動軸上裝有密封圈17,密封圈外裝有壓蓋18,兩個無磨損齒輪的齒不接觸,主動齒輪12與從動齒輪23嚙合,與機殼內密封圈4對應的主動軸和從動軸上分別有兩個以上斜邊朝甩水圈的防漏鋸形齒,與主動軸和從動軸上的甩水圈5對應位置的機座、機蓋上分別有3個以上斜邊朝無磨損齒輪的鋸齒形導向槽29(見圖5),泵殼上有負壓加強筋28(見圖2),負壓加強筋位于進液口的兩無磨損齒輪3間,端蓋1(見圖8)的內側面上有卸荷槽30,與甩水圈對應位置的機座上有集水槽34,甩水圈5呈圓臺形,圓臺的上端朝向擋蓋,負壓加強筋28橫截面形狀分為上下兩部分,下部分為一倒置的等腰三角形,上部分為等腰梯形,下部分等腰三角形的底與上部等腰梯形的下底重合,等腰三角形的高和等腰梯形的高相等,等腰梯形腰的形狀為無磨損齒輪齒頂圓弧段,腰長為無磨損齒輪頂圓周長除以齒數的商與齒寬乘以無磨損齒輪齒螺旋角的正切值的積的和,上底的長為無磨損齒輪的模數,機座與機蓋接觸面之間有引流孔27(見圖7),引流孔與導向槽29、集水槽34和兩無磨損齒輪之間的負壓區相連。
權利要求1.無磨損齒輪泵的泵殼一端與端蓋緊密連接,泵殼另一端與機座、機蓋一端緊密連接,機座、機蓋另一端裝有油箱,其特征是主動軸與從動軸分別通過軸承、擋蓋、擋圈裝在機座與機蓋組成的機殼內,泵殼內的兩個無磨損齒輪用鍵、軸用彈性擋圈分別與主動軸、從動軸連接,無磨損齒輪與軸承之間的機殼內裝有主動軸、從動軸密封圈、擋蓋,密封圈與擋蓋之間的從動軸與主動軸上分別裝有甩水圈,位于油箱內的主動軸和從動軸上分別裝有軸轂、彈性墊圈、螺母,傳動齒輪與軸轂連接,主動軸與油箱交接處裝有密封圈,兩無磨損齒輪的齒不接觸,主動軸上的主動齒輪與從動軸上的從動齒輪嚙合。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磨損齒輪泵,其特征是與機殼內裝密封圈對應處的主動軸和從動軸上分別有兩個以上斜邊朝甩水圈的防漏鋸形齒。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磨損齒輪泵,其特征是與主動軸和從動軸上的甩水圈對應位置的機座、機蓋上分別有3個以上斜邊朝無磨損齒輪的鋸齒形導向槽。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磨損齒輪泵,其特征是泵殼上有負壓加強筋,負壓加強筋位于進液口的兩無磨損齒輪間。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磨損齒輪泵,其特征是端蓋的內側面上有卸荷槽。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磨損齒輪泵,其特征是與甩水圈對應位置的機座上有集水槽。
7.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磨損齒輪泵,其特征是甩水圈呈圓臺形,圓臺的上端朝向檔蓋。
8.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磨損齒輪泵,其特征是負壓加強筋的橫截面形狀分為上下兩部分,下部分為一倒置的等腰三角形,上部分為等腰梯形,下部等腰三角形的底與上部等腰梯形的下底重合,等腰三角形的高和等腰梯形的高相等,等腰梯形腰的形狀為一無磨損齒輪齒頂圓弧段,腰長等于或大于無磨損齒輪齒頂圓周長除以齒數的商與齒寬乘以無磨損齒輪齒螺旋角的正切值的積的和,上底的長為無磨損齒輪的模數。
9.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磨損齒輪泵,其特征是機座與機蓋接觸面之間有引流孔,引流孔與導向槽,集水槽和兩無磨損齒輪之間的負壓區相連。
專利摘要無磨損齒輪泵是一種非變容式泵,特別是一種低粘度液體流量定值控制執行機構。泵殼一端與端蓋連接,另一端與機座、機蓋一端連接,機座、機蓋另一端有油箱,主軸與從動軸分別通過軸承、擋蓋、擋圈裝在機座與機蓋組成的機殼內,無磨損齒輪分別與主軸、從動軸連接,無磨損齒輪與軸承之間的機殼內有主軸、從動軸密封圈、擋蓋,密封圈與擋蓋間的主軸、從動軸上分別有甩水圈,位于油箱內的主軸和從動軸上分別裝有軸轂、齒輪,且兩齒輪嚙合。
文檔編號F04C2/18GK2154923SQ9323663
公開日1994年2月2日 申請日期1993年4月5日 優先權日1993年4月5日
發明者沈恒, 盧坤國 申請人:沈恒, 盧坤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