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送風系統、送風機和空調器的室內單元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獲得了噪聲降低的送風系統、送風機和空調器的室內單元的結構。
這種類型空調器的傳統性例子,已經在未經審查的日本實用新型申請№.昭和58-71613中進行過描述。而作為空調器室內單元構成部分的送風機的傳統性例子,已經在未經審查的日本實用新型申請№.平成1-78292中進行過描述。
圖17為表示傳統性空調器室內單元的剖面圖,且圖18為其透視圖。在這些附圖中,標號1是指頂部面板,2為構成進氣口的吸氣格子窗,3為位于吸氣格子窗2和頂部面板1之間的送風機。標號4是指固定在項部面板1之類上面的熱交換器。標號5是指隔板,裝在送風機3和熱交換器4之間,以構成空氣進入室10和空氣排出室11。標號6是指固定在隔板5或側壁(未表示)上的裝飾板。標號7是指裝在熱交換器4底部的冷凝盤,8為固定在頂部面板1之類上面的前面板。標號9是指構成排氣口的送風格子窗。標號12是指具有同一尺寸的大量通孔,以固定間隔安排在隔板5及熱交換器4之間的一部分頂部面板1中,以構成如圖16所示的送風機3的排氣室。標號13是指噪音吸收材料,例如氨基甲酸乙酯泡沫,粘接在頂部面板1的內側,以使其內側的通孔被阻擋。
圖19為表示如未經審查的日本實用新型申請№.平成1-78392中所述傳統性送風機的垂直剖面圖,且圖20為其局部剖視圖。在這些附圖中,標號14是指風扇,15為在其內側帶有風扇14的送風機外殼,15a為排氣口;16為多孔結構體,沿送風機外殼15的內表面提供,以使其隔音;而且17為在送風機外殼15和多孔結構件16之間形成的空氣層。
送風機和空調器的操作將描述如下。如在未經審查的日本實用新型申請No.昭和58-71613中所述的空調器的操作,現在將參照圖17和18進行描述。經過吸氣格子窗2被吸入進氣室10的室內空氣,通過送風機3的作用被吹風到空氣排出室11,并通過熱交換器4,以使空氣從送風格子窗被送風進入室內。這時,由送風機3產生的噪音和由室內單元中空氣湍流引起的空氣流噪音,由吸氣格子窗2和送風格子窗9向外傳播。在該內部產生的噪聲,被粘接在頂部面板1上的噪音吸收材料13局部性吸收。此外,噪音穿過大量通孔12相對頂部面板1向上擴散,恰好遇到上面的噪音吸收材料。其結果是,由空調器產生的噪音的一部分可被擴散,以使由吸氣格子窗2和送風格子窗9傳播的噪音可被遏制,從而使室內生活區的噪音水平下降。
如在未經審查的日本實用新型申請No.平成1-78292中所述的送風機的操作,將參照圖19的20進行描述。通過風扇14的旋轉而從軸線方向流入的空氣,被離心地壓出去,使得該空氣沿著送風機外殼15內表面上的多孔結構體16流動,并被收集起來。被收集的空氣則經過排氣口15a送出。這時,風扇14中產生的噪音隨空氣一起流動,從而使噪音由風扇14徑向擴散。一部分噪音則通過多孔結構體16并在其內部的空氣層17中傳播,碰到送風機外殼15。于是此噪音被反射并沿逆向方向傳播,從而使該噪音由于隨后的反射噪音而被抵銷。其結果是噪音被遏制。
按照日本實用新型申請No.昭和58-71631的傳統性空調器室內單元,其如上所述的結構,是為了通過在頂部面板1上提供通孔12的作用以及通過噪音吸收材料13的作用,使噪音降低。因而需要使用連續不斷的發泡透氣材料作為噪音吸收材料,以取得吸收噪音的效果。這樣就產生一個問題,經過噪音吸收材料13會發生空氣逸失,而使通過熱交換器的空氣量減少,從而使其能力下降。增加送風機3輸出功率以避免此空氣量減少的辦法,不能用作根本性辦法,因為送風機3中的送風噪音會由于采用該辦法而增加。如果將頂部面板1的過孔12阻擋以防止空氣逸失,則會出現一個問題,噪音吸收效果會被此噪音吸收材料13降低。送風機3是在空調器中構成所有噪音發生源的大部分。因此,被粘接的噪音吸收材料的面積,必須加寬,以使所產生的噪音能被此噪音吸收材料吸收。在傳統性空調器的情況下,被粘接的噪音吸收材料的面積是不足的。這樣就產生一個缺點,噪音吸收效果不能充分實現。
按照未經審查的日本實用新型申請No.平成1-78292的傳統性送風機,其結構已如上所述。因此,送風機外殼15必須具有的形式是,在風扇14的外側不僅安排有多孔零件,而且在多孔件的外側防護有空氣層。這樣就產生一個缺點,外殼的高度變得如需要設置大的空間那樣大。
本發明是考慮到伴隨傳統性設備的上述問題作出來的,而且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送風系統、送風機和空調器的室內單元,其中不僅由于空氣逸失之類引起的空氣量減少可被防止,而且作為主要噪音源的送風機部分內產生的噪音,可被降低,并且提供適于該系統的部件安排。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送風系統、送風機和空調器的室內單元,其中的噪聲可被降低,而又不會增大面板或者垂直于空氣排出口方向的外殼的尺寸。
按照本發明的送風系統,包括有配置在進氣室內將送風機結合為一體的面板上,并由密封結構體形成以構成送風機、在該面板上備有空氣吸入口的進氣室一部分的第一外殼部分;與此第一外殼部分結合成一整體,并由可透空氣的多孔結構體形成以構成該送風機外殼的第二外殼部分;以及由隔板形成以便將第二外殼部分與面板上的進氣室隔離的空氣室。
按照本發明的送風機,包括有在外殼部分內提供的卷軸彎曲形狀的可透空氣的多孔結構體,而外殼部分被安置在送風機外殼排氣口的反面且被變形,以便有別于卷軸彎曲面而在外部;以及在多孔結構體和此外殼部分之間形成的空氣室。
按照本發明的送風機,包括有可透空氣的多孔結構體,被固定在任一塊基板上,該板用來支撐葉輪、通過該基板使葉輪旋轉的軸和驅動該葉輪旋轉的驅動機構,而且多孔結構體的形狀類似于錐體,其中伸向進氣口一側的內部是空心的;以及由此多孔結構體和基板形成的空氣室。
按照本發明的空調器室內單元,包括有送風機、熱交換器、位于送風機和熱交換器之間的隔板、裝在熱交換器底部的冷凝盤,以及將這些部分結合為一體的面板,該空調器室內單元進一步包括由隔板、冷凝盤的側面與面板結合在一起形成的凹形部分;隔板的表面與冷凝盤相對,被固定在面板和冷凝盤與隔板之間的面板表面上;而且多孔結構體位于此凹形部分的敞開一側,以在此多孔結構體和凹形部分之間形成空氣室。
按照本發明的空調器室內單元,包括有送風機、熱交換器、位于送風機和熱交換器之間的隔板,以及將這些部分結合成一體用的面板,此空調器室內單元進一步包括多孔結構體,配置在送風機排氣口端表面外部周圍,以使送風機的排氣口相對于隔板伸出;以及由隔板和面板構成的空氣室。
在按照本發明的送風系統中,通過構成送風機外殼一部分的可透空氣的多孔結構體與在其后表面處形成的空氣室結合,不但能夠有效地吸收來自送風機的噪音,而且能夠防止空氣的逸失。
在按照本發明的送風機中,通過卷軸彎曲形狀的裝在送風機外殼部分內側的可透空氣的多孔結構體與在其后表面處形成的空氣室結合,或者通過裝在送風機進氣口處的空心錐形可透空氣的多孔結構體與在其后表面處形成的空氣室結合,不但能夠有效地吸收來自送風機的噪音,而且能夠防止空氣的逸失。
在按照本發明的空調器室內單元中,通過由冷凝盤、隔板和面板形成的凹形部分與裝在此凹形部分開口一側以在多孔結構體和凹形部分之間形成空氣室的多孔結構體結合,或者通過裝在送風機排氣口端表面外部周圍的多孔結構體與其后表面處形成的空氣室結合,不但能夠有效地吸收來自送風機的噪音,而且能夠防止空氣的逸失。
圖1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空調器室內單元的透視圖;
圖2為圖1所示第一實施例中空調器室內單元剖面圖;
圖3為圖1所示第一實施例中空調器室內單元平面剖視圖;
圖4為圖1所示第一實施例中空調器室內單元送風機部分結構圖;
圖5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空調器室內單元剖視圖;
圖6為圖5所示第二實施例中空調器室內單元內外殼的透視圖;
圖7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送風機剖視圖;
圖8為圖7所示第三實施例中送風機剖視圖;
圖9為圖7所示第三實施例中送風機的局部剖示圖;
圖10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送風機剖視圖;
圖11為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送風機剖視圖;
圖12為根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送風機剖視圖;
圖13為根據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空調器室內單元剖視圖;
圖14為圖13所示第七實施例中空調器室內單元平面圖;
圖15為根據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空調器室內單元剖視圖;
圖16為圖15所示第八實施例中空調器室內單元平面圖;
圖17為表示傳統性空調器室內單元的剖視圖;
圖18為表示傳統性空調器宗內單元的透視圖;
圖19為表示傳統性送風機的剖視圖,以及圖20為表示傳統性送風機的局部剖視圖。
本發明的最佳實施例,現在將參照附圖加以詳細描述。
第一個實施例將參照圖1,2,3和4描述如下。圖1為表示空調器室內單元的透視圖;圖2為其剖視圖。圖3為其平面圖,圖4為其送風機的結構圖。在這些附圖中,與圖17和18中相同或相當的部分,被給以相應的標號。在這些附圖中,標號1是指頂部面板,2為構成進氣口的吸氣格子窗,3為位于吸氣格子窗2和頂部面板1之間的送風機。該送風機3的設置,是使其外殼被分成上外殼3a和下外殼3b。上外殼3a是由可透空氣的硬質多孔結構體構成的,而下外殼3b是由可透空氣的結構體構成的。標號4是指熱交換器,固定在頂部面板1之類上面。標號5是指第一塊隔板,裝在送風機3和熱交換器4之間,以形成進空氣室10和排空氣室11。標號6是指裝飾面板,固定在隔板5或者側壁(未表示)上。標號7是指裝在熱交換器底部的冷凝盤,8為固定在頂部面板之類上的前面板。標號9是指構成送氣口的送風格子窗。標號20是指驅動送風機用的電機。標號18是指第二塊隔板,用來將進空氣室10在送風機3的上、下外殼彼此結合的表面處隔成上部和下部。為第二塊隔板分開的進空氣室10的上部,構成了被頂部面板1、第一塊隔板5和后壁板19圍繞的封閉空間10a。該封閉空間10a,經過由可透空氣的硬質多孔結構體構成的上外殼3a上的許多小孔,與送風機外殼的內部和進空氣室的下部10b相通。
圖4為表示送風機3和第二塊隔板18結構的視圖。上外殼3a和下外殼3b是彼此固定在一起的,使得第二塊隔板18位于其間。上、下外殼彼此銜接處的第二塊隔板18的一部分,被加工為傾斜的通孔18a。為了防止空氣逸失,在上、下外殼與第二塊隔板發生接觸的部分,被加工出凸緣3c和3d。而且在上、下外殼與第一塊隔板發生接觸處的部分,還加工有凸緣3e和3f。
該實施例的操作將描述如下。靠送風機3的作用經過吸氣格子窗2吸入的室內空氣,將通過熱交換器4,使得冷或熱的空氣由送風格子窗9送入室內。當送風機3工作時,噪聲由該送風機3產生。此噪聲被傳播到進空氣室10和排空氣室11。在此實施例中,送風機3的上外殼3a是由多孔結構體構成的,使得噪聲可被這部分吸收。其結果是,由送風機3產生的噪聲可被遏制。此多孔結構體是由具有連續微孔的材料加工成的,使得上外殼3a具有空氣可滲透性。因此,送風機3的內部空間和進空氣室10的上空間10a,是經過此多孔結構體中的大量微孔彼此相通的。然而這里并無空氣逸失到本單元的外部,因為進空氣室10的上空間10a,是用形成不漏氣結構(例如板)的頂部面板1、第一塊壁板5、第二塊隔板18和后壁板19封閉住的。當送風機3工作時,送風機內部的壓力變成正的。其結果是,進空氣室10的上空間10a的壓力變成正的。然而并無空氣逸失的通道。因此,通過上外殼3a的多孔結構體逸失空氣,能夠被防止,使得該送風機的空氣動力學特性變壞能被防止。
另一方面,由送風機3產生的噪聲是作為縱波傳播的。當此縱波通過上外殼3a的多孔結構體上很小的微孔時,此多孔結構體用來阻止(resistance)對此縱波能量即聲能的吸收。那么此縱波傳播給作為封閉空間的進空氣室10的上空間10a,并在用作上空間10a圍墻的頂部面板1、第一塊隔板5、第二塊隔板18和后壁板19之類上面反射。其結果是,該縱波再一次通過上外殼3a的多孔結構體,使得噪音吸收效果增進。這就是說,進空氣室10的上空間10a被用作兩用的襯墊空氣層,既改進由多孔結構體制做的上外殼的吸收噪音特性,又防止送風機的空氣動力學特性變壞,從而使送風機產生的噪聲可被大大降低。構成此上外殼的多孔結構體,是靠熔融模壓硬質材料如顆粒形塑料構成的。所以,此多孔材料本身可被用作增強材料,以便安裝上外殼時無需其它另件。
第二實施例將參照圖5和6描述如下。圖5為表示空調器的剖面圖,圖6為其外殼的透視圖。在這些附圖中,標號1是指頂部外殼,2為構成進氣口的吸氣格子窗,3為裝在吸氣格子窗2和頂部面板1之間的送風機。此送風機3是由形狀不同于卷軸彎曲的異形外殼3j構成的。可透空氣的硬質多孔結構體16,構成卷軸彎曲的一部分,配置在異形外殼3j的內部。在異形外殼3j的內部,提供有空氣室21。標號4是指固定是在頂部面板1之類上面的熱交換器。標號5是指隔板,裝在送風機3和熱交換器4之間,以形成進空氣室10和排空氣室11。標號6是指固定在隔板5或側壁(未表示)上面的裝飾板。標號7是指裝在熱交換器底部的冷凝盤,8為固定在頂部面板之類上面的前面板。標號9是指構成送氣口的送風格子窗。標號20是指用于驅動送風機的電機。
本實施例的操作將描述如下。依靠送風機3的作用通過吸氣格子窗2送入的室內空氣通過熱交換器,使得冷或者熱的空氣由送風格子窗9送入室內。當送風機3工作時,由該送風機產生噪聲。該噪聲傳播給進空氣室10和排空氣室11。在此實施例中,構成卷軸彎曲一部分的多孔結構體16,被安置在送風機3的異形外殼3j的內部,使得噪聲可被這部分吸收。其結果是,由送風機3產生的噪聲可被遏制。此多孔結構體16是由帶有連續性微孔的材料加工成的,以使其具有空氣可滲透性。因此,由多孔結構體16隔開的空氣室21,經過大量的微孔與異形外殼3j內的空氣通道彼此相通。然而并無空氣逸失到異形外殼3j的外部,因為該異形外殼3j是由不漏氣材料(例如板、塑料之類)加工成的。因而送風機3的空氣動力學特性變壞能被防止。
另一方面,由送風機3產生的噪聲,將以縱波傳播。當此縱波通過多孔結構體16的細小微孔時,此多孔結構體用來阻止對縱波能量即聲能的吸收。于是該縱波傳播給作為封閉空間的空氣室21,并在作為此空氣室圍墻的異形外殼3j上反射。其結果是,該縱波再一次通過此多孔結構體16,使得噪音吸收效果被增進。這就是說,在異形外殼3j內部的空氣室21,用來改善噪聲吸收特性,使得由送風機3產生的噪聲可被大大降低。構成卷軸彎曲一部分的多孔結構體16,是由熔融模壓硬質材料如顆粒狀塑料加工成的。因此,該多孔結構體具有一定強度,使它能被容易地固定,如果在異形外殼3j上配備有掣子之類。
第三個實施例,將參照圖7、8和9描述如下。圖7為在送風機中采用雙吸氣型多葉片葉輪構成的離心式送風機剖面圖,它是空調器室內單元的組成部分;圖8為沿圖7中線Ⅷ-Ⅷ所取剖視圖,圖9為其局部剖視圖。在此附圖和圖19、20中每一附圖中,相同的標號是指相似的部分。在這些附圖中,標號22是指雙吸氣型多葉片葉輪,15為在其內部安裝有葉輪22的送風機外殼,15a為該送風機外殼的排氣口,15b為其吸氣口。標號23是指用于驅動送風機的轉軸,25為將多葉片葉輪22固定到轉軸23上用的輪轂部分,26為支撐此輪轂部分用的基板;16為通過粘合劑或用螺釘擰緊緊固在基板26上的可透空氣的多孔結構體,以構成空心錐體;24為在多孔結構體喇叭形基部的通孔,供轉軸在其中穿入,21為由基板26和多孔結構體16形成的空氣室。標號D1是指多葉片葉輪的內徑。
本實施例的操作將描述如下。通過驅動轉軸23旋轉而使雙吸氣型多葉片葉輪22作旋轉運動,從而使空氣沿此轉軸由外殼上的吸氣口15b吸到多葉片葉輪22的內部。此空氣將沿著固定在多葉片葉輪22內側的可透空氣的多孔結構體16的光滑的錐形表面傳播,并通過多葉片葉輪的葉片,使空氣離心流出。此空氣沿著送風機外殼15的螺旋形被收集,然后通過送風機外殼的排氣口15a送出。此多孔結構體16的形狀類似于錐形喇叭口,以使轉軸23穿入為最小的通孔24,能在此多孔結構體的凸部提供。開在兩相反方向上的多孔結構體的直徑,與葉輪的內徑D1相匹配。此外,多孔結構體的端表面垂直于該錐形的中心軸線進行切割,以避免其與葉片碰撞。因此,葉片可有效地作為整體來用,以便不會產生不規則的流動。
當空氣通過葉輪時,在所產生的送風噪聲中,傳播葉輪吸氣一側的噪聲,將以縱波傳播。當此縱波通過多孔結構體16的很小微孔時,此多孔結構體用來阻止對聲能的吸收。于是該縱波傳播給空氣室21,并在用作隔板以隔離被吸入空氣的基板26上反射。其結果是,此縱波沿入射方向相反的方向傳播,使得此波被接下去入射的波抵銷,然后再一次通過多孔結構體16從而增進噪聲吸收效果。因此,送風機中產生的噪聲可被大大降低。
不過第三實施的表示的是使用雙吸氣型多葉片葉輪的離心式送風機的情況,而第四實施例則表示使用單吸氣型多葉片葉輪的離心式送風機的情況,并將參照圖10進行描述。在此附圖中,與圖7、8和9中相同或等效的部件,將采用對應的標號。在該附圖中,標號29是指單吸氣型多葉片葉輪,15為其內側安裝有葉輪29的送風機外殼,15b為該送風機外殼的進氣口。標號23是指驅動送風機轉動的轉軸,26為單吸氣型多葉片葉輪的基板;16為可透空氣的多孔結構體,由粘合劑或螺釘擰緊堅固在基板26上,以形成空心錐體;21為由此多孔結構體16和基板26構成的空氣室。
本實施例的操作將描述如下。通過驅動轉軸23旋轉而使此單吸氣型多葉片葉輪29作旋轉運動,以使空氣沿此轉軸從外殼上的進氣口15b進入多葉片葉輪29的內部。此空氣沿著固定在多葉片葉輪29內側的可透空氣的多孔結構體16的光滑的錐形表面傳播,并通過多葉片葉輪的葉片,使得空氣離心流出。此空氣沿著送風機外殼15的螺旋形被收集,然后經過送風機外殼的排氣口15a送出。此多孔結構體16的形狀類似于錐形喇叭口。在相反方向上開口的多孔結構體的直徑,與葉輪的內徑匹配。此外,多孔結構體的端表面,垂直于該錐形中心軸線進行切割,以避免其與葉片碰撞。因此,此葉片可有效地作為整體使用,以便不產生不規則的流動。
當空氣通過葉輪時,在所產生的送風噪聲中,傳播給葉輪吸氣一側的噪聲,將以縱波傳播。當此縱波通過多孔結構體16上的很小微孔時,此多孔結構體用來阻止對聲能的吸收。于是該縱波傳播給空氣室21,并在基板26上反射。其結果是,此縱波沿與入射方向相反的方向傳播,使得此波被接下去入射的波抵銷,然后再一次通過多孔結構體16,從而增進噪聲吸收效果。因此,送風機中產生的噪聲可被大大降低。
不過第四實施例所表示的情況是在采用單吸氣型多葉片葉輪的離心式送風機中,單邊軸承(未表示)被放在驅動轉軸上,而第五實施例所表示的情況則是在轉軸的兩側提供有軸承,并將參照圖11進行描述。在此附圖中,與圖7和8中相同或等效的部件,將采用對應的標號。在這些附圖中,標號29是指單吸氣型多葉片葉輪,15為其內側安裝有葉輪29的送風機外殼,15b為該送風機外殼的進氣口。標號23是指用于驅動離心送風機的轉軸,26為單吸氣型多葉片葉輪的基板,28為一對軸承。此多孔結構體16為錐形可透空氣結構,其中兩端是開口的。一端的開口堅固在葉輪的基板上,另一端的開口通過粘合劑或螺釘擰緊緊固在轉軸23上。標號21是指由多孔結構體16和基板26形成的空氣室。
本實施例的操作將描述如下。通過驅動轉軸23旋轉而使此單吸氣型多葉片葉輪29作旋轉運動,以使空氣沿此轉軸從外殼上的進氣口15b進入多葉片葉輪29的內部。此空氣沿著固定在多葉片葉輪29內側的可透空氣的多孔結構體16的光滑的錐形表面傳播,并通過此多葉片葉輪的葉片,使得空氣離心流出。此空氣沿著送風機外殼15的螺旋形被收集,然后經過送風機外殼的排氣口15a送出。此多孔結構體16的形狀類似于圓錐形。在相反方向上開口的多孔結構體的直徑,與葉輪的內徑相匹配。此外,多孔結構體的端表面,垂直于該圓錐中心軸線進行切割,以避免其與葉片相碰撞。因而,此葉片可有效地作為整體使用,以便不產生不規則的流動。
當空氣通過葉輪時,在所產生的送風噪聲中,傳播給葉輪吸氣一側的噪聲,將以縱波傳播。當此縱波通過多孔結構體16上的細小微孔時,此多孔結構體用來阻止對聲能的吸收。于是該縱波傳播給空氣室21,并在基板26上反射。其結果是,此縱波沿與入射方向相反的方向傳播,使得此波被接下去入射的波抵銷,然后再一次通過多孔結構體16,從而增進噪聲吸收效果。因此,送風機中產生的噪聲可被大大降低。
不過第五實施例所表示的情況是驅動電機(未表示)裝在送風機外殼的外部,第六實施例則表示電機裝在送風機外殼內部的情況,將參照圖12進行描述。在此附圖中,與圖7和8中的部件相同或等效的部件,采用對應的標號。在此附圖中,標號29是指單吸氣型多葉片葉輪,15為其內側安裝有葉輪29的送風機外殼,15b為送風機外殼的進氣口。標號23是指驅動離心送風機轉動的轉軸,26為單吸氣型多葉片葉輪的基板,20為驅動離心送風機用的電機,30為安裝該電機用的支架。此多孔結構體16為錐形可透空氣結構,其中兩端是開口的。一端的開口緊固在電機的外圍表面上,另一端的開口則緊固在葉輪的基板上。標號21是指由多孔結構體16和基板26形成的空氣室。
本實施例的操作將描述如下。通過驅動轉軸23旋轉而使此單吸氣型多葉片葉輪29作旋轉運動,以使空氣沿此轉軸從外殼上的進氣口15b進入多葉片葉輪29的內部。此空氣沿著固定在多葉片葉輪29內側的可透空氣的多孔結構體16的光滑的錐形表面傳播,并通過此多葉片葉輪的葉片,使得空氣離心流出。此空氣沿著送風機外殼15的螺旋形被收集,然后經過送風機外殼的排氣口15a送出。
當空氣通過葉輪時,在所產生的送風噪聲中,傳播給葉輪吸氣一側的噪聲,將以縱波傳播。當此縱波通過多孔結構體16上的細小微孔時,此多孔結構體用來阻止對聲能的吸收。于是該縱波傳播給空氣室21,并在基板26上反射。其結果是,此縱波沿與入射方向相反的方向傳播,使得此波被接下去入射的波抵銷,然后再一次通過多孔結構體16,從而增進噪聲吸收效果。因此,送風機中產生的噪聲可被大大降低。
此多孔結構體16的形狀類似于錐形,被固定在電機上。多孔結構體的開口側并不緊固在葉輪的基板上,以使降噪效果比實施例3,4及5更低。電機裝在外殼的內側,以便減小送風機的尺寸。
第七實施例將參照圖13和14描述如下。圖13為表示空調器室內單元的橫截面圖,圖14為其平面圖。在這些附圖中,與圖17和18中相同或等效的部件,采用對應的標號中。在此附圖中,標號1是指頂部面板,2為吸氣格子窗,3為裝在吸氣格子窗2和頂部面板1之間的送風機。標號4是指固定在頂部面板1上的熱交換器。標號5是指隔板,裝在送風機3和熱交換器4之間,以形成進空氣室10和排空氣室11。標號6是指固定在隔板5或側壁(未表示)上面的裝飾板。標號7是指冷凝盤。由冷凝盤、隔板5和裝飾板6形成的凹形部分,位于其底部。標號16是指被固定的硬質多孔結構體,以封閉此凹形部分的敞開表面。標號21是指由多孔結構體16、冷凝盤7、隔板5和裝飾板6形成的空氣室。
本實施例的操作將描述如下。通過送風機3的作用而經過吸氣格子窗2吸入的室內空氣,通過熱交換器4,以使冷或熱的空氣由送風格于窗9送入室內。當送風機3工作時,將由送風機3產生噪聲。此噪聲傳播給排氣室11,并被裝在排氣室11底部的多孔結構體16吸收,以使由送風格于窗9傳播到室內的噪聲受到遏制。此多孔結構體16是由帶有連續性微孔的材料加工成的。空氣室21通過此多孔結構體16上的大量細小微孔與排氣室11相通。除了由多孔結構體16遮蓋的表面之外,圍繞空氣室21的冷凝盤7、隔板5和裝飾面板6,分別由不透氣結構體加工而成。因此,由送風機3送出的空氣,不會經過多孔結構體16逸失到本室內單元外部。另一方面,由送風機產生的噪聲,在此室內單元內部的空氣通道中將以縱波傳播。當此縱波通過多孔結構體16上的細小微孔時,此多孔結構體用來阻止對縱波能量即聲能的吸收。于是縱波將傳播給作為封閉空間的空氣室21,并在用作空氣室圍墻的冷凝盤7、隔板5和裝飾板6上反射。其結果是,縱波再一次通過多孔結構體16,使得噪聲吸收效果得到增進。這就是說,空氣室21用作襯墊空氣層以改善由多孔結構體16形成的噪聲吸收材料的吸噪特性,從而使空調器內部產生的噪聲可被大大降低。此多孔結構體16是靠熔融模壓硬質材料如顆粒形塑料加工成的。因此,多孔結構體16本身可用作增強材料,從而不再需要安裝多孔結構體16的構件。
由于多孔結構體16的形狀類似于平板,故其易于生產。盡管以上所作描述是圍繞降噪的,然而在熱交換器和送風機之間裝有輔助加熱器,使多孔結構體16和裝飾板6可被局部切除的情況下,空氣室21可被用作輸出口。
第八個實施例將參照圖15和16描述如下。圖15為表示空調器室內單元的橫截面圖,圖16為其平面剖視圖。在這些附圖中,與圖17和18中相同或等效的部件,采用對應的標號。在此附圖中,標號1是指頂部面板,2為吸氣格子窗,3為裝在吸氣格子窗2和頂部面板1之間的送風機。標號4是指固定在頂部面板1上的熱交換器。標號5是指隔板,裝在送風機3和熱交換器之間以構成空氣吸入室10和空氣排出室11。送風機3和隔板5的安排,是使送風機3的排氣口31定位在相對隔板5伸向排氣室11一側。標號6是指固定在隔板5或側壁(未表示)上的裝飾板。標號7是指帶有與隔板5相接觸的端面的冷凝盤。此多孔結構體16具有硬質多孔結構,被配備為在送風機3的排氣口31端面位置基本上與隔板5平行,且在送風機3的排氣口31處配有開口。標號21是指由多孔結構體16、頂部面板1、冷凝盤7和隔板5構成的空氣室。
本實施例的操作將描述如下。通過送風機3的作用而經過吸氣格子窗2吸入的室內空氣,通過熱交換器4,以使冷或熱的空氣由送風格子窗9送入室內。當送風機3工作時,將由送風機3產生噪聲。此噪聲傳播給排氣室11,并被平行于隔板5提供的多孔結構體16吸收,以使由送風格子窗9傳播到室內的噪聲受到遏制。此多孔結構體16是由帶有連續性微孔的材料加工成的。由隔板5和多孔結構體16圍繞的空氣室21,經過此多孔結構體16上的大量細小微孔與排氣室11相通。除了由多孔結構體16遮蓋的表面之外,空氣室21為隔板5、冷凝盤7和頂部面板1所圍繞。因此,由送風機3送出的空氣,不會經過多孔結構體16逸失到本室內單元外部。另一方面,由送風機產生的噪聲,在該室內單元內部的空氣通道中將以縱波傳播。當此縱波通過多孔結構體16上的細小微孔時,此多孔結構體用來阻止對縱波能量即聲能的吸收。于是縱波將傳播給空氣室21,并在用作空氣室圍墻的冷凝盤7、隔板5和裝飾板6上反射。其結果是,被反射的縱波再一次通過多孔結構體16,使得噪聲吸收效果得到增進。這就是說,空氣室21被用作襯墊空氣層以改善由多孔結構體16形成的噪聲吸收材料的吸噪特性,從而使空調器內部產生的噪聲可被大大降低。此多孔結構體16是靠熔融模壓硬質材料如顆粒形塑料加工成的。因此,多孔結構體16本身可用作增強材料,從而不再需要安裝多孔結構體16的構件。
由于多孔結構體16的形狀類似于平板,故其易于生產。
本發明具有以下效果本送風系統包括有配置在將送風機結合為一整體的面板上,并由不透氣結構體形成以構成送風機一部分的第一外殼部分;與此第一外殼部分結合成一整體,并由可透空氣的多孔結構體形成以構成該送風機外殼的第二外殼部分;以及由隔板形成以便將第二外殼部分與面板上的進氣室隔離的空氣室。因此,不僅來自送風機的噪聲能被有效地吸收,而且由于空氣逸失造成的送風機空氣動力學特性變壞可被避免,從而可以提供低噪聲的送風系統。
本送風機包括有在外殼部分內提供的卷軸彎曲形狀的可透空氣的多孔結構體,而外殼部分被安置在送風機外殼排氣口的反面且被變形,以便有別于卷軸彎曲面而在外部;以及在多孔結構體和此外殼部分之間形成的空氣室。或者本送風機包括有可透空氣的多孔結構體,被固定在支撐送風機葉輪的基板上,而且形狀類似于錐體,其中伸向進氣口一側的內部是空心的;以及由此多孔結構體和基板形成的空氣室。因此,不僅來自送風機的噪聲能被有效地吸收,而且由于空氣逸失造成的送風機空氣動力學特性變壞可被避免,從而可以提供低噪聲的送風機。
本空調器的室內單元,包括有由冷凝盤結合在面板、隔板和面板組合形成的凹形部分,而且多孔結構體位于此凹形部分的敞開一側,以在多孔結構體和此凹形部分之間形成空氣室。或者本空調器室內單元,包括有多孔結構體,配置在送風機排氣口端表面外部周圍,以使送風機的排氣口相對于隔板伸出;以及由隔板和面板構成的排氣室。因此,不僅來自送風機的噪聲能被有效地吸收,而且由于空氣逸失造成的送風機空氣動力學特性變壞可被避免,從而可以提供低噪聲的空調器室內單元。
權利要求
1.一種送風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置在進氣室內將送風機結合為一體的面板上,并由密封結構體形成以構成上述送風機、上述在所述面板上備有空氣吸入口的進氣室一部分的第一外殼部分;與上述第一外殼部分結合成一整體,并由可透空氣的多孔結構體形成以構成上述送風機外殼的第二外殼部分,以及由隔板形成以便將上述第二外殼部分與上述面板上的上述進氣室隔離的空氣室。
2.一種送風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外殼部分內提供的卷軸彎曲形狀的可透空氣的多孔結構體,而外殼部分被安置在送風機外殼排氣口的反面并被變形,以便有別于卷軸彎曲面而在外部,以及在上述多孔結構體和上述外殼部分之間形成的空氣室。
3.一種送風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透空氣的多孔結構體,被固定在支撐葉輪用的任一基板上;通過上述基板使上述葉輪旋轉的軸,以及驅動上述葉輪旋轉的驅動機構,而且上述多孔結構體的形狀類似于錐體,其中伸向進氣口一側的內部是空心的,以及由上述多孔結構體和上述基板形成的空氣室。
4.一種空調器室內單元,它包括送風機、熱交換器、位于上述送風機和熱交換器之間的隔板、裝在上述熱交換器底部的冷凝盤,以及將這些部分結合為一體的面板,上述空調器室內單元的特征在于它還包括由隔板、上述冷凝盤的側面與上述面板結合在一起形成的凹形部分;上述隔板的表面與上述冷凝盤相對,被固定在上述面板和上述冷凝盤與隔板之間的上述面板的表面上;而且多孔結構體位于上述凹形部分的敞開一側,以在上述多孔結構體和凹形部分之間形成空氣室。
5.一種空調器室內單元,包括送風機、熱交換器、位于上述送風機和熱交換器之間的隔板,以及將這些部分結合為一體的面板,上述空調器室內單元的特征在于它還包括多孔結構體,配置在上述送風機排氣口端表面外部周圍,以使上述送風機的排氣口相對于上述隔板伸出;以及由上述隔板和面板構成的空氣室。
全文摘要
在帶有送風機和熱交換器的空調器室內單元中,配備有由具有空氣可透性的多孔結構體制做的上外殼,具有不透氣性的送風機下外殼,以及在上外殼背面形成的空氣室。
文檔編號F04D29/66GK1074288SQ9211108
公開日1993年7月14日 申請日期1992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1991年9月26日
發明者豐田明德, 福章雄, 大原廣幸, 新井康之, 松下章弘, 曾根靖雄 申請人:三菱電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