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循環水泵的液體加壓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循環水泵的液體加壓裝置,所述液體加壓裝置包括第一加壓通路、第二加壓通路與第三加壓通路,第三加壓通路包括分別與第一及第二外豎殼連通的第三加壓腔,第三加壓腔包括分別與第一及第二外豎殼連接的第一及第二上折字形歪殼、分別與第一及第二上折字形歪殼連接的第一及第二豎殼、分別與第一及第二豎殼連接的第一及第二下折字形歪殼,第一及第二上折字形歪殼與第一及第二外豎殼連接處位于第三加壓孔的上方,第一及第二外豎殼還開設有一沿水平方向右左下傾斜的第三射出口,第一及第二下折字形歪殼與第一及第二外豎殼的連接處位于第三射出口的下方。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降低了制造成本。
【專利說明】用于循環水泵的液體加壓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體加壓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循環水泵的液體加壓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中央空調和集中供暖循環系統中,循環泵的配置是以擬供冷、暖建筑面積為基礎,以每平方米供冷、暖面積需配流量依據,計算出循環泵的流量配置,然后再計算所供供冷、暖面積系統管網的阻力再加上適當的富余量,最后通過流量和揚程計算出水泵所配的功率。為了達到節能降耗,一般會加裝液體加壓裝置。現有各類液體加壓裝置的結構和實現方式各不相同,它們或是結構復雜,影響增壓效能;或是制造成本高,難以得到推廣應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增壓節能效果明顯的適用于循環水泵的液體加壓節能裝置。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循環水泵的液體加壓裝置,包括第一加壓通路、與第一加壓通路連通的第二加壓通路以及與第二加壓通路連通的第三加壓通路,所述第一加壓通路包括膽體、進水嘴、第一射出口及第一法蘭,所述進水嘴位于膽體的上端,所述第一射出口位于膽體的下端,所述第一法蘭連接于進水嘴的兩側,所述進水嘴、第一射出口以及膽體相連形成第一加壓腔;
[0005]所述膽體包括對稱設置的第一以及第二橫板、第一及第二內豎殼、第一及第二座殼,所述第一內豎殼與第一橫板連接,所述第二內豎殼與第二橫板連接,所述第一座殼與第一內豎殼垂直連接,所述第二座殼與第二內豎殼垂直連接;所述進水嘴位于第一及第二橫板和第一及第二內豎殼的連接處,所述第一射出口為第一及第二座殼相對的孔隙,所述第一及第二內豎殼上分別設有沿水平方向且向右下傾斜的第一加壓孔、第二加壓孔,且所述第二加壓孔位于第一加壓孔的下方,所述第一加壓腔通過第一加壓孔及第二加壓孔與第二加壓通路相連通;
[0006]所述第二加壓通路包括由所述膽體與外殼相連形成的第二加壓腔,在膽體的第一內豎殼及第二內豎殼相對于第二加壓腔的面還設有注水阻擋板,所述外殼包括第一及第二外豎殼、第三及第四座殼,所述第一外豎殼與第一橫板連接,所述第二外豎殼與第二橫板連接,所述第三座殼與第一外豎殼垂直連接,所述第四座殼與第二外豎殼垂直連接;所述第一及第三座殼之間、第二及第四座殼之間形成第二射出口,在第三及第四座殼的外側還連接有第二法蘭,在第一及第三座殼上設有相互對稱的第一注入阻隔環,在第二及第四座殼上設有相互對稱的第二注入阻隔環,所述第一及第二注入阻隔環的內徑在朝向第一、第三、第二、第四座殼的方向逐漸縮小,以形成內徑上大小下的圓形注入腔,在第一及第二外豎殼上分別開設有沿水平方向向右下傾斜的第三加壓孔和第四加壓孔,所述第四加壓孔位于第三加壓孔的下方,所述第二加壓腔通過第三加壓孔以及第四加壓孔與第三加壓通路相連通;
[0007]所述第三加壓通路包括與第一及第二外豎殼連通的第三加壓腔,所述第三加壓腔包括第一及第二上折字形歪殼、第一及第二豎殼、第一及第二下折字形歪殼,所述第一上折字形歪殼與第一外豎殼連接,所述第二上折字形歪殼與第二外豎殼連接,所述第一豎殼與第一上折字形歪殼連接,所述第二豎殼與第二上折字形歪殼連接,所述第一下折字形歪殼與第一豎殼連接,所述第二下折字形歪殼與第二豎殼連接;所述第一及第二上折字形歪殼與第一及第二外豎殼之間的連接處位于第三加壓孔的上方,所述第一及第二外豎殼還開設有一沿水平方且向右下傾斜的第三射出口,所述第一及第二下折字形歪殼與第一及第二外豎殼之間的連接處位于第三射出口的下方。
[0008]進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及第二外豎殼朝向第三加壓腔的一面還設有非垂直于第一及第二外豎殼的第一阻斷柱以及第二阻斷柱,在所述第三加壓腔的第一及第二豎殼上還設有非垂直于第一及第二豎殼的第三阻斷柱以及第四阻斷柱,所述第一阻斷柱以及第三隔離柱之間具有空隙以形成第一導接孔,所述第二阻斷柱以及第四阻斷柱之間具有空隙以形成第二導接孔,所述第二導接孔位于第一導接孔的下方。
[0009]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導接孔的內徑小于第一導接孔的內徑。
[0010]進一步的,所述進水嘴的內徑沿所述第一加壓腔的方向逐漸縮小直至與所述第一加壓腔的內徑相等。
[0011]進一步的,所述圓形注入腔上部的內徑大于下部的內徑。
[0012]進一步的所述圓形注入腔的上部內徑沿所述第二射出口的方向逐漸縮小直至與所述第二射出口的內徑相等。
[0013]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循環水泵的液體加壓裝置,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節省原材料、外形美觀的特點,在不改變水泵功率的情況下對流體有顯著加速作用,并特別針對第三加壓腔的結構進行改進,極大的提高了循環水泵的工作效率,使得整個液體加壓裝置在不影響增壓功能的情況下,結構更為簡單,降低了制造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用于循環水泵的液體加壓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7]在對實施例進行描述之前,需要對一些必要的術語進行解釋。例如:
[0018]若本文中出現使用“第一”、“第二”等術語來描述各種元件,但是這些元件不應當由這些術語所限制。這些術語僅用來區分一個元件和另一個元件。因此,下文所討論的“第一”元件也可以被稱為“第二”元件而不偏離本發明的教導。應當理解的是,若提及一元件“連接”或者“聯接”到另一元件時,其可以直接地連接或直接地聯接到另一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間元件。相反地,當提及一元件“直接地連接”或“直接地聯接”到另一元件時,則不存在中間元件。
[0019]在本文中出現的各種術語僅僅用于描述具體的實施方式的目的而無意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則單數形式意圖也包括復數形式。
[0020]當在本說明書中使用術語“包括”和/或“包括有”時,這些術語指明了所述特征、整體、步驟、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也不排除一個以上其他特征、整體、步驟、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群組的存在和/或附加。
[0021]關于實施例:
[0022]請參考圖1,圖1是本實用新型用于循環水泵的液體加壓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的用于循環水泵的液體加壓裝置包括第一加壓通路、第二加壓通路及第三加壓通路,所述第二加壓通路與第一加壓通路連通,所述第三加壓通路與第二加壓通路連通。
[0023]所述第一加壓通路包括膽體10、進水嘴11、第一射出口 12及第一法蘭13,所述進水嘴11及第一射出口 12分別位于膽體10的上、下兩端,所述第一法蘭13連接于進水嘴11的兩側。所述進水嘴11、第一射出口 12以及膽體10相連形成第一加壓腔14。
[0024]所述膽體10包括第一及第二橫板101、10Γ、第一及第二內豎殼102、102'第一及第二座殼103、103',其中第一及第二橫板101、10Γ對稱設置,所述第一內豎殼102與第一橫板101豎直連接,所述第二內豎殼102'與第二橫板101'豎直連接,所述第一座殼103與第一內豎殼102垂直連接,所述第二座殼103'與第二內豎殼102'垂直連接。
[0025]所述進水嘴11位于第一及第二橫板101、101'和第一及第二內豎殼102、102'的連接處,所述第一射出口 12為第一及第二座殼103、103'之間相對的空隙,所述第一及第二內豎殼102、102'上分別設有沿水平方向向右下傾斜第一加壓孔15、第二加壓孔16,且所述第二加壓孔16位于第一加壓孔15的下方,所述第一加壓腔14通過第一加壓孔15及第二加壓孔16與第二加壓通路相連通。
[0026]所述第二加壓通路包括由所述膽體10與外殼20相連形成的第二加壓腔21,在第一內豎殼102、102'及第二內豎殼102、102'相對于第二加壓腔21的面還設有注水阻擋板22。所述外殼20包括分別與第一及第二橫板101、101'連接的第一及第二外豎殼20Κ20Γ、分別與第一及第二外豎殼201、20Γ垂直連接的第三及第四座殼202、202 ',所述第一及第三座殼103、202之間、第二及第四座殼103'、202'之間分別形成第二射出口 23,在第三及第四座殼202、202'的外側還分別連接有第二法蘭24,在第一及第三座殼103、202上設有相互對稱的第一注入阻隔環25,在第二及第四座殼103' ,202'上設有相互對稱的第二注入阻隔環25',第一及第二注入阻隔環25、25'的內徑在朝向第一、第三、第二、第四座殼103、103' ,202,202'的方向逐漸縮小,以形成內徑上大小下的圓形注入腔26,在第一及第二外豎殼201、201'上開設有沿水平方向向右下傾斜的第三加壓孔27和第四加壓孔28,所述第四加壓孔28位于第三加壓孔27的下方,所述第二加壓腔通過第三加壓孔27以及第四加壓孔28與第三加壓通路連通。所述第三加壓通路包括分別與第一及第二外豎殼201、201'連通的第三加壓腔30,所述第三加壓腔30包括分別與第一及第二外豎殼201、201'連接的第一及第二上折字形歪殼301、301'、分別與第一及第二上折字形歪殼301、301'連接的第一及第二豎殼302、302'、分別與第一及第二豎殼302、302'連接的第一及第二下折字形歪殼303、303',所述第一及第二上折字形歪殼301、301'與第一及第二外豎殼201、201'之間的連接處位于第三加壓孔27的上方,所述第一及第二外豎殼201、201/還開設有一沿水平方向右左下傾斜的第三射出口 31,所述第一及第二下折字形歪殼303、303'與第一及第二外豎殼201、201'的連接處位于第三射出口 31的下方。
[0027]進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及第二外豎殼201、201'朝向第三加壓腔30的一面還設有非垂直于第一及第二外豎殼201、201'的第一阻斷柱32、32'以及第二阻斷柱33、33',在所述第三加壓腔30的第一及第二豎殼302、302'上還設有非垂直于第一及第二豎殼302、302/的第三阻斷柱34、34'以及第四阻斷柱35、35',所述第一阻斷柱32、32'以及第三阻斷柱34、34'之間具有孔隙以形成第一導接孔,所述第二阻斷柱33、33'以及第四阻斷柱35、35'之間具有孔隙以形成第二導接孔,所述第二導接孔位于第一導接孔的下方。
[0028]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導接孔的內徑小于第一導接孔的內徑。
[0029]進一步地,所述進水嘴11的內徑沿所述第一加壓腔14的方向逐漸縮小直至與所述第一加壓腔14的內徑相等。
[0030]進一步地,所述圓形注入腔26上部的內徑大于下部的內徑。
[0031]進一步地,所述圓形注入腔26的上部內徑沿所述第二注入口 23的方向逐漸縮小直至與所述第二注入口 23的內徑相等。
[0032]本實用新型所述用于循環水泵的流體增壓裝置,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節省原材料、外形美觀的特點,在不改變水泵功率的情況下對流體有顯著加速作用,并特別針對第三加壓腔的結構進行改進,極大的提高了循環水泵的工作效率,使得整個用于循環水泵的流體增壓裝置在不影響增壓功能的情況下,結構更為簡單,降低了制造成本。
[0033]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循環水泵的液體加壓裝置,包括第一加壓通路、與第一加壓通路連通的第二加壓通路以及與第二加壓通路連通的第三加壓通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壓通路包括膽體、進水嘴、第一射出口及第一法蘭,所述進水嘴位于膽體的上端,所述第一射出口位于膽體的下端,所述第一法蘭連接于進水嘴的兩側,所述進水嘴、第一射出口以及膽體相連形成第一加壓腔; 所述膽體包括對稱設置的第一以及第二橫板、第一及第二內豎殼、第一及第二座殼,所述第一內豎殼與第一橫板連接,所述第二內豎殼與第二橫板連接,所述第一座殼與第一內豎殼垂直連接,所述第二座殼與第二內豎殼垂直連接;所述進水嘴位于第一及第二橫板和第一及第二內豎殼的連接處,所述第一射出口為第一及第二座殼相對的孔隙,所述第一及第二內豎殼上分別設有沿水平方向且向右下傾斜的第一加壓孔、第二加壓孔,且所述第二加壓孔位于第一加壓孔的下方,所述第一加壓腔通過第一加壓孔及第二加壓孔與第二加壓通路相連通; 所述第二加壓通路包括由所述膽體與外殼相連形成的第二加壓腔,在膽體的第一內豎殼及第二內豎殼相對于第二加壓腔的面還設有注水阻擋板,所述外殼包括第一及第二外豎殼、第三及第四座殼,所述第一外豎殼與第一橫板連接,所述第二外豎殼與第二橫板連接,所述第三座殼與第一外豎殼垂直連接,所述第四座殼與第二外豎殼垂直連接;所述第一及第三座殼之間、第二及第四座殼之間形成第二射出口,在第三及第四座殼的外側還連接有第二法蘭,在第一及第三座殼上設有相互對稱的第一注入阻隔環,在第二及第四座殼上設有相互對稱的第二注入阻隔環,所述第一及第二注入阻隔環的內徑在朝向第一、第三、第二、第四座殼的方向逐漸縮小,以形成內徑上大小下的圓形注入腔,在第一及第二外豎殼上分別開設有沿水平方向向右下傾斜的第三加壓孔和第四加壓孔,所述第四加壓孔位于第三加壓孔的下方,所述第二加壓腔通過第三加壓孔以及第四加壓孔與第三加壓通路相連通; 所述第三加壓通路包括與第一及第二外豎殼連通的第三加壓腔,所述第三加壓腔包括第一及第二上折字形歪殼、第一及第二豎殼、第一及第二下折字形歪殼,所述第一上折字形歪殼與第一外豎殼連接,所述第二上折字形歪殼與第二外豎殼連接,所述第一豎殼與第一上折字形歪殼連接,所述第二豎殼與第二上折字形歪殼連接,所述第一下折字形歪殼與第一豎殼連接,所述第二下折字形歪殼與第二豎殼連接;所述第一及第二上折字形歪殼與第一及第二外豎殼之間的連接處位于第三加壓孔的上方,所述第一及第二外豎殼還開設有一沿水平方且向右下傾斜的第三射出口,所述第一及第二下折字形歪殼與第一及第二外豎殼之間的連接處位于第三射出口的下方。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循環水泵的液體加壓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及第二外豎殼朝向第三加壓腔的一面還設有非垂直于第一及第二外豎殼的第一阻斷柱以及第二阻斷柱,在所述第三加壓腔的第一及第二豎殼上還設有非垂直于第一及第二豎殼的第三阻斷柱以及第四阻斷柱,所述第一阻斷柱以及第三隔離柱之間具有空隙以形成第一導接孔,所述第二阻斷柱以及第四阻斷柱之間具有空隙以形成第二導接孔,所述第二導接孔位于第一導接孔的下方。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循環水泵的液體加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導接孔的內徑小于第一導接孔的內徑。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循環水泵的液體加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嘴的內徑沿所述第一加壓腔的方向逐漸縮小直至與所述第一加壓腔的內徑相等。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循環水泵的液體加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形注入腔上部的內徑大于下部的內徑。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循環水泵的液體加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形注入腔的上部內徑沿所述第二射出口的方向逐漸縮小直至與所述第二射出口的內徑相等。
【文檔編號】F04F5/10GK204113771SQ201420568550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9日
【發明者】史偉民, 李連洪 申請人:史偉民, 李連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