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cpr1000mw上充泵的末級導流體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CPR1000MW上充泵的末級導流體結構,其結構由絲杠通孔、流道出口、螺旋形渦室、導葉片、末級導流體出口、內六角螺栓、隔離蓋板、第六級葉輪腔室、筋板、第十二級葉輪腔室和半螺旋流道組成。所述末級導流體的第六級葉輪腔室出口處設有兩個180°對稱布置的半螺旋流道,在靠近第六級葉輪后蓋板的位置布置有隔離蓋板,隔離蓋板通過內六角螺栓與筋板相連;所述末級導流體在第十二級葉輪腔室出口處設有螺旋形渦室,螺旋形渦室中間布置有導葉片,末級導流體出口與流道出口呈90°分布。本實用新型可以解決一般多級離心式上充泵整體體積過大,高、低壓側級間泄漏,泵出口處存在高速漩渦、泵效率過低的問題。
【專利說明】—種CPR1OOOMW上充泵的末級導流體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多級離心泵導流體結構,特別涉及一種CPR1000MW上充泵的末級導流體結構。
【背景技術】
[0002]CPR1000MW離心式上充泵是一種臥式、雙殼體、筒狀多級離心泵,是一回路的化學和容積控制系統(RCV)的重要組成部分。上充泵具有流量小、揚程高、轉速高等特點,對其性能要求很高,技術難度大。CPR1000MW上充泵的主要功能:
[0003](I)向3臺主泵提供一定流量的機械密封冷卻水,保證主泵機械密封正常工作,阻止主泵內有輻射的一回路水外泄;
[0004](2)在核電站正常運行、啟動和停堆工況下,向反應堆冷卻劑系統提供帶有硼酸溶液的上充水,穩定回路系統壓力并控制穩壓器水位的波動;
[0005](3)在事故工況下,上充泵還作為高壓安全注水泵使用,向反應堆冷卻劑系統提供含硼水,以維持壓力、控制反應性,當出現換料水箱低水位時,安注自動轉入再循環階段。
[0006]首先由于上充泵額定流量不大,而壓頭很高,屬于離心泵中的低比轉數泵,水力部件的特點是導葉的流道很狹窄,而直徑反而很大,設計這樣的導葉的難度很大。流體經過12級加壓,到達末級導流體時壓力很高、流速較快,末級導流體的作用是使高、低壓側的流體分隔開,同時使出口流體降速擴壓,而目前的末級導流體大多采用長流道,導致上充泵整體體積過大,高、低壓側存在級間泄漏,引起軸向力不平衡;同時易在出口處引起高速漩渦,阻塞出口流道,導致泵效率過低,影響核電站的正常運行,因此需要發明一種新的CPR1000MW上充泵的末級導流體結構,使其能縮小泵的體積、減小級間泄漏,改善出口流動狀態,提高泵的效率,滿足上充泵的工況要求。
【發明內容】
[0007]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CPR100(MW上充泵的末級導流體結構,它可以縮小泵的整體體積,減小級間泄漏,消除出口漩渦,提高泵的效率。
[0008]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CPR100(MW離心式上充泵由十二級葉輪構成,所述十二級葉輪的前六級葉輪與七至十二級葉輪背對背對稱布置,前六級葉輪的進水口指向上充泵的電機驅動端。末級導流體處于第六級葉輪和第十二級葉輪之間,末級導流體出口與泵出口相對應,如上所述的末級導流體前后端面上開有四個絲杠通孔,通過絲杠將各級導葉連接在一起。在第六級葉輪腔室出口處設有兩個180°對稱布置的半螺旋流道,流道出口在導流體的另一端面,這樣可以將第六級葉輪出口的流體送到下一級葉輪進口 ;
[0009]如上所述的末級導流體在靠近第六級葉輪后蓋板的位置布置有隔離蓋板,隔離蓋板通過內六角螺栓與筋板相連,隔離蓋板的內徑比泵軸的直徑大1.0?1.8mm,通過隔離蓋板可以有效的減少高、低壓端的級間泄漏,從而使軸向力減小;
[0010]如上所述的末級導流體在第十二級葉輪腔室出口處設有螺旋形渦室,螺旋形渦室中間布置有導葉片,導葉片可以有效消除出口漩渦;末級導流體出口與流道出口呈90°分布,這樣布置可以縮短流道長度,從而減小泵的整體體積。
[0011]通過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最終可以達到縮小泵的整體體積、減小級間泄漏、消除出口漩渦、提高泵的效率的目的。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裝配圖;
[0013]圖2為末級導流體結構左視圖;
[0014]圖3為末級導流體結構中截面剖視圖;
[0015]圖4為末級導流體結構右視圖(圖中未標示隔離蓋板和螺栓結構);
[0016]圖1-4中:1.第六級葉輪,2.末級導流體,3.泵出口,4.第十二級葉輪,5.絲杠通孔,6.流道出口,7.螺旋形渦室,8.導葉片,9.末級導流體出口,10.內六角螺栓,11.隔離蓋板,12.第六級葉輪腔室,13.筋板,14.第十二級葉輪腔室,15.半螺旋流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圖1?4共同確定了本實施例的一種CPR100(MW上充泵的末級導流體結構,CPR1000MW離心式上充泵由十二級葉輪構成,所述十二級葉輪的前六級葉輪與七至十二級葉輪背對背對稱布置,前六級葉輪的進水口指向上充泵的電機驅動端。末級導流體(2)處于第六級葉輪(I)和第十二級葉輪(4)之間,末級導流體出口(9)與泵出口(3)相對應,如上所述的末級導流體(2)前后端面上開有四個絲杠通孔(5),通過絲杠將各級導葉連接在一起。在第六級葉輪腔室(12)出口處設有兩個180°對稱布置的半螺旋流道(15),流道出口(6)在導流體的另一端面,這樣可以將第六級葉輪出口的流體送到下一級葉輪進口 ;
[0018]如上所述的末級導流體在靠近第六級葉輪(I)后蓋板的位置布置有隔離蓋板
(11),隔離蓋板(11)通過內六角螺栓(10)與筋板(13)相連,隔離蓋板(11)的內徑比泵軸的直徑大1.0?1.8_,通過隔離蓋板(11)可以有效的減少高、低壓端的級間泄漏,從而使軸向力減小;
[0019]如上所述的末級導流體在第十二級葉輪腔室(14)出口處設有螺旋形渦室(7),螺旋形渦室(7)中間布置有導葉片(8),導葉片(8)可以有效消除出口漩渦;末級導流體出口
(9)與流道出口(6)呈90°分布,這樣布置可以縮短流道長度,從而減小泵的整體體積。
[0020]通過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最終可以達到縮小泵的整體體積、減小級間泄漏、消除出口漩渦、提高泵的效率的目的。
[0021]本實施例在實踐中能夠有效改善泵內部流動情況,提高上充泵的水力性能和可靠性,滿足上充泵五個工況點的性能要求,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0022]以上,為本發明專利參照幾個實施例做出的具體說明,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也包含本發明構思范圍內的其他實施例或變形例。
【權利要求】
1.一種CPR1000MW上充泵的末級導流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末級導流體結構由絲杠通孔、流道出口、螺旋形渦室、導葉片、末級導流體出口、內六角螺栓、隔離蓋板、第六級葉輪腔室、筋板、第十二級葉輪腔室和半螺旋流道組成; 所述末級導流體的第六級葉輪腔室出口處設有兩個180°對稱布置的半螺旋流道,流道出口在導流體的另一端面; 所述末級導流體在靠近第六級葉輪后蓋板的位置布置有隔離蓋板,隔離蓋板通過內六角螺栓與筋板相連,隔離蓋板的內徑比泵軸的直徑大1.0?1.8mm。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CPR1000MW上充泵的末級導流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級導流體處于第六級葉輪和第十二級葉輪之間,末級導流體出口與泵出口相對應;所述末級導流體前后端面上開有四個絲杠通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CPR1000MW上充泵的末級導流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末級導流體在第十二級葉輪腔室出口處設有螺旋形渦室,螺旋形渦室中間布置有導葉片,導葉片可以有效消除出口漩渦,末級導流體出口與流道出口呈90°分布。
【文檔編號】F04D29/44GK204061333SQ201420501226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日
【發明者】邢樹彬, 朱榮生, 陳娟, 錢健勻, 巫俊和, 楊哲民 申請人:江蘇國泉泵業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