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旋壓縮機及具有其的空調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渦旋壓縮機及具有其的空調器。渦旋壓縮機包括殼體;曲軸,設置在殼體內部,曲軸具有中心油孔;上支架,設置在殼體內部,曲軸的一端與上支架的第一安裝孔配合設置;動渦旋盤,設置在殼體內部并位于上支架的上方,包括基板和設置在基板下方的軸頸段;靜渦旋盤,設置在殼體內部并位于動渦旋盤的遠離上支架的一側,與動渦旋盤嚙合形成壓縮腔,靜渦旋盤與上支架固定連接,上支架的第一安裝孔和軸頸段之間形成高壓室,上支架和基板的下端面之間形成背壓室,渦旋壓縮機還包括設置在上支架的供油通路,供油通路的進油口與中心油孔連通,供油通路的出油口與背壓室連通。本實用新型可以解決渦旋壓縮機在不同頻率下供油不均的問題。
【專利說明】渦旋壓縮機及具有其的空調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渦旋壓縮機及具有其的空調器。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渦旋壓縮機的壓縮腔由動渦旋盤和靜渦旋盤相互嚙合而成。在吸氣、壓縮、排氣工作過程中,動渦旋盤由曲軸驅動并在十字滑環的制約下圍繞靜渦旋盤基圓中心作平面轉動。冷媒氣體通過空氣濾芯吸入靜渦旋盤的外圍,隨著曲軸旋轉,冷媒氣體在動渦旋盤和靜渦旋盤嚙合所組合的若干個月牙形的壓縮腔內被逐步壓縮,然后由靜渦旋盤的軸向排氣孔連續排出。渦旋壓縮機還包括上支架和潤滑油通路。其中,潤滑油通路設置在動渦旋盤上以將高壓室的潤滑油提供給背壓室。
[0003]圖1給出了現有技術的渦旋壓縮機的運行頻率與供油量比的關系示意圖,如圖1所示,渦旋壓縮機的運轉頻率越高,供油量比越大,即供油量比與渦旋壓縮機的運轉頻率成正比。上述方式存在渦旋壓縮機在高低頻供油不均的問題,導致渦旋壓縮機能效降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渦旋壓縮機及具有其的空調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渦旋壓縮機在不同頻率下供油不均的問題。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渦旋壓縮機,包括殼體;曲軸,曲軸設置在殼體內部,曲軸具有中心油孔;上支架,上支架設置在殼體內部,曲軸的一端與上支架的第一安裝孔配合設置;動渦旋盤,動渦旋盤設置在殼體內部并位于上支架的上方,動渦旋盤包括基板和設置在基板下方的軸頸段;靜渦旋盤,靜渦旋盤設置在殼體內部并位于動渦旋盤的遠離上支架的一側,靜渦旋盤與動渦旋盤嚙合形成壓縮腔,靜渦旋盤與上支架固定連接,上支架的第一安裝孔和軸頸段之間形成高壓室,上支架和基板的下端面之間形成背壓室,渦旋壓縮機還包括設置在上支架的供油通路,供油通路的進油口與中心油孔連通,供油通路的出油口與背壓室連通。
[0006]進一步地,上支架包括軸套,供油通路包括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第一油孔沿軸套的徑向延伸,第一油孔的進油口與第一安裝孔連通,第二油孔沿軸套的軸向延伸,第二油孔的進油口與第一油孔連通,第二油孔的出油口與背壓室連通。
[0007]進一步地渦旋壓縮機還包括用于密封第一油孔的出油口的密封件,密封件與第一油孔配合設置。
[0008]進一步地,供油通路具有節流部,節流部為設置在第二油孔內周壁的凸起。
[0009]進一步地,供油通路還包括與第二油孔對應設置的凹槽。
[0010]進一步地,渦旋壓縮機包括多個第二油孔,多個第二油孔沿上支架的徑向間隔設置。
[0011]進一步地,上支架還包括直徑小于第一安裝孔的第二安裝孔,第一安裝孔與第二安裝孔之間具有臺階,第一油孔的中心軸線和臺階之間的距離與第一安裝孔的深度的比值小于等于二分之一。
[0012]進一步地,渦旋壓縮機還包括十字滑環,十字滑環包括本體部和設置在本體部下方的兩個第一凸起,上支架的靠近動渦旋盤的端面具有與兩個第一凸起一一對應設置的兩個第一鍵槽,上支架通過第一凸起與第一鍵槽的配合與十字滑環固定連接,第二油孔的出油口位于上支架的與十字滑環的本體部相配合的端面上。
[0013]進一步地,供油通路包括第一油孔,第一油孔的進油口與中心油孔連通,第一油孔的出油口與背壓室連通。
[0014]進一步地,第一油孔包括節流部,節流部設置在第一油孔的靠近背壓室的一端。
[0015]進一步地,渦旋壓縮機包括多個供油通路,各供油通路沿上支架的周向間隔布置,各供油通路之間具有連通狀態。
[0016]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空調器,空調器包括渦旋壓縮機,渦旋壓縮機為前述的渦旋壓縮機。
[0017]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由于渦旋壓縮機包括殼體、曲軸、上支架、動渦旋盤和靜渦旋盤。其中,曲軸設置在殼體內部,曲軸具有中心油孔;上支架設置在殼體內部,曲軸的一端與上支架的第一安裝孔配合設置;動渦旋盤設置在殼體內部并位于上支架的上方,動渦旋盤包括基板和設置在基板下方的軸頸段;靜渦旋盤設置在殼體內部并位于動渦旋盤的遠離上支架的一側,靜渦旋盤與動渦旋盤嚙合形成壓縮腔,靜渦旋盤與上支架固定連接,上支架的第一安裝孔和軸頸段之間形成高壓室,上支架和基板的下端面之間形成背壓室,渦旋壓縮機還包括設置在上支架的供油通路,供油通路的進油口與中心油孔連通,供油通路的出油口與背壓室連通。通過上述設置,當渦旋壓縮機運轉時,曲軸的中心油孔排出的潤滑油進入高壓室并聚集在高壓室下端部,可以保證始終有充足的潤滑油通過供油通路流入背壓室,以對背壓室提供潤滑油,不受渦旋壓縮機轉速的影響,從而可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渦旋壓縮機在不同頻率下供油不均衡的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9]圖1示出了現有技術的渦旋壓縮機的運行頻率與供油量比的關系示意圖;
[0020]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渦旋壓縮機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1]圖3示出了圖2的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2]圖4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渦旋壓縮機的運行頻率與供油量比的關系示意圖;
[0023]圖5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渦旋壓縮機的上支架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4]圖6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渦旋壓縮機的供油通路與上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7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渦旋壓縮機的供油通路與上支架的結構示意圖;以及
[0026]圖8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的渦旋壓縮機的供油通路與上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0027]附圖標記:1、靜渦旋盤;la、軸向排氣孔;lb、排氣槽;2、動渦旋盤;21、基板;22、軸頸段;3、十字滑環;4、上支架;41、軸套;42、第一安裝孔;43、第二安裝孔;5、供油通路;51、第一油孔;52、第二油孔;53、密封件;54、凹槽;6、曲軸;61、中心油孔;6a、偏心部;7、密封圈;8、第二軸承;9、吸氣管;10、高壓室;20、背壓室;11、回油管;12、殼體;13、下支架;14、油池;15、導油片;16、第三軸承;17、電機;18、徑向油孔;19、第一軸承;10、高壓室;20、背壓室。
【具體實施方式】
[0028]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29]本實用新型及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中,高壓室壓力是與排氣壓力大致相等的油壓力,背壓室壓力是低于排氣壓力的氣體壓力。
[0030]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渦旋壓縮機包括殼體12、曲軸6、上支架4、動渦旋盤2和靜渦旋盤1。其中,曲軸6設置在殼體12內部,曲軸6具有中心油孔61 ;上支架4設置在殼體12內部,曲軸6的一端與上支架4的第一安裝孔42配合設置;動渦旋盤2設置在殼體12內部并位于上支架4的上方,動渦旋盤2包括基板21和設置在基板21下方的軸頸段22 ;靜渦旋盤1設置在殼體12內部并位于動渦旋盤2的遠離上支架4的一側,靜渦旋盤1與動渦旋盤2嚙合形成壓縮腔,靜渦旋盤1與上支架4固定連接,上支架4的第一安裝孔42和軸頸段22之間形成高壓室10,上支架4和基板21的下端面之間形成背壓室20。
[003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渦旋壓縮機還包括設置在上支架4的供油通路5,供油通路5的進油口與中心油孔61連通,中心油孔61與高壓室10連通,供油通路5的出油口與背壓室20連通。
[0032]通過上述設置,當渦旋壓縮機運轉時,曲軸6的中心油孔61排出的潤滑油進入高壓室10并聚集在高壓室10下端部,可以保證始終有充足的潤滑油通過供油通路流入背壓室20,以對背壓室20提供潤滑油,不受渦旋壓縮機轉速的影響,并通過供油通路5流入背壓室20,以對背壓室20提供潤滑油,從而可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渦旋壓縮機在不同頻率下供油不均衡的問題。進一步地,不但可以提高渦旋壓縮機的效率,而且能夠改善渦旋壓縮機的可靠性。
[0033]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中,動渦旋盤2還包括設置在基板21上方的渦圈。曲軸6具有偏心部6a。動渦旋盤2通過軸頸段22與偏心部6a的配合與曲軸6固定連接。
[0034]如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上支架4包括軸套41,供油通路5包括第一油孔51和第二油孔52,第一油孔51沿軸套41的徑向延伸,第一油孔51的進油口與第一安裝孔42連通,第二油孔52沿軸套41的軸向延伸,第二油孔52的進油口與第一油孔51連通,第二油孔52的出油口與背壓室20連通。
[0035]上述設置中,當渦旋壓縮機運轉時,曲軸6的中心油孔61排出的潤滑油進入高壓室10并聚集在高壓室10下端部,供油通路5的第一油孔51位于高壓室10的底部,可以保證始終有充足的潤滑油通過供油通路5流入背壓室20,以對背壓室20提供潤滑油,不受渦旋壓縮機轉速的影響,
[0036]為了對進入供油通路5的潤滑油進行降壓和節流,從而使進入背壓室20的潤滑油的壓力小于排氣壓力,優選地,供油通路5具有節流部,節流部為設置在第二油孔52內周壁的凸起。進一步優選地,為螺紋凸起。該設置中,利用孔徑變小的方式,當潤滑油流經縮口時,流速會減小,從而可以降低潤滑油的壓力。
[0037]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中,為了方便加工和制造,第一油孔51沿軸套41的徑向延伸并貫通。渦旋壓縮機還包括用于密封第一油孔51的出油口的密封件,密封件與第一油孔51配合設置。通過上述設置,可以防止供油通路5中的潤滑油泄漏。優選地,密封件為螺栓,第一油孔51的遠離第一安裝孔42的一端設置有與螺栓配合的螺紋段。
[0038]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中,具體地,第一油孔51沿軸套41的水平方向布置,第二油孔52垂直于第一油孔51設置。當然,在未給出的實施例中,還可以將第二油孔52傾斜設置。
[0039]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中,供油通路5還包括與第二油孔對應設置的凹槽。
[0040]如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中,上支架4還包括直徑小于第一安裝孔42的第二安裝孔43,第一安裝孔42與第二安裝孔43之間具有臺階,第一油孔51的中心軸線和臺階之間的距離與第一安裝孔42的深度的比值小于等于二分之一。
[0041]由于重力作用,來自曲軸6的中心油孔61的潤滑油位于高壓室10底部,高壓氣體位于高壓室10的頂部,通過上述設置,可以更好地減少進入供油通路5的潤滑油中帶有氣體的問題。
[0042]圖4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渦旋壓縮機的運行頻率與供油量比的關系示意圖。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渦旋壓縮機的供油量不受渦旋壓縮機的運轉頻率的影響,在高頻率階段和低頻率階段均可以實現供油均衡。上述設計中,對位于殼體12內部的各部件的潤滑更可靠,部件的冷卻效果更好,從而使渦旋壓縮機的工作可靠性和效率更高。
[0043]如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中,渦旋壓縮機還包括十字滑環3,十字滑環3包括本體部和設置在本體部下方的兩個第一凸起,上支架4的靠近動渦旋盤2的端面具有與兩個第一凸起一一對應設置的兩個第一鍵槽,上支架4通過第一凸起與第一鍵槽的配合與十字滑環3固定連接,第二油孔52的出油口位于上支架4的與十字滑環3的本體部的端面相配合的端面上。
[0044]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中,十字滑環3還包括設置在本體部上方的兩個第二凸起,動渦旋盤2的基板21的下方設置有與兩個第二凸起一一對應設置的兩個第二鍵槽。十字滑環3通過第二凸起與第二鍵槽的配合與動渦旋盤2連接。動渦旋盤2由曲軸6驅動并在十字滑環3的制約下相對于靜渦旋盤1作平面內的圓周運動。
[0045]上述設置中,通過將第二油孔52的出油口設置在十字滑環3的行程區域(即圖5所示的C區域)內,一方面有利于攪拌和打散潤滑油,使潤滑油進入泵體的其它區域進行潤滑;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十字滑環3和上支架4之間的摩擦,從而降低功耗。
[0046]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中,渦旋壓縮機還包括密封圈7、第一軸承19和第二軸承8。密封圈7設置在上支架4的密封槽內。通過該設置,可以放置高壓室10內的高壓氣體向背壓室20泄漏。第一軸承19的內圈套設在偏心部6a的外周,軸頸段22套設在第一軸承19的外圈。優選地,第一軸承19為滑動軸承,滑動軸承的內側設置有聚四氟乙烯(即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涂層。通過上述設置,可以減少曲軸6與第一軸承19之間的摩擦,從而降低功耗。第二軸承8套設在曲軸6的外周并位于曲軸6和上支架4的第二安裝孔43之間。
[0047]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中,渦旋壓縮機還包括吸氣管9。靜渦旋盤1具有軸向排氣孔la、排氣槽lb和吸氣口。渦旋壓縮機在運轉過程中,冷媒氣體由吸氣管9進入靜渦旋盤1的吸氣口,并在靜渦旋盤1和動渦旋盤2配合形成的多個月牙型的壓縮腔內進行壓縮,壓縮后的高壓冷媒氣體經靜渦旋盤1的軸向排氣孔la排出進入殼體12的上部空間,接著高壓冷媒氣體經靜渦旋盤1的排氣槽lb和設置在上支架4的排氣通道進入位于電機17上部的空間以便對電機17進行冷卻,最后該高壓冷媒氣體通過設置在殼體12上的排氣管排出殼體12。
[0048]因此,渦旋壓縮機的殼體12內部充滿排氣壓力,這樣的渦旋壓縮機成為高背壓型渦旋壓縮機。
[0049]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渦旋壓縮機還包括設置于殼體12底部的油池14和位于曲軸6內部的導油片15。渦旋壓縮機還包括設置在殼體12內部的下支架13和第三軸承16。其中,下支架13通過第三軸承16與曲軸6的遠離上支架4的一端固定連接。
[0050]當渦旋壓縮機運轉時,油池14內的潤滑油經導油片15輸送至曲軸6的中心油孔61。中心油孔61的潤滑油通過曲軸6的離心力進入曲軸6頂部,潤滑第一軸承19后進入高壓室10,并通過供油通路5進入背壓室20,對泵體組件的四個磨損面(即十字滑環3的第一凸起側面與上支架4的第一鍵槽側面、十字滑環3的下端面與上支架4的上端面、十字滑環3的第二凸起的側面與動渦旋盤2的第二鍵槽側面、十字滑環3的上端面與動渦旋盤2的基板21的下端面)進行潤滑,其它潤滑油通過曲軸6的徑向油孔18對第三軸承16進行潤滑,并通過第三軸承16和曲軸6之間的間隙返回至油池14。
[0051]圖6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二,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的不同點在于:渦旋壓縮機包括多個第二油孔52,多個第二油孔52沿上支架4的徑向間隔設置。
[0052]優選地,第二油孔52的數量為兩個。通過上述設置,可以對背壓室20提供較多的潤滑油以對泵體組件的四個磨損面進行潤滑。當然,在未給出的實施例中,還可以根據需要設置更多個第二油孔52。
[0053]其他結構與實施例一相同。
[0054]圖7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三,實施例三與實施例一的不同點在于:渦旋壓縮機包括多個供油通路5,各供油通路5沿上支架4的周向間隔布置,各供油通路5之間具有連通狀態。
[0055]其他結構與實施例一相同。
[0056]圖8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四,如圖8所示,實施例四與實施例一的不同點在于:供油通路5包括第一油孔51,第一油孔51的進油口與中心油孔61連通,第一油孔51的出油口與背壓室20連通。
[0057]實施例四中,優選地,第一油孔51包括節流部,節流部設置在第一油孔51的靠近背壓室20的一端。
[0058]其他結構與實施例一相同。
[0059]在本實用新型未給出的實施例中,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在上支架4上設置一個實施例四的供油通路5和一個實施例二的供油通路5或者在上支架4上設置一個實施例三的供油通路5和一個實施例二的供油通路5。
[0060]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實施例實現了如下技術效果:由于渦旋壓縮機包括殼體、曲軸、上支架、動渦旋盤和靜渦旋盤。其中,曲軸設置在殼體內部,曲軸具有中心油孔;上支架設置在殼體內部,曲軸的一端與上支架的第一安裝孔配合設置;動渦旋盤設置在殼體內部并位于上支架的上方,動渦旋盤包括基板和設置在基板下方的軸頸段;靜渦旋盤設置在殼體內部并位于動渦旋盤的遠離上支架的一側,靜渦旋盤與動渦旋盤嚙合形成壓縮腔,靜渦旋盤與上支架固定連接,上支架的第一安裝孔和軸頸段之間形成高壓室,上支架和基板的下端面之間形成背壓室,渦旋壓縮機還包括設置在上支架的供油通路,供油通路包括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第一油孔的進油口與中心油孔連通,第二油孔的進油口與第一油孔連通,第二油孔的出油口與背壓室連通,通過上述設置,供油通路的第一油孔位于高壓室的底部,可以保證始終有充足的潤滑油通過供油通路流入背壓室,以對背壓室提供潤滑油,不受渦旋壓縮機轉速的影響,從而可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渦旋壓縮機在不同頻率下供油不均衡的問題;
[0061]進一步地,通過將第二油孔的出油口設置在十字滑環的行程區域內,一方面有利于攪拌和打散潤滑油,使潤滑油進入泵體的其它區域進行潤滑;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十字滑環和上支架之間的摩擦,從而降低功耗。
[0062]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渦旋壓縮機,包括: 殼體(12); 曲軸(6),所述曲軸(6)設置在所述殼體(12)內部,所述曲軸(6)具有中心油孔(61); 上支架(4),所述上支架(4)設置在所述殼體(12)內部,所述曲軸(6)的一端與所述上支架(4)的第一安裝孔(42)配合設置; 動渦旋盤(2),所述動渦旋盤(2)設置在所述殼體(12)內部并位于所述上支架(4)的上方,所述動渦旋盤(2)包括基板(21)和設置在所述基板(21)下方的軸頸段(22); 靜渦旋盤(1),所述靜渦旋盤(1)設置在所述殼體(12)內部并位于所述動渦旋盤(2)的遠離所述上支架(4)的一側,所述靜渦旋盤(1)與所述動渦旋盤(2)嚙合形成壓縮腔,所述靜渦旋盤(1)與所述上支架(4)固定連接,所述上支架(4)的所述第一安裝孔(42)和所述軸頸段(22)之間形成高壓室(10),所述上支架(4)和所述基板(21)的下端面之間形成背壓室(20),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渦旋壓縮機還包括設置在所述上支架(4)的供油通路(5),所述供油通路(5)的進油口與所述中心油孔(61)連通,所述供油通路(5)的出油口與所述背壓室(20)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4)包括軸套(41),所述供油通路(5)包括第一油孔(51)和第二油孔(52),所述第一油孔(51)沿所述軸套(41)的徑向延伸,所述第一油孔(51)的進油口與所述第一安裝孔(42)連通,所述第二油孔(52)沿所述軸套(41)的軸向延伸,所述第二油孔(52)的進油口與所述第一油孔(51)連通,所述第二油孔(52)的出油口與所述背壓室(20)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渦旋壓縮機還包括用于密封所述第一油孔(51)的出油口的密封件(53),所述密封件(53)與所述第一油孔(51)配合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通路(5)具有節流部,所述節流部為設置在所述第二油孔(52)內周壁的凸起。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通路(5)還包括與所述第二油孔(52)對應設置的凹槽(54)。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渦旋壓縮機包括多個所述第二油孔(52),多個所述第二油孔(52)沿所述上支架(4)的徑向間隔設置。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4)還包括直徑小于所述第一安裝孔(42)的第二安裝孔(43),所述第一安裝孔(42)與所述第二安裝孔(43)之間具有臺階,所述第一油孔(51)的中心軸線和所述臺階之間的距離與所述第一安裝孔(42)的深度的比值小于等于二分之一。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渦旋壓縮機還包括十字滑環(3),所述十字滑環(3)包括本體部和設置在所述本體部下方的兩個第一凸起,所述上支架(4)的靠近所述動渦旋盤(2)的端面具有與兩個所述第一凸起一一對應設置的兩個第一鍵槽,所述上支架(4)通過所述第一凸起與所述第一鍵槽的配合與所述十字滑環(3)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油孔(52)的出油口位于所述上支架(4)的與所述十字滑環(3)的本體部相配合的端面上。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通路(5)包括第一油孔(51),所述第一油孔(51)的進油口與所述中心油孔(61)連通,所述第一油孔(51)的出油口與所述背壓室(20)連通。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孔(51)包括節流部,所述節流部設置在所述第一油孔(51)的靠近所述背壓室(20)的一端。
11.根據權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渦旋壓縮機包括多個所述供油通路(5),各所述供油通路(5)沿所述上支架(4)的周向間隔布置,各所述供油通路(5)之間具有連通狀態。
12.—種空調器,所述空調器包括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渦旋壓縮機為根據權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渦旋壓縮機。
【文檔編號】F04C18/02GK204140390SQ201420485654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6日
【發明者】劉磊, 單彩俠, 劉雷, 白鳳旗 申請人:珠海格力節能環保制冷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