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混式自吸屏蔽泵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外混式自吸屏蔽泵,包括殼體(1),在殼體(1)的泵體內腔(3)中設置有通過電機轉子帶動的葉輪(2),其特征在于:泵體內腔(3)的入口與彎管(4)的出水口(5)連接,彎管(4)的入水口(6)的水平高度高于其出水口(5)的水平高度,彎管(4)的下方設置有與泵體內腔(3)連通的儲液腔(7),儲液腔(7)與位于彎管(4)上方的氣液混合分離腔(8)連通,并且泵體內腔(3)也與氣液混合分離腔(8)連通,氣液混合分離腔(8)的頂端設置有出液口(9),并且在氣液混合分離腔(8)的上部還設置有帶有法蘭結構的管路(10)。
【專利說明】外混式自吸屏蔽泵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屏蔽泵,特別是一種外混式自吸屏蔽泵。
【背景技術】
[0002] 目前石油、化工領域中所使用的無泄漏屏蔽泵,由于其吸入液面在葉輪之下,因此 在每一次啟動時都需要預先向泵體內腔中灌注介質(灌泵),造成操作過程復雜、繁瑣,較為 不方便,因此現在需要一種能夠解決上述問題的新型屏蔽泵。
【發明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巧 妙,不需要在每次啟動前進行罐泵處理,僅依靠自身的能力便能將介質吸上來并投入正常 工作的外混式自吸屏蔽泵。
[0004]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外混式自吸屏蔽泵,包括殼體1,在殼體1的 泵體內腔3中設置有通過電機轉子帶動的葉輪2,葉輪2位于泵體內腔3中,其特征在于:泵 體內腔3的入口與彎管4的出水口 5連接,彎管4的入水口 6的水平高度高于其出水口 5的 水平高度,彎管4的下方設置有與泵體內腔3連通的儲液腔7,儲液腔7與位于彎管4上方 的氣液混合分離腔8連通,并且泵體內腔3也與氣液混合分離腔8連通,氣液混合分離腔8 的頂端設置有出液口 9,并且在氣液混合分離腔8的上部還設置有帶有法蘭結構的管路10。
[0005] 本實用新型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0006] 本種結構形式的外混式自吸屏蔽泵,其結構簡單,設計巧妙,布局合理。它針對傳 統的屏蔽泵在每一次啟動之前,都需要向泵體內灌注一定量的介質才能正常工作,造成操 作繁瑣、耗時費力等缺陷,設計出一種能夠在停機后儲存一部分介質的特殊結構,它僅需要 在第一次使用之前灌注一部分介質,此后的每一次工作之前都不需要進行罐泵處理,節省 了大量的時間和勞動,并且它的制作工藝簡單,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說它具備了多種優 點,特別適合于在本領域中推廣應用,其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 下面將結合【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一種外混式自吸 屏蔽泵,包括殼體1,在殼體1的泵體內腔3中設置有通過電機轉子帶動的葉輪2,泵體內腔 3的入口與彎管4的出水口 5相互連通,而彎管4的入水口 6的水平高度則高于其出水口 5 的水平高度,同時在彎管4的下方設置有與泵體內腔3相連通的儲液腔7,而儲液腔7與位 于彎管4上方的氣液混合分離腔8相互連通,并且泵體內腔3同樣與氣液混合分離腔8相 連通,在氣液混合分離腔8的頂端開設有出液口 9,并且在氣液混合分離腔8的上部還設置 有管路10,管路10的末端設置有法蘭結構。
[0009]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外混式自吸屏蔽泵的工作過程如下:在初次使用本實施例的 外混式自吸屏蔽泵時,首先將水管通過法蘭結構與管路10連接,向氣液混合分離腔8中灌 注一部分介質用于啟動,這些介質會通過氣液混合分離腔8流入儲液腔7和泵體內腔3的 底部,灌注完成后啟動屏蔽泵,介質通過彎管4的入水口 6進入泵體內腔3,在葉輪2的作用 下,介質連通殘留在泵體內腔3中的氣體一并進入氣液混合分離腔8,其中氣體通過出液口 9排出,而液體則流入儲液腔7中,而同時儲液腔7中的介質也會不停地補充道泵體內腔3 中,如此往復,隨著進入泵體內腔3的介質越來越多,泵體內腔3中的空氣逐漸被全部排出, 當泵體內腔3、儲液腔7和氣液混合分離腔8中所有的空氣都被排出后,泵體正常工作,實現 介質的運送。
[〇〇1〇] 由于相互連通的泵體內腔3、儲液腔7和氣液混合分離腔8三個腔室僅有一個共 同的側向排水口--彎管4的出水口 5,并且出水口 5的水平位置較高,因此在屏蔽泵停機 后,殼體1內的最低水位與出水口 5的下邊緣平齊,有一部分介質會存留在殼體1中,這樣 在下一次啟動屏蔽泵時,不需要向屏蔽泵中灌注介質,屏蔽泵也可以正常工作。
【權利要求】
1. 一種外混式自吸屏蔽泵,包括殼體(1),在殼體(1)的泵體內腔(3)中設置有通過電 機轉子帶動的葉輪(2),其特征在于:泵體內腔(3)的入口與彎管(4)的出水口( 5)連接,彎 管(4)的入水口(6)的水平高度高于其出水口(5)的水平高度,彎管(4)的下方設置有與泵 體內腔(3)連通的儲液腔(7),儲液腔(7)與位于彎管(4)上方的氣液混合分離腔(8)連通, 并且泵體內腔(3)也與氣液混合分離腔(8)連通,氣液混合分離腔(8)的頂端設置有出液口 (9),并且在氣液混合分離腔(8)的上部還設置有帶有法蘭結構的管路(10)。
【文檔編號】F04D9/02GK203879752SQ201420232825
【公開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8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8日
【發明者】劉毅, 楊春蘭, 錢運得, 欒曉穎 申請人:大連海密梯克泵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