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恒流泵后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恒流泵后蓋,設有閥孔、用于恒流泵進油的月亮槽以及用于恒流泵出油的后蓋出油口,月亮槽設在后蓋內側面上,閥孔設在后蓋的外側面上,閥孔的中心線與月亮槽開口所對的直徑方向相一致,在內側面上,月亮槽開口相對的位置,設有通向閥孔的后蓋進油孔的進油口端,后蓋進油孔的中軸線傾斜設置并與閥孔安裝安全閥體的一端連通,在月亮槽背對的后蓋的側面上設有與閥孔相連通且中心線與閥孔中心線相垂直的后蓋出油口,在后蓋出油口與閥孔的上端之間設有安全泄油孔,在閥孔的中部和月亮槽之間設有回油孔。由于后蓋出油口與閥孔垂直設置,從而縮短了出油通道的長度,減少了原材料的消耗,降低了產品的重量,最終降低了生產成本,并提高了泵的恒流性能。
【專利說明】一種恒流泵后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泵蓋,尤其是涉及一種恒流泵后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的恒流泵后蓋,結構如圖7所示,用于恒流泵出油的后蓋出油口 4的中心線和用于安裝安全閥的閥孔2的中心線相平行布置在恒流泵后蓋的中部,油液在流出后蓋出油口 4之前,需經過與所述的后蓋出油口 4相連通的較長的一段出油通道16,另外該結構的恒流泵后蓋,所述的出油通道16在與后蓋進油孔5連通的同時,還設有需要用螺堵III 15進行密封的與后蓋出油口 4相對設置的開口,這樣的結構,不僅結構松散,而且造成后蓋的重量大,加工面多,加工工序多,成本高,而且由于螺堵III 15處需要密封,容易造成密封泄露,造成恒流效果不夠理想。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結構緊湊,制造成本更低,能使恒流泵的恒流效果更加穩定的恒流泵后蓋。
[0004]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恒流泵后蓋,該恒流泵后蓋上設有用于安裝安全閥的閥孔,用于恒流泵進油的月亮槽以及用于恒流泵出油的后蓋進油孔和后蓋出油口,所述的月亮槽設在后蓋內側面上,所述的閥孔設置在所述后蓋的外側面上,并且位于該側面的中部,所述的閥孔為通孔,其兩端分別設有用于安裝螺堵的螺紋,閥孔的中心線與月亮槽開口所對的直徑方向相一致,在內側面上,位于月亮槽開口相對的位置,設有通向閥孔的后蓋進油孔的進油口端,所述的后蓋進油孔的中軸線傾斜設置并與閥孔安裝安全閥體的一端連通,在月亮槽背對的恒流泵后蓋的側面上設有與閥孔相連通且中心線與閥孔中心線相垂直的后蓋出油口,在后蓋出油口與閥孔的上端之間傾斜設有安全泄油孔,在閥孔的中部和月亮槽之間設有回油孔,在后蓋出油口處的壓力超過設定安全壓力的狀態下,油液依次經安全泄油孔、閥孔和回油孔流回到月亮槽,并通過月亮槽進入恒流泵的進油口,達到泄油目的。
[0005]所述的后蓋進油孔的進油口端中心線位置設在后蓋的內側面上下對稱中心線上,距內側面左右對稱中心線的距離為端蓋寬度的0.175-0.18倍,其與回油孔的中心線關于內側面左右對稱中心線對稱設置,所述后蓋進油孔的中心線與后蓋的內側面的夾角為40度,與月亮槽上下對稱平面的夾角為55度。
[0006]有益效果:
1、根據本發明,此種結構的恒流泵后蓋,由于后蓋出油口與閥孔垂直設置,大大縮短了出油通道的長度,從而減少了原材料的消耗,降低了產品的重量,從而降低了生產成本;
2、這種結構的恒流泵后蓋加工面及加工工序都有相應的減少,也相應提高了生產的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3、另外由于外漏加工面的減少,也更有利于外表面噴漆的穩定效果,從而提高產品的可靠性;
4、由于此種結構的恒流泵后蓋可以減少一個螺堵III的使用,不僅可以降低成本,還可以徹底避免螺堵III處密封造成的泄露的可能,從而保證泵的恒流性能更加穩定,安裝同樣的安全閥時,安全閥的開啟與關閉靈敏度也得以明顯提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發明的剖視圖。
[0008]圖2為圖1的右視圖。
[0009]圖3為圖2的右視圖。
[0010]圖4為圖1的俯視圖。
[0011]圖5為圖1的F-F視圖。
[0012]圖6為本發明安裝安全閥后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7為現有技術的恒流泵后蓋安裝安全閥后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中,1、回油孔,2、閥孔,3、安全泄油孔,4、后蓋出油口,5、后蓋進油孔與閥孔的連接端,6、后蓋進油孔的進油口端,7、月亮槽,8、螺堵I,9、主閥彈簧,10、針閥閥芯,11、節流體,12、安全閥彈簧,13、安全閥體,14、螺堵II,15、螺堵III,16、出油通道,17、內側面。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具體詳細的說明。
[0016]如圖1到圖5所示,一種恒流泵后蓋,所述的恒流泵后蓋設有用于安裝安全閥的閥孔2,用于恒流泵進油的月亮槽7和用于恒流泵出油的后蓋進油孔和后蓋出油口 4,所述的月亮槽7設在后蓋的內側面17 (即后蓋與泵體的結合面),所述的閥孔2設置在所述后蓋與泵體結合面的相對側面,即后蓋的外側面,并且位于該側面的中部,所述的閥孔2為通孔,其兩端分別設有用于安裝螺堵的螺紋,所述閥孔2的中心線與月亮槽7開口所對的直徑方向相一致,在后蓋的內側面17上,月亮槽開口相對的位置,設有通向閥孔2的后蓋進油孔的進油口端6,參看圖5,進油口端6正對月亮槽7月亮形的開口,位于后蓋內側面17左右對稱中心線的右側,后蓋內側面17的上下對稱中心線上(為了敘述方便,本文所稱的“上”、“下”、“左”和“右”與圖3本身的上、下、左和右方向一致)。所述的后蓋進油孔的中軸線傾斜設置并與閥孔2安裝安全閥體的一端連通,在月亮槽7背對的恒流泵后蓋的側面上設有與閥孔2相連通且中心線與閥孔2中心線相垂直的后蓋出油口 4,系統壓力(也即后蓋出油口 4處的壓力)正常情況下,從月亮槽7進入恒流泵的油液經過設在閥孔2中的安全閥主閥彈簧9的調節后,流量恒定地從后蓋出油口 4進入用油系統。
[0017]進一步地,所述的后蓋進油孔的進油口端6中心線位置距后蓋左右對稱中心線的距離為端蓋寬度的0.175-0.18倍,其與回油孔I中心線關于后蓋左右對稱中心線對稱設置,所述后蓋進油孔的中心線與后蓋的內側面17的夾角為40度,如圖5所示;所述后蓋進油孔的中心線與月亮槽上下對稱平面的夾角為55度,如圖1所示。這樣位置的設置更有利于后蓋進油的順利和主閥彈簧的調節;以保證恒流泵恒流的效果。
[0018]在后蓋出油口 4與閥孔2的上端之間傾斜設有安全泄油孔3,在閥孔2的中部和月亮槽7之間設有回油孔1,所述的回油孔I的中心線與后蓋進油孔的進油口端6的中心線關于內側面17的左右對稱中心線相對稱。
[0019]當后蓋出油口 4處的壓力超過設定的安全壓力,則油液經安全泄油孔3、閥孔2和回油孔I流回到月亮槽7,從而流回到與月亮槽7相連接的恒流泵的進油口,達到泄油的目的。
[0020]參看圖6,圖6為本發明安裝安全閥后的結構示意圖,在閥孔2中從下至上順次裝有安全閥體13、安全閥彈簧12、針閥閥芯10和主閥彈簧9,在閥孔2的上下兩端分別選入螺堵I 8和螺堵II 14,后蓋出油口 4和閥孔2之間裝設節流體I。當恒流泵工作時,油液通過后蓋進油孔的進油口端6沿后蓋進油孔進入閥孔2,然后經過節流體11到后蓋出油口 4,由于節流體11的小孔節流后,后蓋內會存在背壓,從而推動安全閥體13向主閥彈簧9端移動(節流孔的大小及恒流泵點排量決定了背壓的大小,同時主閥彈簧9為了平衡這個背壓,會產生壓縮)。當安全閥體13移動到設定位置時,油液會通過回油孔I流回到月亮槽7,從而與恒流泵的進油口相連通,即:多余的油液會流回到恒流泵的進油口,從而使泵產生一個恒定的流出量。
[0021]當后蓋出油口 4的壓力(即系統的壓力)高于安全閥的針閥閥芯10設定的開啟壓力時,油液將通過安全泄油孔3推開針閥閥芯10,流回到閥孔2,再經過回油孔I流回到月亮槽7即恒流泵的進油口,達到泄油的目的,從而保證系統的安全性。
[0022]此種結構的恒流泵后蓋,由于后蓋出油口與閥孔垂直設置,大大縮短了出油通道的長度,從而減少了生產產品的原材料的消耗,降低了產品的重量,降低了生產成本;并且這種結構的恒流泵后蓋加工面及加工工序都有相應的減少,也相應提高了生產的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另外由于外漏加工面的減少,也更有利于外表面噴漆的穩定效果,從而提高產品的外觀質量;最后由于此種結構的恒流泵后蓋可以減少一個螺堵III的使用,不僅可以降低成本,還可以徹底避免螺堵III處密封造成的泄露的可能,從而保證泵的恒流性能更加穩定,安裝同樣的安全閥時,安全閥的開啟與關閉靈敏度也得以明顯提升。
【權利要求】
1.一種恒流泵后蓋,該恒流泵后蓋上設有用于安裝安全閥的閥孔(2),用于恒流泵進油的月亮槽(7)以及用于恒流泵出油的后蓋進油孔和后蓋出油口,所述的月亮槽(7)設在后蓋內側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閥孔(2)設置在所述后蓋的外側面上,并且位于該側面的中部,所述的閥孔(2)為通孔,其兩端分別設有用于安裝螺堵的螺紋,閥孔(2)的中心線與月亮槽(7)開口所對的直徑方向相一致,在內側面上,位于月亮槽(7)開口相對的位置,設有通向閥孔(2)的后蓋進油孔的進油口端(6),所述的后蓋進油孔的中軸線傾斜設置并與閥孔(2)安裝安全閥體的一端連通,在月亮槽(7)背對的恒流泵后蓋的側面上設有與閥孔(2)相連通且中心線與閥孔(2)中心線相垂直的后蓋出油口(4),在后蓋出油口(4)與閥孔(2)的上端之間傾斜設有安全泄油孔(3),在閥孔(2)的中部和月亮槽(7)之間設有回油孔(1),在后蓋出油口(4)處的壓力超過設定安全壓力的狀態下,油液依次經安全泄油孔(3)、閥孔(2)和回油孔(I)流回到月亮槽(7),并通過月亮槽(7)進入恒流泵的進油口,達到泄油目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恒流泵后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蓋進油孔的進油口端(6)中心位置設在后蓋的內側面(17)上下對稱中心線上,距內側面(17)左右對稱中心線的距離為端蓋寬度的0.175-0.18倍,其與回油孔(I)的中心線關于內側面(17)左右對稱中心線對稱設置,所述后蓋進油孔的中心線與后蓋的內側面(17)的夾角為40度,與月亮槽上下對稱平面的夾角為55度。
【文檔編號】F04D29/06GK103821764SQ201410069860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28日
【發明者】周斌, 李歡歡, 葛彥衛 申請人:洛陽東方動力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