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桿壓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以提供能夠以適合壓縮氣體的工作室和安裝軸承的軸承室兩者的供給量供給潤滑用液體的螺桿壓縮機為課題。本發明的螺桿壓縮機(1)包括:壓縮機主體(10),其形成有一對陰陽轉子旋轉的工作室和配備支承轉子的軸承的軸承室;向工作室供給潤滑油的工作室給油管(20c);向軸承室供給潤滑油的軸承室給油管(20d);冷卻從工作室排出的潤滑油的油冷卻器(3);旁通油冷卻器(3)的旁通管道;和打開、關閉旁通管道的三通閥(21)。并且,工作室給油管(20c)將由油冷卻器(3)冷卻后的潤滑油供給到工作室,軸承室給油管(20d)從工作室給油管(20c)分支,將由油冷卻器(3)冷卻后的潤滑油供給到軸承室,在軸承室給油管(20d)上具備調節潤滑油流量的流量調節單元(22)。
【專利說明】
螺桿壓縮機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螺桿壓縮機。
【背景技術】
[0002]螺桿壓縮機向組裝有支承螺桿轉子的軸承的軸承室和壓縮氣體的工作室供給潤滑油等潤滑用的液體。其中,向軸承室的液體供給量(給油量)對軸承的可靠性和螺桿壓縮機的工作效率有較大影響。
[0003]如果對軸承室的給油量過多,軸承的動力損耗增大,螺桿壓縮機的工作效率降低。另一方面,如果對軸承室的給油量過少,軸承的潤滑性能降低,軸承的可靠性降低。因此,為了提高軸承的可靠性并且降低動力損耗,需要以良好的精度控制供給到軸承室的給油量。
[0004]例如在專利文獻I中記載了:“由上述油分離器5分離的油通過油冷卻器6冷卻,供給到上述壓縮機I。該油進行壓縮機的轉子間、轉子與殼體間、以及軸承的潤滑,并且進行壓縮過程中的冷媒氣體的冷卻。在上述油冷卻器6的下游設置有三通控制閥8,其調節旁通繞過該油冷卻器的油量來調節供給到壓縮機的油的溫度,還在該三通控制閥8的下游設置有控制閥7,其調節供給到壓縮機的油流量”(參照段落0022)。
[0005]現有技術文獻
[0006]專利文獻
[0007]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3990186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08]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0009]通過如專利文獻I所述在油冷卻器的流向后(下游)側設置調節潤滑油的流量的控制閥,能夠調節供給到注油式螺桿壓縮機的潤滑油的給油量。
[0010]然而,專利文獻I中公開的技術無法個別地調節對軸承室的給油量。因此,如果根據壓縮后的流體的排出溫度來調節對工作室的給油量,則存在對軸承室的給油不是最佳給油量的情況。即,對軸承室的給油量不是提高軸承的可靠性且降低動力損耗的最佳給油量。
[0011]因此,本發明以能夠供給分別適合壓縮氣體的工作室和安裝軸承的軸承室的供給量的潤滑用液體的螺桿壓縮機。
[0012]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案
[0013]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螺桿壓縮機包括:壓縮機主體,其形成有通過一對陰陽轉子旋轉來壓縮氣體的工作室以及具有支承轉子的軸承的軸承室;向工作室供給潤滑用的液體的第一管道和向軸承室供給液體的第二管道;冷卻從工作室排出的液體的冷卻單元。而且,特征在于從第一管道向工作室供給液體,從具備流量調節單元的第二管道向軸承室供給液體。
[0014]發明效果
[0015]通過本發明,可提供能夠供給分別適合壓縮氣體的工作室和安裝軸承的軸承室的供給量的潤滑用液體的螺桿壓縮機。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表示螺桿壓縮機的壓縮機主體的結構的截面圖。
[0017]圖2是表示實施例1的螺桿壓縮機的潤滑油的給油通路的圖。
[0018]圖3是表示潤滑油的溫度較低的情況下的潤滑油的流動的圖。
[0019]圖4是表示額定運轉時潤滑油的流動的圖。
[0020]圖5是表示運轉負載較高的情況下的潤滑油的流動的圖。
[0021]圖6是表示實施例2的螺桿壓縮機的潤滑油的給油通路的圖。
[0022]圖7(a)是表示自主式三通閥的結構的截面圖,(b)是表示自主式開閉閥的結構的截面圖。
[0023]圖8 (a)是潤滑油的溫度較低的情況下的潤滑油的流動的圖,(b)是表示額定運轉時潤滑油的流動的圖。
[0024]圖9 (a)是表示運轉負載較高的情況下的潤滑油的流動的圖,(b)是表示螺桿壓縮機在軸承的負載達到最大限度的狀態下運轉時的潤滑油的流動的圖。
[0025]附圖記號說明
[0026]1......螺桿壓縮機
[0027]3......油冷卻器(冷卻單元)
[0028]10......壓縮機主體
[0029]11……陽轉子(螺桿轉子)
[0030]13……工作室
[0031]14a、14b......軸承
[0032]15a、15b......軸承室
[0033]20c......工作室給油管(第一管道)
[0034]20d......軸承室給油管(第二管道)
[0035]21……三通閥(開閉單元)
[0036]22……流量調節閥(流量調節單元)
[0037]50……自主式開閉閥(流量調節單元)
[0038]51……自主式三通閥(開閉單元)
[0039]52……節流栓(第二流量調節單元)。
【具體實施方式】
[0040]下面參照合適的圖詳細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
[0041][實施例1]
[0042]圖1是表示實施例1的螺桿壓縮機的壓縮機主體的結構的截面圖。圖2是表示實施例I的螺桿壓縮機的潤滑油的給油通路的圖。
[0043]實施例1的壓縮機主體10裝入在圖2所示的螺桿壓縮機I內,為通過相互嚙合地旋轉的一對陰陽螺桿轉子(陽轉子11和陰轉子(未圖示))來壓縮空氣的壓縮機。
[0044]陽轉子11與未圖示的陰轉子一起收納在形成為殼體12的中空部的工作室13內,以各轉子的旋轉軸(圖1中表示了陽轉子11的旋轉軸Ila)貫穿工作室13的方式設置。工作室13在旋轉軸Ila的軸線方向上的兩端形成有軸承室15a、15b,這些軸承室中安裝有在兩端側支承旋轉軸Ila的軸承14、14b。
[0045]此外,雖然未圖示,陰轉子也同樣地構成,其旋轉軸由軸承室15a、15b中配備的未圖示的軸承所支承。
[0046]殼體12上形成有將待壓縮的氣體(實施例1中為空氣)吸入工作室13中的吸入口 16a和將壓縮后的空氣從工作室13排出的排出口 16b。而壓縮機主體10以從吸入口 16a吸入的空氣通過陽轉子11和陰轉子(未圖示)的旋轉而被壓縮、從排出口 16b排出的方式構成。
[0047]為了潤滑軸承14a、14b,向軸承室15a、15b供給潤滑用液體(實施例1中為潤滑油)。
[0048]為此,在軸承室15a、15b上分別形成軸承潤滑油供給口 17a、17b。進一步地,為了排出所供給的潤滑油,在軸承室15a、15b上分別形成軸承潤滑油排出口 18a、18b。軸承潤滑油排出口 18a、18b為連通軸承室15a、15b與工作室13的連通通路,從軸承室15a、15b排出的潤滑油被供給到工作室13。此外,潤滑用液體并不限定于潤滑油,也可為水或液體冷卻劑等其它液體。
[0049]此外,殼體12上形成有用于向工作室13供給潤滑油的工作室給油口 19。螺桿壓縮機I中,為了工作室13中壓縮的空氣的冷卻、陽轉子11和陰轉子(未圖示)的潤滑和工作室13上形成的間隙的密封,也向工作室13供給潤滑油。在實施例1中,從工作室給油孔19和軸承潤滑油排出口 18a、18b向工作室13供給潤滑油。然后,供給到工作室13的潤滑油和壓縮后的空氣一起從排出口 16b排出。
[0050]此外,陽轉子11將軸承室15a側作為吸入側,將軸承室15b側作為排出側。工作室13在陽轉子11的吸入側形成低壓區,在排出側形成高壓區。
[0051]而軸承潤滑油排出口 18a、18b以連通軸承室15a、15b與工作室13的低壓區的方式構成。此外,吸入口 16a形成在工作室13的低壓區,排出口 16b形成在工作室13的高壓區。進一步地,排出側的軸承室15b配備軸承溫度傳感器15c,測量所供給的潤滑油的溫度來作為軸承14b的溫度。該軸承溫度傳感器15c以測量排出側的軸承14b的外圈溫度的方式構成。
[0052]如圖2所示,如上所述地構成的壓縮機主體10被裝入具有潤滑油的給油通路的螺桿壓縮機I內。
[0053]壓縮機主體10的排出側16b通過排出管道20a連接到油分離器2。油分離器2中,與壓縮后的空氣一起從壓縮機主體10排出的潤滑油與空氣分離。而油分離器2通過第三管道(冷卻管道20b)連接到冷卻潤滑油的油冷卻器3的上游側。
[0054]通過該結構,能夠將從壓縮機主體10的工作室13(參照圖1)排出的潤滑油供給到油冷卻器3。
[0055]油冷卻器3為通過與風扇3a提供的外部空氣的熱交換來冷卻潤滑油的冷卻單元。此外,在如圖2所示的給油通路中,潤滑油從油分離器2送出并在給油通路中循環,其中油分離器2被由壓縮機主體10壓縮后的空氣的壓力加壓。而圖2所示的給油通路的上游和下游為將送出潤滑油的油分離器2作為上游的、沿著潤滑油的流動所定義的上游和下游。
[0056]即為潤滑油依次流過壓縮機主體10、油分離器2、油冷卻器3、壓縮機主體10時的上游和下游。
[0057]油冷卻器3的下游側通過第一管道(工作室給油管20c)與壓縮機主體10的工作室給油口 19相連接。通過該結構,能夠將由油冷卻器3冷卻后的潤滑油通過工作室給油管20c供給到壓縮機主體10的工作室13 (參照圖1)。
[0058]此外,在分支點Pl從工作室給油管20c分出第二管道(軸承室給油管20d)。軸承室給油管20d分支成吸入側給油管20dl和排出側給油管20d2,吸入側給油管20dl連接到形成在吸入側的軸承室15a(參照圖1)上的軸承潤滑油供給口 17a。此外,排出側給油口20d2連接到形成在排出側軸承室15b (參照圖1)的軸承潤滑油供給口 17b。通過該結構,能夠將由油冷卻器3冷卻后的潤滑油經過軸承室給油管20d供給到壓縮機主體10的軸承室 15a、15b。
[0059]此外,在分支點P2從連接油分離器2和油冷卻器3的上游側的冷卻管道20b分出第一旁通管20e,在分支點P3從連接油冷卻器3的下游側與工作室給油口 19的工作室給油管20c分出第二旁通管20f。從工作室給油管20c分出第二旁通管20f的分支點P3優選比分出軸承室給油管20d的分支點Pl更靠上游(B卩,在分支點Pl與油冷卻器3之間)。進一步地,在形成于軸承室給油管20d上的分支點P4分出第三旁通管20g。分支點P4形成在從工作室給油管20c分出軸承室給油管20d的分支點Pl與壓縮機主體10的軸承室15a、15b之間。
[0060]而第一旁通管20e、第二旁通管20f和第三旁通管20g連接到三通閥21。
[0061]三通閥21具有三個連接口(第一連接口 21a、第二連接口 21b、第三連接口 21c),以通過未圖示的閥芯的動作分別打開和關閉三個連接口的方式構成。
[0062]在實施例1中,第一旁通管20e連接到三通閥21的第一連接口 21a,第二旁通管20f連接到第二連接口 21b,第三旁通管20g連接到第三連接口 21c。此外,三通閥21例如由控制裝置4控制。
[0063]此外,三通閥21的第一連接口 21a、第二連接口 21b、第三連接口 21c獨立地打開和關閉。因此,三通閥21中,連接到第一連接口 21a的第一旁通管20e、連接到第二連接口21b的第二旁通管20f、連接到第三連接口 21c的第三旁通管20g作為獨立打開和關閉的開閉單元工作。
[0064]此外,軸承室給油管20d在與工作室給油管20c的分支點Pl和與第三旁通管20g的分支點P4之間配備調節潤滑油的流量的流量調節單元22。實施例1的流量調節單元22可具有限制流過軸承室給油管20d的潤滑油的流量的功能,也可為流量調節閥或單純的節流機構。
[0065]圖3?5為表示實施例1中潤滑油的流動的圖,實線表示潤滑油流過的路徑,虛線表示潤滑油未流過的路徑。此外,點線的箭頭表示潤滑油的流動。
[0066]實施例1中,控制裝置4根據從軸承溫度傳感器15c輸入的檢測信號,計算(推算)排出側的軸承14b(參照圖1)的溫度,基于計算得到的軸承14b的溫度來控制三通閥21。S卩,三通閥21基于排出側的軸承14b的溫度工作。
[0067]圖3是表示在螺桿壓縮機I剛啟動等時潤滑油的溫度(排出側的軸承14b的溫度)較低的情況下的潤滑油的流動的圖。
[0068]螺桿壓縮機I的剛啟動時油分離器2并未處于被充分加壓的狀態。此外,潤滑油的溫度也較低,處于粘度高的狀態。
[0069]因此,控制裝置4在根據從軸承溫度傳感器15c輸入的檢測信號計算的軸承14b的溫度低于規定值(啟動判定閾值)的情況下,判定為螺桿壓縮機I剛啟動。然后控制裝置4使三通閥21的第一連接口 21a、第二連接口 21b、第三連接口 21c全部打開。將該狀態作為三通閥21的第一狀態。
[0070]三通閥21設定為第一狀態時,為第一旁通管20e、第二旁通管20f和第三旁通管20g連通的狀態。
[0071]油冷卻器3為了高效地冷卻潤滑油而為流量較少的結構,相對于第一旁通管20e和第三旁通管20g,其對潤滑油的流動的阻力較大。因此,三通閥21設定在第一狀態時,從油分離器2送出的潤滑油流過第一旁通管20e,繞過油冷卻器3。
[0072]流過第一旁通管20e的潤滑油被三通閥21分流到第二旁通管20f和第三旁通管20g。
[0073]從三通閥21流入第二旁通管20f的潤滑油從分支點P3流入工作室給油管20c,從壓縮機主體10的工作室給油口 19供給到工作室13 (參照圖1)。
[0074]另一方面,從三通閥21流入第三旁通管20g的潤滑油從分支點P4流入軸承室給油管20d,進一步地,分流到吸入側給油管20dl和排出側給油管20d2。然后,潤滑油從吸入側給油管20dl經過軸承潤滑油供給口 17a供給到吸入側的軸承室15a (參照圖1),從排出側給油管20d2經過軸承潤滑油供給口 17b供給到排出側的軸承室15b (參照圖1)。
[0075]供給到壓縮機主體10的工作室13 (參照圖1)和軸承室15a、15b (參照圖1)的潤滑油和壓縮后的空氣一起從排出口 16b排出,流過排出管道20a,流入油分離器2。在油分離器2中潤滑油與壓縮后的空氣分離并被貯存。
[0076]這樣,在軸承14b的溫度比規定的啟動判定閾值低的情況下,從油分離器2送出的潤滑油繞過流動的阻力較大的油冷卻器3供給到壓縮機主體10。因此,即使在油分離器2未充分地被加壓而啟動時,也能夠向壓縮機主體10的工作室13 (參照圖1)、軸承室15a、15b(參照圖1)供給充分的量的潤滑油。
[0077]圖4是表示額定運轉時潤滑油的流動的圖。
[0078]控制裝置4在基于從軸承溫度傳感器15c輸入的檢測信號計算的軸承14b的溫度上升到比啟動判定閾值更高的規定值(額定運轉判定閾值)且未上升到比其更高的規定值(高負載判定閾值)的情況下,判定為螺桿壓縮機I為額定運轉狀態。然后,控制裝置4使三通閥21的第一連接口 21a、第二連接口 21b、第三連接口 21c全部關閉。將該狀態作為三通閥21的第二狀態。
[0079]三通閥21設定為第二狀態時,第一旁通管20e、第二旁通管20f和第三旁通管20g被關閉。因此,從油分離器2送出并流過冷卻管道20b的潤滑油不在分支點P2流入第一旁通管20e,而流入油冷卻器3。流入油冷卻器3的潤滑油被風扇3a提供的外部空氣冷卻,流入工作室給油管20c。由于第二旁通管20f被三通閥21關閉,因此流過工作室給油管20c的潤滑油不在分支點P3流入第二旁通管20f,而是從壓縮機主體10的工作室給油口 19供給到工作室13 (參照圖1)。
[0080]此外,一部分流過工作室給油管20c的潤滑油在分支點Pl流入軸承室給油管20d,流過吸入側給油管20dl和排出側給油管20d2,從軸承潤滑油17a、17b供給到軸承室15a、15b (參照圖1)。
[0081 ] 供給到壓縮機主體10的工作室13 (參照圖1)和軸承室15a、15b (參照圖1)的潤滑油和壓縮后的空氣一起從排出口 16b排出,流過排出管道20a,流入油分離器2。在油分離器2中潤滑油與壓縮后的空氣分離并被貯存。
[0082]實施例1中軸承室給油管20d上配備流量調節單元22,適當地限制流過軸承室給油管20d的潤滑油的流量。因此,對軸承室15a、15b(參照圖1)的潤滑油供給量被適當地限制,能夠抑制軸承14a、14b(參照圖1)上的動力損耗。因此,抑制了螺桿壓縮機I的工作效率的降低,達到節能等效果。
[0083]此外,流量調節單元22只需為以在可抑制動力損耗的程度下向軸承14a、14b供給潤滑油的方式限制軸承室給油管20d的潤滑油的流量的結構即可。
[0084]如上,在軸承14b的溫度上升到規定的額定運轉判定閾值的情況下,從油分離器2送出的潤滑油流過油冷卻器3并被冷卻,供給到壓縮機主體10。此時,供給到軸承室15a、15b (參照圖1)的潤滑油由流量調節單元22限制供給量,能夠抑制軸承14a、14b (參照圖1)上的動力損耗。
[0085]并且向工作室13(參照圖1)供給冷卻后的潤滑油。因此,能夠有效地冷卻工作室13中壓縮的空氣。
[0086]圖5是表示例如來自壓縮機主體10的空氣的排出壓力較高時或陽轉子11(參照圖1)和陰轉子(未圖示)的轉速較高等時運轉負載較高的情況下的潤滑油的流動的圖。
[0087]控制裝置4在基于從軸承溫度傳感器15c輸入的檢測信號計算的軸承14b的溫度上升到比額定運轉判定閾值更高的規定值(高負載判定閾值)的情況下,判定為螺桿壓縮機I為高負載運轉狀態。然后,控制裝置4使三通閥21的第一連接口 21a關閉,使第二連接口 21b、第三連接口 21c打開。將該狀態作為三通閥21的第三狀態。
[0088]三通閥21設定為第三狀態時,第一旁通管20e被關閉。因此,從油分離器2送出并流過冷卻管道20b的潤滑油不在分支點P2流入第一旁通管20e,而是流入油冷卻器3。流入油冷卻器3的潤滑油被風扇3a提供的外部空氣冷卻,流入工作室給油管20c。
[0089]三通閥21的第二連接口 21b、第三連接口 21c為開閥狀態,流過工作室給油管20c的潤滑油在分支點P3分流,其中之一流入工作室給油管20c,從壓縮機主體10的工作室給油口 19供給到工作室13 (參照圖1)。
[0090]從分支點P3分流并流入第二旁通管20f的潤滑油經過三通閥21流入第三旁通管20g,在分支點P4流入軸承室給油管20d。然后,流過軸承室給油管20d的潤滑油流過吸入側給油管20dl、排出側給油管20d2,從壓縮機主體10的軸承潤滑油供給口 17a、17b供給到軸承室15a、15b (參照圖1)。
[0091 ] 供給到壓縮機主體10的工作室13 (參照圖1)和軸承室15a、15b (參照圖1)的潤滑油和壓縮后的空氣一起從排出口 16b排出,流過排出管道20a,流入油分離器2。在油分離器2中潤滑油與壓縮后的空氣分離并被貯存。
[0092]通過從分支點P3經過第二旁通管20f、第三旁通管20g,潤滑油可繞過流量調節單元22,能夠增加對軸承室15a、15b(參照圖1)的潤滑油供給量。由此,在運轉負載變高、軸承14a、14b(參照圖1)的負載變大的情況下,能夠將充分的量的潤滑油供給到軸承14a、14b。因此,能夠利用潤滑油充分地潤滑負載變大的軸承14a、14b,能夠防止軸承14a、14b的潤滑不良。
[0093]并且,向軸承14a、14b供給由油冷卻器3冷卻后的低溫潤滑油。因此,能夠利用潤滑油冷卻因較大負載而變得高溫的軸承14a、14b。
[0094]如上,實施例1的螺桿壓縮機I以向壓縮機主體10中壓縮空氣的工作室13 (參照圖1)供給潤滑油的給油通路與向壓縮機主體10的軸承室15a、15b (參照圖1)供給潤滑油的給油通路分別成獨立的通路的方式構成。并且,向軸承室15a、15b供給潤滑油的給油通路上配備流量調節單元22,進一步地,配備繞過流量調節單元22的給油通路。
[0095]由此,能夠不對工作室13的潤滑油供給量造成較大影響而向軸承室15a、15b供應與啟動時、額定運轉時、高負載運轉時相應的合適的供給量的潤滑油。
[0096]此外,通過使潤滑油經過流量調節單元22,能夠適當地限制供給到軸承室15a、15b的潤滑油供給量。因此,能夠防止動力損耗導致的工作效率的降低。
[0097]此外,通過繞過流量調節單元22,能夠增加供給到軸承室15a、15b的潤滑油供給量。因此,能夠根據需要向軸承14a、14b(參照圖1)供給充分的量的潤滑油,能夠維持軸承14a、14b的潤滑性能。
[0098]這樣,能夠抑制動力損耗的增大并且維持軸承14a、14b的潤滑性能,能夠確保軸承14a、14b的可靠性。
[0099]此外,采用通過控制裝置4對三通閥21的控制來切換潤滑油流過流量調節單元22的給油通路和潤滑油繞過流量調節單元22的給油通路的結構。
[0100]并且,采用控制裝置4計算(推算)壓縮機主體10配備的排出側的軸承14b (參照圖1)的溫度,基于軸承14b的溫度來控制三通閥21的結構。
[0101]通過這種結構,能夠向軸承14a、14b(參照圖1)供給與軸承14b的溫度相應的合適的供給量的潤滑油。
[0102]例如,在螺桿壓縮機I啟動時,能夠不經過油冷卻器3而向壓縮機主體10的工作室13(參照圖1)、軸承室15a、15b(參照圖1)供給充分的供給量的潤滑油。
[0103]此外,在螺桿壓縮機I的額定運轉時,能夠向工作室13供給充分的供給量的潤滑油,能夠向軸承室15a、15b供給抑制動力損耗的供給量的潤滑油。
[0104]此外,在螺桿壓縮機I的運轉負載較高時(高負載運轉時),能夠向工作室13、軸承室15a、15b供給由油冷卻器3冷卻后的充分的供給量的潤滑油。因此,對負載變高的軸承14a、14b (參照圖1)也能夠供給冷卻后的充分的量的潤滑油,能夠冷卻軸承14a、14b。
[0105]此外,雖然軸承溫度傳感器15c的設置位置優選在軸承14a、14b (參照圖1)的內圈側,但由于軸承14a、14b的內圈側為驅動部,傳感器的布線復雜,因此傳感器的設置困難。
[0106]此外,排出側的軸承14b比吸入側配備的軸承14a的載荷負載更大。由上,在實施例I采用軸承溫度傳感器15c檢測排出側的軸承14b的外圈的溫度的結構。
[0107][實施例2]
[0108]圖6是表示實施例2的螺桿壓縮機的潤滑油的給油通路的圖。圖7是表示實施例2的螺桿壓縮機中配備的自主式三通閥和自主式開閉閥的結構的圖。
[0109]實施例2的螺桿壓縮機Ia的結構與實施例1的螺桿壓縮機I (參照圖2)的結構大致相同,對與圖2所示的的螺桿壓縮機I相同的構成要素附以相同記號并省略詳細說明。
[0110]實施例2的螺桿壓縮機Ia在軸承室給油管20d的分支點Pl與分支點P4之間配備自主式開閉閥(自律式開閉弁)50,來代替流量調節單元22(參照圖2)。自主式開閉閥50具有兩個連接口 50a,軸承室給油管20d連接到該連接口 50a上。而自主式開閉閥50與流量調節單元22同樣地起到調節流過軸承室給油管20d的潤滑油的流量的流量調節單元的功能。
[0111]此外,配備自主式三通閥51(自律式三方弁)來代替連接了第一旁通管20e、第二旁通管20f、第三旁通管20g的三通閥21 (參照圖2)。自主式三通閥51具有三個連接口(第一連接口 51a、第二連接口 51b、第三連接口 51c),第一旁通管20e連接到第一連接口51a,第二旁通管20f連接到第二連接口 51b,第三旁通管20g連接到第三連接口 51c。
[0112]并且,在第三旁通管20g上自主式三通閥51的第三連接口 51c與分支點P4之間配備節流栓52。節流栓52起到調節流過第三旁通管20g的潤滑油的流量的第二流量調節單元的功能。
[0113]自主式開閉閥50為根據潤滑油的溫度動作的結構,流過拾油管20h的潤滑油從吸入口 502a吸入,從排出口 502b排出到回油管20i。此外,自主式三通閥51也為根據潤滑油的溫度動作的結構,流過拾油管20h的潤滑油從吸入口 512a進入,從排出口 512b排出到回油管20i。
[0114]此外,實施例2的螺桿壓縮機Ia中可不配備控制裝置4 (參照圖2)和軸承溫度傳感器15c (參照圖2)。
[0115]如圖7的(a)所示,自主式三通閥51例如具有大致圓筒形的殼體511。在殼體511的內部在軸方向上分割,一側形成閥芯驅動部512,另一側形成連接口開口部513。連接口開口部513上沿著軸方向從閥芯驅動部512側開始依次開設第三連接口 51c、第二連接口51b、第一連接口 51a。第三連接口 51c、第二連接口 51b、第一連接口 51a通過連接口開口部513相互連通。
[0116]此外,殼體511內部配備沿軸方向移動的閥芯514。閥芯514具有從連接口開口部513貫通到閥芯驅動部512的桿514a和安裝在桿514a的連接口開口部513側、根據桿514a的移動在連接口開口部513內沿軸方向移動的開閉部514b。
[0117]開閉部514b移動到開設在連接口開口部513上的連接口(第三連接口 51c、第二連接口 51b、第一連接口 51a)的位置時,該連接口被封閉。此外,開閉部514b中形成了使未封閉的連接口相互連通的連通通路514c。通過該結構,開口部514b封閉一個連接口,并使未封閉的兩個連接口相互連通。
[0118]桿514a在閥芯驅動部512側的端部裝入了蠟(wax)515。蠟515以根據周圍的溫度變化在閥芯驅動部512的內部沿殼體511的軸方向伸縮的方式構成。并且,在閥芯驅動部512內部充填了使蠟515伸縮來驅動閥芯514的油(閥芯驅動油)。蠟515根據閥芯驅動油的溫度而伸縮,桿514a根據蠟515的伸縮沿軸方向移動。
[0119]例如,如果為閥芯驅動油的溫度越高蠟515越膨脹(伸長)的結構,則閥芯驅動油的溫度越高,桿514a越向連接口開口部513側移動,開閉部514b向遠離閥芯驅動部512的方向移動。然后,開閉部514b封閉最遠離閥芯驅動部512的第一連接口 51a。此時,第三連接口 51c與第二連接口 51b連通。將該狀態作為自主式三通閥51的第一狀態。
[0120]當閥芯驅動油的溫度降低時,蠟515收縮,桿514a向閥芯驅動部512側移動,開閉部514b向靠近閥芯驅動部512的方向移動。然后,開閉部514b在開設在第三連接口 51c與第一連接口 51a之間的第二連接口 51b的位置上封閉第二連接口 51b。此時,第三連接口51c與第一連接口 51a通過形成在開閉部514b中的連通通路514c連通。將該狀態作為自主式三通閥51的第二狀態。
[0121]當閥芯驅動油的溫度進一步降低時,臘515進一步收縮,桿514a進一步地向閥芯驅動部512側移動。然后,開閉部514b向閥芯驅動部512側移動,封閉第三連接口 51c。此時,第二連接口 51b與第一連接口 51a連通,將該狀態作為自主式三通閥51的第三狀態。
[0122]這樣,自主式三通閥51根據充填在閥芯驅動部512中的閥芯驅動油的溫度在第一狀態、第二狀態、第三狀態之間切換。并且,分別封閉第一連接口 51a、第二連接口 51b、第三連接口 51c。因此,自主式三通閥51起到分別封閉連接到第一連接口 51a的第一旁通管20e、連接到第二連接口 51b的第二旁通管20f和連接到第三連接口 51c的第三旁通管20g的開閉單元的功能。
[0123]進一步地,閥芯驅動部512中形成了吸入閥芯驅動油的吸入口 512a和排出閥芯驅動油的排出口 512b。通過這種結構,蠟515根據從吸入口 512a吸入的閥芯驅動油的溫度而伸縮,使桿514a移動。
[0124]實施例2中將潤滑壓縮機主體10的排出側的軸承14b (參照圖1)后的潤滑油作為閥芯驅動油。因此,如圖6所示,閥芯驅動部512的吸入口 512a通過拾油管20h與壓縮機主體10的排出側的軸承室15b (參照圖1)相連接,更具體地,與潤滑軸承14b后的潤滑油流過的位置相連接。并且,閥芯驅動部512的排出口 512b通過回油管20i與排出管道20a相連接。
[0125]通過該結構,自主式三通閥51的閥芯驅動部512中充填了潤滑軸承14b后的潤滑油。然后,自主式三通閥51根據軸承14b的溫度,更具體地,根據潤滑軸承14b后的潤滑油的溫度而動作,切換第一狀態、第二狀態、第三狀態。
[0126]自主式開閉閥50為與自主式三通閥51大致等同的結構。如圖7的(b)所示,自主式開閉閥50具有例如大致圓筒形的殼體501。在殼體501的內部在軸方向上分割,一側形成閥芯驅動部502,另一側形成連接口開口部503。連接口開口部503上開設有兩個連接口 50a,兩個連接口 50a通過連接口開口部503相互連通。此外,兩個連接口 50a例如形成在連接口開口部503的軸方向的大致中央部。
[0127]殼體501內部配備沿軸方向移動的閥芯504。閥芯504具有從連接口開口部503貫通到閥芯驅動部502的桿504a和安裝在桿504a的連接口開口部503側、根據桿504a的移動在連接口開口部503內沿軸方向移動的開閉部504b。
[0128]該開閉部504b移動到開設在連接口開口部503上的兩個連接口 50a的位置時,兩個連接口 50a被封閉。
[0129]桿504a在閥芯驅動部502側的端部裝入了蠟505。蠟505以根據周圍的溫度變化在閥芯驅動部502的內部沿殼體501的軸方向伸縮的方式構成。并且,在閥芯驅動部502內部充填了使蠟505伸縮來驅動閥芯504的閥芯驅動油。蠟505根據閥芯驅動油的溫度而伸縮,桿504a根據蠟505的伸縮沿軸方向移動。
[0130]蠟505與自主式三通閥51的蠟515同樣地為閥芯驅動油的溫度越高則越膨脹(伸長)的結構,閥芯驅動油的溫度越高,桿504a越向連接口開口部503側移動,開閉部504b向遠離閥芯驅動部502的方向移動。
[0131]然后,開閉部504b移動到比形成在連接口開口部503的軸方向的大致中央部的兩個連接口 50a更靠連接口開口部503的端部側,使兩個連接口 50a開放。該狀態為自主式開閉閥50的開閥狀態。
[0132]當閥芯驅動油的溫度降低時,蠟505收縮,桿504a向閥芯驅動部502側移動,開閉部504b向靠近閥芯驅動部502的方向移動。然后,開閉部504b在兩個連接口 50a的位置封閉兩個連接口 50a。該狀態為自主式開閉閥50的閉閥狀態。
[0133]當閥芯驅動油的溫度進一步降低時,臘505進一步收縮,桿504a進一步地向閥芯驅動部502側移動。然后,開閉部504b向閥芯驅動部502側移動,使兩個連接口 50a開放。該狀態為自主式開閉閥50的開閥狀態。
[0134]這樣,自主式開閉閥50根據充填在閥芯驅動部502中的閥芯驅動油的溫度工作,在開閥狀態與閉閥狀態之間切換。
[0135]進一步地,閥芯驅動部502中形成了吸入閥芯驅動油的吸入口 502a和排出閥芯驅動油的排出口 502b。通過這種結構,蠟505根據從吸入口 502a吸入的閥芯驅動油的溫度而伸縮,使桿504a移動。
[0136]實施例2中與自主式三通閥51同樣地將潤滑壓縮機主體10的排出側的軸承14b (參照圖1)后的潤滑油作為自主式開閉閥50的閥芯驅動油。因此,如圖6所示,閥芯驅動部502的吸入口 502a與拾油管20h相連接。并且,閥芯驅動部502的排出口 502b與回油管20i相連接。
[0137]通過該結構,自主式開閉閥50的閥芯驅動部502中充填了潤滑軸承14b后的潤滑油。然后,自主式開閉閥50根據潤滑軸承14b后的潤滑油的溫度,切換開閥狀態和閉閥狀態。
[0138]這樣,實施例2的給油通路上配備了自主式開閉閥50和自主式三通閥51,根據潤滑軸承14b (參照圖1)后的潤滑油的溫度來切換潤滑油流過的通路。
[0139]圖8、圖9為表示實施例2中潤滑油的流動的圖,實線表示潤滑油流過的路徑,虛線表示潤滑油未流過的路徑。此外,點線的箭頭表示潤滑油的流動。
[0140]圖8的(a)是表示在螺桿壓縮機Ia剛啟動等時潤滑油的溫度較低的情況下的潤滑油的流動的圖。
[0141]如上所述,螺桿壓縮機Ia的剛啟動時油分離器2并未處于被充分加壓的狀態。此外,潤滑油的溫度也較低,處于粘度高的狀態。
[0142]由于潤滑油的溫度較低,潤滑軸承14b (參照圖1)后的潤滑油的溫度也較低,自主式三通閥51被設定在第三狀態。即,第三連接口 51c被封閉,第二連接口 51b與第一連接口 51a連通。此外,自主式開閉閥50為開閥狀態。
[0143]如上所述,由于油冷卻器3對潤滑油的流動的阻力較大,因此當自主式三通閥51設定在第三狀態時,從油分離器2送出的潤滑油從第一旁通管20e經過自主式三通閥51流入第二旁通管20f,繞過油冷卻器3。
[0144]流過第二旁通管20f的潤滑油從分支點P3流入工作室給油管20c,從壓縮機主體10的工作室給油口 19供給到工作室13 (參照圖1)。
[0145]此外,由于自主式開閉閥50被設定為開閥狀態,流過工作室給油管20c的潤滑油在分支點Pl分流,一部分流入軸承室給油管20d,進一步地,分流到吸入側給油管20dl和排出側給油管20d2。然后,潤滑油從吸入側給油管20dl經過軸承潤滑油供給口 17a供給到吸入側的軸承室15a (參照圖1),從排出側給油管20d2經過軸承潤滑油供給口 17b供給到排出側的軸承室15b (參照圖1)。
[0146]供給到壓縮機主體10的工作室13 (參照圖1)和軸承室15a、15b (參照圖1)的潤滑油和壓縮后的空氣一起從排出口 16b排出,流過排出管道20a,流入油分離器2。在油分離器2中潤滑油與壓縮后的空氣分離并被貯存。
[0147]這樣,在螺桿壓縮機Ia剛啟動等時潤滑油的溫度較低的情況下,從油分離器2送出的潤滑油繞過流動的阻力較大的油冷卻器3供給到壓縮機主體10。因此,即使在油分離器2未充分地被加壓而啟動時,也能夠向壓縮機主體10的工作室13(參照圖1)、軸承室15a、15b(參照圖1)供給充分的量的潤滑油。
[0148]圖8的(b)是表示額定運轉時潤滑油的流動的圖。
[0149]螺桿壓縮機Ia的運轉狀態持續并成為額定運轉狀態時,潤滑油的溫度上升。然后,潤滑軸承14b(參照圖1)后的潤滑油的溫度上升時,自主式三通閥51被設定為第二狀態。即,第二連接口 51b被封閉,第三連接口 51c與第一連接口 51a連通。此外,自主式開閉閥50為閉閥狀態。
[0150]當自主式三通閥51設定為第二狀態時,從油分離器2送出并流過冷卻管道20b的潤滑油在分支點P2分流,一部分流入第一旁通管20e。然后,流過第一旁通管20e的潤滑油經過自主式三通閥51流入第三旁通管20g。流過第三旁通管20g的潤滑油在分支點P4流入軸承室給油管20d,進一步地,分流到吸入側給油管20dl和排出側給油管20d2。然后,潤滑油從吸入側給油管20dl經過軸承潤滑油供給口 17a供給到吸入側的軸承室15a (參照圖1),從排出側給油管20d2經過軸承潤滑油供給口 17b供給到排出側的軸承室15b(參照圖1)。
[0151]此外,從油分離器2送出并流過冷卻管道20b的潤滑油也流入油冷卻器3,被冷卻后流過工作室給油管20c。自主式三通閥51為第二狀態,第二旁通管20f被關閉。因此,流過工作室給油管20c的潤滑油不在分支點P3流入第二旁通管20f。此外,自主式開閉閥50為閉閥狀態,流過工作室給油管20c的潤滑油不在分支點Pl流入軸承室給油管20d。于是,流過工作室給油管20c的潤滑油全部從壓縮機主體10的工作室給油口 19供給到工作室13 (參照圖1)。
[0152]供給到壓縮機主體10的工作室13 (參照圖1)和軸承室15a、15b (參照圖1)的潤滑油和壓縮后的空氣一起從排出口 16b排出,流過排出管道20a,流入油分離器2。在油分離器2中潤滑油與壓縮后的空氣分離并被貯存。
[0153]如上,當螺桿壓縮機Ia為額定運轉狀態,潤滑油的溫度上升時,從油分離器2送出的潤滑油經過第一旁通管20e、第三旁通管20g供給到壓縮機主體10的軸承室15a、15b (參照圖1)。供給到軸承室15a、15b的潤滑油不經過油冷卻器3,不進行冷卻。因此,能夠向軸承室15a、15b供給溫度較高、粘度較低的潤滑油,維持高潤滑性能。
[0154]此外,第三旁通管20g上配備節流栓52,適當地限制供給到軸承室15a、15b的潤滑油供給量。因此,能夠抑制軸承14a、14b(參照圖1)上的動力損耗,能夠防止螺桿壓縮機Ia的工作效率的降低。
[0155]并且,由于第三旁通管20g上配備的節流栓52,對流過第一旁通管20e的潤滑油產生流動的阻力,由于該阻力的影響,流過冷卻管道20b的潤滑油也流入油冷卻器3。然后,向壓縮機主體10的工作室13(參照圖1)供給由油冷卻器3冷卻后的潤滑油。因此,能夠有效地冷卻工作室13中壓縮的空氣。
[0156]圖9的(a)是表示例如來自壓縮機主體10的空氣的排出壓力較高時或陽轉子11(參照圖1)和陰轉子(未圖示)的轉速較高等時運轉負載較高的情況下的潤滑油的流動的圖。
[0157]此時,潤滑油的溫度上升得比螺桿壓縮機Ia的額定運轉時更高,潤滑軸承14b后的潤滑油的溫度也變高,自主式三通閥51被設定在第一狀態。即,第一連接口 51a被封閉,第三連接口 51c與第二連接口 51b連通。此外,自主式開閉閥50維持閉閥狀態。S卩,圖9的(a)表示達到自主式三通閥51被設定為第一狀態且自主式開閉閥50被設定為閉閥狀態的潤滑油溫度時的潤滑油的流動。
[0158]當自主式三通閥51設定在第一狀態時,從油分離器2送出并流過冷卻管道20b的潤滑油不在分支點P2流入第一旁通管20e,而流入油冷卻器3。然后,由油冷卻器3冷卻,流入工作室給油管20c。
[0159]流過工作室給油管20c的潤滑油在分支點P3分流,一部分流入第二旁通管20f,經過自主式三通閥51流入第三旁通管20g。然后,流過第三旁通管20g的潤滑油在分支點P4流入軸承室給油管20d,進一步地,分流到吸入側給油管20dl和排出側給油管20d2。然后,潤滑油從吸入側給油管20dl經過軸承潤滑油供給口 17a供給到吸入側的軸承室15a (參照圖1),從排出側給油管20d2經過軸承潤滑油供給口 17b供給到排出側的軸承室15b (參照圖1)。
[0160]另一方面,在分支點P3分流并流入工作室給油管20c的潤滑油從壓縮機主體10的工作室給油口 19供給到工作室13 (參照圖1)。
[0161 ] 供給到壓縮機主體10的工作室13 (參照圖1)和軸承室15a、15b (參照圖1)的潤滑油和壓縮后的空氣一起從排出口 16b排出,流過排出管道20a,流入油分離器2。在油分離器2中潤滑油與壓縮后的空氣分離并被貯存。
[0162]這樣,當潤滑油的溫度比螺桿壓縮機Ia的額定運轉時更高時,從油分離器2送出的潤滑油被油冷卻器3冷卻后供給到壓縮機主體10。因此,能夠向軸承14a、14b(參照圖1)供給由油冷卻器3冷卻后的潤滑油。由此,能夠適當地防止軸承14a、14b變得高溫,能夠維持可靠性。
[0163]此外,通過使潤滑油經過配備節流栓52的第三旁通管20g,能夠適當地限制供給到軸承14a、14b的流量,抑制動力損耗導致的增加。
[0164]圖9的(b)是表示螺桿壓縮機在軸承的負載達到最大限度的狀態下運轉的情況下的潤滑油的流動的圖。
[0165]此時,潤滑油的溫度進一步上升,潤滑軸承14b后的潤滑油的溫度也變高。于是,自主式三通閥51被設定在第一狀態,自主式開閉閥50為閉閥狀態。
[0166]當螺桿壓縮機Ia為該狀態時,從油分離器2送出并被油冷卻器3冷卻后的潤滑油流過工作室給油管20c時,在分支點Pl分流,其一部分流入軸承室給油管20d。流入軸承室給油管20d的潤滑油分流到吸入側給油管20dl和排出側給油管20d2。然后,潤滑油從吸入側給油管20dl經過軸承潤滑油供給口 17a供給到吸側的軸承室15a (參照圖1),從排出側給油管20d2經過軸承潤滑油供給口 17b供給到排出側的軸承室15b (參照圖1)。
[0167]另一方面,在分支點Pl分流并流入工作室給油管20c的潤滑油從壓縮機主體10的工作室給油口 19供給到工作室13 (參照圖1)。
[0168]供給到壓縮機主體10的工作室13 (參照圖1)和軸承室15a、15b (參照圖1)的潤滑油和壓縮后的空氣一起從排出口 16b排出,流過排出管道20a,流入油分離器2。在油分離器2中潤滑油與壓縮后的空氣分離并被貯存。
[0169]這樣,螺桿壓縮機Ia在軸承14a、14b(參照圖1)的負載達到最大的狀態下運轉的情況下,能夠繞過節流閥52向軸承14a、14b供給潤滑油。因此,能夠增加對軸承14a、14b的潤滑油供給量,能夠利用潤滑油充分地潤滑負載達到最大的軸承14a、14b。
[0170]此外,能夠向軸承14a、14b供給由油冷卻器3冷卻后的低溫潤滑油。因此,能夠利用潤滑油有效地冷卻因較大負載而變得高溫的軸承14a、14b。
[0171]如上,實施例2的螺桿壓縮機Ia以向壓縮機主體10的工作室13 (參照圖1)供給潤滑油的給油通路與向軸承室15a、15b(參照圖1)供給潤滑油的給油通路分別成獨立的通路的方式構成。通過該結構,能夠不對工作室13的潤滑油供給量造成影響而調節對軸承室15a、15b的潤滑油供給量。
[0172]并且,采用在向軸承室15a、15b供給潤滑油的給油通路上配備節流栓52、可限制向軸承14a、14b(參照圖1)供給的潤滑油供給量的結構。由此,能夠防止動力損耗導致的工作效率的降低。
[0173]并且,配備繞過節流栓52向軸承14a、14b供給潤滑油的給油通路。通過該結構,能夠根據需要向軸承14a、14b供給充分的量的潤滑油。因此,能夠維持軸承14a、14b的潤滑性能。
[0174]并且,采用流過潤滑油的通路的切換使用自主式三通閥51和自主式開閉閥50的結構。
[0175]通過該結構,能夠在不進行電氣的控制下根據潤滑油的溫度切換潤滑油流過的通路。
[0176]因此,能夠防止控制裝置等電器的故障導致的螺桿壓縮機Ia的工作故障。
[0177]此外,由于不需要測量軸承14b (參照圖1)的溫度的軸承溫度傳感器15c (參照圖1),因此能夠達到螺桿壓縮機I (參照圖1)的成本降低的效果。
[0178]此外,本發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實施例。例如,上述實施例是為了對本發明簡單易懂地說明而進行的詳細說明,并非限定必須具備所說明的全部的結構。
[0179]此外,可將某實施例的結構的一部分替換成其它實施例的結構,或者可在某實施例中添加其它實施例的結構。
[0180]例如,如圖2所示,實施例1中采用通過三通閥21連接第一旁通管20e、第二旁通管20f和第三旁通管20g的結構。但并不限定于該結構。例如,可為連接配備開閉閥的第一旁通管20e、配備開閉閥的第二旁通管20f和配備開閉閥的第三旁通管20g的結構。在該結構的情況下,控制裝置4通過對各旁通管配備的開閉閥適當地進行控制,能夠與三通閥21同樣地切換潤滑油的通路。
[0181]例如,當所有旁通管的開閉閥開閥時,等同于設定為第一狀態的三通閥21,當所有旁通管的開閉閥閉閥時,等同于設定為第二狀態的三通閥21。
[0182]此外,當第一旁通管20e的開閉閥閉閥、第二旁通管20f的開閉閥與第三旁通管20g的開閉閥開閥時,等同于設定為第三狀態的三通閥21。
[0183]這樣,能夠實現各旁通管配備開閉閥來代替三通閥21的結構。
[0184]同樣地,實施例2也可為第一旁通管20e、第二旁通管20f和第三旁通管20g分別配備自主式開閉閥50(參照圖7的(b))來代替自主式三通閥51(參照圖6)的結構。這種情況下,通過在各旁通管的開閉閥中適當地改變相對于潤滑油溫度的閥芯動作,能夠使其具有與自主式三通閥51相同的功能。
[0185]例如,可為在第一旁通管20e上配備潤滑油高溫時閉閥的自主式開閉閥50、在第三旁通管20g上配備潤滑油低溫時閉閥的自主式開閉閥50的結構。進一步地,可為在第二旁通管20f上配備在比第一旁通管20e的自主式開閉閥50閉閥的溫度低、比第三旁通管20g的自主式開閉閥50閉閥的溫度高的溫度下閉閥的自主式開閉閥50的結構。
[0186]這樣,能夠實現各旁通管配備自主式開閉閥50來代替自主式三通閥51的結構。
[0187]此外,圖7所示的自主式三通閥51和自主式開閉閥50的結構也并非加以限定。
[0188]此外,實施例2可為配備電動式開閉閥來代替自主式開閉閥50 (參照圖6)。此時配備軸承溫度傳感器15c (參照圖1)和控制裝置4 (參照圖1),為控制裝置4基于軸承溫度傳感器15c測量的軸承14b的溫度來控制電動式開閉閥的結構。
[0189]另外,本發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實施例,可在不脫離發明的主旨的范圍內進行適當變更。
【權利要求】
1.一種螺桿壓縮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壓縮機主體,其形成有通過一對陰陽轉子旋轉來壓縮氣體的工作室和具有支承所述轉子的軸承的軸承室; 向所述工作室供給潤滑用的液體的第一管道; 向所述軸承室供給所述液體的第二管道; 冷卻從所述工作室排出的所述液體的冷卻單元; 將從所述工作室排出的所述液體供給到所述冷卻單元的第三管道; 旁通所述冷卻單元的旁通管道;和 流量調節單元,其設于所述第二管道,調節所述液體的流量, 所述第一管道將由所述冷卻單元冷卻后的所述液體供給到所述工作室, 所述第二管道從所述第一管道分支,將由所述冷卻單元冷卻后的所述液體供給到所述軸承室, 所述旁通管道,由從所述第三管道分支的第一旁通管,在所述第二管道從所述第一管道分支的分支點與所述冷卻單元之間從所述第一管道分支的第二旁通管,以及在所述流量調節單元與所述軸承室之間從所述第二管道分支的第三旁通管連接而構成, 具備分別打開和關閉所述第一旁通管、所述第二旁通管和所述第三旁通管的開閉單J Li ο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桿壓縮機,其特征在于: 具備第二流量調節單元,其調節流過所述第三旁通管的所述液體的流量。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螺桿壓縮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開閉單元和所述流量調節單元的至少一者基于所述軸承的溫度而動作。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螺桿壓縮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軸承的溫度為潤滑所述軸承后的所述液體的溫度。
【文檔編號】F04C18/16GK104136780SQ201380010269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2日
【發明者】千葉纮太郎, 紙屋裕治 申請人:株式會社日立產機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