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真空轉子泵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灌裝機械【技術領域】,具體說是涉及一種抽送粘稠流體的新型真空轉子泵,包括轉子泵主體和驅動機構,所述的轉子泵主體包括殼體、上泵蓋、設置在殼體型腔內的左轉子和右轉子,所述的殼體內還設置有可與外部真空泵連通的真空腔,與所述真空腔相對的一側設置有出料口,所述的左轉子左側設置有左下料槽,所述的右轉子右側設置有右下料槽;所述的上泵蓋上設置有與所述左下料槽和所述右下料槽相通的進料口。本實用新型能夠外接抽真空裝置的新型真空轉子泵,泵腔內能達到較高的真空度,物料的灌裝能力強。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真空轉子泵
【技術領域】
[0001]本發實用新型屬于灌裝機械【技術領域】,具體說是涉及一種抽送粘稠流體的新型真空轉子泵。
【背景技術】
[0002]在食品灌裝行業中,尤其是火腿腸生產行業,灌裝機應用廣泛。常見的灌裝機有葉片灌裝機、活塞式灌裝機、齒輪灌裝機和轉子泵,其中,由于轉子泵具有拆裝簡單,維護、清洗方便,易損件少等眾多優點得到了較廣泛的應用。
[0003]由于轉子泵的泵腔內真空度較低,也不能外接抽真空裝置,用于對粘稠度大、流動性較差的物料進行灌裝時,經常不能正常灌裝,導致灌裝時流暢性較差,耽誤工時,灌裝效果不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外接抽真空裝置的新型真空轉子泵,泵腔內能達到較高的真空度,物料的灌裝能力強。
[0005]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本實用新型包括轉子泵主體,所述的轉子泵主體包括殼體、上泵蓋、設置在殼體型腔內的左轉子和右轉子,所述的殼體內還設置有可與外部真空泵連通的真空腔,所述的真空腔與所述的型腔連通,與所述真空腔相對的一側設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與所述型腔相連通,所述的左轉子左側設置有左下料槽,所述左下料槽與所述型腔相連通,所述的右轉子右側設置有右下料槽,所述右下料槽與所述型腔相連通;所述的上泵蓋上設置有與所述左下料槽和所述右下料槽相通的進料口。
[0007]進一步的,所述的進料口為設置在上泵蓋上的左進料口和右進料口,所述左進料口與左下料槽相對應,所述右進料口與所述右下料槽相對應。
[0008]進一步的,所述的殼體上設置有與外部相通的真空抽氣口,所述真空抽氣口與所述真空腔連通。
[0009]進一步的,所述的真空抽氣口位于真空腔的一側。
[0010]進一步的,所述的上泵蓋內側設置有連接氣道,所述的連接氣道與真空腔和真空抽氣口的位置相對應。
[0011]進一步的,所述的真空腔的徑向截面呈扇形。
[0012]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如下:
[0013]本實用新型殼體內設置有可與外部真空泵連通的真空腔,通過外接抽真空裝置,可以有效的提高殼體內部的真空度,使處于真空腔位置的轉子凹槽迅速達到一定的真空度,這樣繼續轉動至下料槽位置時,由于真空度較高,物料很容易的通過進入下料槽,提高了轉子泵的灌裝能力,尤其對于粘稠度較高、流動性不好的物料,其優勢和效果更佳明顯。在左轉子左側設置左下料槽,右轉子右側設置右下料槽,其位置與真空腔、出料口均不發生沖突,在保證正常進料的情況下,兼容了真空腔。
[0014]在上泵蓋設置左進料口和右進料口,并且分別與左下料槽和右下料槽的位置相對應,直接將加料漏斗的出口接到有進料口和右進料口上,使用方便,進料迅速、流暢。
[0015]通過在真空腔一側設置真空抽氣口,真空抽氣口和真空腔通過設置在上泵蓋上相對應的連接氣道相連通,這樣在使用過程中,轉子帶入到真空腔的物料不會堵塞抽真空的氣道,也不會被抽到真空泵中,保證裝置的正常運行。
[0016]扇形的真空腔腔體使殼體內部的空間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使真空腔能達到較大的容積,抽真空效果較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殼體內部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8]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上泵蓋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9]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上泵蓋仰視結構示意圖。
[0020]在附圖中:1.殼體,2-1.左轉子,2-2.右轉子,3-1.左下料槽,3-2.右下料槽,4.真空腔,5.出料口,6.真空抽氣口,7.上泵蓋,7-1.做進料口,7-2.右進料口,7-3.連接氣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0022]如附圖1-3所示,一種新型真空轉子泵,包括轉子泵主體,所述的轉子泵主體包括殼體1、上泵蓋7、設置在殼體I型腔內的左轉子2-1和右轉子2-2,所述的左轉子2-1和右轉子2-2嚙合,所述的殼體I內還設置有可與外部真空泵連通的真空腔4,所述的真空腔4與所述型腔相連通,所述真空腔4的徑向截面呈扇形,與真空腔4相對的一側設置有出料口5,所述出料口 5與所述型腔相連通,所述的左轉子2-1左側設置有左下料槽3-1,所述的右轉子2-2右側設置有右下料槽3-2,所述的左下料槽3-1和右下料槽3-2均與型腔相連通;以附圖1所示為例,所述的真空腔4設置在所述的左轉子2-1和右轉子2-2的前方,所述的出料口 5設置在所述的左轉子2-1和右轉子2-2的后方,所述的型腔位于殼體I中部,真空腔4、出料口 5、左下料槽3-1和右下料槽3-2均與型腔連通,共同形成一個空腔結構,由設置在型腔內的相互嚙合的左轉子2-1和右轉子2-2將真空腔4、出料口 5、左下料槽3-1和右下料槽3-2分隔。
[0023]如附圖2、附圖3所示,所述的上泵蓋7上設置有左進料口 7-1和右進料口 7_2,所述左進料口 7-1與左下料槽3-1相對應,所述右進料口 7-2與所述右下料槽3-2相對應。
[0024]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真空腔4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與真空泵相連接,如在上泵蓋7上與真空腔4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抽氣口,或者在殼體I上位于真空腔4的一側設置于外部相連通的真空抽氣口 6,通過在真空腔4和真空抽氣口 6之間設置有凹槽使真空腔4和真空抽氣口 6相連通。
[0025]如附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殼體I上設置有與外部相通的真空抽氣口 6,所述的真空抽氣口 6與外部相連通,可與真空泵連接,所述的真空抽氣口 6位于真空腔4的一側,所述的上泵蓋7內側設置有連接氣道7-3,所述的連接氣道7-3與真空腔4和真空抽氣口 6的位置相對應,所述的連接氣道7-3為凹槽,通過連接氣道7-3使真空腔4和真空抽氣口 6相連通。
[0026]使用時,加料漏斗的出口與上泵蓋7的左進料口 7-1和右進料口 7-2相接,在驅動機構的作用下,左轉子2-1和右轉子2-2單獨且同步轉動,通過真空抽氣口 6外接真空泵,使真空腔4內迅速達到較大的真空度,處于真空腔4位置的轉子的凹槽也達到同樣的真空度,然后繼續旋轉到左、右下料槽的位置時,在內外壓力差的作用下,加料漏斗的物料通過進料口和下料槽填入到轉子的凹槽內部,由于兩個轉子相互嚙合,當填滿物料的轉子凹槽轉動至出料口 5的位置時,在另一個轉子輪齒的擠壓下,物料被擠出,由出料口 5排出,這樣就完成了物料的輸送和灌裝。
[0027]以上所述實施方式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并非本實用新型可行實施的窮舉。對于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對其所作出的任何顯而易見的改動,都應當被認為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真空轉子泵,包括轉子泵主體,所述的轉子泵主體包括殼體(I)、上泵蓋(7)、設置在殼體(I)型腔內的左轉子(2-1)和右轉子(2-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I)內還設置有可與外部真空泵連通的真空腔(4),所述的真空腔(4)與所述的型腔連通,與所述真空腔(4)相對的一側設置有出料口(5),所述出料口(5)與所述型腔相連通,所述的左轉子(2-1)左側設置有左下料槽(3-1 ),所述左下料槽(3-1)與所述型腔相連通,所述的右轉子(2-2)右側設置有右下料槽(3-2),所述右下料槽(3-2)與所述型腔相連通; 所述的上泵蓋(7)上設置有與所述左下料槽(3-1)和所述右下料槽(3-2)相通的進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真空轉子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料口為設置在上泵蓋(7)上的左進料口(7-1)和右進料口(7-2),所述左進料口(7-1)與左下料槽(3-1)相對應,所述右進料口(7-2)與所述右下料槽(3-2)相對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真空轉子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I)上設置有與外部相通的真空抽氣口(6),所述真空抽氣口(6)與所述真空腔(4)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真空轉子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I)上設置有與外部相通的真空抽氣口(6),所述真空抽氣口(6)與所述真空腔(4)連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真空轉子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抽氣口(6)位于真空腔(4)的一側。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真空轉子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泵蓋(7)內側設置有連接氣道(7-3 ),所述的連接氣道(7-3 )與真空腔(4 )和真空抽氣口( 6 )的位置相對應。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新型真空轉子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腔(4)的徑向截面呈扇形。
【文檔編號】F04C29/12GK203570588SQ201320720019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5日
【發明者】王暉, 路建文 申請人:石家莊博安不銹鋼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