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扇防護網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風扇防護網罩,包括中心部、圍繞所述中心部設置的框架、以及位于所述中心部與框架之間的外圍部,所述外圍部包括多個外部封閉肋及與所述多個外部封閉肋相連接的多個旋轉肋,所述多個外部封閉肋依次呈同心布置在所述框架和中心部之間,所述多個旋轉肋呈放射狀布置在所述中心部的周圍。本實用新型的風扇防護網罩中,通過在外圍部設置旋轉肋,旋轉肋的偏轉方向與風扇的葉輪的旋轉方向一致,可以減少氣流的阻力,從而實現提升風量和降低噪音的目的。
【專利說明】風扇防護網罩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風扇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安裝在風扇出風口以保護葉輪的風扇防護網罩。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風扇的出風口處,通常會設置風扇防護網罩以對風扇的葉輪進行保護。如圖1所示,現有風扇防護網罩一般包括中心板11、多個封閉肋12、多個徑向肋13及多個固定托架14。所述中心板11設置在風扇防護網罩的中心位置,所述多個封閉肋12從中心板11開始朝著外部依次呈同心布置,所述多個徑向肋13沿著徑向布置以將所述多個封閉肋12彼此連接,所述多個固定托架14沿著最外側的封閉肋12形成以便通過螺釘對風扇防護網罩進行固定。其中,徑向肋13與封閉肋12垂直相交,徑向肋13的延長線最終匯聚于風扇防護網罩的中心,此種結構的缺點為氣流的流動阻力較大,對風量和噪音的影響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風扇防護網罩,旨在減少風扇運行過程中氣流的流動阻力和流動導致的噪音,以提高風量和降低運行噪音。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風扇防護網罩,包括中心部、圍繞所述中心部設置的框架、以及位于所述中心部與框架之間的外圍部,所述外圍部包括多個外部封閉肋及與所述多個外部封閉肋相連接的多個旋轉肋,所述多個外部封閉肋依次呈同心布置在所述框架和中心部之間,所述多個旋轉肋呈放射狀布置在所述中心部的周圍。
[0005]優選地,所述多個旋轉 肋包括多個主旋轉肋和多個輔旋轉肋,所述主旋轉肋連接框架、所有的外部封閉肋及中心部的外緣,所述輔旋轉肋連接框架和所有外部封閉肋或者僅連接框架和靠近所述框架的一部分外部封閉肋,且所述輔旋轉肋不與中心部的外緣相連接。
[0006]優選地,所述主旋轉肋和輔旋轉肋沿圓周方向呈間隔設置,所述外部封閉肋均呈圓環形。
[0007]優選地,所述主旋轉肋的旋轉方向與風扇的葉輪旋轉方向保持一致,且所述主旋轉肋與同時經過中心部的中心和主旋轉肋的內端的徑向線之間成20-70的夾角。
[0008]優選地,所述外圍部還包括多個弧形的半封閉肋,所述多個半封閉肋依次呈同心布置于所述框架和最外側的外部封閉肋之間,并與部分旋轉肋相連接。
[0009]優選地,所述中心部包括多個內部封閉肋及與所述多個內部封閉肋相連接的多個徑向肋,所述多個內部封閉肋由所述中心部的中心向外部依次呈同心布置,所述多個徑向肋圍繞所述中心部的中心呈放射狀布置。
[0010]優選地,所述內部封閉肋及徑向肋在迎風面上設有導風圓角。
[0011]優選地,所述多個徑向肋包括多個主徑向肋和多個輔徑向肋,所述主徑向肋連接所有的內部封閉肋,所述輔徑向肋僅將靠近中心部外緣的一部分內部封閉肋相連接。[0012]優選地,所述多個內部封閉肋均呈圓環形,所述主徑向肋和輔徑向肋沿圓周方向呈間隔設置。
[0013]優選地,所述框架形成風扇防護網罩的外輪廓,所述框架包括一直邊及一弧形邊,所述框架的外側形成有呈三角形布置的三個固定托架。
[0014]本實用新型的風扇防護網罩中,通過在外圍部設置旋轉肋,并使旋轉肋的偏轉方向與風扇的葉輪的旋轉方向一致,可以減少氣流的阻力,從而實現提升風量和降低噪音的目的。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一現有風扇防護網罩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風扇防護網罩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圖2所示風扇防護網罩的中心部的放大圖。
[0018]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具體實施方式】
[0019]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0]如圖2和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風扇防護網罩的一較佳實施例。
[0021]該風扇防護網罩包括中心部20、圍繞所述中心部20設置的框架21、以及位于所述中心部20與框架21之間的外圍部22。
[0022]如圖2所示,所述中心部20整體呈圓形,包括多個內部封閉肋201、及與所述多個內部封閉肋201相連接的多個徑向肋202。所述多個內部封閉肋201均呈圓環形,并由所述中心部20的中心向外部依次呈同心布置,所述多個徑向肋202圍繞所述中心部20的中心呈放射狀布置。所述中心部20的主要設置目的是保證電氣安全要求,以防止人的手指接觸風扇的電機軸,因此各個相鄰內部封閉肋201之間的間隔設置成不允許人的手指通過。在本實用新型中,“徑向肋”是指沿風扇防護網罩的徑向延伸的肋條,即徑向肋的延長線最終匯聚于中心部20的中心。所述內部封閉肋201及徑向肋202在迎風面上設有導風圓角,以便減少氣流的阻力。
[0023]所述多個徑向肋202包括多個主徑向肋203和多個輔徑向肋204,所述主徑向肋203和輔徑向肋204沿圓周方向呈間隔設置。所述主徑向肋203連接所有的內部封閉肋201,所述輔徑向肋204僅將靠近中心部20外緣的一部分內部封閉肋201相連接。
[0024]如圖2所示,所述框架21形成風扇防護網罩的外輪廓,其包括一直邊211及一弧形邊212。
[0025]所述外圍部22包括多個外部封閉肋221、及與所述多個外部封閉肋221相連接的多個旋轉肋222。所述外部封閉肋221均呈圓環形,并依次呈同心布置在所述框架21和中心部20之間,所述多個旋轉肋222呈放射狀布置在所述中心部20的周圍。在本實用新型中,“旋轉肋”是指由內向外偏向風扇的葉輪旋轉方向延伸的肋條,旋轉肋與同時經過中心部20的中心和旋轉肋的內端的徑向線之間成預定夾角,如圖2中所示角度“ α ”、“ β ”,即旋轉肋的延長線最終不會匯聚于中心部20的中心。[0026]所述多個旋轉肋222包括多個主旋轉肋223和多個輔旋轉肋224,所述主旋轉肋223和輔旋轉肋224沿圓周方向呈間隔設置。所述主旋轉肋223連接框架21、所有的外部封閉肋221及中心部20的外緣。其中,主旋轉肋223的旋轉方向與風扇的葉輪旋轉方向保持一致,主旋轉肋223與同時經過中心部20的中心和主旋轉肋223的內端的徑向線之間成20°?70°的夾角,即圖2中角度“ α ”為20°?70°。
[0027]所述輔旋轉肋224連接框架21和所有外部封閉肋221,且不與中心部20的外緣相連接。所述輔旋轉肋224還可以是僅連接框架21和靠近所述框架21的一部分外部封閉肋221。
[0028]所述外圍部22還包括多個呈弧形的半封閉肋225,所述多個半封閉肋225依次呈同心布置于所述框架21和最外側的外部封閉肋221之間,并與部分旋轉肋222相連接。
[0029]另外,所述框架21的外側形成有呈三角形布置的三個固定托架23,以便將風扇防護網罩固定。
[0030]上述風扇防護網罩中,通過在外圍部設置旋轉肋,并使旋轉肋的偏轉方向與風扇的葉輪的旋轉方向一致,可以減少氣流的阻力,從而實現提升風量和降低噪音的目的。
[0031]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實施方式,在上述實施方式公開的技術內容下,還可以進行各種變化。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風扇防護網罩,包括中心部、圍繞所述中心部設置的框架、以及位于所述中心部與框架之間的外圍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圍部包括多個外部封閉肋及與所述多個外部封閉肋相連接的多個旋轉肋,所述多個外部封閉肋依次呈同心布置在所述框架和中心部之間,所述多個旋轉肋呈放射狀布置在所述中心部的周圍。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扇防護網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旋轉肋包括多個主旋轉肋和多個輔旋轉肋,所述主旋轉肋連接框架、所有的外部封閉肋及中心部的外緣,所述輔旋轉肋連接框架和所有外部封閉肋或者僅連接框架和靠近所述框架的一部分外部封閉肋,且所述輔旋轉肋不與中心部的外緣相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風扇防護網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旋轉肋和輔旋轉肋沿圓周方向呈間隔設置,所述外部封閉肋均呈圓環形。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風扇防護網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旋轉肋的旋轉方向與風扇的葉輪旋轉方向保持一致,且所述主旋轉肋與同時經過中心部的中心和主旋轉肋的內端的徑向線之間成20-70的夾角。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扇防護網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圍部還包括多個弧形的半封閉肋,所述多個半封閉肋依次呈同心布置于所述框架和最外側的外部封閉肋之間,并與部分旋轉肋相連接。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扇防護網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部包括多個內部封閉肋及與所述多個內部封閉肋相連接的多個徑向肋,所述多個內部封閉肋由所述中心部的中心向外部依次呈同心布置,所述多個徑向肋圍繞所述中心部的中心呈放射狀布置。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風扇防護網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部封閉肋及徑向肋在迎風面上設有導風圓角。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風扇防護網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徑向肋包括多個主徑向肋和多個輔徑向肋,所述主徑向肋連接所有的內部封閉肋,所述輔徑向肋僅將靠近中心部外緣的一部分內部封閉肋相連接。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風扇防護網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內部封閉肋均呈圓環形,所述主徑向肋和輔徑向肋沿圓周方向呈間隔設置。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 扇防護網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形成風扇防護網罩的外輪廓,所述框架包括一直邊及一弧形邊,所述框架的外側形成有呈三角形布置的三個固定托架。
【文檔編號】F04D29/70GK203404141SQ201320411079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10日
【發明者】王國春, 許永鋒, 黃浪水, 廖海波, 王魯杰 申請人:廣東美的暖通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