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水泵后蓋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連接結構,具體涉及一種新型水泵后蓋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水泵后蓋是內燃機冷卻水泵的重要部件,通用的內燃機冷卻水泵后蓋與水泵本體采用過盈配合,并在壓裝前在后蓋配合面上涂密封膠以達到密封效果。這種結構的后蓋容易在震動、高溫、溫度交變及一定水壓的作用下,使實際的過盈量變小,而造成漏水甚至后蓋脫落,嚴重影響機構正常運作。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背景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水泵后蓋連接結構,主要解決了現有冷卻水泵后蓋容易在震動、高溫、溫度交變及一定水壓的作用下與泵體的過盈量變小,而造成漏水甚至后蓋脫落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水泵后蓋連接結構,包括后蓋本體,所述的后蓋本體包括有蓋沿,所述的蓋沿與泵體接觸,所述的蓋沿向后蓋本體內部彎折形成彎折部,所述的蓋沿與泵體過盈配合,所述的泵體內壁上設有擋肩,所述的擋肩與蓋沿彎折處接觸,所述的蓋沿與擋肩卡接配合。所述的蓋沿上延伸有擋圈,所述的擋圈與泵體接觸,所述的擋圈、彎折部、泵體之間設有放置腔,所述的放置腔中設有密封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變了后蓋結構并設置了密封圈,提高了后蓋的密封性,在使用中后蓋不會脫落。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A處的放大圖。圖中1-后蓋本體,2-蓋沿,3-泵體,4-彎折部,5-擋肩,6-擋圈,7-放置腔,8_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結合圖2所示,一種新型水泵后蓋連接結構,包括后蓋本體I,所述的后蓋本體I包括有蓋沿2,所述的蓋沿2與泵體3接觸,所述的蓋沿2向后蓋本體I內部彎折形成彎折部4,所述的蓋沿2與泵體3過盈配合,所述的泵體3內壁上設有擋肩5,所述的擋肩5與蓋沿2彎折處接觸,所述的蓋沿2與擋肩5卡接配合。所述的蓋沿2上延伸有擋圈6,所述的擋圈6與泵體3接觸,所述的擋圈6、彎折部
4、泵體3之間設有放置腔7,所述的放置腔7中設有密封圈8。由于蓋沿2與泵體3過盈配合且蓋沿2與擋肩5卡接,蓋沿2擠壓密封圈8,提高了機構的密封性。本實用新型具體使用如下:使用時,由于蓋沿2與泵體3過盈配合且蓋沿2與擋肩5卡接,蓋沿2擠壓密封圈8,大大增加了后蓋與泵體3間的摩擦,后蓋不會在震動、高溫、溫度交變及水壓作用下松動,提高了機構的密封性。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變了后蓋結構并設置了密封圈,提高了后蓋的密封性,增大了后蓋與泵體間的摩擦,在使用中后蓋不會脫落。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水泵后蓋連接結構,包括后蓋本體(1),所述的后蓋本體(1)包括有蓋沿(2),所述的蓋沿(2)與泵體(3)接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蓋沿(2)向后蓋本體(1)內部彎折形成彎折部(4),所述的蓋沿(2)與泵體(3)過盈配合,所述的泵體(3)內壁上設有擋肩(5),所述的擋肩(5)與蓋沿(2)彎折處接觸,所述的蓋沿(2)與擋肩(5)卡接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泵后蓋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蓋沿(2)上延伸有擋圈(6),所述的擋圈(6)與泵體(3)接觸,所述的擋圈(6)、彎折部(4)、泵體(3)之間設有放置腔(7 ),所述的放置腔(7 )中設有密封圈(8 )。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水泵后蓋連接結構。主要解決了現有水泵后蓋容易在震動、高溫、溫度交變及一定水壓的作用下與泵體的過盈量變小,而造成漏水甚至后蓋脫落的問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蓋沿向后蓋本體內部彎折形成彎折部,所述的蓋沿與泵體過盈配合,所述的泵體內壁上設有擋肩,所述的擋肩與蓋沿彎折處接觸,所述的蓋沿與擋肩卡接配合。該新型水泵后蓋連接結構改變了后蓋結構并設置了密封圈,提高了后蓋的密封性,在使用中后蓋不會脫落。
文檔編號F04D29/08GK203161652SQ20132016773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7日
發明者葉元平, 陳集, 金微娜, 王芳 申請人:溫州市東啟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