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油壓剎車換油及補油工具組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壓剎車換油及補油工具組結構,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應用于油壓剎車系統換油及補油結構的所屬技術領域的油壓剎車換油及補油工具組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常見的油壓碟剎結構的補、換油裝置如圖9所示,傳統自行車或機動車的油壓碟剎結構,由一剎車總泵40通過一導油管路41連接一剎車卡鉗42所構成,該導油管路41經過長時間使用,容易使其內產生空氣或油體性質改變,降低油壓碟剎結構的剎車效果,因此需要進行剎車總泵40、導油管路41以及剎車卡鉗42內的油體更換,而常見的補、換油大部分都以人工操作進行,如圖9所示,其油壓碟剎裝置的剎車總泵40必須以一第一導管43連結一第一唧筒44,剎車卡鉗42必須以一第二導管45連結一第二唧筒46,其第一唧筒44由第一導管43將空氣打入剎車總泵40,使剎車總泵40內的舊油因受壓,由導油管路41導入剎車卡鉗42,再經第二導管45由第二唧筒46抽吸導出,在第二唧筒46唧滿后將舊油取出,并持續重復上述動作,直至剎車總泵40、導油管路41以及剎車卡鉗42內的舊油完全唧出,當更換新油填入時,將新油填充入第一唧筒44內,經第一導管43注入剎車總泵40,并且該第二唧筒46內也同時填入少許新油,在第一唧筒44將新油填入剎車總泵40時,該第二唧筒46同時進行抽吸動作,將剎車總泵40和第一導管43中的空氣排出,以完成新舊油換、補油的程序,然而上述換、補油的程序需要多人操作,并且換、補油過程繁瑣,造成使用上的不便以及更換油體時人力的浪費與限制,因此有必要進行改良。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油壓剎車換油及補油工具組結構,以解決常見的油壓碟剎結構的補、換油裝置使用便利性差以及更換油體時人力的浪費與限制的 問題。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油壓剎車換油及補油工具組結構,所述油壓剎車換油及補油工具組結構由一負壓儲油筒組、一正壓儲油筒組以及一導管體所構成;所述負壓儲油筒組設置有一負壓儲油筒體,所述負壓儲油筒體的頂側設置有一真空產生器和一真空流量調節閥,所述負壓儲油筒體的側邊設置有一第一連結管路,并且所述負壓儲油筒體的底側設置有一導油流量調節閥;所述正壓儲油筒組設置有一正壓儲油筒體,所述正壓儲油筒體的頂側設置有一進氣流量調節閥、一進油流量調節閥和一加壓風嘴,所述正壓儲油筒體的底側設置有一出油流量調節閥,所述出油流量調節閥連結有一第二連結管路;所述導管體設置有一入口部和一出口部,所述導管體的入口部與所述負壓儲油筒組的負壓儲油筒體的底側所設置的導油流量調節閥固定連結,所述導管體的出口部與所述正壓儲油筒組的正壓儲油筒體的頂側所設置的進油流量調節閥固定連結。優選地,所述負壓儲油筒體的頂側邊緣設置有一吊掛勾架。優選地,所述負壓儲油筒體的底側邊緣設置有一上卡合連結座,所述上卡合連結座設置有一卡合部,所述正壓儲油筒體的頂側邊緣設置有一下卡合固定連結座,所述下卡合固定連結座設置有一穿制部,所述下卡合固定連結座所設置的穿制部與所述上卡合連結座所設置的卡合部穿制卡合固定。通過將一油壓碟剎組與所述負壓儲油筒組和所述正壓儲油筒組導接連結,該油壓碟剎組設置有一剎車總泵,該剎車總泵通過一導油管路與剎車卡鉗導接連結,并且所述負壓儲油筒組的負壓儲油筒體的側邊所設置的第一連結管路,與剎車總泵導接連結,所述正壓儲油筒組的出油流量調節閥所設置的第二連結管路,與剎車卡鉗導接連結,通過高壓空氣經所述負壓儲油筒組的真空產生器和真空流量調節閥調整吸力的大小,使所述負壓儲油筒體產生真空,將所述剎車總泵導油管路和剎車卡鉗內的油體,經由所述第一連結管路導入所述負壓儲油筒體中。另外,通過所述正壓儲油筒組的加壓風嘴,將高壓空氣導入所述正壓儲油筒體內,使所述正壓儲油筒體內達到高壓狀態,通過所述正壓儲油筒的下側的出油流量調節閥,調節油體經所述第二連結管路出油的流量大小,使得與所述第二連結管路連接的剎車卡鉗,由剎車卡鉗端經導油管路往剎車總泵端,將舊油體導出,并將所述正壓儲油筒內的新油體置換導入剎車卡鉗,當所述負壓儲油筒體內的儲油達到一定量時,可通過開啟所述負壓儲油筒體的下方的導油流量調節閥和所述正壓儲油筒的上方的進油流量調節閥和進氣流量調節閥,使換油動作達到循環,提升換、補油操作的便利性,并且可以單人進行操作,以達到使用便利性佳以及降低操作人力的效果。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油壓剎車換油及補油工具組結構,所述油壓剎車換油及補油工具組結構由一負壓儲油筒組、一正壓儲油筒組以及一導管體所構成;所述負壓儲油筒組設置有一負壓儲油筒體,所述負壓儲油筒體的頂側設置有一真空產生器和一真空流量調節閥,所述負壓儲油筒體的側邊設置有一第一連結管路,并且所述負壓儲油筒體的底側設置有一導油流量調節閥;所述正壓儲油筒組設置有一正壓儲油筒體,所述正壓儲油筒體的頂側設置有一進油流量調節閥,所述正壓儲油筒體的底側設置有一出油流量調節閥,所述出油流量調節閥連結有一第二連結管路;所述導管體設置有一入口部及一出口部,所述導管體的入口部與所述負壓儲油筒組的負壓儲油筒體的底側所設置的導油流量調節閥固定連結,所述導管體的出口部與所述正壓儲油筒組的正壓儲油筒體的頂側所設置的進油流量調節閥 固定連結。優選地,所述負壓儲油筒體的頂側邊緣設置有一吊掛勾架。優選地,所述負壓儲油筒體的底側邊緣設置有一上卡合連結座,所述上卡合連結座設置有一卡合部,所述正壓儲油筒體的頂側邊緣設置有一下卡合固定連結座,所述下卡合固定連結座設置有一穿制部,所述下卡合固定連結座所設置的穿制部與所述上卡合連結座所設置的卡合部穿制卡合固定。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油壓剎車換油及補油工具組結構,所述油壓剎車換油及補油工具組結構由一儲油筒體、一正壓儲油筒組以及一導管體所構成;所述儲油筒體的側邊設置有一第一連結管路,并且所述儲油筒體的底側設置有一流量調節閥;所述正壓儲油筒組設置有一正壓儲油筒體,所述正壓儲油筒體的頂側設置有一進氣流量調節閥、一進油流量調節閥和一加壓風嘴,所述正壓儲油筒體的底側設置有一出油流量調節閥,所述出油流量調節閥連結有一第二連結管路;所述導管體設置有一入口部和一出口部,所述導管體的入口部與所述儲油筒體的底側所設置的流量調節閥固定連結,所述導管體的出口部與所述正壓儲油筒組的正壓儲油筒體的頂側所設置的進油流量調節閥固定連結。優選地,所述儲油筒體的頂側邊緣設置有一吊掛勾架。優選地,所述儲油筒體的底側邊緣設置有一上卡合連結座,所述上卡合連結座設置有一卡合部,所述正壓儲油筒體的頂側邊緣設置有一下卡合固定連結座,所述下卡合固定連結座設置有一穿制部,所述下卡合固定連結座所設置的穿制部與所述上卡合連結座所設置的卡合部穿制卡合固定。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1)使用便利性佳:負壓儲油筒組產生真空,將剎車總泵、導油管路以及剎車卡鉗內的油體,導入負壓儲油筒組中,而正壓儲油筒組內為高壓狀況,通過調節正壓儲油筒組控制出油的流量大小,使剎車卡鉗端經導油管路往剎車總泵端將舊油體導出,并將正壓儲油筒組內的新油體置換導入剎車卡鉗,當負壓儲油筒組內的儲油達到一定量時,可通過調節負壓儲油筒組,使得換油動作達到循環,提升換、補油操作的便利性,故其使用便利性佳;(2)降低操作人力:其單人即可操作控制壓儲油筒組和正壓儲油筒組進行補換油,降低需要多人共同操作的限制,故其降低操作人力。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組合狀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狀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剖面狀態參考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換、補油作用狀態參考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正壓儲油筒組沒有設置加壓裝置狀態示意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換、補油作用狀態參考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負壓儲油筒組沒有設置真空產生裝置狀態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換、補油作用狀態參考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常見油壓碟剎結構的補、換油裝置參考圖。附圖標記說明如下:負壓儲油筒組10、負壓儲油筒體11、真空產生器12、真空流量調節閥13、吊掛勾架14、第一連結管路15、上卡合連結座16、卡合部160、導油流量調節閥17、儲油筒體18、流量調節閥180、正壓儲油筒組20、正壓儲油筒體21、進氣流量調節閥22、進油流量調節閥23、加壓風嘴24、下卡合固定連結座25、穿制部250、出油流量調節閥26、第二連結管路27、導管體30、入口部31、出口部32、剎車總泵40、導油管路41、剎車卡鉗42、第一導管43、第一唧筒44、第二導管45、第二唧筒46。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審查員能夠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及其他目的,現結合所附較佳實施例附以附圖詳細說明如下,本附圖所說明的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并非限定本實用新型。請配合參閱圖1至圖3,其分別為本實用新型油壓剎車換油及補油工具組結構的立體組合狀態、立體分解狀態以及側視剖面狀態示意圖,所述油壓剎車換油及補油工具組結構包括:一負壓儲油筒組10,該負壓儲油筒組10設置有一負壓儲油筒體11,該負壓儲油筒體11頂側設置有一真空產生器12和一真空流量調節閥13,該負壓儲油筒體11頂側邊緣設置有一吊掛勾架14,并且負壓儲油筒體11側邊設置有一第一連結管路15,負壓儲油筒體11底側設置有一導油流量調節閥17,該負壓儲油筒體11底側邊緣設置有一上卡合連結座16,該上卡合連結座16設置有一^^合部160 正壓儲油筒組20,該正壓儲油筒組20設置有一正壓儲油筒體21,該正壓儲油筒體21頂側設置有一進氣流量調節閥22、一進油流量調節閥23和一加壓風嘴24,該正壓儲油筒體21頂側邊緣設置有一下卡合固定連結座25,該下卡合固定連結座25設置有一穿制部250,并且正壓儲油筒體21底側設置有一出油流量調節閥26,該出油流量調節閥26連結設置有一第二連結管路27,其下卡合固定連結座25所設置的穿制部250,與負壓儲油筒體11的上卡合連結座16所設置的卡合部160穿制卡合固定;以及一導管體30,該導管體30設置有一入口部31和一出口部32,其導管體30的入口部31與負壓儲油筒組10的負壓儲油筒體11底側所設置的導油流量調節閥17固定連結,導管體30的出口部32與正壓儲油筒組20的正壓儲油筒體21頂側所設置的進油流量調節閥23固定連結。通過上述結構的配合,完成本實用新型的油壓剎車換油及補油工具組結構。請配合參閱圖3和圖4,其分別為本實用新型油壓剎車換油及補油工具組結構的側視剖面狀態和換、補油作用狀態參考圖,其正壓儲油筒體21的下卡合固定連結座25所設置的穿制部250,與負壓儲油筒體11的上卡合連結座16所設置的卡合部160穿制卡合固定,導管體30的入口部31與負壓儲油筒組10的負壓儲油筒體11底側所設置的導油流量調節閥17固定連結,導管體30的出口部32與正壓儲油筒組20的正壓儲油筒體21頂側所設置的進油流量調節閥23固定連結,通過將一油壓碟剎組與負壓儲油筒組10和正壓儲油筒組20導接連結,該油壓碟剎組設置有一剎車總泵40,該剎車總泵40通過一導油管路41與剎車卡鉗42導接連結,并且負壓儲油筒組10的負壓儲油筒體11側邊所設置第一連結管路15,與剎車總泵40導接連結,正壓儲油筒組20的出油流量調節閥26所設置第二連結管路27,與剎車卡鉗42導接連結,通過高壓空氣經負壓儲油筒組10的真空產生器12和真空流量調節閥13調整吸力的大小,使負壓儲油筒體11產生真空,將剎車總泵40、導油管路41以及剎車卡鉗42內的油體,經由第一連結管路15導入負壓儲油筒體11中(柏努力定律),另外,通過正壓儲油筒組20的加壓風嘴24,將高壓空氣導入正壓儲油筒體21內,使正壓儲油筒體21內達到高壓狀況,經正壓儲油筒21下側的出油流量調節閥26,調節油體經第二連結管路27出油的流量大小,使得與第二連結管路27連接的剎車卡鉗42,由剎車卡鉗42端經導油管路41往剎車總泵40端,將舊油體導出,并將正壓儲油筒21內的新油體置換導入剎車卡鉗42(帕斯卡定律),當負壓儲油筒體11內的儲油達到一定量時,可以通過開啟負壓儲油筒體11下方的導油流量調節閥17和正壓儲油筒21上方的進油流量調節閥23和進氣流量調節閥22,使換油動作達到循環,提升換、補油操作的便利性,并且可以單人進行操作,以達到使用便利性佳和降低操作人力的效果。請配合參閱圖5和圖6,其分別為本實用新型油壓剎車換油及補油工具組結構的第一實施例正壓儲油筒組沒有設置加壓裝置狀態和第一實施例換、補油作用狀態參考圖,其結構與本實用新型的圖1至圖3相同,僅僅是正壓儲油筒組20沒有設置進氣流量調節閥22和加壓風嘴24,通過 高壓空氣經負壓儲油筒組10的真空產生器12和真空流量調節閥13調整吸力的大小,使負壓儲油筒體11產生真空,將剎車總泵40、導油管路41以及剎車卡鉗42內的油體,經由第一連結管路15導入負壓儲油筒體11中,并調整出油流量調節閥26,以控制油體從正壓儲油筒體21導出至第二連結管路27出油的流量大小,使得與第二連結管路27連接的剎車卡鉗42,由剎車卡鉗42端經導油管路41往剎車總泵40端,將舊油體導出,并將正壓儲油筒21內的新油體置換導入剎車卡鉗42,當負壓儲油筒體11內的儲油達到一定量時,可通過開啟負壓儲油筒體11下方的導油流量調節閥17和正壓儲油筒21上方的進油流量調節閥23,使換油動作達到循環,提升換、補油操作的便利性,并且可單人進行操作,以增加本實用新型的多重使用性。請配合參閱圖7和圖8,其分別為本實用新型油壓剎車換油及補油工具組結構的第二實施例負壓儲油筒組沒有設置真空產生裝置狀態和第二實施例換、補油作用狀態參考圖,其結構與本實用新型的圖1至圖3相同,僅僅是沒有設置負壓儲油筒組10,替換為一儲油筒體18,該儲油筒體18下方設置有一流量調節閥180,并且正壓儲油筒組20沒有設置進氣流量調節閥22,通過正壓儲油筒組20的加壓風嘴24將高壓空氣注入正壓儲油筒體21內,使正壓儲油筒體21內達到高壓狀況,調整出油流量調節閥26,以控制油體從正壓儲油筒體21導出至第二連結管路27出油的流量大小,使得與第二連結管路27連接的剎車卡鉗42,由剎車卡鉗42端經導油管路41往剎車總泵40端,將舊油體導出,并將正壓儲油筒21內的新油體置換導入剎車卡鉗42,當正壓儲油筒體21內的油體不足時,則先將出油流量調節閥26關閉,再將進氣流量調節閥22打開,釋放正壓儲油筒體21內的壓力,在壓力釋放完成后,開啟儲油筒體18下方所設置的流量調節閥180,將儲油筒體18內油體補充到正壓儲油筒體21內,補充完畢后關閉進氣流量調節閥22和進油流量調節閥23,并重復由正壓儲油筒組20補油和換油的動作,提升換、補油操作的便利性,并且可以單人進行操作,以增加本實用新型的多重使用性。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1)使用便利性佳:負壓儲油筒組產生真空,將剎車總泵、導油 管路以及剎車卡鉗內的油體,導入負壓儲油筒組中,而正壓儲油筒組內為高壓狀況,通過調節正壓儲油筒組控制出油的流量大小,使剎車卡鉗端經導油管路往剎車總泵端將舊油體導出,并將正壓儲油筒組內的新油體置換導入剎車卡鉗,當負壓儲油筒組內的儲油達到一定量時,可通過調節負壓儲油筒組,使得換油動作達到循環,提升換、補油操作的便利性,故其使用便利性佳;(2)降低操作人力:其單人即可操作控制壓儲油筒組和正壓儲油筒組進行補換油,降低需要多人共同操作的限制,故其降低操作人力。需要聲明的是,上述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
意在證明本實用新型所提供技術方案的實際應用,不應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定。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內,當可作各種修改、等同替換或改進。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所附權利要求書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油壓剎車換油及補油工具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壓剎車換油及補油工具組結構包括: 一負壓儲油筒組,所述負壓儲油筒組設置有一負壓儲油筒體,所述負壓儲油筒體的頂側設置有一真空產生器和一真空流量調節閥,所述負壓儲油筒體的側邊設置有一第一連結管路,并且所述負壓儲油筒體的底側設置有一導油流量調節閥; 一正壓儲油筒組,所述正壓儲油筒組設置有一正壓儲油筒體,所述正壓儲油筒體的頂側設置有一進氣流量調節閥、一進油流量調節閥和一加壓風嘴,所述正壓儲油筒體的底側設置有一出油流量調節閥,所述出油流量調節閥連結有一第二連結管路;以及 一導管體,所述導管體設置有一入口部和一出口部,所述導管體的入口部與所述負壓儲油筒組的負壓儲油筒體的底側所設置的導油流量調節閥固定連結,所述導管體的出口部與所述正壓儲油筒組的正壓儲油筒體的頂側所設置的進油流量調節閥固定連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壓剎車換油及補油工具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負壓儲油筒體的頂側邊緣設置有一吊掛勾架。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壓剎車換油及補油工具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負壓儲油筒體的底側邊緣設置有一上卡合連結座,所述上卡合連結座設置有一卡合部,所述正壓儲油筒體的頂側邊緣設置有一下卡合固定連結座,所述下卡合固定連結座設置有一穿制部,所述下卡合固定連結座所設置的穿制部與所述上卡合連結座所設置的卡合部穿制卡合固定。
4.一種油壓剎車換油及補油工具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壓剎車換油及補油工具組結構包括: 一負壓儲油筒組,所述負壓儲油筒組設置有一負壓儲油筒體,所述負壓儲油筒體的頂側設置有一真空產生器和一真空流量調節閥,所述負壓儲油筒體的側邊設置有一第一連結管路,并且所述負壓儲油·筒體的底側設置有一導油流量調節閥; 一正壓儲油筒組,所述正壓儲油筒組設置有一正壓儲油筒體,所述正壓儲油筒體的頂側設置有一進油流量調節閥,所述正壓儲油筒體的底側設置有一出油流量調節閥,所述出油流量調節閥連結有一第二連結管路;以及 一導管體,所述導管體設置有一入口部及一出口部,所述導管體的入口部與所述負壓儲油筒組的負壓儲油筒體的底側所設置的導油流量調節閥固定連結,所述導管體的出口部與所述正壓儲油筒組的正壓儲油筒體的頂側所設置的進油流量調節閥固定連結。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油壓剎車換油及補油工具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負壓儲油筒體的頂側邊緣設置有一吊掛勾架。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油壓剎車換油及補油工具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負壓儲油筒體的底側邊緣設置有一上卡合連結座,所述上卡合連結座設置有一卡合部,所述正壓儲油筒體的頂側邊緣設置有一下卡合固定連結座,所述下卡合固定連結座設置有一穿制部,所述下卡合固定連結座所設置的穿制部與所述上卡合連結座所設置的卡合部穿制卡合固定。
7.—種油壓剎車換油及補油工具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壓剎車換油及補油工具組結構包括: 一儲油筒體,所述儲油筒體的側邊設置有一第一連結管路,并且所述儲油筒體的底側設置有一流量調節閥; 一正壓儲油筒組,所述正壓儲油筒組設置有一正壓儲油筒體,所述正壓儲油筒體的頂側設置有一進氣流量調節閥、一進油流量調節閥和一加壓風嘴,所述正壓儲油筒體的底側設置有一出油流量調節閥,所述出油流量調節閥連結有一第二連結管路;以及 一導管體,所述導管體設置有一入口部和一出口部,所述導管體的入口部與所述儲油筒體的底側所設置的流量調節閥固定連結,所述導管體的出口部與所述正壓儲油筒組的正壓儲油筒體的頂側所設置的進油流量調節閥固定連結。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油壓剎車換油及補油工具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油筒體的頂側邊緣設置有一吊掛勾架。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油壓剎車換油及補油工具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油筒體的底側邊緣設置有一上卡合連結座,所述上卡合連結座設置有一卡合部,所述正壓儲油筒體的頂側邊緣設置有一下卡合固定連結座,所述下卡合固定連結座設置有一穿制部,所述下卡合固定連結座 所設置的穿制部與所述上卡合連結座所設置的卡合部穿制卡合固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油壓剎車換油及補油工具組結構,所述油壓剎車換油及補油工具組結構包括一負壓儲油筒組、一正壓儲油筒組以及一導管體。所述負壓儲油筒組產生真空,將剎車總泵、導油管路以及剎車卡鉗內的油體,導入所述負壓儲油筒組中,所述正壓儲油筒組內為高壓狀態,通過調節正壓儲油筒組控制出油的流量大小,使得剎車卡鉗端經導油管路往剎車總泵端將舊油體導出,并將所述正壓儲油筒組內的新油體置換導入剎車卡鉗,當所述負壓儲油筒組內的儲油達到一定量時,可以通過調節負壓儲油筒組,使得換油動作達到循環,提升換、補油操作的便利性,并且可以單人進行操作,達到使用便利性佳和降低操作人力的效果。
文檔編號F04F1/02GK203114755SQ20132008554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5日
發明者巫松昀, 陳偉麟, 吳俊揚 申請人:猛進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