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電扇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為直流電扇結構,至少包含:扇體,設前、后護網,并于后護網設有直流馬達的設置空間,以為直流馬達的心軸得以穿設后與扇葉結合,以由直流馬達驅動扇葉轉動,產生涼爽氣流;于前述后護網的后側再為一連接元件設置,前述連接元件得與連桿的上端結合,前述連桿下端并與基座結合,得利用一固定套與基座的連桿結合部的外螺牙栓設或分離,即可將連桿與基座結合或分離,如為分離時得以縮小電扇的體積,方便包裝、運送或收藏。
【專利說明】直流電扇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是關于直流電扇結構,尤指一種以直流馬達驅動扇葉動,具有節省能源,減少馬達運轉高溫,以提升冷房效率的直流電扇結構創新。
【背景技術】
[0002]按已知的電扇,如中國臺灣新型專利第M365987號《電扇結構改良》,其系包括驅動裝置(10)、風扇(20)及基座(30),其中驅動裝置(10)包含殼體(11)及使用AC交流110伏特驅動的馬達(12);前述殼體(11)內設馬達(12),前述馬達設轉軸(121)以與前述風扇
(20)固接,使風扇(20)可與該轉軸(121) —同受該馬達(12)的驅動而進行轉動;前述基座(30)包含有一底座(31)與一支架(32),使該支架(32)穿設于該驅動裝置(10)的殼體
(11)的穿孔(111)間。
[0003]前述已知電扇乃是利用一交流馬達以驅動扇葉轉動,由于交流馬達本身的體積龐大,必須另設殼體以容設交流馬達。如此,使得扇葉與殼體間必須占用電扇整體的最大空間,需利用更多的原材料制造前述殼體與馬達,造成第一次的能源損耗。其次,已知交流馬達使用交流AC110/220伏特的電力,必須耗費更多的電力能源才能驅動扇葉,造成第二次的能源消耗。再者,交流馬達運轉時,易生高溫,致使扇葉前端的氣流溫度,可能較室溫為高,致使扇葉所生的氣流,部分須作為馬達降溫的用途,直接降低電扇的冷房效率,須消耗更多的電力能源,才能發揮電扇應有的效能,產生第三次的能源損耗缺點。
[0004]因此,本案發明人,積多年各類電扇、電器產品的設計與制造經驗,乃針對前述已知電扇所生的能源過度損耗的缺點,加以研究,乃發明本案。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乃是提供一種得以減少家戶必備的電扇的能源損害,達成節能省碳,又能提升冷房效率的直流電扇結構的創新。
[0006]為達前述目的,本發明所述的直流電扇結構,乃于扇體設前、后護網,并于后護網設直流馬達的設置空間,得以減少扇體的體積,與已知電扇相比較減少1/3或以上,減少原材料的使用量,讓扇體的制造過程即可發揮節能的效果。
[0007]本發明所述的直流電扇,并于后護網內部為直流馬達設置,并且直流達的心軸得直接與扇葉結合,以由直流馬達驅動扇葉轉動,產生涼爽氣流,以直流馬達為動力源,與已知電扇相比較,足以降低能源損耗超過1/3或更多。
[0008]本發明所述的直流電扇,并于后護網的后側再為一連接元件設置,前述連接元件得以與連桿的上端結合,前述連桿下端并與基座結合,得以利用一固定套與基座的連桿結合部的外螺牙栓設或分離,即可將連桿與基座結合或分離,如為分離時得以縮小電扇的體積,方便包裝、運送或收藏者。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發明組合視圖。
[0010]圖2是本發明所述的扇體的分解視圖。
[0011]圖3是本發明所述的扇體的剖視圖。
[0012]圖4是本發明所述的連桿與基座組合的剖視圖。
[0013]圖5是本發明的部分分解視圖。
[0014]圖6是本發明的收納動作視圖。
[0015]圖7是本發明收納后的視圖
[0016]【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0017]扇體I
[0018]前護網10 環圍邊100卡合孔101 密閉面102
[0019]前網面103
[0020]護網11 環圍邊110卡合突緣111 環網面112
[0021]后網面113
[0022]設置空間12內壁面120穿孔121栓設孔122
[0023]流馬達13 心軸座130固定面131 栓設元件132
[0024]心軸133、
[0025]扇葉14 心軸孔140扇葉座141 栓設帽142
[0026]下延伸面15栓設孔150
[0027]連接元件16栓設座160栓設元件161、
[0028]連桿2
[0029]固定套20 內螺牙200、
[0030]結合空間21穿孔22 支軸23、
[0031]基座3
[0032]結合部30 穿孔300 外螺牙301
【具體實施方式】
[0033]如此,為使公眾得以充分了解本發明所述的直流電扇結構,茲依附圖標說明如下:
[0034]如圖1所示,本發明所述的直流電扇結構,至少包含:扇體1、連桿2及基座3等三個主要元件組成。前述扇體I的后側并與連桿2互相連結,以由前述連桿2得以支撐前述扇體I的重量。前述基座3得被設置于地面或桌面或各類平面上方,得以讓本電扇使用上更為方便。
[0035]如圖2及3所示,前述扇體I設前、后護網10、11,前述前護網10設環圍邊100,于前述環圍邊100設多個卡合孔101或卡合槽,以配合后護網11的環圍邊110的卡合突緣111的運作,讓前、后護網10、11得以互相卡合結合,并方便拆裝。前述前護網10的中央設置有密閉面102,以對扇葉產生一定程度的保護與掩飾。前述前護網10的密閉面102的周邊設前網面103,前述前網面103為由多個環周組成,提升網面的結構強度,又可防止使用者的手指伸入前、后護網的內部,得以避免發生危險。
[0036]如圖2及3所示,前述扇體I的后護網11的環周邊110的后側并設環網面112,且于環網面112后方設后網面113,且如前述后網面113為由多個環周組成,得以提升后網面的結構強度,可防止用戶的手指伸入前、后護網的內部,避免發生危險。又于前述后護網11設直流馬達的設置空間12,前述設置空間12是位于前述后網面113的中間,并向內延伸凹設狀,而形成一定深度的槽。如圖3所示,前述設置空間12的內壁面120設穿孔121與多個栓設孔122,如此,直流馬達13得以以心軸座130穿設于前述設置空間12內壁面120的穿孔121,并以其固定面131緊貼于前述設置空間12的內壁面120,并以栓設元件132自前述設置空間12內壁面120所設的多個栓設孔122往后栓設到直流馬達13固定面131所設的栓設孔中,即可將直流馬達固定于前述后護網11的設置空間12中,足以節省扇體的體積,較現有的電扇結構減少1/3或以上。
[0037]如圖2及3所示,前述直流馬達13的心軸133得以穿設前述后護網11的設置空間12內壁面120的穿孔121后,再與扇葉14的心軸孔140結合,且于前述直流馬達13的心軸133穿過前述扇葉14的心軸孔140后,再以一栓設帽142與心軸133的末端栓設結合,以限制扇葉并產生定位的效果。如此,即可通過前述直流馬達13以驅動扇葉14轉動,產生涼爽氣流。至于前述扇葉14的扇葉座141則是可包覆于前述后護網11的設置空間12的外表面,也是達成節省扇體體積的方法之一。
[0038]如圖2及3所示,于前述后護網11的設置空間12下方并設下延伸面15,前述下延伸面15及前述設置空間12的外周邊并設多個栓設孔150,如此,即可于前述后護網11的下延伸面15及設置空間12后側為一連接元件16設置。前述連接元件16是配合前述下延伸面15及設置空間12的外觀而成型,前述連接元件16設多個栓設座160,如此,得以多個栓設元件161由前述后護網11的內側的栓設孔150栓設入前述連接元件16的栓設座160,即可將連接元件16栓設于后護網11的后側。并以前述連接元件16作為前述扇體I與連桿2的連接媒介,如此,即可將前述連接元件16與連桿2的上端結合(結合方法屬現有技術,在此不予贅述)。
[0039]如圖1、4_7所示,前述連桿2的下端并與基座3結合,主要乃是于前述連桿2套設有一固定套20,前述固定套20得于連桿2上、下移動,且于固定套20的內部設內螺牙200。又于前述連桿2的下端設結合空間21及位于結合空間兩側的穿孔22,前述穿孔22得為一支軸23穿過。前述基座3設結合部30,于前述結合部30設穿孔300及外螺牙301。如此,得利用前述連桿2結合空間21以為前述基座3的結合部30伸設,再以支軸23自前述連桿2的穿孔22穿過,以形成連桿2與基座3改變結合方向的支點(如圖6及7所示),且如要將前述連桿2與前述基座3為垂直結合時,只需將前述連桿2的固定套20往下移動,并轉動前述固定套20,使得將前述固定套20的內螺牙200與前述基座3的結合部30的外螺牙301互相栓設結合,即可達成(如圖1所示)。如要改變前述連桿2與基座3的結合狀態,只需反向轉動前述固定套20,使得前述連桿2的固定套20的內螺牙200與前述基座3的結合部30的外螺牙301呈分離狀態,即可達成(如圖7所示)。如此,得以依據需求縮小電扇的體積,更加方便包裝、運送或收藏。
[0040]綜上所述,本發明所述的直流電扇結構,得以充分解決現有電扇過度耗電,體積過大的問題,并可提升冷房的效率,其為本案的組成。
【權利要求】
1.一種直流電扇結構,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扇體,設前、后護網,并于后護網設直流馬達的設置空間,以為直流馬達的心軸得以穿設后與扇葉結合,以由直流馬達驅動扇葉轉動;于前述后護網的后側再為一連接元件設置,前述連接元件得與連桿的上端結合。
2.一種直流電扇結構,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扇體,設前、后護網,并于后護網設有直流馬達的設置空間,以為直流馬達的心軸得以穿設后與扇葉結合,以由直流馬達驅動扇葉轉動;于前述后護網的后側再為一連接元件設置,前述連接元件得與連桿的上端結合,前述連桿下端并與基座結合,得以利用一固定套與基座的結合部栓設或分離,即可改變連桿與基座的結合狀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電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的下端與基座結合,乃是于前述連桿套設一固定套,前述固定套得于連桿上、下移動,且于固定套內部設內螺牙;于前述連桿下端設結合空間及位于結合空間兩側的穿孔,前述穿孔得為一支軸穿過;前述基座設結合部,于前述結合部設穿孔及外螺牙;得利用前述連桿結合空間以為前述基座的結合部伸設,再以支軸自前述連桿的穿孔穿過,以形成連桿與基座的支點,并藉由轉動前述固定套即可將前述固定套的內螺牙與前述基座的結合部的外螺牙互相栓設結合或分離,即可改變前述連桿與基座的結合狀態。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流電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扇體的前護網設環圍邊,于前述環圍邊設多個卡合孔或卡合槽,以配合后護網的環圍邊的卡合突緣的運作,讓前、后護網得以互相卡合結合,方便拆裝。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流電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扇體的前護網設密閉面,于前述密閉面的周邊設前網面,前述前網面由多個環周組成,以提升網面的結構強度。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流電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扇體的后護網所設直流馬達的設置空間,為向內延伸凹設狀,形成一定深度的槽;前述設置空間的內壁面設穿孔與多個栓設孔,得為直流馬達的心軸座穿設于前述設置空間內壁面的穿孔,并以直流馬達的固定面緊貼于前述設置空間的內壁面,并以栓設元件自前述設置空間內壁面所設的多個栓設孔往后栓設到直流馬達固定面所設的栓設孔,即可將直流馬達固定于前述后護網的設置空間中,以節省扇體的體積。
7.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流電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扇體的后護網的設置空間下方設下延伸面,前述下延伸面及前述設置空間的外周邊設多個栓設孔,即可于前述后護網的下延伸面及設置空間后側為一連接元件設置。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電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扇體的連接元件是配合下延伸面及設置空間的外觀而成型,前述連接元件設多個栓設座,得以以多個栓設元件由后護網內側的栓設孔栓設入前述連接元件的栓設座,即可將連接元件栓設于后護網的后側,并以連接元件作為前述扇體與連桿的連接媒介。
【文檔編號】F04D29/00GK104074778SQ201310121709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9日
【發明者】黃進成 申請人:黃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