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內外螺紋錐形彈簧齒輪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內外螺紋錐形彈簧齒輪泵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工程領域,特別是指一種內外螺紋錐形彈簧齒輪泵。
背景技術:
[0002]公知的齒輪泵都是成對齒輪泵在工作,由于進出口壓差較大,勢必造成齒輪單側 受力,特別是主動齒輪單側受力,直接造成主動齒輪軸處先行單邊磨損泄露,導致齒輪泵壽 命短,壓力提升受限制。一直困擾齒輪泵得不到有效解決的問題還有長期高速運行后,其 端面的必然磨損得不到有效補償。我國專利授權公告號CN1316162C非對稱雙圓弧齒形中 高壓齒輪泵;我國專利授權公告號CN1081750C帶塑料殼的內齒輪泵等,均未見有切實可 行的方法來解決齒輪泵的受力不對稱以及端面磨損間隙控制問題。發明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內外螺紋錐形彈簧齒輪泵,采用主動齒輪對稱受力 的結構以及端面磨損補償隔離技術,同時實現對稱受力和端面磨損自動補償的技術空白。[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0005]一種內外螺紋錐形彈簧齒輪泵,三軸油泵外接有右進口管路和左進口管路以及右 出口管路和左出口管路,作為改進所述的右進口管路和左進口管路匯集到帶有外螺紋的 進油總管中;所述的右出口管路和左出口管路匯集到帶有出管內螺紋的出油總管中;所述 的三軸油泵包括主動軸、右從動軸、左從動軸、主齒輪、右從齒輪、左從齒輪、前外端蓋、后外 端蓋、中錐形彈簧、右錐形彈簧、左錐形彈簧以及泵體;所述的泵體內腔的中心兩段弧與主 齒輪外圓滑動配合;所述的泵體內腔的右大半圓弧與右從齒輪外圓滑動配合;所述的泵體 內腔的左大半圓弧與左從齒輪外圓滑動配合;所述的主齒輪中心的主動軸與所述的右從齒 輪中心的右從動軸相平行;所述的主齒輪中心的主動軸與所述的左從齒輪中心的左從動軸 相平行;4至12顆后端蓋螺釘從后蓋沉孔處將所述的后外端蓋的后蓋內平面密閉固定在所 述的泵體后端面;4至12顆前端蓋螺釘從前蓋沉孔處將所述的前外端蓋的前蓋內平面密閉 固定在所述的泵體前端面;所述的端面補償盤正平面同時貼著主齒輪和右從齒輪以及左從 齒輪;所述的端面補償盤背面與所述的前外端蓋內側平面之間分別有中錐形彈簧和右錐形 彈簧以及左錐形彈簧;且所述的端面補償盤有補償盤中孔與主動軸前中端段滑動配合;所 述的端面補償盤有補償盤右孔與右從動軸前中端段滑動配合;所述的端面補償盤有補償盤 左孔與左從動軸前中端段滑動配合;所述的端面補償盤外圍上的盤中心兩段弧、盤右出口 弧、盤右進口弧、盤左出口弧、盤左進口弧以及盤右大半圓弧、盤左大半圓弧分別與所述的 泵體內腔的中心兩段弧、體右出口弧、體右進口弧、體左出口弧、體左進口弧以及右大半圓 弧、左大半圓弧滑動配合。[0006]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主齒輪與右從齒輪和左從齒輪寬度相等,所述的主齒輪 與右從齒輪及左從齒輪同步相嚙合相距180度。[0007]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后蓋內平面同時貼著主齒輪和右從齒輪以及左從齒輪的后端面;所述的后蓋內平面有中后通孔與主動軸后端段滑動配合;所述的后蓋內平面有后 右盲孔與右從動軸后端段滑動配合;所述的后蓋內平面有后左盲孔與左從動軸后端段滑動 配合。[0008]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端面補償盤正平面同時貼著主齒輪和右從齒輪以及左從 齒輪的前端面;所述的端面補償盤背面上分別有盤中凹環隔離固定著中錐形彈簧大直徑 端,盤右凹環隔離固定著右錐形彈簧大直徑端,盤左凹環隔離固定著左錐形彈簧大直徑端。[0009]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前蓋內平面同時貼著中錐形彈簧和右錐形彈簧以及左錐 形彈簧小直徑端;所述的前蓋內平面上帶有前密封圈的中前通孔與主動軸前端段滑動配 合,主動軸前端段穿越在前外端蓋之外處有主軸鍵;所述的前蓋內平面有前右盲孔與右從 動軸前端段滑動配合,不接觸前右孔底面;所述的前蓋內平面有前左盲孔與左從動軸前端 段滑動配合,不接觸前左孔底面。[0010]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后蓋內平面上帶有后密封圈的中后通孔與主動軸后端段 滑動配合;所述的后蓋內平面有后右盲孔與右從動軸后端段滑動配合,不接觸后右孔底面; 所述的后蓋內平面有后左盲孔與左從動軸后端段滑動配合,不接觸后左孔底面。[0011]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出油總管的盲端為出管碟形盲蓋;所述的進油總管的盲 端為進管碟形盲蓋。[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三軸油泵外接有右進口管路和左進口管路以及右出口 管路和左出口管路,將右進口管路和左進口管路匯集到帶有外螺紋的進油總管中;將右出 口管路和左出口管路匯集到帶有出管內螺紋的出油總管中;使得看似復雜的空間管路得到 合理布置。進油總管的外螺紋結構和出油總管的出管內螺紋結構可以方便本實用新型與前 后系統管路連接。[0013]采用三個齒輪達到兩倍流量的緊湊結構,使得位于中間主齒輪對稱受力得到完全 平衡,確保唯一處于動密封密封狀態的主齒輪軸長期運行無磨損。無論進出管路壓差多大, 主齒輪相距180度與右從齒輪和左從齒輪同步相嚙合,主齒輪總體受力得到完全平衡,磨 損也完全對稱均勻,能保持主齒輪和右從齒輪以及左從齒輪之間長時間保壓運行不內漏, 并保證主動軸與前蓋內平面上的帶前密封圈的中前通孔長時間有效密封不外漏。[0014]借助于中錐形彈簧和右錐形彈簧以及左錐形彈簧所產生的軸向反彈力,使得端面 補償盤的正平面同時緊貼著主齒輪和右從齒輪以及左從齒輪的前端面,迫使主齒輪和右從 齒輪以及左從齒輪的后端面緊貼著后蓋內平面,確保本實用新型始終處于高效率運行。本 實用新型實現并同時具備徑向受力平衡技術和軸向端面磨損補償間隙控制技術,構思新 穎,結構簡單,方便制造,市場應用潛力巨大。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俯視圖,其中三軸油泵部分系圖3中Q-Q截面的剖視圖;[0016]圖2是圖1中R-R剖視圖單獨反映三軸油泵,省略了右進口管路和左進口管路匯 集到帶有進管外螺紋的進油總管中以及右出口管路和左出口管路匯集到帶有出管外螺紋 的出油總管中;[0017]圖3是圖2中三軸油泵通過三根軸線的剖面圖;[0018]圖4是圖3中的P-P剖視圖;[0019]圖5是圖3中的端面補償盤30的背面側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和工作原理作詳細說明[0021]在圖1、圖2、圖3、圖4和圖5中,一種內外螺紋錐形彈簧齒輪泵,三軸油泵外接有 右進口管路47和左進口管路48以及右出口管路49和左出口管路46,作為改進所述的右 進口管路47和左進口管路48匯集到帶有外螺紋77的進油總管74中;所述的右出口管路 49和左出口管路46匯集到帶有出管內螺紋66的出油總管64中;所述的三軸油泵包括主 動軸11、右從動軸12、左從動軸13、主齒輪21、右從齒輪22、左從齒輪23、前外端蓋50、后 外端蓋70、中錐形彈簧81、右錐形彈簧82、左錐形彈簧83以及泵體90 ;所述的泵體90內腔 上的中心兩段弧91與主齒輪21外圓滑動配合;所述的泵體90內腔上的右大半圓弧92與 右從齒輪22外圓滑動配合;所述的泵體90內腔上的左大半圓弧93與左從齒輪23外圓滑 動配合;所述的主齒輪21中心的主動軸11與所述的右從齒輪22中心的右從動軸12相平 行;所述的主齒輪21中心的主動軸11與所述的左從齒輪23中心的左從動軸13相平行;4 至12顆后端蓋螺釘40從后蓋沉孔76處將所述的后外端蓋70的后蓋內平面79密閉固定 在所述的泵體90后端面;4至12顆前端蓋螺釘60從前蓋沉孔56處將所述的前外端蓋50 的前蓋內平面59密閉固定在所述的泵體90前端面;所述的端面補償盤30正平面同時貼著 主齒輪21和右從齒輪22以及左從齒輪23 ;所述的端面補償盤30背面與所述的前外端蓋 50內側平面之間分別有中錐形彈簧81和右錐形彈簧82以及左錐形彈簧83 ;且所述的端面 補償盤30有補償盤中孔31與主動軸11前中端段滑動配合;所述的端面補償盤30有補償 盤右孔32與右從動軸12前中端段滑動配合;所述的端面補償盤30有補償盤左孔33與左 從動軸13前中端段滑動配合;所述的端面補償盤30外圍上的盤中心兩段弧34、盤右出口 弧69、盤右進口弧67、盤左出口弧65、盤左進口弧68以及盤右大半圓弧35、盤左大半圓弧 36分別與所述的泵體90內腔上的中心兩段弧91、體右出口弧89、體右進口弧87、體左出口 弧86、體左進口弧88以及右大半圓弧92、左大半圓弧93滑動配合。[0022]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主齒輪21與右從齒輪22和左從齒輪23寬度相等,所述 的主齒輪21與右從齒輪22和左從齒輪23同步相嚙合相距180度。[0023]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后蓋內平面79同時貼著主齒輪21和右從齒輪22以及左 從齒輪23的后端面;所述的后蓋內平面79有中后通孔71與主動軸11后端段滑動配合;所 述的后蓋內平面79有后右盲孔72與右從動軸12后端段滑動配合;所述的后蓋內平面79 有后左盲孔73與左從動軸13后端段滑動配合。[0024]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端面補償盤30正平面同時貼著主齒輪21和右從齒輪22 以及左從齒輪23的前端面;所述的端面補償盤30背面上分別有盤中凹環37隔離固定著中 錐形彈簧81大直徑端,盤右凹環38隔離固定著右錐形彈簧82大直徑端,盤左凹環39隔離 固定著左錐形彈簧83大直徑端。[0025]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前蓋內平面59同時貼著中錐形彈簧81和右錐形彈簧82 以及左錐形彈簧83小直徑端;所述的前蓋內平面59上帶有前密封圈61的中前通孔51與 主動軸11前端段滑動配合,主動軸11前端段穿越在前外端蓋50之外處有主軸鍵17 ;所述 的前蓋內平面59有前右盲孔52與右從動軸12前端段滑動配合,不接觸前右孔底面62 ;所述的前蓋內平面59有前左盲孔53與左從動軸13前端段滑動配合,不接觸前左孔底面63。[0026]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后蓋內平面79上帶有后密封圈41的中后通孔71與主動 軸11后端段滑動配合;所述的后蓋內平面79有后右盲孔72與右從動軸12后端段滑動配 合,不接觸后右孔底面42 ;所述的后蓋內平面79有后左盲孔73與左從動軸13后端段滑動 配合,不接觸后左孔底面43。[0027]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出油總管64的盲端為出管碟形盲蓋99 ;所述的進油總管 74的盲端為進管碟形盲蓋44。[0028]實施例安裝步驟和工作原理說明如下[0029]安裝步驟[0030]在圖1、圖2、圖3中,實施例選擇所述的右進口管路47和左進口管路48匯集到帶 有外螺紋77的進油總管74布置在下方;所述的右出口管路49和左出口管路46匯集到帶 有出管內螺紋66的出油總管64布置在上方。[0031]體右出口弧89與右出口管路49相連通;體右進口弧87與右進口管路47相連通; 體左出口弧86與左出口管路46相連通;體左進口弧88與左進口管路48相連通。[0032]實施例選擇主齒輪21為17齒數,右從齒輪22和左從齒輪23各為17齒數。8顆 后端蓋螺釘40從后蓋沉孔76處將所述的后外端蓋70的后蓋內平面79加放后蓋墊片78 密閉固定在所述的泵體90后端面。[0033]主動軸11與主齒輪21預先緊固成一體,右從動軸12與右從齒輪22預先緊固成 一體,左從動軸13與左從齒輪23預先緊固成一體。[0034]主動軸11后端插入后蓋內平面79的中后通孔71穿過后中密封圈41并外伸延, 右從動軸12后端插入后蓋內平面79的后右盲孔72但不接觸后右孔底面42,左從動軸13 后端插入后蓋內平面79的后左盲孔73但不接觸后左孔底面43。[0035]將端面補償盤30正平面同時貼著主齒輪21和右從齒輪22以及左從齒輪23的前 端面。端面補償盤30的補償盤中孔31與主動軸11前中端段滑動配合,端面補償盤30的 補償盤右孔32與右從動軸12前中端段滑動配合,端面補償盤30的補償盤左孔33與左從 動軸13前中端段滑動配合。[0036]分別在端面補償盤30背面上的盤中凹環37隔離固定好中錐形彈簧81大直徑端, 盤右凹環38隔離固定好右錐形彈簧82大直徑端,盤左凹環39隔離固定好左錐形彈簧83 大直徑端。[0037]將前外端蓋50的前蓋內平面59上帶前密封圈61的中前通孔51與主動軸11前 端段滑動配合;前外端蓋50的前右盲孔52與右從動軸12前端段滑動配合,不接觸前右孔 底面62 ;前蓋內平面59的前左盲孔53與左從動軸13前端段滑動配合,不接觸前左孔底面 63。[0038]用8顆后端蓋螺釘60從前蓋沉孔56處將所述的前外端蓋50的前蓋內平面59加 放前蓋墊片58密閉固定在所述的泵體90前端面。使得前蓋內平面59同時貼著中錐形彈 簧81和右錐形彈簧82以及左錐形彈簧83小直徑端,安裝完畢。[0039]工作原理[0040]結合圖1、圖4、圖5,實施例中外力通過主軸鍵17輸入,由主動軸11連帶主齒輪 21作順時針旋轉,通過主齒輪21與右從齒輪22和左從齒輪23同步相互嚙合,驅使右從齒輪22和左從齒輪23反方向旋轉。右進口管路47和左進口管路48同時進液,右出口管路 49和左出口管路46同時出液。[0041]無論進出管路壓差多大,主齒輪21相距180度與右從齒輪22和左從齒輪23同步 相嚙合,主齒輪21總體受力得到完全平衡,磨損也完全對稱均勻,能保持主齒輪21和右從 齒輪22以及左從齒輪23之間長時間保壓運行不內漏,并保證主動軸11與前蓋內平面59 上的帶前密封圈61的中前通孔51長時間有效密封不外漏。[0042]帶有外螺紋77的進油總管74分流到右進口管路47和左進口管路48。主齒輪21 旋轉半圈同步將左進口管路48的液體送入右出口管路49以及將右進口管路47的液體送 入左出口管路46 ;右從齒輪22旋轉一圈將右進口管路47的液體送入右出口管路49 ;左從 齒輪23旋轉一圈將左進口管路48的液體送入左出口管路46。右出口管路49和左出口管 路46匯集到帶有出管內螺紋66的出油總管64。周而復始。[0043]經長期運行后,主齒輪21和右從齒輪22以及左從齒輪23的兩端面磨損,可借用 端面補償盤30背面上分別有盤中凹環37隔離固定著中錐形彈簧81大直徑端,盤右凹環38 隔離固定著右錐形彈簧82大直徑端,盤左凹環39隔離固定著左錐形彈簧83大直徑端。利 用前蓋內平面59同時貼著中錐形彈簧81和右錐形彈簧82以及左錐形彈簧83小直徑端所 產生的反彈力,迫使端面補償盤30正平面同時貼著主齒輪21和右從齒輪22以及左從齒輪 23的前端面,繼而迫使主齒輪21和右從齒輪22以及左從齒輪23的后端面同時貼著后外端 蓋70的后蓋內平面79,確保長時間運行后端面之間不發生內泄漏,實現高壓運行。
權利要求1.一種內外螺紋錐形彈簧齒輪泵,三軸油泵外接有右進口管路(47)和左進口管路 (48)以及右出口管路(49)和左出口管路(46),其特征是所述的右進口管路(47)和左進口管路(48)匯集到帶有外螺紋(77)的進油總管(74)中;所述的右出口管路(49)和左出口管路(46)匯集到帶有出管內螺紋(66)的出油總管(64)中;所述的三軸油泵包括主動軸(11)、右從動軸(12)、左從動軸(13)、主齒輪(21)、右從齒輪(22)、左從齒輪(23)、前外端蓋 (50)、后外端蓋(70)、中錐形彈簧(81)、右錐形彈簧(82)、左錐形彈簧(83)以及泵體(90); 所述的泵體(90)內腔上的中心兩段弧(91)與主齒輪(21)外圓滑動配合;所述的泵體(90) 內腔上的右大半圓弧(92)與右從齒輪(22)外圓滑動配合;所述的泵體(90)內腔上的左大半圓弧(93)與左從齒輪(23)外圓滑動配合;所述的主齒輪(21)中心的主動軸(11)與所述的右從齒輪(22)中心的右從動軸(12)相平行;所述的主齒輪(21)中心的主動軸(11) 與所述的左從齒輪(23)中心的左從動軸(13)相平行;4至12顆后端蓋螺釘(40)從后蓋沉孔(76)處將所述的后外端蓋(70)的后蓋內平面(79)密閉固定在所述的泵體(90)后端面;4至12顆前端蓋螺釘¢0)從前蓋沉孔(56)處將所述的前外端蓋(50)的前蓋內平面 (59)密閉固定在所述的泵體(90)前端面;所述的端面補償盤(30)正平面同時貼著主齒輪 (21)和右從齒輪(22)以及左從齒輪(23);所述的端面補償盤(30)背面與所述的前外端蓋 (50)內側平面之間分別有中錐形彈簧(81)和右錐形彈簧(82)以及左錐形彈簧(83);且所述的端面補償盤(30)有補償盤中孔(31)與主動軸(11)前中端段滑動配合;所述的端面補償盤(30)有補償盤右孔(32)與右從動軸(12)前中端段滑動配合;所述的端面補償盤(30) 有補償盤左孔(33)與左從動軸(13)前中端段滑動配合;所述的端面補償盤(30)外圍上的盤中心兩段弧(34)、盤右出口弧(69)、盤右進口弧(67)、盤左出口弧(65)、盤左進口弧(68) 以及盤右大半圓弧(35)、盤左大半圓弧(36)分別與所述的泵體(90)內腔上的中心兩段弧 (91)、體右出口弧(89)、體右進口弧(87)、體左出口弧(86)、體左進口弧(88)以及右大半圓弧(92)、左大半圓弧(93)滑動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外螺紋錐形彈簧齒輪泵,其特征是所述的主齒輪 (21)與右從齒輪(22)及左從齒輪(23)寬度相等;所述的主齒輪(21)與右從齒輪(22)及左從齒輪(23)同步相嚙合相距180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外螺紋錐形彈簧齒輪泵,其特征是所述的后蓋內平面(79)同時貼著主齒輪(21)和右從齒輪(22)以及左從齒輪(23)的后端面;所述的后蓋內平面(79)有中后通孔(71)與主動軸(11)后端段滑動配合;所述的后蓋內平面(79)有后右盲孔(72)與右從動軸(12)后端段滑動配合;所述的后蓋內平面(79)有后左盲孔(73) 與左從動軸(13)后端段滑動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外螺紋錐形彈簧齒輪泵,其特征是所述的端面補償盤(30)正平面同時貼著主齒輪(21)和右從齒輪(22)以及左從齒輪(23)的前端面;所述的端面補償盤(30)背面上分別有盤中凹環(37)隔離固定著中錐形彈簧(81)大直徑端,盤右凹環(38)隔離固定著右錐形彈簧(82)大直徑端,盤左凹環(39)隔離固定著左錐形彈簧 (83)大直徑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外螺紋錐形彈簧齒輪泵,其特征是所述的前蓋內平面(59)同時貼著中錐形彈簧(81)和右錐形彈簧(82)以及左錐形彈簧(83)小直徑端;所述的前蓋內平面(59)上帶有前密封圈¢1)的中前通孔(51)與主動軸(11)前端段滑動配合,主動軸(11)前端段穿越在前外端蓋(50)之外處有主軸鍵(17);所述的前蓋內平面 (59)有前右盲孔(52)與右從動軸(12)前端段滑動配合,不接觸前右孔底面¢2);所述的前蓋內平面(59)有前左盲孔(53)與左從動軸(13)前端段滑動配合,不接觸前左孔底面(63)。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外螺紋錐形彈簧齒輪泵,其特征是所述的后蓋內平面(79)上帶有后密封圈(41)的中后通孔(71)與主動軸(11)后端段滑動配合;所述的后蓋內平面(79)有后右盲孔(72)與右從動軸(12)后端段滑動配合,不接觸后右孔底面(42); 所述的后蓋內平面(79)有后左盲孔(73)與左從動軸(13)后端段滑動配合,不接觸后左孔底面(43)。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外螺紋錐形彈簧齒輪泵,其特征是所述的出油總管(64)的盲端為出管碟形盲蓋(99);所述的進油總管(74)的盲端為進管碟形盲蓋(44)。
專利摘要一種內外螺紋錐形彈簧齒輪泵,右進口管路和左進口管路匯集到帶有外螺紋的進油總管中;右出口管路和左出口管路匯集到帶有出管內螺紋的出油總管中;泵體內腔的中心兩段弧與主齒輪外圓滑動配合,泵體內腔的右大半圓弧與右從齒輪外圓滑動配合,泵體內腔的左大半圓弧與左從齒輪外圓滑動配合;主齒輪中心的主動軸與右從齒輪中心的右從動軸相平行,主齒輪中心的主動軸與左從齒輪中心的左從動軸相平行;后外端蓋的后蓋內平面密閉固定在泵體后端面;前外端蓋的前蓋內平面密閉固定在泵體前端面;端面補償盤正平面同時貼著主齒輪和右從齒輪以及左從齒輪,端面補償盤背面與前外端蓋內側平面之間分別有中錐形彈簧和右錐形彈簧以及左錐形彈簧。
文檔編號F04C15/06GK202833117SQ20122058127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8日
發明者張意立 申請人:張意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