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內嚙合齒輪油泵的排油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泵的排油裝置,特別是內嚙合齒輪油泵的排油裝置。
背景技術:
內嚙合齒輪油泵是專用于大功率供油的機械運動,內嚙合齒輪安裝固定在油泵內,排油孔與內嚙合齒輪連接相匹配,在內嚙合齒輪不斷的旋轉下,液壓油通過進油孔注入油腔形成高壓,通過排油孔實現液壓大功率機械運動。現有技術的內嚙合齒輪油泵的排油裝置,是排油孔與內嚙合齒輪直接連接,液壓油通過內嚙合齒輪旋轉產生壓力,但是內嚙合齒輪是在不斷的旋轉,排油孔直接連接在內嚙合齒輪上,會使排油孔產生半封閉狀態,使內嚙合齒輪在旋轉中產生排油不暢產生間隙,造成油泵在使用中噪音大,并降低油泵的工作效率,滿足不了理想的應用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專用于內嚙合齒輪油泵的排油裝置。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內嚙合齒輪油泵的排油裝置,包括排油座,排油座上設有排油孔、進油孔、定位孔、軸孔,其特征是排油座上還設有排油弧形槽和進油弧形槽,排油孔與排油弧形槽連通,進油孔與進油弧形槽連通,排油弧形槽、進油弧形槽均與內嚙合齒輪相匹配。本實用新型所述排油弧形槽與進油弧形槽互相對稱。本實用新型所述排油弧形槽、進油弧形槽均呈圓弧眉毛狀。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結構設計簡潔合理,在排油座上開有弧形槽,弧形槽與排油孔連接后并與內嚙合齒輪相匹配,形成內嚙合齒輪是在不斷的旋轉中排油通暢,實現液壓大功率機械運動。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后視示意圖。圖3是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左視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安裝在內嚙合齒輪油泵上的應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 圖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內嚙合齒輪油泵的排油裝置8設有排油座1、排油孔2、排油弧形槽3、進油孔4、定位孔5、軸孔6和進油弧形槽,本實施例的排油座I上設有排油孔2、排油弧形槽3、進油孔4、定位孔5、軸孔6和進油弧形槽,排油孔2與排油弧形槽3連通,進油孔4與進油弧形槽連通,排油弧形槽3、進油弧形槽均與內嚙合齒輪相匹配。本實施例的排油弧形槽3與進油弧形槽互相對稱。本實施例的排油弧形槽3、進油弧形槽均呈圓弧眉毛狀。本實施例的內嚙合齒輪油泵在實際應用中,液壓油注入進油孔4后流入內嚙合齒輪,排油弧形槽3、進油弧形槽互相對稱,排油弧形槽3、進油弧形槽的內弧度均與內嚙合齒輪相匹配,無論內嚙合齒輪旋轉在任何角度,保證液壓油在進油和排油中通暢,實現液壓大功率機械運動。技術的設計解決了現有技術因進油和排油不暢所造成油泵在使用中噪音大、功率小、效率低、損耗大的技術問題。本實施例還設置有回油槽7,回油槽7為現有技術。凡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技術方案和技術特征的簡單變形或組合,均應認為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內嚙合齒輪油泵的排油裝置,包括排油座,排油座上設有排油孔、進油孔、定位孔、軸孔,其特征是:排油座上還設有排油弧形槽和進油弧形槽,排油孔與排油弧形槽連通,進油孔與進油弧形槽連通,排油弧形槽、進油弧形槽均與內嚙合齒輪相匹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嚙合齒輪油泵的排油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排油弧形槽與進油弧形槽互相對稱。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內嚙合齒輪油泵的排油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排油弧形槽、進油弧形槽均呈圓弧眉毛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內嚙合齒輪油泵的排油裝置,包括排油座,排油座上設有排油孔、進油孔、定位孔、軸孔,其特征是排油座上還設有排油弧形槽和進油弧形槽,排油孔與排油弧形槽連通,進油孔與進油弧形槽連通,排油弧形槽、進油弧形槽均與內嚙合齒輪相匹配。本實用新型所述排油弧形槽與進油弧形槽互相對稱。本實用新型所述排油弧形槽、進油弧形槽均呈圓弧眉毛狀。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結構設計簡潔合理,在排油座上開有弧形槽,弧形槽與排油孔連接后并與內嚙合齒輪相匹配,形成內嚙合齒輪是在不斷的旋轉中排油通暢,實現液壓大功率機械運動。
文檔編號F04C2/10GK202926622SQ20122045953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1日
發明者俞中清, 饒德有 申請人:杭州誠捷液壓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