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抽油泵下保護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抽油泵下的保護裝置,具體說是安裝在油井的抽油泵下部,用于保護抽油泵的附加裝置。
背景技術:
油田開采時,特別進入中晚期,或油田的邊緣井中,出砂情況更為嚴重,導至抽油泵在使用中經常卡泵,造成設備損壞,需要經常停井檢修或更換,影響生產。各種抽油泵的保護裝置在實際使用中均存在著容易卡泵現象,保護效果不理想,有必要進行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更有效地防止卡泵事故發生,延長抽油·泵壽命,提高生產效率的抽油泵下保護裝置。本實用新型抽油泵下保護裝置,包括與抽油泵下端固定連接的上接頭,上接頭下部的內、外徑分別與防砂筒、上外管一端固定連接;在上外管和防砂筒之間均勻分布地至少設有6根噴砂管,噴砂管上端封閉,其下端折彎與中心管連通;在噴砂管上正對防砂筒的一側設有若干個噴孔;中心管下端與中間接頭中心連通,且中間接頭上方外徑與上外管下端固定連接;在位于中間接頭上方的上外管上均勻分布地設有若干個排砂孔;中間接頭下方外徑通過下外管與下接頭外徑固定連接;在下外管內裝有與中心管連通的螺旋管,螺旋管包括兩端的圓柱管和中間的異形管異形管管壁內徑為圓柱狀,但管壁厚度不一致,它是由在對徑方向上沿反時針方向旋轉安置的直徑大于管壁內徑的兩部分圓形或橢圓形體連為一體構成,且在連接處形成沿反時針方向旋轉的凹槽;兩端的圓柱管分別通過上、下軸承與中間接頭和下接頭轉動連接,在上端的圓柱管上還固定安裝有葉輪;在正對葉輪的下外管上開有若干個外進油孔,在異形管上的厚管壁處開有若干個內進油孔;圓柱管下端口設有封堵塊,在下接頭上設有若干個向下方排砂的沉砂孔。本實用新型抽油泵下保護裝置,其中在中心管的中間部位沿徑向設有與其外徑固定連接的擋砂圈,擋砂圈的外徑與上外管內壁固定連接,在擋砂圈上設有若干個通孔。本實用新型抽油泵下保護裝置,其中在正對通孔的擋砂圈的下方設有單向擋板,單向擋板一邊與擋砂圈下面鉸鏈,其另一邊的下面與拉力彈簧一端活動連接,拉力彈簧另一端斜向下與中心管活動連接。本實用新型抽油泵下保護裝置,其中噴孔和內進油孔的直徑為2mm 3mm。本實用新型抽油泵下保護裝置,其中沉砂孔為8個,四周均勻分布。本實用新型抽油泵下保護裝置通過在抽油泵下安裝防砂管和螺旋管等多級防砂機構進行油砂分離,使抽汲上去的原油中的含砂量大大降低,當然也防止從地面上落下的雜物和原油中的結晶體等進入泵內,更有效地防止卡泵事故發生,減少停井維修時間,延長抽油泵壽命,提高采油的生產效率。
圖I為本實用新型抽油泵下保護裝置結構剖面示意圖(圖中異形管未剖);圖2為圖I的A-A剖面示意圖;圖3為圖I的B-B首I]面不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由圖I、圖2可見,本實用新型抽油泵下保護裝置包括與抽油泵下端固定連接的上接頭1,上接頭I下部的內、外徑分別與防砂筒2、上外管3 —端固定連接;在上外管3和防砂筒2之間均勻分布地至少設有6根噴砂管4,噴砂管4上端封閉,其下端折彎與中心管5連通;在噴砂管4上正對防砂筒2的一側上設有若干個直徑為3mm的噴孔6,中心管5下端 與中間接頭12中心連通,且中間接頭12上方外徑與上外管3下端固定連接;在位于中間接頭12上方的上外管3上均勻分布地設有若干個排砂孔11 ;中間接頭12下方外徑通過下外管17與下接頭23外徑固定連接;在下外管17內裝有與中心管5連通的螺旋管,螺旋管包括兩端的圓柱管14和中間的異形管18 ;異形管18管壁內徑為圓柱狀,但管壁厚度不一致,它是由在對徑方向上沿反時針方向旋轉安置的直徑大于管壁內徑的兩部分橢圓形體連為一體構成,這兩部分也可以是圓形體,或可做成空心管壁,以減輕整個螺旋管重量,使其轉動靈活;且在連接處也形成沿反時針方向旋轉的凹槽19,便于排砂,見圖3 ;兩端的圓柱管14分別通過上、下軸承13、22與中間接頭12和下接頭23轉動連接,在上端的圓柱管14上還固定安裝有葉輪16 ;在正對葉輪16的下外管17上開有若干個外進油孔15,在異形管18上的厚管壁處開有若干個內進油孔20 ;圓柱管14下端口設有封堵塊24,在下接頭23上設有若干個向下方排砂的沉砂孔21。使用時,下接頭23與沉砂管固定連通,使下外管18中的砂石沉降到油井底部。其中,在中心管5的中間部位沿徑向設有與其外徑固定連接的擋砂圈8,擋砂圈8的外徑與上外管3內壁固定連接,在擋砂圈8上設有若干個通孔7,在正對通孔7的擋砂圈8的下方設有單向擋板9,單向擋板9 一邊與擋砂圈8下面鉸鏈,其另一邊的下面與拉力彈簧10 —端活動連接,拉力彈簧10另一端斜向下與中心管5活動連接。本實用新型工作時,通過上接頭I與抽油泵下安裝連接,其外進油孔15盡量對準油層,經泵抽汲的原油從該孔進入下外管17內,原油沖擊葉輪16帶動螺旋管轉動,大于3mm的砂粒經轉動分離,同時在自身重量作用下經沉砂孔21和沉砂管下沉至井底,而含小于3mm砂粒的原油經泵抽汲從內進油孔20進入螺旋管內向上抽走,經中心管5從噴砂管4的噴孔6中噴出,由于噴孔6的直徑為2 3mm,而防砂筒2的狹縫寬為O. 2 O. 5mm,所以經防砂筒2阻擋篩選的砂粒自重下沉經通孔7從排砂孔11排。沉積在螺旋管內的砂石可打開封堵塊24將其排至井底。防砂筒2為現有產品,俗稱篩管。原油經防砂筒2向上提升,從而進入抽油泵的原油含砂量大為減少,卡泵現象獲得解決。
權利要求1.一種抽油泵下保護裝置,其特征是包括與抽油泵下端固定連接的上接頭(1),所述上接頭(I)下部的內、外徑分別與防砂筒(2)、上外管(3) —端固定連接;在所述上外管(3)和防砂筒(2)之間均勻分布地至少設有6根噴砂管(4),所述噴砂管(4)上端封閉,其下端折彎與中心管(5)連通;在所述噴砂管(4)上正對所述防砂筒(2)的一側設有若干個噴孔(6);所述中心管(5)下端與中間接頭(12)中心連通,且所述中間接頭(12)上方外徑與所述上外管(3)下端固定連接;在位于所述中間接頭(12)上方的所述上外管(3)上均勻分布地設有若干個排砂孔(11);所述中間接頭(12)下方外徑通過下外管(17)與下接頭(23)外徑固定連接;在所述下外管(17)內裝有與所述中心管(5)連通的螺旋管,所述螺旋管包括兩端的圓柱管(14)和中間的異形管(18);所述異形管(18)管壁內徑為圓柱狀,但管壁厚度不一致,它是由在對徑方向上沿反時針方向旋轉安置的直徑大于管壁內徑的兩部分圓形或橢圓形體連為一體構成,且在連接處形成沿反時針方向旋轉的凹槽(19);兩端的所述圓柱管(14)分別通過上、下軸承(13、22)與所述中間接頭(12)和下接頭(23)轉動連接,在上端的所述圓柱管(14)上還固定安裝有葉輪(16);在正對所述葉輪(16)的下外管(17)上開有若干個外進油孔(15),在所述異形管(18)上的厚管壁處開有若干個內進油孔(20);所述圓柱管(14)下端口設有封堵塊(24),在所述下接頭(23)上設有若干個向下方排砂的沉砂孔(21)。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抽油泵下保護裝置,其特征是在所述中心管(5)的中間部位沿徑向設有與其外徑固定連接的擋砂圈(8),所述擋砂圈(8)的外徑與所述上外管(3)內壁固定連接,在所述擋砂圈(8)上設有若干個通孔(7)。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抽油泵下保護裝置,其特征是在正對所述通孔(7)的所述擋砂圈(8)的下方設有單向擋板(9),所述單向擋板(9) 一邊與所述擋砂圈(8)下面鉸鏈,其另一邊的下面與拉力彈簧(10) —端活動連接,所述拉力彈簧(10)另一端斜向下與所述中心管(5)活動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抽油泵下保護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噴孔(6)和內進油孔(20)的直徑均為2mm 3mm。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抽油泵下保護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沉砂孔(21)為8個,四周均勻分布。
專利摘要抽油泵下保護裝置包括上接頭、防砂筒、上外管、6根噴砂管和中心管等;中心管與中間接頭連通,且中間接頭外徑與上外管下端固定連接;中間接頭下方外徑通過下外管與下接頭外徑固定連接;在下外管內裝有與中心管連通的螺旋管,螺旋管包括兩端的圓柱管和中間的異形管;兩端的圓柱管分別通過上、下軸承與中間接頭和下接頭轉動連接,在上端的圓柱管上還固定安裝有葉輪;在正對葉輪的下外管上開有若干個外進油孔,在異形管上的厚管壁處開有若干個內進油孔;圓柱管下端口設有封堵塊。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抽油泵下安裝防砂管和螺旋管等多級防砂機構進行油砂分離,使抽汲上去的原油含砂量大大降低,有效地防止卡泵事故發生,延長泵的壽命,提高采油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F04B53/00GK202645973SQ20122020582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0日
發明者馬學慶 申請人:馬學慶